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脚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59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脚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脚椅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组装筒单、操作方便 的高脚椅。
背景技术
高脚椅是一种供幼童用餐时使用的用具,其一般包括一用于承坐幼童 的座椅和一用于支撑座椅的支座,通过支座来有效地加高座椅的高度,而 为身高和手臂长度不够的幼童用餐时提供方便,在许多家庭或餐馆内都可 见到。早前的高脚椅结构和功能比较单一,例如座椅的高度固定不可调, 幼童胸前没有护栏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脚椅的要求也 在不断提高,于是,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功能较多的高脚椅,然而这些 高脚椅的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较为麻烦,因此其在结构和使用上显然还存 在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善。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陷,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极其 方便的座椅高度调整之操作方式的高脚椅。本实用新型另 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支座拆装简单的高脚椅。 本实用新型再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之前胸护栏可调的高脚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脚椅,包括一支座,该支座包括一底座和一支撑架,支撑架装于底座上,并支撑 架上两侧的直立臂上各设有一滑轨,滑轨一侧臂上设有竖向间距排列的数 个定位槽;一可沿前述滑轨上下滑动并停止定位的活动架,该活动架两端各设有一滑块,两滑块之间通过一连杆连接,滑块与前述滑轨成可滑动的间隙配 合,活动架上还设有一可将活动架定位在前述滑轨之相应高度位置的卡位 装置,该卡位装置包括一活动拉杆、两薄卡板和一复位弹簧,其中,活动 拉杆的两端分别插入前述两滑块内,两薄卡板也分别枢装于此两滑块内, 卡板上之动力臂枢套于活动拉杆的端部,且卡板的动力臂顶推在复位弹簧上,而卡板上之阻力臂与前述定位槽形成一活动架高度调节机构; 一可随前述活动架上下滑动的座椅,该座椅固装于活动架上。 所述卡位装置还包括一手把组件,该手把组件包括一手把固定架、一 相对固定架滑动的滑板和一第二复位弹簧,手把组件通过固定架固装于座 椅底面的后部,滑板套在前述活动拉杆的中部上,第二复位弹簧设于滑板 与固定架之间并顶推住滑板。所述活动拉杆由一驱动杆和一 U形操作杆组成。 所述支座由一底座和一支撑架组配而成,底座两侧各设有一组配角件, 组配角件上设有一开口向上的凹槽,支撑架之底部的嵌装部嵌插入该凹槽 内,嵌装部之截面形状与凹槽之截面形状相匹配;该凹槽的一端设有一竖 立之燕尾形槽道,此燕尾槽道一侧开口,且由槽道开口处向槽道底部深处 呈逐渐加宽结构,对应地在支撑架之嵌装部一侧设有一燕尾形凸块,且燕 尾凸块与前述燕尾槽道相对应。所述座椅至少包括一座板、 一靠背板和一U形前胸护栏,其中靠背板 的两侧分别固装有一连接套件,该连接套件上设有一弹性扣,U形前胸护栏 的两延伸臂分别插入两连接套件内,对应的在U形前胸护栏的两延伸臂上 设有数个间距排列的卡槽,这些卡槽与前述弹性扣形成一 U形前胸护栏的 伸出长短调节机构。所述座椅上还包括一可调节高度的脚踏板,脚踏板通过一弧形杆连接 在座椅上,脚踏板上侧面设有一槽孔,该槽孔后侧壁上设有一对销钉孔, 槽孔与销钉孔连通,弧形杆的下端嵌插入槽孔内并与槽孔成可滑动的间隙 配合,在弧形杆的下端的后侧面上设有数对定位孔,这些定位孔为竖向间 距排列并与前述两销钉孔大小相近, 一对销钉穿过前述销钉孔与前述定位孔形成一脚踏板高度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与现用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一方面通过在座椅与 支座之间设置一活动架,并在活动架上设置一^N立装置,用户只要从座椅 后部轻轻拉动/松开卡位装置之活动拉杆,便可实现对座椅的解锁/锁固功 能,使座椅可自由上下滑动并停留在所需要的高度位置,实现了一种极其 方便的座椅高度调整之操作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在底座与支撑架之间设置一燕尾槽道与燕尾凸块的组 配结构,及一由两活动顶块与弹簧组成的弹性锁扣装置,组装时,只要将 支撑架之嵌装部插装入底座上的凹槽,弹性锁扣装置可自动将支撑架锁扣 于底座上,同时燕尾槽道将支撑架牢固地固定在底座上,拆装时,只要按 压弹性锁扣装置之顶块,即可将支撑架从底座上拆下,实现了一种简单的 支座拆装方式。