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沙发/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126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沙发/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沙发/床,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靠背能变成床的、且框架能围绕水平轴折叠的沙发/床。
技术背景能折叠的沙发或床对于居室内布置经常变动或野营的人员,是非常需要的家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544612Y公开了专利号为ZL022172882,名称为“方便折叠床”的技术方案,提出方便折叠床包括前床垫、后床垫、前床架、后床架、前支脚、中支脚和后支脚。前床垫固定在前床架上,后床垫固定在后床架上,前支脚固定在前床架的前端,前支脚的下端有滚轮。中支脚包括两边杆和横杆,中支脚的两边杆的上端各有一个连接块。前床架的里端两侧分别与两个连接块相铰接,后床架的里端两侧也分别和两个连接块相铰接。后支脚是由一根连杆两端固定连接两个三角形支架组成的,两个三角形支架的顶部分别与后床架的两侧边相铰接,两个三角形支架的下边各有两个万向轮。后床架的一个侧边内侧有一个挂钩,前床架的对应侧边内侧有一个与上述挂钩相配合的固定钉。这种方便折叠床的前、后两部分可以依中支脚上的连接块为中心折叠起来,前、后床垫面向外,前、后床架面向内,前床架和后床架用挂钩和固定钉相互固定在一起,后支脚拨到后床架的端面处,两个三角形支架处在下方,成为整个折叠后的床体的底座,可依靠下面的万向轮方便地移动。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方便折叠床不能作为沙发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既可作为床使用,又可作为沙发使用,收拢后紧凑美观、方便移动的折叠沙发/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折叠沙发/床,包括前床垫、后床垫、前床架、后床架、前支脚、中支脚和后支脚;前支脚固定在前床架的前端;中支脚呈“口”字形,其两边杆的上端各有一个连接块,前床架的里端两侧分别与两个连接块相铰接,后床架的里端两侧也分别与两个连接块相铰接;后支脚为由一根连杆两端固定连接的两个支架,两个支架的顶部分别与后床架的两个侧边相铰接;前床架上安装有一个由两个矩形框对接的、呈“日”字形且其中两个矩形框可沿相邻边翻折的前床垫架,后床架上安装有一个由两个矩形框对接的、呈“日”字形且其中两个矩形框可沿相邻边翻折的后床垫架,前床垫架和后床垫架的翻折轴线相重合且与前、后床架的前后向轴线相平行;前床垫固定在前床垫架上,后床垫固定在后床垫架上。
所述的前、后床垫架中的两个矩形框相邻处对应侧边均用棘轮机构连接。
所述的前床垫架中的两个矩形框分别各由两个小矩形框对接成“日”字形且其中两个小矩形框相邻边的外周侧用棘轮机构连接,即四个小矩形框形成两两对接的“田”字形且其中相互垂直的任何两组“日”字形的相邻边的外周侧分别用棘轮机构连接。
所述的四个小矩形框的内周侧之间设有三组棘轮机构分别连接各相邻边两侧的两个对应小矩形框。
所述的四个小矩形框的内周侧之间设有四组铰链,每组铰链分别连接相邻边两侧的两个对应小矩形框。
所述的中支脚下横杆中部连接有两根拉簧,一根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前床架的前边沿中部,另一根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后床架的后边沿中部。
所述的后支脚上两个支架的顶部中垂线的后侧分别设与后床架的两个侧边相铰接的轴孔,一个支架的顶部中垂线的前侧设定位孔;后床架的一个侧边对应该支架的定位孔设展开状态的锁定孔,前床架的一个侧边对应该支架的定位孔设收拢状态的锁定孔;另有一根插在该支架的定位孔中的定位销在展开状态插入后床架的锁定孔中,在收拢状态插入前床架的锁定孔中。
所述的后床架的两个侧边各设有一副拉手。
所述的后支脚的两个支架下边各有两个万向轮。
