悬挂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663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挂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引导悬挂门下部的悬挂门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以往悬挂门都是通过滚轮能灵活滑行地被吊在上轨道上,且设在地面上的能以磁力而灵活凸出退回的一根导销,以凸出状态插入形成于悬挂门的下端面上的滑行槽内并进行滑行导向的悬挂门导向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
上述以往的实例,如图20所示(图20上表示的是上述专利文献3所述的悬挂门导向具),由于在上端部设有磁铁8的一根导销5由磁力的吸引而从埋设于地面4下的导向具本体7向上方凸出,所以为了确保导销5的上下移动长度,在地面4下必须具有用于使一根导销5没入地面4下的一定的深度(在图20上以尺寸H表示)。
但是,近年来普及了在水泥楼板上直接粘贴的直贴室内地面,在这样的直贴室内地面的场合不能确保将上述导销没入地面下的深度,因此,不能在直贴室内地面上使用上述以往的悬挂门的导向具。
对此,本发明者在本实用新型的明者过程中,考虑到由将磁铁8设在前端的第一导套9及将第一导套9能向上方灵活凸出地嵌入的呈筒状的第二导套10构成如图6所示的导销5,且将第二导套10能灵活向上方凸出地收纳于导向具本体7内,在第一导套的下端部设置止挡部11的同时在第二导套10的上端部设置能自由地挡住止挡部11的被止挡部12,当第一导套9被磁力的引力吸引向上方时,止挡部11与被止挡部12挡住并随着第一导套9一起动而将第二导套10向上方提起的结构。这样,可以使导销5没入地面下的深度变浅,以对应直贴室内地面。
但是,在这样地由大直径的第二导套10和小直径的第一导套9构成的导销5上,当设于悬挂门下面部的滑行槽的槽宽与大直径的(宽度宽的)第二导套10相配时,在只是第一导套9进入滑行槽时有槽宽过宽且悬挂门晃动的问题,并且,当设于悬挂门下面部的滑行槽的槽宽与小直径的第一导套9相配时,会有第二导套10不能嵌在滑行槽内滑行的问题。即,通常,第一导套9被磁力吸引而进入滑行槽内,而第二导套10因自重的自然下落而位于滑行槽的下方,但当第二导套10与第一导套9之间的滑动部分积聚了垃圾等时,如果第一导套9被磁力的吸引而进入滑行槽则第一导套9处于不能从第二导套10充分伸出的状态,且第二导套10的上部也进入滑行槽,因此不能滑行。
专利文献1实开平4-113670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1-65228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11-71954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平11-22279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以往的问题而开发,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缩短被收纳于地面下状态的导销的收纳长度、且加长从地面凸出状态的导销的凸出长度、能适用于不能设置用于在直贴室内地面中容纳导销的深收纳部的场合,并且不会产生不能滑行、或在滑行中晃动的悬挂门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悬挂门装置,其中悬挂门1通过滚轮3灵活滑行地吊挂在上轨道2上,设在地面4上的、由磁力的吸引而灵活凸出退回的导销5以凸出状态插入形成于悬挂门1的下端面上的滑行槽6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于地面4下的导向具本体7,在导向具本体7内容纳有在前端设有磁铁8的可灵活伸缩且能灵活向上方凸出的导销5,所述导销由在前端设有磁铁8的第一导套9和能向上方灵活凸出地嵌入第一导套9的呈筒状的第二导套10构成,且在第一导套9的下端部设有止挡部11并且在第二导套10的上端部设有能灵活挡住止挡部11的被止挡部12;设于悬挂门1下端面上的滑行槽6,由长度方向两端部的导入槽部41、和设于长度方向中间部的中间槽部43、以及连通两端部的导入槽部41和中间槽部43的导向槽部42构成,并且导入槽部41的槽宽比第二导套10宽,中间槽部43的槽宽比第二导套10窄且比第一导套9宽,导向槽部42的槽宽被设为在导入槽部41侧端部比第二导套10宽、而在中间槽部43侧端部比第二导套10窄且比第一导套9宽;在该导向槽部42的中途,具有越向中间槽部43侧端部行进宽度逐渐变窄且将第二导套10的中心靠向导向槽部42宽度方向中心一侧的宽度靠齐部A、和用于与第二导套10的上面相靠并随着使第二导套10向中间槽部43侧端部的行进而向下方压的下压部B。