再一方面,在座椅之靠背板上设置一 U形护栏的伸出长短调节机构, 通过调整该调节机构上之连接套件锁扣于U形护栏的不同卡槽,便可调整U 形护栏的伸出长短,当不需要U形护栏时,只要将U形护栏整个从连接套 件内拔出,便可将U形护栏取下,为幼童提供适当的活动空间。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组装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的特点, 可广泛适用于幼童用餐时使用。


图l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立体組合状态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另一立体组合状态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局部分解图;图5是图4中M-M位置之截面图;图6是图4中N-N位置之截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另一局部分解图;图8是图7上K位置之放大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再一局部分解图;图IO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再一局部分解图。附图标识:说明10、支座11、底座111、组配角件1111、凹槽lllla、燕尾槽道1112、嵌孔12、支撑架121、顶块122、弹簧123、嵌装部123a、通孔123b、燕尾凸块124、直立臂13、滑轨131、滑槽132、定位槽20、座椅21、座板22、靠背板221、连接套件221a、弹性扣23、 U形前胸护栏23a、卡槽24、脚踏板24a、槽孔24b、定位孔25、弧形杆25a、销4丁孔26、销钉30、活动架31、滑块31a、凸块32、连杆33、活动拉杆33a、驱动杆33b、操作杆34、卡板35、复位弹簧36、手把组件361、固定架362、滑板363、第二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l至图IO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一支座 10、 一活动架30及一座椅20,活动架30可在支座IO上作上下直线滑动, 座椅20则固装于活动架30上,随活动架30的滑动而上下移动。其中,参照图4至图6,支座10由一底座11和一支撑架12组配而成, 底座11两侧前端各设有一组配角件111,组配角件111上设有一开口向上7的凹槽1111,支撑架12的底部的嵌装部123嵌插入该凹槽1111内,嵌装 部123之截面形状与凹槽1111之截面形状相匹配。该凹槽1111的一端设 有一竖立之燕尾形槽道lllla,此燕尾槽道lllla向左侧开口,且由槽道开 口处向槽道底部深处呈加宽渐变结构,对应地在支撑架12之嵌装部123 — 侧设有一燕尾形凸块123a,且燕尾凸块123a与前述燕尾槽道111 la相对应, 如此使得支撑架12嵌装入底座11上之凹槽1111后,不但可得到稳固的组 配定位,而且可^艮方^f更的取出。为使支撑架12装入凹槽1111后不至向上脱出,本实用新型在支撑架 12的嵌装部123上还设有一弹性锁扣装置,该弹性锁扣装置包括设于嵌装 部123上的两活动顶块121和一弹簧122,该两活动顶块121嵌装于嵌装部 123—通孔123a的两端,并活动顶块121的头部伸出通孔123a外,而两活 动顶块121的^L部分别顶推在弹簧122的两端,对应的在组配角件111之 凹槽1111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嵌孔1112,前述活动顶块121的头部穿过 此嵌孔1112伸出组配角件111夕卜。参照图3,所述支撑架12上部两侧各设有一直立臂124,直立臂124上 固装有一滑轨13,滑轨13上设有一长条滑槽131,该滑槽131—侧壁上设 有竖向间距排列的数个定位槽132。活动架30两端各设有一滑块31,滑块31之间通过一连杆32连接。滑 块31的外侧设有一凸块31a,该凸块31a嵌插于前述滑槽131内,并与滑 槽131成可滑动的间隙配合,如此活动架30可沿滑槽131自由上下滑动。