所述的前支脚的前侧两边各设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折叠沙发/床,在现有对比技术“方便折叠床”的基础上,增加可沿前后向轴线翻折的前、后床垫架,实现沙发的功能。前、后床垫架中的两个矩形框相邻处对应侧边均用棘轮机构连接,使沙发的靠背扳动简单,支撑可靠。前床垫架由四个小矩形框形成两两对接的“田”字形且其中相互垂直的任何两组“日”字形的相邻边的外周侧分别用棘轮机构连接,使前床垫架的右半部沿前后轴线翻折形成沙发的靠背;前床垫架的前半部沿左右轴线翻折形成躺靠的靠背。四个小矩形框的内周侧之间设有三组棘轮机构或四组铰链分别连接各相邻边两侧的两个对应小矩形框,在保证了前床垫架双向翻折的前提下,加强了前床垫架的整体结构强度。中支脚与前、后床架用拉簧连接,收拢时省力,展开后中支脚不会受晃动力而偏斜。后支脚与后床架的两个侧边偏置铰接,使后床架收拢后位于后支脚的一侧,前床架收拢后位于后支脚的另一侧;后支脚的一个支架的顶部另一侧设定位孔分别与后床架的展开状态锁定孔及前床架的收拢状态锁定孔对应;另设一根定位销在展开状态插入后支脚的定位孔和后床架的锁定孔中,使后床架在展开状态不会受晃动力而偏斜。定位销在收拢状态插入后支脚的定位孔和前床架的锁定孔中,使收拢状态中支脚和前、后床架与后支脚的相对位置关系稳定。后床架的两个侧边各设有一副拉手和后支脚的两个支架下边各有两个万向轮及前支脚的前侧两边各设有滚轮,都使收拢状态的整体易于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折叠沙发/床展开后具有沙发、靠背床和平卧床三种使用状态和功能;收拢后结构紧凑,便于移动。它的整体强度高,各种使用状态定位可靠,调整简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沙发/床第一个实施例作沙发使用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沙发/床第一个实施例作靠背床使用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沙发/床第一个实施例收拢状态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沙发/床第二个实施例作平卧床使用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沙发/床作床使用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沙发/床作靠背床使用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沙发/床作沙发使用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沙发/床收拢状态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一、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折叠沙发/床第一个实施例的框架结构,如图1-3所示。这个折叠沙发/床的框架由前床架3、后床架4、前支脚5、中支脚6、后支脚7、前床垫架8和后床垫架9组成。
前床架3是呈“日”字形的矩形金属框,其后端即里端的两侧边向后延伸。前床架3左侧边的靠前位置设有一个收拢状态的锁定孔31。
后床架4是呈“日”字形的矩形金属框,前端即里端的两侧边向前延伸。后床架4的两侧边靠前位置各向外安装一副拉手41。后床架4左侧边的靠后位置设有一个展开状态的锁定孔42。
前支脚5是呈“U”字形的金属框,它的开口端向下,两个底端各设有滚轮51,它的前侧两边各设有滚轮52。前支脚5后侧两边的腰部分别固定在前床架3的前端。
中支脚6是呈“口”字形的金属框,其两边杆的上端各有一个连接块61、62,前床架3的里端两侧分别与两个连接块61、62相铰接,后床架4的里端两侧也分别与两个连接块61、62相铰接。中支脚6下横杆中部连接有两根拉簧63、64,一根拉簧63的另一端连接前床架3的前边沿中部,另一根拉簧64的另一端连接后床架4的后边沿中部。
后支脚7是由一根平伸的金属连杆两端固定连接两个倒“T”字形金属支架70组成的。两个支架70的立杆顶部中垂线的后侧分别设轴孔71与后床架4的两个侧边相铰接,左侧支架70的立杆顶部中垂线的前侧设定位孔72;定位孔72中设置了一个定位销73。两个支架70的横杆的两端下边各装有一个万向轮74。
前床垫架8由四个金属小矩形框81、82、83、84形成两两对接的“田”字形且其中相互垂直的任何两组“日”字形的相邻边的外周侧分别用棘轮机构85、86连接。小矩形框81与小矩形框82的内周侧之间设有一组棘轮机构87将它们连接起来;小矩形框83与小矩形框84的内周侧之间设有一组棘轮机构87将它们连接起来;小矩形框81与小矩形框83的内周侧之间设有一组棘轮机构88将它们连接起来。四个小矩形金属框81、82、83、84放平后,以小矩形框81与小矩形框83为一个“日”字形,以小矩形框82与小矩形框84为另一个“日”字形,这两个“日”字形之间由外周侧的两个棘轮机构85和内周侧的两个棘轮机构87连接了一组前后向的“日”字形的相邻边;向上翻起小矩形框82和小矩形框84构成长沙发前半部的靠背支撑框架,见图1。