以这样的结构,当第一导套9被磁力吸引而向上方凸出时,第二导套10随着第一导套9向上方凸出,用这样简单的结构使导销5处于从地面4向上方凸出的状态伸出,另一方面,在被收纳于地面4下的状态下,第二导套10被收纳于导向具本体7内且第一导套9被收纳于第二导套10内,以简单的结构可以将导销5的收纳深度变浅。并且,当第一导套9被磁力提起并进入滑行槽6的长度方向端部的导入槽部41时,第二导套10的上端部同时进入滑行槽6内,但此时,宽度宽(直径大)的第二导套10一边被导向槽部42引导一边通过宽度靠齐部A而靠近导向槽部42宽度方向的中心、并且用下压部B将第二导套的上面再向下方压下而从导入槽部41下方脱出,只将宽度窄的(直径小的)第一导套9从导向槽部42移动到位于中间槽部43的位置,可以只将第一导套9嵌入比第二导套10窄且比第一导套9宽的中间槽部43部分且不松动地稳定地滑动。
另外,优选构成使导向槽部42的槽宽在导入槽部41侧端部比第二导套10宽、在中间槽部43侧端部比第二导套10窄且比第一导套9宽地逐渐变窄的宽度靠齐部A,并构成在上述宽度条件下使该导向槽部42的全长或中间的一部分的槽宽越往下越宽的下压部B。
以这样的结构,一边用宽度靠齐部A使第二导套10的中心逐渐地位于导入槽部41的中心、一边用下压部B将第二导套10逐渐地向下方压下,能顺滑地进行使第二导套10从导向槽部42向下方脱出的操作。
另外,优选导向槽部42的槽宽被设为在导入槽部41侧端部比第二导套10宽、而在中间槽部43侧端部比第二导套10窄,在导向槽部42的导入槽部41侧端部,设有越向中间槽部43侧端部越逐渐变窄且用于将第二导套10的中心靠向导向槽部42的宽度方向中心一侧的宽度靠齐部A;将设于该导向槽部42的导入槽部41侧端部的宽度靠齐部A与导向槽部42的中间槽部43侧端部之间、形成槽宽比第二导套10窄且比第一导套9宽的宽度一定的平行槽部42c,并且沿该平行槽部42c的两侧设有越向导向槽部42的中间槽部43侧端部行进、其下面越向下倾斜的倾斜下面部42d并构成下压部B。
以这样的结构,在设于导向槽部42的导入槽部41侧端部的宽度靠齐部A上,使第二导套10的中心能逐渐对正导入槽部41的中心位置,然后能在幅宽对正的状态下用下压部B逐渐将第二导套10向下方压下,并在将第二导套10靠向位于宽度方向的正确位置的状态下进行稳定且可靠地将第二导套10从导向槽部42的下方脱出的操作。
另外,优选由具有导入槽部41及导向槽部42的端部部件44、及具有中间槽部43的中间部件45构成形成滑行槽6的部件,将端部部件44安装在悬挂门1下端部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上,将中间部件45安装在悬挂门1下端面部的端部部件44之间,并且将设在端部部件44的中间部件45侧端部的凸部46嵌入中间部件45的承受部的侧端部侧,以使导向槽部42与中间槽部43对正位置并连通。
以这样的结构,容易分别制造作为分开部件的具备槽宽变化的复杂形状的导入槽部41及导向槽部42的短尺寸的端部部件44、和槽宽一定的长的中间部件45,也可以分别地将这样容易制造的、作为分开部件的端部部件44及中间部件45安装在悬挂门1的下端面部,并将设在端部部件44的中间部件45侧端部的凸部46嵌入中间部件45的侧端部侧,能简单且可靠地进行将导向槽部42与中间槽部43对正位置并能确保槽部的连续性。
另外,优选将导入槽部41配置在悬挂门1的下端面部长度方向的稍靠最端部的内侧。
以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导入槽部41不在悬挂门1长度方向的最端部向侧方开口并露出,而使外观更好看。
(实用新型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使为将导销收纳于地面下的收纳部分的深度变浅,即使是直贴地板那样的在地面下不能形成深的收纳部分的地板,也可以在地板下埋设悬挂门装置。并且,宽度窄的第一导套被磁力可靠地导入槽宽宽的导入槽部内,并在导入以后被导向槽部导向,可以将第一导套导入槽宽窄的中间槽部并能可靠地防止拉门行走时的晃动。此时,当第一导套被磁力吸起并进入滑行槽的长度方向端部的导入槽部时,第二导套的上端部同时进入滑行槽内,但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二导套移动于导向槽内部时被宽度靠齐部靠齐并被下压部向下方压下,在从导入槽部向下方脱出的同时只是宽度窄的第一导套从导入槽部进入中间槽部,只将第一导套嵌入比第二导套窄且比第一导套宽的中间槽部部分,并能无晃动地稳定地行走。


图1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悬挂门装置的悬挂门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同上的局部省略了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同上的滑行槽部分的主视剖面图,图3(b)是滑行槽部分的下面部分。
图4是从下方看的同上滑行槽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同上滑行槽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同上导向具的导销收缩并没入导向具本体内状态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同上导向具的导销向上方凸出并伸长状态的剖面图。