活动架30上还设有一拉杆式卡位装置,通过该卡位装置可将活动架30 有效地定位于滑轨13上之相应高度位置。参照图7和图8所述卡位装置包括一活动拉杆33、两薄卡板34、 一复 位弹簧35及一手把组件36,其中,活动拉杆33由一驱动杆33a和一 U形 操作杆33b組成,驱动杆33a的两端分别插入前述两滑块31内,两卡板34 也分别位于此两滑块31内,卡板34上设有一转轴孔34a,转轴孔34a上方 是卡板34的动力臂34b,而转轴孔34a下方是卡板34的阻力臂34c,动力 臂34b通过一通孔枢套在驱动杆33a的端部,且卡板34的动力臂34c顶推在复位弹簧35上,而卡板34上之阻力臂34c与前述定位槽132形成一活 动架高度调节机构,即通过转动卡板34可使阻力臂34c插入/旋出定位槽 132,当阻力臂34c插入定位槽132内时,卡板34将活动架30锁固在该定 位槽132位置而不能上下滑动,当阻力臂34c旋出定位槽132时,即将活 动架30解锁,1吏得活动架30可在滑轨13上自由滑动。该手把组件36包括一手把固定架361、一滑板362和第二复位弹簧363, 手把组件36通过固定架361固定于座板21底面的后部,滑板362套在前 述操作杆33b的中部上,第二复位弹簧363设于滑板362与固定架361之 间并向前顶推住滑板362起到将滑板362复位的作用。通过向后拉动滑板 342和松开滑板362可带动活动拉杆33向后/向前移动,活动拉杆33进一 步带动卡板34绕其转轴转动,如此,使得卡板34上之阻力臂34c作旋出/ 卡入定位槽132的动作。座椅20固装于活动架30上,并随活动架30的上下滑动而上下移动, 如此通过调整活动架30的高度即可实现座椅20的高度调整。当需要调整 座椅20高度时,向后拉动滑板342使阻力臂34c旋出定位槽132,如此可 解除卡位装置对活动架30和座椅20的限制,使得活动架30和座椅20可 在滑轨13上自由滑动,当滑到所需要的高度时,松开滑板362使阻力臂34c 卡入相应之定位槽132内,则再次恢复卡位装置对活动架30和座椅20的 限制,将活动架30和座椅20锁固在所需要的高度位置。如此,即完成对 座椅20的高度调整过程。座椅20包括一座板21、 一靠背板22、 一U形前胸护栏23和一脚踏板 24。其中,前胸护栏23可调节伸出长短,且依需要也可从座椅20上拆下; 脚踏板24则可调节高度。参照图9在座椅20之靠背板22的两侧分别固装有一连接套件221,连 接套件221为中空结构,并其一侧上设有一弹性扣221a,对应的在U形前 胸护栏23的两延伸臂上设有数个间距排列的卡槽23a,当U形前胸护栏23 装在靠背板22上时,U形前胸护栏23的两延伸臂嵌插入连接套件221内, 且连接套件221上之弹性扣221a锁扣在护栏23延伸臂上的相应卡槽23a内,用手搬运弹性扣221a可解除对护栏23的限制,进一步可调整护栏23 的位置或是将其从靠背板22上取下,如此,这些卡槽23a与前述弹性扣221a 形成一 U形前胸护栏23的伸出长短调节机构。参照图10,座椅20上之脚踏板24通过一弧形杆25固定在座椅20上, 且在脚踏板24上侧面设有一槽孔24a,其后侧面上设有两定位孔24b,槽 孔24a与此两定位孔24b连通,弧形杆25的下端嵌插入槽孔24a内,在弧销钉孔25a, 一对销4丁 26穿过定位孔24b后插入销4丁孔25a内形成一脚踏_ 板高度调节机构,通过将脚踏板24上的定位孔24a对正不同高度的销钉孔 25a可调节脚踏板24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之重点在于一方面通过在座椅与支座之间设置一活动架, 并在活动架上设置一^N立装置,用户只要从座椅后部轻轻拉动/松开卡位装 置之活动拉杆,便可实现对座椅的解锁/锁固功能,使座椅可自由上下滑动 并停留在所需要的高度位置,实现了一种极其方便的座椅高度调整之操作 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在底座与支撑架之间设置一燕尾槽道与燕尾凸块的 组配结构,及一由两活动顶块与弹簧组成的弹性锁扣装置,组装时,只要 将支撑架之嵌装部插装入底座上的凹槽,弹性锁扣装置可自动将支撑架锁 扣于底座上,同时燕尾槽道将支撑架牢固地固定在底座上,拆装时,只要 按压弹性锁扣装置之顶块,即可将支撑架从底座上拆下,实现了一种简单 的支座拆装方式。再一方面,在座椅之靠背板上^L置一 U形护栏的伸出长 短调节机构,通过调整该调节机构上之连接套件锁扣于U形护栏的不同卡 槽,便可调整U形护栏的伸出长短,当不需要U形护栏时,只要将U形护 栏整个从连接^f牛内拔出,便可将U形护栏取下,为幼童提供适当的活动 空间。