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升斜躺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7185发布日期:2018-07-17 21:4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WO2005/051128和WO2008/132482中披露的集成式抬升斜躺椅典型地包括多个相对可移动区段,这些区段包括:一个落地底座区段;一个角度可调座位区段,这个座位区段可以在总体上水平平躺的位置与被升高以辅助使用者从就座位置移动到站立位置的歪斜或倾斜位置之间移动;以及一个可调靠背区段,这个靠背区段枢接到该座位区段上。这种椅子进一步包括一个可调踏脚板。底座和座位区段各包括一对侧面板,这对侧面板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安排在椅子两侧,以用来保护位于椅子内部的致动器安排,底座和座位区段被安排成伸缩式嵌套构形,从而使得座位区段可以从底座区段伸缩延伸以升高和降低椅子。典型地,每个可调区段都配备有一个专用动力致动器,通常是一个电动线性致动器或千斤顶,以用于使该区段相对于椅子的其他区段移动。在WO2008/132482的图1中披露的抬升斜躺椅中,底座和座位区段包括对应的致动器安装托架,在这两个托架之间安装了一个致动器,以用于使座位区段围绕它的枢转轴线相对于底座区段移动。还在座位区段和靠背上设置了多个致动器安装托架,在它们之间安装了一个第二致动器,以用于使靠背相对于座位区段移动。在这种安排和WO2005/051128中披露的安排中,椅子的斜躺功能是通过操作专用致动器来提供的,而抬升功能是通过另一个专用致动器来独立地提供的。

需要一种与已知设计相比其构造更简单并且制造成本减少的集成型抬升斜躺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抬升斜躺椅,这种抬升斜躺椅包括一个落地底座区段、可移动座位区段和靠背区段,以及用于移动该座位区段和靠背区段的致动器装置,该座位区段相对于该底座区段枢转安装,并且该靠背相对于该座位区段枢转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装置包括一个单个致动器,以用于使该座位区段和该靠背区段二者协同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抬升斜躺椅,这种抬升斜躺椅包括一个落地底座区段、可移动座位区段和靠背区段,以及用于移动该座位区段和靠背区段的动力致动器装置,该座位区段相对于该底座区段枢转安装,并且该靠背相对于该座位区段枢转安装,该底座区段和该座位区段各自具有一对侧面板,这对侧面板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安排在该椅子两侧,在该椅子的所有调节位置中,该致动器装置被封闭在这些侧面板之间在该椅子的内部区域中,该底座区段和座位区段被安排成伸缩式嵌套构形,从而使得该座位区段可以相对于该底座区段伸缩移动以升高和降低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装置包括一个单个致动器,以用于使该座位区段和该靠背区段二者协同移动。

优选地,该单个致动器具有:一个第一移动范围,该第一移动范围用于使该靠背相对于该座位区段移动以提供该椅子的斜躺功能;以及一个第二移动范围,该第二移动范围用于使该座位区段和靠背相对于该底座移动以提供该椅子的抬升功能。

本发明的以上方面是特别有利的,因为这些方面只使用一个单个致动器,例如一个动力马达或气体柱或弹簧,来实现该椅子的抬升和斜躺两种功能。这种做法与提供两个专用致动器来实现椅子的两个独立功能的现有技术安排相比可以显著减少椅子的成本。因而,制造成本可以显著节省,这让前述类型的抬升斜躺椅在市场上有更广泛的吸引力。

优选地,第一和第二移动范围是接续的。以此方式,第二移动范围紧接在第一移动范围后面。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致动器装置在第一范围中的移动专门用来使靠背相对于座位和底座移动以提供斜躺功能,而该致动器装置在第二范围中的移动专门用来使座位和靠背相对于底座移动以提供所述抬升功能。以此方式,当该致动器受到激励而通过其整个移动范围时,在斜躺与抬升功能之间有一个明确并且立即的过渡来用该致动器专门起作用而使靠背斜躺,或者专门起作用而使座位区段抬升。