图8(a)是同上悬挂门装置的俯视图,图8(b)是主视图。
图9(a)表示同上所用的外筒的俯视图,图9(b)是主视图,图9(c)是侧视图,图9(d)是侧剖面图,图9(e)是俯视剖面图。
图10(a)表示同上所用的内筒的俯视图,图10(b)是主视图,图10(c)是侧视图,图10(d)是仰视图。
图11(a)表示同上所用的第二导套的俯视图,图11(b)是主视图,图11(c)是侧视图。
图12(a)表示同上所用的第一导套的俯视图,图12(b)是主视图,图12(c)是侧视图。
图13是同上的中间部件的安装部分的剖面图。
图14(a)表示同上的端部部件的俯视图,图14(b)是主视图,图14(c)是仰视图,图14(d)是左侧视图,图14(e)是右侧视图。
图15是同上的中间部件的剖面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同上的剖面图。
图18(a)表示同上所用的端部部件的仰视图,图18(b)是剖面图。
图19是同上悬挂门的下部与中间部件的分解剖面图。
图20以往例的导向具的剖面图。
图中1-悬挂门,2-上轨道,3-滚轮,4-地面,5-导销,6-滑行槽,7-导向具本体,8-磁铁,9-第一导套,10-第二导套,11-止挡部,12-被止挡部,41-导入槽部,42-导向槽部,43-中间槽部,44-端部部件,45-中间部件,46-凸部,47-承受部,A-宽度靠齐部,B-下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图4所示,在悬挂门1上端的两端部设有滚轮3,该滚轮3能灵活滑行地被嵌入安装在天花板的上轨道2上,悬挂门1通过滚轮3能自由滑行地吊在上轨道2上。在上轨道2的下方的地面4上如图1~图3(b)所示,设有按适当间隔隔开且平行于上轨道2的、能由磁力的吸引灵活凸出退回的导销5。
首先,说明设有能灵活凸出退回地面4的导销5的悬挂门的导向具。
悬挂门的导向具,如图6~图8(b)所示,由埋设于地面4下的导向具本体7、及能灵活向上方凸出地被收纳于导向具本体7内的导销5构成。
被埋设于地面4下的导向具本体7,如图6所示,由外筒19和内筒20构成。外筒19如图9(a)、图9(b)、图9(c)、图9(d)、图9(e)所示,在外圆周面上具有咬入用凸起17,在地面4上用钻头钻有孔18,并将外筒19打入该孔18内,用咬入用凸起17嵌入孔18的内壁面以将外筒19埋设固定于地面4下。此时,在外筒19的上端部设有法兰部21,其决定外筒19的插入深度。
内筒20如图10(a)、图10(b)、图10(c)、图10(d)所示,在该内筒20上在相对于内筒20中心扁心的位置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导销插入孔25,具有该扁心导销插入孔25的内筒20被嵌入外筒19内并且可以灵活地改变内筒20相对于外筒19圆周方向的嵌入位置。即,在外筒19的内圆周面上,沿圆周方向按一定间隔设有多个插入槽23,并且在内筒20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凸起24,在将内筒20插入外筒19时,可以将凸起24插入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多个插入槽23中的任意的插入槽23内,在用相对于外筒19沿圆周方向转动的多个位置中的任意的位置嵌入内筒20,并用凸起24向插入槽23的嵌入保持该嵌入状态并以插入状态阻止其不能在圆周方向转动。从而,由插入槽23、凸起24在各插入位置的嵌入状态下构成阻止内筒20相对于外筒19转动的止动机构。另外,也可以在内筒20的外圆周面上按一定间隔设有多个插入槽23,并在外筒19的内圆周面上设置凸起24。
在内筒20的上端部设有凸肩部29,在内筒20下端部的外圆周部形成环状的止动槽26,在外筒19的下端部设有具备止动凸起28的有弹性的止动片27,在将内筒20嵌入外筒19内的圆周方向任意位置的状态下,凸肩部29碰到法兰部21并决定了内筒20的插入深度,并且,在该状态下环状的止动槽26能装拆自如地与上述止动凸起28弹性嵌合,以防止内筒20向上方意外地脱出。另外,将改锥等的工具前端插入内筒20的凸肩部29与外筒19的法兰部21之间并向上抬,可以将止动槽26从上述止动凸起28上脱离并能将内筒20向上方抬起。
在设于内筒20上的偏心的导销插入孔25内面部上,从下端部到上端部的稍稍下方位置设有导向槽30,导向槽30的上端部是挡靠部31。在该导销插入孔25中能灵活向上方凸出地容纳着导销5。
在本实用新型中导销5在前端(上端部)上具有磁铁8并能灵活伸缩,由磁铁的吸引力导销5被向上方拉起并处于凸出状态下、导销5伸长且在被收纳于导向具本体7内的状态下收缩变短。
即,导销5如图6、图7所示,由将磁铁8设在前端的第一导套9和能向上方灵活凸出地嵌入第一导套9的、呈筒状的第二导套10构成。
如图12(a)、图12(b)、图12(c)所示,在位于比将磁铁8设在上端部的第一导套9外面部的下端稍稍上方的位置凸出地设有止挡部11。