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脚椅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 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 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高脚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座,该支座包括一底座和一支撑架,支撑架装于底座上,并支撑架上两侧的直立臂上各设有一滑轨,滑轨一侧壁上设有竖向间距排列的数个定位槽;一可沿前述滑轨上下滑动并停止定位的活动架,该活动架两端各设有一滑块,两滑块之间通过一连杆连接,滑块与前述滑轨成可滑动的间隙配合,活动架上还设有一可将活动架定位在前述滑轨之相应高度位置的卡位装置,该卡位装置包括一活动拉杆、两薄卡板和一复位弹簧,其中,活动拉杆的两端分别插入前述两滑块内,两薄卡板也分别枢装于此两滑块内,卡板上之动力臂枢套于活动拉杆的端部,且卡板的动力臂顶推在复位弹簧上,而卡板上之阻力臂与前述定位槽形成一活动架高度调节机构;一可随前述活动架上下滑动的座椅,该座椅固装于活动架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高脚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装置还 包括一手把组件,该手把组件包括一手把固定架、 一相对固定架滑动的滑 板和一第二复位弹簧,手把组件通过固定架固装于座椅底面的后部,滑板 套在前述活动拉杆的中部上,第二复位弹簧设于滑板与固定架之间并顶推 住滑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脚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拉杆由 一驱动杆和一 U形操作杆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高脚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由一底 座和一支撑架组配而成,底座两侧各i殳有一组配角件,组配角件上设有一 开口向上的凹槽,支撑架之底部的嵌装部嵌插入该凹槽内,嵌装部之截面 形状与凹槽之截面形状相匹配;该凹槽的一端设有一竖立之燕尾形槽道, 此燕尾槽道向一侧开口 ,且由槽道开口处向槽道底部深处呈逐渐加宽结构, 对应地在支撑架之嵌装部一侧设有一燕尾形凸块,且燕尾凸块与前述燕尾 槽道相对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脚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至少包括一座板、 一靠背板和一 u形前胸护栏,其中靠背板的两侧分别固装有一连接套件,该连接套件上设有一弹性扣,u形前胸护栏的两延伸臂分别插入两连接套件内,对应的在u形前胸护栏的两延伸臂上设有数个间距排列的 卡槽,这些卡槽与前述弹性扣形成一 u形前胸护栏的伸出长短调节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高脚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上 还包括一可调节高度的脚踏板,脚踏板通过一弧形杆连接在座椅上,脚踏 板上侧面设有一槽孔,该槽孔后侧壁上设有一对销钉孔,槽孔与销钉孔连 通,弧形杆的下端嵌插入槽孔内并与槽孔成可滑动的间隙配合,在弧形杆 的下端的后侧面上设有数对定位孔,这些定位孔为竖向间距排列并与前述 两销钉孔大小相近, 一对销4丁穿过前述销4T孔与前述定位孔形成一脚踏板 高度调节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脚椅,通过在座椅与支座之间设置一活动架,并在活动架上设置一卡位装置,用户只要从座椅后部轻轻拉动/松开卡位装置之活动拉杆,便可实现对座椅的解锁/锁固功能,使座椅可自由上下滑动并停留在所需要的高度位置,实现了一种极其方便的座椅高度调整之操作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在底座与支撑架之间设置一由两活动顶块与弹簧组成的弹性锁扣装置,将支撑架底部插装入底座上的凹槽,弹性锁扣装置可自动将支撑架锁扣于底座上,实现了一种简单的支座拆装方式。再一方面,通过调整座椅的靠背板上之连接套件锁扣于U形护栏的不同卡槽,便可调整U形护栏的伸出长短,并可将U形护栏整个从座椅上取下,为幼童提供适当的活动空间。
文档编号A47D1/00GK201104671SQ20072005705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7日
发明者陈而瑞 申请人:陈而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