四个小矩形金属框81、82、83、84放平后,以小矩形框81与小矩形框82为一个“日”字形,以小矩形框83与小矩形框84为另一个“日”字形,这两个“日”字形之间由外周侧的两个棘轮机构86和内周侧的一个棘轮机构88连接了一组左右向的“日”字形的相邻边;向上翻起小矩形框81和小矩形框82构成靠背床前半部的靠背支撑框架,见图2。四个小矩形金属框81、82、83、84放平后,构成躺床前半部的支撑框架。四个小矩形框81、82、83、84中只有小矩形框83总保持平放状态,它被固定在前床架3后半部左侧的上端面。当然,四个小矩形框81、82、83、84的内周侧之间可以采用其它的组合方式设置三组棘轮机构,使它们分别连接各相邻边两侧的两个对应小矩形框。前床垫架8的上端面将固定安装前床垫1,为增加支撑前床垫1的强度,四个小矩形框81、82、83、84的内部各加设了一根加强条,并在加强条的上端面和与其平行的边沿的上端面之间加设了多根拉绳。
后床垫架9由两个金属矩形框91、92对接,两个矩形框91、92相邻处对应侧边分别用两个棘轮机构93连接;形成呈“日”字形且其中两个矩形框91、92可沿相邻边翻折。矩形框91固定在后床架4左侧的上端面上。两个矩形框91、92平放,构成躺床后半部的支撑框架。矩形框92向上翻起构成长沙发后半部的靠背支撑框架,见图1。构成长沙发时,前床垫架8和后床垫架9的翻折轴线相重合且与前、后床架3、4的前后向轴线相平行。后床垫架9的上端面将固定安装后床垫2,为增加支撑后床垫2的强度,两个矩形框91、92的内部各加设了两根加强条,并在相邻的加强条的上端面之间、各加强条上端面和与其平行的边沿的上端面之间加设了多根拉绳。
在展开状态,后支脚7上左侧支架70的定位孔72中的定位销73插入后床架4的锁定孔42中,使后床架4不会受晃动力而偏斜。中支脚6与前、后床架3、4之间相连接的拉簧63、64拉伸,中支脚6不会受晃动力而偏斜。
收拢时,从后床架4的锁定孔42中拔出后支脚7上左侧支架70的定位销73。向上提拉拉手41,使后床架4的里端向后上方翻,中支脚6与前、后床架3、4之间相连接的拉簧63、64收缩同时带动前床架3和后床架4相对中支脚6翻折并靠拢;后床垫架9和后床架4一起绕后支脚7上的枢接轴转动到直立状态,后床架4底面贴靠到后支脚7的连杆后侧,此时前床架3的底面也贴靠到后支脚7的连杆前侧,中支脚6的两个连接块61、62升到最高处,前支脚5插在后支脚7的连杆下方,前支脚5前侧两边的滚轮52可与地面接触。最后将定位销73插入后支脚7的定位孔72和前床架3的锁定孔31中,使前床垫架8和前床架3一起直立地锁定在后支脚7前侧,这时候中支脚6和前、后床架3、4与后支脚7的相对位置关系被固定,请参看3。此后,平推或拉后床架4两个侧边的拉手41,收拢状态的整体就可借助于后支脚7的两个支架70下边的各个万向轮74及前支脚5前侧的滚轮52随意移动。
二、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折叠沙发/床第二个实施例展开的框架结构,如图4所示。对比图1和图2,可以清楚的看出,本实施例的前床垫架8上用四组铰链89取代了实施例一中的前床垫架8上三组棘轮机构87、88,使前床垫架8内部的上端面更加平整。四个小矩形框81、82、83、84的内周侧之间所设的四组铰链89,每组铰链89分别连接相邻边两侧的两个对应小矩形框。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由于与实施例一中的对应部分相同。故不重复说明了。
在上述框架结构的前床垫架8上固定安装前床垫1、在后床垫架9上后床垫2就完成了本实用新型折叠沙发/床。
本实用新型折叠沙发/床作平卧床使用的立体结构,请参看图5。前床架3、后床架4与中支脚6相互垂直。中支脚6的下部边框着地,前支脚5下端的滚轮51着地,后支脚7的两个支架70立杆与后床架4相互垂直。后支脚7的定位销73经定位孔72插卡在后床架4的侧边。后支脚7的万向轮74着地。前床垫1平直地覆盖在前床垫架8上,并将它遮盖了。后床垫2平直地覆盖在后床垫架9上,并将它遮盖了。
本实用新型折叠沙发/床作靠背床使用的立体结构,请参看图6。前床架3、后床架4、前支脚5、中支脚6和后支脚7的状态与图5相同,后床垫2和后床垫架9平直。前床垫1和前床垫架8一起沿前床垫架8中部的左右轴线翻折成水平和倾斜的两个使用面。前床垫1和前床垫架8倾斜的使用面为躺靠面,前床垫1和前床垫架8部分水平的使用面与后床垫2和后床垫架9部分平直的上表面共同组成躺座面。
本实用新型折叠沙发/床作沙发使用的立体结构,请参看图7。前床架3、后床架4、前支脚5、中支脚6和后支脚7的状态与图5相同,前床垫1覆盖在前床垫架8上,随前床垫架8一起沿中部的前后轴线翻折成水平的坐面和竖立的靠背两个使用面。后床垫2覆盖在后床垫架9上,随后床垫架9一起沿中部的前后轴线翻折成水平的坐面和竖立的靠背两个使用面。