另一方面,如图11(a)、图11(b)、图11(c)所示,在第二导套10的内面部上,从下端部到上端部的稍稍下方的位置之间设有导向槽33,且导向槽33的上端部成为被止挡部12。另外,在位于比第二导套10的外面部的下端稍稍上方的位置凸出地设有止动用凸起35。
在上述筒状的第二导套10中,从下开口部将第一导套9插入,此时,止挡部11被能灵活滑动地嵌入导向槽33内。在插入后将第二导套10的下开口部的一部分(在实施例中是导向槽33的下端部的内面部)压弯使其向内侧凸出以形成防脱出部13。从而,第一导套9能从第二导套10向上方凸出到止挡部11与导向槽33的上端部的被止挡部12相碰而被挡住为止,另外,在第一导套9没入第二导套10的状态下,上述止挡部11与防脱出部13相碰以防止第一导套9再相对于第二导套10下降。
在设于内筒20上的偏心的导销插入孔25内,从下开口部插入第二导套10,此时,止动用凸起35能灵活地滑动地嵌入导向槽30。在插入后将内筒20的下开口部的一部分(在实施例中是导向槽30的下端部的内面部)压弯使其向内侧凸出以形成防脱出部14。从而,如图7所示,第二导套10能从内筒20向上方凸出到止动用凸起35与导向槽30上端部的挡靠部31相碰为止,另外,如图6所示,在第二导套10没入内筒20内的状态下,上述止动用凸起35与防脱出部14相碰,防止第二导套10再相对于内筒20下降。
设于第一导套9上端部的磁铁8,其N极和S极朝上下方向排列,并且,设在导销5上的磁铁8的上面侧与设在上述悬挂门1下端面的滑行槽6两端部上的吸引用磁铁15下面的磁极不同。即,例如,如上所述,吸引用磁铁15下面侧为S极、上面侧为N极时,则将导销5上端部的磁铁8的上面侧设定为N极。
如上所述,将多个由第一导套9和第二导套10构成的能灵活伸缩的导销5能灵活凸出退回地安装在地面4上。此时,位于悬挂门1的滑行轨迹上的多个导销5必须位于一条直线上,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使导销插入孔25的中心相对于内筒20的中心偏心,所以能使嵌入了导销5的内筒20相对于外筒19转动,并可以调整附视图上导销5的位置,以使其与悬挂门1的滑行轨迹(即,滑行槽6的滑行轨迹)一致。
在悬挂门1下端面上,形成跨过长度方向的全长或长度方向大致全长的滑行槽6。如图3(a)、图3(b)所示,在滑行槽6的两端分别安装了吸引用磁铁15,该吸引用磁铁15都是将N极和S极朝上下方向排列地配置。此时,两吸引用磁铁15的下面的磁极彼此为同极,上面的磁极彼此也为同极。例如,如图3(a)、图3(b)的实施例所示,设定为当被安装于一方的侧端部上的吸引用磁铁15下面侧为S极、上面侧为N极时,则被安装于一方的侧端部上的吸引用磁铁15也是下面侧为S极、上面侧为N极。另外,在位于滑行槽6的上底部的两侧端部的吸引用磁铁15之间的部位上,设有如铁板那样的磁性体15a。
滑行槽6由长度方向两端部的导入槽部41、设于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的中间槽部43、连通两端部的导入槽部41和中间槽部43的导向槽部42构成。
在此,导入槽部41的槽宽比第二导套10宽,中间槽部43的槽宽比第二导套10窄且比第一导套9宽。另外,设有导向槽部42的槽宽其在导入槽部41侧端部上比第二导套10宽(在实施例中与导入槽部41同宽)、在中间槽部43侧端部上比第二导套10窄且比第一导套9宽地逐渐变窄(在实施例中与中间槽部43同宽)、并在该导向槽部42的中途设有越往中间槽部43侧端部越逐渐变窄并用于将第二导套10的中心靠近导向槽部42宽度方向的中心的宽度靠齐部A,及用于与第二导套的上面相靠并随着使第二导套10向中间槽部43侧的行进而向下压的下压部B。
在如图3(a)、图3(b)、图4、图5、图14(a)、图14(b)、图14(c)、图14(d)、图14(e)所示的实施例中,构成了将导向槽部42的槽宽做成在导入槽部41侧端部时比第二导套10宽而在中间槽部43侧端部时比第二导套10窄但比第一导套9宽地逐渐变窄的宽度靠齐部A,另外,将该导向槽部42的全长或途中的一部分在上述宽度条件下再使槽宽越往下行进越宽而构成下压部B。
即,如图3(a)、图3(b)、图4、图5、图14(a)、图14(b)、图14(c)、图14(d)、图14(e)所示,导向槽部42,分成为导入槽部41侧的槽半部的外侧槽部42a与为中间槽部43侧的槽半部的内侧槽部42b,外侧槽部42a,其俯视图呈八字形状,且外侧槽部42a的导入槽部41侧端部的宽的部分与导入槽部41同宽,外侧槽部42a的内侧槽部42b侧端部的窄的部分与第二导套10大致同宽。另外,内侧槽部42b,呈在俯视图上越往中间槽部43侧行进其槽宽逐渐变窄的俯视图的八字形状,并且与滑行槽6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垂直截面形状成八字形状地越往下行进变宽,内侧槽部42b的外侧槽部42a侧的端部,与外侧槽部42a的内侧槽部42b侧的端部上下一致,内侧槽部42b的中间槽部43侧端部的上端部与中间槽部43的上端部一致,内侧槽部42b的中间槽部43侧端部的下端部之间的宽度比中间槽部43的下端部之间的宽度宽且比第二导套10宽度窄。