优选地,在该第一移动范围中该靠背相对于该座位区段的移动是无拘束的。优选地,在该第二移动范围中该靠背的移动是通过使靠背区段和座位区段的相应接合零件相接合来防止的。这样可以提供一种简单的机械安排,通过这种安排可以划分该抬升斜躺椅的这两种功能。

优选地,当该致动器装置从第一范围移动到第二范围时,这些接合零件通过相互顶靠而接合,并且当该致动器从第二范围移动到第一范围时,这些接合零件解除接合。以此方式,在致动器移动的第一和第二范围之间过渡时,简单并且方便地实现接合和解除接合。

该座位区段的至少一个侧面板可以包括一个狭槽,这个狭槽容纳该靠背的接合零件,这个接合零件在该第一移动范围的过程中在该狭槽中自由地移动,并且在第一和第二移动范围之间过渡时与该狭槽的一个顶靠末端相接合。这样提供了一种简单并且紧凑的安排,以用于提供该椅子的抬升和斜躺两种功能。在优选实施例中,在每个相应的座位区段侧面板中设置了多个狭槽,以用于与相应的靠背接合零件接合。以此方式,该致动器装置施加到靠背区段和座位区段上的负荷可以容易地施加到椅子的两侧。

优选地,该靠背包括一根横构件,这根横构件在这些狭槽之间并且穿过这些狭槽延伸,并且这根横构件的末端容纳在相应狭槽中。以此方式,这根横构件的末端在椅子的侧面上提供靠背接合零件。

该致动器优选地是一个线性致动器。通过选择性放置一个线性致动器可以使致动器负荷降至最低,从而使施加到椅子的这些可移动区段上的转矩最大化。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致动器的一个末端连接到底座上,并且另一个末端连接到靠背上。因而,该致动器可以提供底座与靠背之间的连接。

该线性致动器可以连接到靠背横构件上。这样就容易地使得致动器负荷首先在它的第一移动范围中被施加到靠背上,然后在第二移动范围中通过座位区段与靠背的接合而使致动器负荷被施加到座位区段上。

在优选实施例中,包括相应底座侧面板的该底座区段提供了该椅子的一个外部框架,并且包括相应座位侧面板的该座位区段提供了一个内部框架。以此方式,该座位框架嵌套在该底座内,并且可以从该底座伸缩延伸。本发明的一些方面还考虑了一些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该底座区段构成了该内部框架,而该座位区段构成了该外部框架。

优选地,该靠背直接枢接到该座位区段的这些侧面板上。

该座位区段的这些侧面板枢接到该底座上,优选地枢接到该底座的这些侧面板上,优选地通过引导装置来进行该枢接,引导装置包括与该座位或底座中的一个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引导件,和与该座位和底座中的另一个相关联的至少一个随动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座位区段的这些侧面板可以借助于如WO2005/051128中所示的相应枢销等枢接到该底座的这些侧面板上。

现在将仅借助于实例通过参看附图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的多种不同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抬升斜躺椅框架的正面看的透视图,其中该椅子框架展示为处在完全升高的位置;

图2是从图1的椅子框架的后面看的透视图,其中出于说明的目的省略了各种侧面板;

图3是图1的椅子的侧视图;

图4是类似于图3的一个侧视图,其中省略了底座区段的侧面板;

图5是椅子框架类似于图3的一个局部侧视图,其中该椅子处在完全斜躺的位置;

图6是椅子框架类似于图4的一个局部侧视图,其中该椅子处在完全斜躺的位置;

图7是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抬升斜躺椅框架的正面看的透视图,其中该框架展示为处在完全升高的位置,仅出于说明的目的省略了一个侧面板;

图8是图7的椅子框架的侧视投影图,其中附接了所有的侧面板;

图9是与图8相同的侧视投影图,但是省略了底座区段的侧面板;

图10是与图9相同的侧视图,其中省略了座位和底座区段的侧面板。

在这些图中,相同参考符号表示相同或类似构件。

现在参看图1到图6,这些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抬升斜躺椅安排的结构安排和移动构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抬升斜躺椅的结构框架10的透视图。该框架主要是用家具业常用的类型的板料构造而成,例如是容易在CNC刳刨机等机器上加工的MDF或工程板。

