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13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座椅扶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具体涉及ー种座椅扶手。
背景技术
座椅是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工具。人 们可能会长时间坐在座椅上进行各种事宜,所以座椅的舒适性显得非常重要。座椅扶手作为座椅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提供舒适度担任了ー个重要的角色。目前大部分扶手为固定结构,均无调节功能,无法实现升降,从而不能适应不同身体高度的人;无法旋转,从而不能适应不同的人的放手习惯,故不能满足人们的舒适度要求。同时每个人的坐姿会有不同,当人调整座椅的仰角时,而座椅扶手不能和座椅靠背进行同步的角度调整,以致使舒适度大大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巧妙、多自由度调节、舒适度高的座椅扶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支撑架、手把垫组件、调整支撑架、卡块、弾性部件、固定条和调整支撑架盖;所述固定条下端固定于扶手支撑架,卡块安装于固定条上,弾性部件的一端与卡块连接,另一端连接于固定条,调整支撑架与调整支撑架盖配合且套在固定条上,同时插进扶手支撑架,手把垫组件安装于调整支撑架上端,调整支撑架内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齿条,齿条朝向调整支撑架的下方。所述齿条位于调整支撑架的内侧,在调整支撑架内部的齿条最下端齿的下方存在卡块用于复位的第一空腔,齿条最上端齿的上方存在卡块用于复位的第二空腔。所述齿条与卡块配合的齿槽的数目为I至6个。所述固定条的中部设置有与固定条一体的转轴和凸台,凸台位于转轴的下方,且凸台上设置有第一孔。所述卡块中心设置有一个通孔,转轴穿过通孔,卡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孔。所述弹性部件为扭簧,卡块和扭簧依次安装于固定条的转轴,且扭簧的一端插入第二孔,另一端插入第一孔。 所述调整支撑架上端设置有矩形螺母座。所述手把垫组件包括手把垫、锁紧螺丝、圆弧凸头、弹簧、带圆弧齿位的固定块和手把垫下盖;弹簧顶着圆弧凸头,圆弧凸头插入固定块的圆弧齿位,锁紧螺丝依次穿过固定块、手把垫下盖拧入调整支撑架的螺母座,手把垫安装于手把垫下盖,固定块固定于螺母座上。所述手把垫下盖设置有安放弹簧和固定块的槽。所述扶手支撑架的下端安装于座椅底盘,扶手支撑架的上端固定于座椅靠背。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I)本座椅扶手设计巧妙,可以实现升降功能、旋转功能,能够实现适应不同身形及不同的放手习惯,扶手能够根据手臂的长度不同进行升降调节,根据不同的放手习惯,可进行水平旋转,提高座椅的舒适度;(2)本座椅扶手的调整机构结构简单,使用较少的零件,方便安装及节省成本;(3)本座椅扶手进行高度调整只需向上施加拉カ及停止用力,不需要其他的操作,及水平方向旋转时只需要施加与旋转方向相同的作用カ即可,故操作方便。

图I是本实用新型座椅扶手的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座椅扶手位于最低处时调高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座椅扶手位于第一个齿槽时调高机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座椅扶手位于最闻处时调闻机构不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座椅扶手的整张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I和图2所示的座椅扶手,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支撑架18、手把垫组件、调整支撑架8、卡块9、弾性部件10、固定条11和调整支撑架盖17 ;所述固定条11下端固定于扶手支撑架18,卡块9安装于固定条11上,弾性部件10的一端与卡块9连接,另一端连接于固定条11,调整支撑架8与调整支撑架盖17配合且套在固定条11上,同时插进扶手支撑架18,手把垫组件安装于调整支撑架8上端,调整支撑架8内设置有与卡块9配合的齿条16,齿条16朝向调整支撑架8的下方。所述齿条16位于调整支撑架8的内侧,在调整支撑架8内部的齿条9最下端齿的下方存在卡块9用于复位的第一空腔21,齿条16最上端齿的上方存在卡块9用于复位的第ニ空腔22。所述齿条16与卡块9配合的齿槽的数目为5个。所述固定条11的中部设置有与固定条11 一体的转轴13和凸台,凸台位于转轴的下方,且凸台上设置有第一孔12。所述卡块9中心设置有一个通孔14,转轴13穿过通孔14,卡块9的一端设置有第ニ孔 15。所述弹性部件10为扭簧,卡块9和扭簧依次安装于固定条11的转轴13,且扭簧的一端插入第二孔15,另一端插入第一孔12。所述调整支撑架8上端设置有矩形螺母座7。所述手把垫组件包括手把垫I、锁紧螺丝2、圆弧凸头3、弹簧4、带圆弧齿位51的固定块5和手把垫下盖6 ;弹簧4顶着圆弧凸头3,圆弧凸头3插入固定块5的圆弧齿位51,锁紧螺丝2依次穿过固定块5、手把垫下盖6拧入调整支撑架8的螺母座7,手把垫I安装于手把垫下盖6,固定块5固定于螺母座7上。所述手把垫下盖6设置有安放弹簧4和固定块5的槽。所述扶手支撑架18的下端安装于座椅底盘19,扶手支撑架18的上端固定于座椅靠背20。此设置可使座椅扶手能与靠背进行同步的仰角调整。