从而,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俯视图呈八字形状的外侧槽部42a和与其连续的俯视图呈八字形状的内侧槽部42b,构成越往中间槽部43行进宽度越逐渐变窄并用于将第二导套10的中心靠齐到导向槽部42宽度方向中心一侧的宽度靠齐部A。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俯视图呈八字形状并与滑行槽6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垂直截面形状也呈八字形状的、越往下行进越宽的内侧槽部42b,构成用于与第二导套的上面相靠且随着向中间槽部43侧端部行进将第二导套10向下方压的下压部B。
构成滑行槽6的部件,由具备导入槽部41和导向槽部42的端部部件44、具备中间槽部43的中间部件45构成。端部部件44如图3(a)、图3(b)、图4、图5、图14(a)、图14(b)、图14(c)、图14(d)、图14(e)所示,其尺寸短并用合成树脂或金属整体成形,下端面板部49从端部座部48的下端部的一端部凸出。端部座部48,其截面为H字形状,并在设于其上下方向中间的中隔板50的下侧的凹处,形成上述的导入槽部41和导向槽部42,在中隔板50的上侧的凹处,设有磁铁安装部51并安装了吸引用磁铁15。与导入槽部41的导向槽部42相反侧的端部上,设有越往导向槽部42侧行进越向上的倾斜轨道16,另外,与导向槽部42的导入槽部41相反方向的端部为开口,并在截面为H字形状的端部座部48的导向槽部42的端部上设有凸部46。另外,在下端面板部49的上面设有用于嵌入悬挂门1纵框52内的嵌入凸出部53及具有锁定部54的锁定凸片55。
具备中间槽部43的中间部件45,是截面为H字形状的长条部件且由合成树脂或金属构成,其各部的截面形状为相同形状。由设在中间部件45的上下方向中间的中隔板57以下的凹处,跨越全长并成为中间槽部43,另外,在由设在中间部件45的上下方向中间的中隔板57的上面部,安装了跨越全长的如铁板那样的磁性体15a。并且,在截面为H字形状的中间部件45的两侧下端部,分别朝向外侧方向凸出设置了下凸出片56,并在下凸出片56的上面侧的凸出根部凸出设有承受部47。另外,在截面为H字形状的中间部件45的两侧上端部的外面上,设有分别设有跨越全长的钩爪部58,钩爪部58的外侧面,是越往下行进越倾斜成外侧的倾斜面。
悬挂门1是将左右的纵框52和上下的横框59组合成框并在组合框所围成的部分中安装面板所构成。纵框52、横框59由金属或合成树脂构成,将横框59的长度方向的端面与纵框52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内面靠接,并将自攻螺钉85插入设在纵框52内面部的插入孔61中并与横框59的自攻孔部62螺纹配合以将其安装。
此时,在纵框52上,将侧方开口部60跨过上下方向设在外面部上,在侧方开口部60上,能灵活装卸地安装了密封材料60a,在纵框52的中间纵隔板63上,设有在从侧方开口部60将自攻螺钉85插入上述插入孔61并用改锥与自攻孔部62螺纹配合时、用于穿入自攻螺钉85或伸入改锥的开口孔64。另外,在纵框52的内面部的下端部设有缺口部65。
在位于下方的横框59上,如图5所示,设有自攻孔部62、及向下方开口的下开口部66。在下开口部66中嵌入截面呈コ字形状的下地框67并用螺丝68将其固定,在该下地框67的两内壁面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分,跨越全长凸出设置了钩接用凸部69。在稍微留有下开口部66的长度方向端部的状态(即,留有嵌入端部座部48的部分)嵌入下地框67。
如下进行将端部部件44及中间部件45在悬挂门1的下端面部上的安装。
首先,将端部部件44的端部座部48嵌入位于下方位置的横框59的下开口部66长度方向的端部内,并且将下端面板部49上面的嵌入凸出部53及锁定凸片55嵌入纵框52的下端部内,同时将锁定凸片55的锁定部54配合并安装在设于纵框52的中间纵隔板63的开口孔64上。此时,将凸出设于端部座部48上的凸部46与下地框67的钩接用凸部69的下面靠接。在这样将端部部件44分别安装在悬挂门1的下端面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时,悬挂门1的下端面部长度方向的最端部被下端面板部49覆盖,导入槽部41被配置于比悬挂门1的下端面部长度方向的最端部稍稍向内侧拉入的位置,导入槽部41在悬挂门1长度方向的最端部向侧方开口且不露出,使外观好看。
如上所述地在将端部部件44安装在悬挂门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以后,从下方将中间部件45嵌入横框59的截面呈コ字形状的下地框67内,将钩爪部58钩接在下地框67的钩接用凸部69的上面,并且将下凸出片56与截面呈コ字形状的下地框67的下端面靠接安装。此时,在从下方将中间部件45嵌入下地框67内,并在中间部件45的承受部47将端部部件44的凸部46压装在上方且嵌入在承受部47与钩接用凸部69之间的状态下,对正导向槽部42与中间槽部43的位置、将其连通。