框架10以及由此的椅子包括一个底座支撐区段12、一个座位支撐区段14和一个靠背区段16。该底座区段包括一对侧面面板18和一个后面板(未示出),该后面板在椅子后部在这些侧面板之间延伸。底座区段12构成椅子的落地部分,并且包括一对细长构件20形式的底架支腿,这些细长构件在椅子的侧面(左边和右边)上彼此平行地延伸。这些细长构件20在相应侧面板18的下边缘22处附接到侧面板上,并且从这些下边缘向外垂直延伸。这些底架支腿20构成多个地板支撐构件,脚轮等零件可以附接到这些地板支撑构件上,以用于与放置椅子的地板接触。这些底架支腿优选是用与框架10的其余部分一样的板料构造而成。

这些侧面板18通过前部和后部横构件24和26在椅子前部和后部连接在一起,这些横构件在这些面板之间在面板底部边缘22的区域中延伸,这一点可以从图2中最清楚地看出来。这些横构件24和26具有管状金属构造,并且配备有多个垂直的安装凸缘27以用于典型地借助于合适的紧固件(例如螺钉或类似物)附接到这些相应侧面板18上。

这些侧面板18、后面板、细长底架支腿20和横构件限定了一个外部敞开的箱状结构,以用来支撑椅子的其他部分。

该座位区段14包括一个类似的主要用板料构造而成的箱型结构,并且包括一个总体上矩形的中空框架28和一对侧面面板30。该座位框架28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方式支撑该椅子的座垫(未示出)。该框架28的这些侧面通过例如螺钉等的合适的固定装置连接到相应侧面面板上。

座位区段14嵌套在底座区段12中,并且通过一系列引导件和随动件枢接到底座区段12上,枢接的方式与WO2005/132481中披露的安排类似,该专利的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此。多个弧形引导狭槽32设置在面板18中,并且这些狭槽接纳一对隔开的随动件,这些随动件采用滚轮34的形式,这些滚轮34可旋转地安装在这些邻近的座位区段侧面板30上,并且在侧面板的向外的一侧上延伸。这些滚轮可以自由地在这些引导狭槽32中滚动。

这些同心狭槽32的曲率中心限定了该座位区段的枢转轴线。这些座位区段侧面板30的后边缘36是弧形的,而且使得曲率中心与狭槽32的曲率中心是一致的,从而使得在该座位区段相对于该底座区段移动时,该座位区段的后部可以使底座区段的后面板(未示出)自由移动,并且非常靠近底座区段的后面板。类似地,一个可以在后边缘36处附接到座位区段的后部上的末端面板(未示出)也具有一个曲率,这个曲率遵循这些边缘36的曲率,从而使得椅子的后部被座位区段和底座区段的末端面板封闭起来。

应理解,座位区段的宽度尺寸略小于底座区段的宽度尺寸,从而使得座位区段嵌套在底座区段内,并且在围绕其枢转轴线枢转到图1到图4中所示的升高位置时可以从该底座区段中延伸出来。在这方面,可以认为底座区段包括椅子的外部框架,并且座位区段包括嵌套安排的内部框架。本发明考虑了座位区段形成外部框架而底座区段形成内部框架的多个实施例。

这些侧面板30各自配备有一个朝向后边缘36定位在面板中的单个弧形狭槽38。这个狭槽的用途对于理解本发明的图解说明的实施例来说很重要,并且下文将关于靠背16的操作和椅子的抬升功能来更详细地加以论述。

靠背16被构造成一种拆装型的(knock down type),包括一个可拆除的成形的框架40,这个框架附接到一种枢转安装安排的多个连接零件42上,这种枢转安装安排将该靠背在44处枢接到该座位区段上。这个可拆除的成形的框架典型具有家具业使用的可拆除拆装式靠背的框架,这种框架中有一些母连接零件46,这些母连接零件接纳该枢转安装安排的对应公连接零件或托架48。