本实用新型折叠沙发/床收拢状态的立体结构,请参看图8。后床垫2、后床垫架9和后床架4一起保持直立状态,后床架4底面贴靠到后支脚7的连杆后侧,前床架3的底面也贴靠到后支脚7的连杆前侧,中支脚6两个连接块61、62位于最高处,前支脚5插在后支脚7的连杆下方,前支脚5前侧两边的滚轮52可与地面接触。定位销73插入后支脚7的定位孔72和前床架3的锁定孔31中,使前床垫1、前床垫架8和前床架3一起直立地锁定在后支脚7前侧。平推或拉后床架4两个侧边的拉手41,整体可借助于后支脚7的两个支架70下边的各个万向轮74及前支脚5前侧的滚轮52随意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折叠沙发/床,包括前床垫、后床垫、前床架、后床架、前支脚、中支脚和后支脚;前支脚固定在前床架的前端;中支脚呈“口”字形,其两边杆的上端各有一个连接块,前床架的里端两侧分别与两个连接块相铰接,后床架的里端两侧也分别与两个连接块相铰接;后支脚是由一根连杆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架组成的,两个支架的顶部分别与后床架的两个侧边相铰接;其特征在于前床架上安装有一个由两个矩形框对接的、呈“日”字形且其中两个矩形框可沿相邻边翻折的前床垫架,后床架上安装有一个由两个矩形框对接的、呈“日”字形且其中两个矩形框可沿相邻边翻折的后床垫架,前床垫架和后床垫架的翻折轴线相重合且与前、后床架的前后向轴线相平行;前床垫固定在前床垫架上,后床垫固定在后床垫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床垫架中的两个矩形框相邻处对应侧边均用棘轮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垫架中的两个矩形框分别各由两个小矩形框对接成“日”字形且其中两个小矩形框相邻边的外周侧用棘轮机构连接,即四个小矩形框形成两两对接的“田”字形且其中相互垂直的任何两组“日”字形的相邻边的外周侧分别用棘轮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小矩形框的内周侧之间设有三组棘轮机构分别连接各相邻边两侧的两个对应小矩形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小矩形框的内周侧之间设有四组铰链,每组铰链分别连接相邻边两侧的两个对应小矩形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支脚下横杆中部连接有两根拉簧,一根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前床架的前边沿中部,另一根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后床架的后边沿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支脚上两个支架的顶部中垂线的后侧分别设与后床架的两个侧边相铰接的轴孔,一个支架的顶部中垂线的前侧设定位孔;后床架的一个侧边对应该支架的定位孔设展开状态的锁定孔,前床架的一个侧边对应该支架的定位孔设收拢状态的锁定孔;另有一根插在该支架的定位孔中的定位销在展开状态插入后床架的锁定孔中,在收拢状态插入前床架的锁定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床架的两个侧边各设有一副拉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支脚的两个支架下边各有两个万向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脚的前侧两边各设有滚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折叠沙发/床,涉及旋转靠背能变成床且框架能围绕水平轴折叠的沙发/床。前床架的前端设前支脚;中支脚两边杆的上端各有一个连接块,分别铰接前床架的里端及后床架的里端;后支脚的两个支架顶部铰接后床架的两个侧边。前床架上有由两个矩形框对接且可沿相邻边翻折的前床垫架,后床架上有由两个矩形框对接且可沿相邻边翻折的后床垫架,前、后床垫架的翻折轴线相重合且与前后向轴线相平行;前床垫固定在前床垫架上,后床垫固定在后床垫架上。特别是前垫架中的两个矩形框由四个小矩形框形成两两对接的“田”字形且可沿相互垂直的两组相邻边翻折。它收折紧凑。展开为床,前床垫架向后上方翻可靠躺;前、后床垫架向前上方翻成为长沙发。
文档编号A47C17/16GK2740062SQ20042009890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2日
发明者娄列克 申请人:漳州市同天家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