但是,在通过滚轮3而使吊挂在上轨道2上的悬挂门1滑行、且悬挂门1下端面部的滑行槽6的端部的吸引用磁铁15的下面的磁极(在实施例中为S极)位于与向地面4下引退的导销5相对的位置(即靠近槽宽宽的导入槽部41的倾斜轨道16的内侧位置)时,由于吸引用磁铁15的下面的磁极与设在导销5的第一导套9上端部的磁铁8的上面磁极不同,所以第一导套9被磁力向上方吸起,并因第一导套9被向上方的吸起、使止挡部11在导向槽33内上升,当止挡部11与被止挡部12靠接时,第二导套10随着第一导套9的动作被向上方吸起并向上方凸出,因此导销5向上方伸出并进入滑行槽6端部的导入槽部41内。这样,导销5伸出并被向上方拉起。在该状态下再移动悬挂门1,则第一导套9以磁铁8被吸引用磁铁15吸引向上方提起的状态、被导向槽部42导向而进入中间槽部43,并在中间槽部43部分,磁铁8保持被磁性体15a吸引且向上方凸出的伸长状态,上述悬挂门1的下端面部的滑行槽6,一边引导该伸长了的导销5一边移动悬挂门1,防止悬挂门1的下端部摆动。在图3(a)、图3(b)上表示的是导销5向上方凸出且进入悬挂门1的下端面部的滑行槽6内、以防止摆动并引导悬挂门1行驶的状态。
如上所述地使导销5凸出于滑行槽6内、使悬挂门1行走,当设于悬挂门1的滑行槽6另一端部的吸引用磁铁15的下面的磁极(在实施例中为S极)通过该导销5的磁铁8并在没有吸引力的时刻,导销5因自重而向下方移动,并且,因第一导套9向下方移动、第二导套10也向下方移动,如图6所示,第一导套9没入第二导套10内并且第二导套10没入导向具本体7的内筒20内,以此能灵活伸缩的导销5以收缩的状态位于地面4下。此时,如果在与导入槽部41的导向槽部42相反侧的端部上设有越往导向槽部42行进越往上的倾斜轨道16,则由倾斜轨道16克服第一导套9的磁铁8与吸引用磁铁15的吸引力而将第一导套9向下方压下,并一边减小磁铁8与吸引用磁铁15的吸引力一边使第一导套9向下方移动,在不受上述吸引力影响的区域以自重而可以使第一导套9顺滑地落下。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导销5如上述是以凸出的状态的向上方伸长并以收纳状态向导向具本体7收缩的结构,所以在导销5的向上方凸出状态下可以充分保证凸出距离,并且能缩短在导销5没入地面4下的状态用于收纳导销5的地面4下所需要的深度(缩短上下长度),所以,即使是在从水泥楼板上直接粘贴的直贴室内地面4到水泥楼板的上下长度短的地面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地面4下安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悬挂门的导向具。即,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比导销5的伸长状态下的伸出长度缩短导向具本体7的上下长度,即使形成于地面4上的孔18的深度浅也可以将导向具本体7埋设并安装于地面4下并且能以收缩的状态将导销5收纳于导向具本体7的内筒20内,使导销5不从地面4上凸出出来,当在地面4上行走时导销5不会妨碍走步。
由于导入槽部41的槽宽比第二导套10宽、中间槽部43的槽宽比第二导套10窄但比第一导套9的宽、导向槽部42的槽宽被做成在导入槽部41侧端部时比第二导套10宽而在中间槽部43侧端部时比第二导套10窄但比第一导套9宽地逐渐变窄,因此,滑行槽6长度方向的端部的导入槽部41比第二导套10宽,所以能用磁力将宽度窄的(即小直径的)第一导套9可靠地导入导入槽部41内,并且,一旦导入了以后便可被导向槽部42导向,将第一导套9导入中间槽部43以防止悬挂门1行走时的晃动。
此时,由于施工误差等在每个现场其地面4与悬挂门1下面之间的间隙尺寸有所不同,所以在能灵活伸缩的导销5的伸长状态的从地面4向上方的凸出长度上多少留有余量,在伸长状态下,导销5上端的磁铁8可以可靠地与吸引用磁铁15吸引。
在这样的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二导套10与第一导套9的滑动部分被垃圾堵住时、在第一导套9因磁力的吸引而进入导入槽部41时等,第一导套9有时以不能从第二导套10充分地完全伸出的状态下第二导套10的上部也进入导入槽部41内,但在本实用新型中,当第一导套9与第二导套10的上端部进入导入槽部41内时,如上所述,由于构成使导向槽部42横宽在导入槽部41侧端部比第二导套10宽、在中间槽部43侧端部比第二导套10窄且比第一导套9宽地逐渐变窄的宽度靠齐部A、以及将该导向槽部42的全长或途中的一部分按上述宽度条件再使槽宽越往下越宽的下压部B,所以在导向槽部42中,由于导向槽部42各部的槽宽比第一导套9宽,所以磁铁8被吸引用磁铁15吸引而将第一导套9向上方提起,但用宽度靠齐部A使第二导套10的中心与导向槽部42宽度方向的中心一致地一边使第二导套10与导向槽部42宽度方向的中心一致、一边由下压部B将第二导套10向下方压下并从导向槽部42向下方压出。因此即使在第一导套9没有充分地完全从第二导套10伸出的状态下,第二导套10的上部进入导入槽部41内,也能通过由磁力向上方吸引第一导套9及用导向槽部42向下方压第二导套10的移动,相对于将第一导套9靠近导入槽部4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一侧的第二导套10、将第一导套9在与导入槽部4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一致的状态下向上方提起并可靠地插入导向槽部42,然后只是第一导套9从导向槽部42进入中间槽部43,能使悬挂门1不晃动地稳定地行走。