该枢转安装安排优选具有金属构造,并且包括一个管状横构件50,该管状横构件在椅子的宽度上延伸,其末端安置在这些相应狭槽38中。该横构件垂直于这些侧面板30安置,并且通过一对杠杆臂52枢接到相应侧面板上,该对杠杆臂邻近于这些侧面板30的面向内的表面与这些侧面板平行地延伸。这些杠杆各自配备有一根直立销,这根直立销在44处接纳在该侧面板中的一个安装孔中,以便将靠背枢接到可移动的座位区段上。从图1的图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出,这些连接托架48在这些杠杆52的稍微内侧定位在横构件50上。横构件50、杠杆臂52和连接托架48因而形成一个刚性结构,并且优选具有通过焊接方式联接在一起的金属构造。

一个动力线性致动器(千斤顶)53(如图7到图10的图中所示但从图1到图6的图中被省略的)连接在底座区段横构件24与靠背区段横构件50之间。该线性致动器的一个末端沿横构件24在中间连接到安装托架54上,并且另一个末端沿横构件50在中间连接到安装托架56上,从而使得该致动器的伸缩可以引起靠背围绕其枢转轴线枢转,并且引起座位区段抬升。

在图1到图4的图中,椅子被完全升高到其抬升位置。在这个位置中,该单个线性致动器53完全延伸。在这个位置中,横构件50的这些末端顶靠狭槽38的相应末端。随着该致动器缩回,该座位区段随着围绕其枢转轴线的移动而降低直至这些侧面板的一个下支腿零件58与横构件26发生接触而阻止了座位区段相对于底座进一步移动。该线性致动器的进一步缩回促使靠背围绕其枢转轴线而移动来使得靠背相对于底座和座位区段斜躺成图5和图6中所示的完全斜躺的位置。以此方式,应理解,该致动器具有两个移动范围,第一个移动范围是从该靠背完全斜躺(如图5和图6中所示)的一个完全缩回状况移动到该靠背通过横构件50在这些狭槽38中的移动而被移动到直立位置的一个中间延伸位置,第二个移动范围是从前述中间位置移动到一个完全延伸位置,这样会使得座位区段围绕其枢转轴线发生旋转,其原因是从中间延伸位置开始该横构件的末端与狭槽38的末端发生顶靠接合。因而,连接在横构件安装托架54与56之间的这种线性致动器提供了必需的力以及由此的运动来使靠背相对于座位和底座区段移动以提供斜躺功能,并且然后使靠背和座位区段相对于底座区段移动以提供抬升功能。

现在参看图7到图10的图,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这种抬升斜躺椅具有WO2005/051128中描述的类型,该专利的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此。图7到图10的抬升斜躺椅基本上与图1到图6中所示的椅子相同,但是椅子的座位区段与底座区段之间的枢转安装安排除外。在第二实施例中,该座位区段通过多个枢销60枢接到底座区段上,这些枢销从座位区段的这些侧面板30正交延伸到相应侧面板18中的接纳钻孔中。从图7到图10的图中可以看出,这些枢销60限定了座位区段的枢转轴线,并且被朝向侧面板的前缘62定位。在此实施例中,座位区段的枢转轴线被限定在侧面板18、30的区域内,但是在图1到图6的枢转安排中该枢转轴线并不是这样约束的,这样的约束允许家具的成品具有略微不同的整体形状,例如像家具业众所周知的扇形的臂和T形剖面的座垫的设计特征。

在图7到图10的图中,存在线性致动器53,并且是连接在托架54与56之间。该椅子框架被示出为处在其完全升高的位置,其中如前所述,该致动器53完全延伸。图8、图9和图10的侧视投影图通过逐渐拆除(从图中省略)这些侧面板18和30以揭示椅子的内部细节而示出了该椅子框架的逐渐更多的细节。图8是椅子处在其完全升高的位置时的侧视图,其中侧面板18和30放置在位,图9是该椅子的类似侧视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底座区段侧面板18,以便揭示椅子的包括附接到托架54上的致动器53的下部部分的内部细节。图10是类似侧视图,但是座位区段侧面板30也被拆除,从而示出处在其完全延伸的位置中的整个线性致动器5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