扶手的升降过程为固定条固定于扶手支撑架,且无法移动。如图2所示,当扶手位于最低处时,卡块位于第二空腔,卡块只受到扭簧的作用力,处于受力平衡的状态,卡块与齿槽配合的一端向下倾斜,当用手向上拉动调整支撑架,卡块将受到齿条对它的阻挡力,卡块将以固定条上的转轴为中心顺时针转动。当卡块转到一定角度吋,卡块受到扭簧的作用力,卡块的运动方向将从顺时针转变为逆时针,使卡块的一端进入第一个齿槽进行配合,此时停止对调整支撑架的向上拉动,因卡块和齿槽间的配合锁紧,扶手只能向上运动,而无法下降,即令扶手固定在一定的高度(如图3所示)。下面四个槽,卡块的运动过程和第一个槽一祥,根据每个人的身形、手长度不同,向上拉动调整支撑架,使卡块与不同高度的齿槽配合锁紧,令扶手固定于不同的高度位置,提高了舒适度。当要扶手回落到最低处时,用手向上拉动调整支撑架,令扶手达到最高点,凸台顶住调整支撑架的内壁,扶手无法再向上运动。此时,卡块位于第一空腔处,卡块不再受到齿条的作用力,只受到扭簧的作用力,使卡块向逆时针转动,使卡块与齿槽配合的一端向下倾斜(如图4所示),即卡块的状态回复到与扶手位于最低处时的状态ー样,卡块处于受力平衡的状态。再对调整支撑架施加向下的 作用力,齿条对卡块有向下的作用力及扭簧的复位力,令卡块有逆时针旋转和顺时针的旋 转的交替动作,使卡块与齿条有撞击的声音,最后扶手下落到最低处。扶手的手把垫组件的旋转过程固定块不动,第二弹簧顶着圆弧凸头,圆弧凸头插入固定块的圆弧齿位,手旋转手把垫和手把垫下盖。旋转的角度可以根据圆弧齿位的齿数来设计。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支撑架(18)和手把垫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支撑架(8)、卡块(9)、弹性部件(10)、固定条(11)和调整支撑架盖(17);所述固定条(11)下端固定于扶手支撑架(18),卡块(9)安装于固定条(11)上,弹性部件(10)的一端与卡块(9)连接,另一端连接于固定条(11),调整支撑架(8)与调整支撑架盖(17)配合且套在固定条(11)上,同时插进扶手支撑架(18),手把垫组件安装于调整支撑架(8)上端,调整支撑架(8)内设置有与卡块(9)配合的齿条(16),齿条(16)朝向调整支撑架(8)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6)位于调整支撑架(8)的内侧,在调整支撑架(8)内部,齿条(16)最下端齿的下方存在卡块(9)用于复位的第一空腔(21),齿条(16)最上端齿的上方存在卡块(9)用于复位的第二空腔(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6)与卡块(9)配合的齿槽的数目为I至6个。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11)的中部设置有与固定条(11) 一体的转轴(13)和凸台,凸台位于转轴的下方,且凸台上设置有第一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9)中心设置有一个通孔(14),转轴(13)穿过通孔(14),卡块(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孔(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10)为扭簧,卡块(9)和扭簧依次安装于固定条(11)的转轴(13),且扭簧的一端插入第二孔(15),另一端插入第一孔(12)ο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支撑架(8)上端设置有矩形螺母座(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垫组件包括手把垫(I)、锁紧螺丝(2)、圆弧凸头(3)、弹簧(4)、带圆弧齿位(51)的固定块(5)和手把垫下盖(6);弹簧(4)顶着圆弧凸头(3),圆弧凸头(3)插入固定块(5)的圆弧齿位(51),锁紧螺丝(2)依次穿过固定块(5)、手把垫下盖(6)拧入调整支撑架(8)的螺母座(7),手把垫(I)安装于手把垫下盖¢),固定块(5)固定于螺母座(7)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垫下盖(6)设置有安放弹簧⑷和固定块(5)的槽。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9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支撑架(18)的下端安装于座椅底盘(19),扶手支撑架(18)的上端固定于座椅靠背(2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支撑架、手把垫组件、调整支撑架、卡块、弹性部件、固定条、和调整支撑架盖;所述固定条下端固定于扶手支撑架,卡块安装于固定条上,弹性部件的一端与卡块连接,另一端连接于固定条,调整支撑架与调整支撑架盖配合且套在固定条上,同时插进扶手支撑架,手把垫组件安装于调整支撑架上端,调整支撑架内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齿条,齿条朝向调整支撑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可以实现升降功能、旋转功能,能够实现适应不同身形及不同的放手习惯,扶手能够根据手臂的长度不同进行升降调节,提高座椅的舒适度。
文档编号A47C7/54GK202536777SQ20122010289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7日
发明者吴耀全 申请人:吴耀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