如上所述,即使在第一导套9从第二导套10没有充分地完全伸出的状态下、第二导套10的上部也进入导入槽部41内,也能够用磁力向上方吸引第一导套9及用导向槽部42向下方压第二导套10移动,将第一导套9相对于第二导套10向上方提起而能引导悬挂门1稳定地行走。
以下,参照图16~图19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
在下述实施例中,由于其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所以省略重复说明,只说明不同的结构,特别是,说明具备导入槽部41及导向槽部42的端部部件44的结构。
在图18(a)、图18(b)中表示的是端部部件44。本实施例的端部部件44其截面略呈H字形状,在设于上下方向中间的中间隔板50的下侧的凹处,形成导入槽部41及导向槽部42,在中间隔板50上的凹处,形成磁铁安装部51并安装了吸引用磁铁15。与导入槽部41的导向槽部42相反侧的端部为开口并为导入用开口,另外,与导向槽部42的导入槽部41相反方向的端部为开口,并在截面为H字形状的端部座部48的导向槽部42的端部上设有凸部46。另外,在中间隔板50上设有固定器具插入孔70,在将端部部件44分别位于在悬挂门1的纵框52的下面部的长度方向两端的状态下,如图17所示,从固定器具插入孔70插入并固定如螺丝那样的固定器具71。另外,在悬挂门1下面部的两侧的端部部件44之间,用如螺丝那样的固定器具71固定中间部件45。这样在悬挂门1的下面部上形成在下方及长度方向两端部开口的滑行槽6。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表示的是设于悬挂门1下面部上的滑行槽6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导入槽部41、分别在悬挂门1的下面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向与长度方向平行的外侧方开口,但与上述的实施例一样,也可以将设在悬挂门1下面部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导入槽部41配置在比悬挂门1下面部的长度方向最端部稍微进入内侧的位置并看不见导入槽部41的端部。
中间部件45,由长条的金属或合成树脂的型材形成,如图16、图19所示,在下面部上跨越全长地将开口的凹部45a形成于下方及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且跨越凹部45a内的全长、在下方及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置具有开口的中间槽部43的槽部件43a,在该槽部件43a的上面部安装了跨越全长的如铁板那样的磁性体15a。另外,在中间部件45上形成作为凸部46嵌入承受部47的孔。
导入槽部41的槽宽比第二导套10宽,如图18(a)、图18(b)所示,并跨越导入槽部41的全长有相同的宽度。
导向槽部42如图16、图17、图18(a)、图18(b)所示,其槽宽在导入槽部41侧端部比第二导套10宽,在中间槽部43侧端部比第二导套10窄。具体的是,导向槽部42的导入槽部41侧端部,其宽度从导入槽部41越往中间槽部43侧越逐渐地变窄并形成俯视呈八字形状的八字形状部42e,本实施例中该八字形状部42e成为用于将第二导套10的中心向导向槽部42宽度方向的中心靠齐的宽度靠齐部A。
在从导向槽部42的导入槽部41侧端部的上述俯视呈八字形状的宽度靠齐部A的终端(宽度靠齐部A的中间槽部43侧的端部的宽度最窄之处)到导向槽部42的中间槽部43侧的端部之间,是槽宽比第二导套10窄且比第一导套9宽的宽度一定的平行槽部42c。
在平行槽部42c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外侧部分上,设有沿平行槽部42c越往导向槽部42的中间槽部43侧端部行进越往下的向下倾斜的倾斜下面部42d,在本实施例中该倾斜下面部42d构成下压部B。
在图18(a)、图18(b)的实施例中,如该图18(b)所示,上述俯视呈八字形状的八字形状部42e的下面,进而从八字形状部42e的导入槽部41侧端部朝平行槽部42c侧端部逐渐地向下倾斜,从八字形状部42e的下面的平行槽部42c侧端部开始上述倾斜下面部42d的向下倾斜,从而,在本实施例中八字形状部42e的下面也构成下压部B的一部分。
另外,平行槽部42c的槽宽与中间槽部43的槽宽相同且两者没有高差地连通。
在如上结构的实施例中,在设于导向槽部42的导入槽部41侧端部的宽度靠齐部A上,第二导套10的中心逐渐地被靠齐到导入槽部41的中心位置,然后在这样地将第二导套10的宽度靠齐的状态下可以被下压部B依次地进行下压。即,将第二导套10的宽度靠齐且将第二导套10的上面的两侧(在俯视时与悬挂门1的滑行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两侧)与下压部B靠接,同时使第一导套9位于平行槽部42c位置的导向槽部42与第一导套9、第二导套10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关系处于正确状态,在将第一导套9位于平行槽部42c内的状态下可以稳定且可靠地进行将第二导套10向下方从导向槽部42拔出的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由于构成宽度靠齐部A的八字形状部42e的下面也构成下压部B的一部分,且由于能在一边用导向槽部42的导入槽部41侧端部部分进行靠齐的同时也进行第二导套10的下压,所以可以将第二导套10的上面在倾斜下面部42d上顺利地移动并压下。
权利要求1.一种悬挂门装置,其中悬挂门通过滚轮灵活滑行地吊挂在上轨道上,设在地面上的由磁力的吸引而灵活凸出退回的导销以凸出状态插入形成于悬挂门的下端面上的滑行槽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于地面下的导向具本体,在导向具本体内容纳在前端设有磁铁的可灵活伸缩且能灵活向上方凸出的导销,所述导销由在前端设有磁铁的第一导套和能向上方灵活凸出地嵌入第一导套的呈筒状的第二导套构成,在第一导套的下端部设有止挡部并且在第二导套的上端部设有能灵活挡住止挡部的被止挡部;设于悬挂门下端面上的滑行槽,由长度方向两端部的导入槽部、和设于长度方向中间部的中间槽部、以及连通两端部的导入槽部和中间槽部的导向槽部构成,并且导入槽部的槽宽比第二导套宽,中间槽部的槽宽比第二导套窄且比第一导套的宽,导向槽部的槽宽被设为在导入槽部侧端部比第二导套宽、而在中间槽部侧端部比第二导套窄且比第一导套宽;在该导向槽部的中途,具有越向中间槽部侧端部行进宽度逐渐变窄且将第二导套的中心靠向导向槽部宽度方向中心一侧的宽度靠齐部、和用于与第二导套的上面相靠并随着使第二导套向中间槽部侧端部的行进而向下方压的下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使导向槽部的槽宽在导入槽部侧端部比第二导套宽、在中间槽部侧端部比第二导套窄且比第一导套宽地逐渐变窄的宽度靠齐部,并构成在上述宽度条件下使该导向槽部的全长或中间的一部分的槽宽越往下越宽的下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槽部的槽宽被设为在导入槽部侧端部比第二导套宽、而在中间槽部侧端部比第二导套窄,在导向槽部的导入槽部侧端部,设有越向中间槽部侧端部越逐渐变窄且用于将第二导套的中心靠向导向槽部的宽度方向中心一侧的宽度靠齐部,将设于该导向槽部的导入槽部侧端部的宽度靠齐部与导向槽部的中间槽部侧端部之间、形成槽宽比第二导套窄且比第一导套宽的宽度一定的平行槽部,并且沿该平行槽部的两侧设有越向导向槽部的中间槽部侧端部行进、其下面越向下倾斜的倾斜下面部并构成下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悬挂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具有导入槽部及导向槽部的端部部件、及具有中间槽部的中间部件构成形成滑行槽的部件,将端部部件安装在悬挂门下端部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上,将中间部件安装在悬挂门下端面部的端部部件之间,并且将设在端部部件的中间部件侧端部的凸部嵌入中间部件的承受部的侧端部侧,以使导向槽部与中间槽部对正位置并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悬挂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导入槽部配置在悬挂门的下端面部长度方向的稍靠最端部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导入槽部配置在悬挂门的下端面部长度方向的稍靠最端部的内侧。
专利摘要一种悬挂门装置,由在前端设有磁铁(8)的第一导套(9)和第二导套(10)构成能灵活凸出地设在地面(4)下的导销(5)。由长度方向两端部的导入槽部(41)、中间槽部(43)和导向槽部(42)构成滑行槽(6)。导入槽部(41)的槽宽比第二导套(10)宽,中间槽部(43)的槽宽比第二导套(10)窄且比第一导套(9)宽。导向槽部(42)的槽宽,在导入槽部(41)侧端部比第二导套(10)宽,在中间槽部(43)侧端部比第二导套(10)窄且比第一导套(9)宽。在导向槽部(42)的途中设有宽度靠齐部(A)及下压部(B)。这种悬挂门装置,在收纳于地面下时缩短导销,在凸出时加长导销。不会产生不能行走或行走中的晃动。
文档编号E06B3/46GK2714755SQ20042000124
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8日
发明者川角直纪, 冈田芳弘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