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23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铰链,特别涉及ー种开门后可定位的铰链。
背景技术
门具有阻风挡雨、隔热、隔音等功能,是建筑物最常见的结构,其中,以铰链组装于门框及门体间用以启闭门体的构造在安装及使用上皆极具方便性,最普遍被运用。但是,现有铰链不能定位,开启后的门体容易被风吹而与门框或墙碰撞,造成扰人安宁的噪音。为解决此ー情况,大都是在门体的背面加装有门挡。现有最常见的门挡结构,是于门体开启的地面或墙上设置有一吸附构件,而于门体后面相对固定一可吸附的构件,使门体可通过两构件对吸而保持开启状态。此种加装门挡的方式,固然开门后可以将门定位,防止门体与门框 碰撞所造成扰人安宁的噪音,但是却因为所增设的吸附构件和可吸附的构件而使地面或墙上和门体后面突出有会使人碰撞而受伤或绊倒的突出物,并不理想。因此,如何能提供ー种开门后可以定位的铰链成为本实用新型研创的动机所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前述缺失而提供ー种改良的铰链,其组装于门框及门体间,使开门后的门体可以定位。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改良的铰链,由一第一片体、一第二片体、一内管、ー移动棒、一弹簧以及一调整螺栓所构成,其中该第一片体ー侧间隔延设有数个两端均为开放状的枢接管,且至少于ー枢接管上设有两个成相対的直槽孔并至少于ー枢接管上设有ー内螺纹部供调整螺栓螺接;此外,该第一片体上设有数固定孔可供固定件穿透,将该第一片体固定在门框上;该第二片体ー侧间隔延设有数个两端均为开放状的枢接管,且该第二片体的至少于ー枢接管上设有两个成相対的Z字型槽孔,每ー个槽孔有ー最顶端、一最底端和一自最顶端向下反折一适段的反折部;此外,该第二片体上设有数固定孔可供固定件穿透,将该第二片体固定在门体上;该内管为两端均为开放状的中空管体,且设有两个成相对而分别有ー最顶端与最底端的上直槽孔和两个成相対的下直槽孔;该内管插置于第一片体的枢接管与第二片体的枢接管内,使该内管的两个上直槽孔的最顶端与最底端分别与第二片体的两个槽孔的最顶端与最底端相对,和该两个下直槽孔分别与第一片体的两个直槽孔相对;该移动棒设有ー上贯穿孔和ー下贯穿孔;该移动棒置于内管内,使该移动棒的上贯穿孔与内管的两个上直槽孔和第二片体的两个槽孔相対,供一第一销穿置,并使该移动棒的下贯穿孔与内管的两个下直槽孔和第一片体的两个直槽孔相对,供一第二销穿置;该弹簧为两端闭ロ型的压缩式弹簧,置于内管内,使该弹簧下端顶抵于移动棒的上端面,而该弹簧上端顶抵于调整螺栓的下端面;该调整螺栓螺接于枢接管的内螺纹部,可以转动调整螺栓使调整螺栓位于枢接管的内螺纹部的较高位置或较低位置,用以使弹簧成不同程度压迫移动棒。较好的,第一片体的枢接管与第二片体的枢接管间夹有一耐磨材质制成的垫片。较好的,为了美观的需求,该调整螺栓上套接有ー帽件。[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槽孔有一自最顶端向下反折一适段的反折部供第一销卡止,使开门后的门体因此定位;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移动棒因有弹簧的伸张カ的推动,第一销沿着槽孔再移动至最底端而停止,使开门后的门体因此关闭定位,因此之故,门体不会被风吹而与门框或墙碰撞,造成扰人安宁的噪音,有效解决现有铰链不能定位的缺失,非常理想。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主要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要构件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销卡止反折部的正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销卡止反折部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销卡止槽孔最底端的正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_第一片体;10-枢接管;10ト直槽孔;102-内螺纹部;Iト固定孔;2_第二片体;20_枢接管;201_槽孔;202_最顶端;203_最底端;204_反折部;21_固定孔;3-内管上;31_直槽孔;311_最顶端;312_最底端;32_下直槽孔;4_移动棒;41_上贯穿孔;42_下贯穿孔;43_第一销;44_第二销;5_弹簧;6_调整螺栓;7_垫片;8_帽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与优点能更明显被了解,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请參阅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改良的铰链,是由一第一片体I、一第二片体2、一内管3、一移动棒4、ー弹簧5以及ー调整螺栓6所构成,其中该第一片体I ー侧间隔延设有数个两端均为开放状的枢接管10,且至少于ー枢接管10上设有两个成相対的直槽孔101并至少于ー枢接管10上设有ー内螺纹部102 ;此外,该第一片体I上设有数固定孔11可供固定件(未图示)穿透,将该第一片体I固定在门框(未图示)上;该第二片体2 —侧间隔延设有数个两端均为开放状的枢接管20,且至少于ー枢接管20上设有两个成相対的Z字型槽孔201,每ー个槽孔201有一最顶端202、一最底端203和一自最顶端202向下反折一适段的反折部204 ;此外,该第二片体2上设有数固定孔21可供固定件(未图示)穿透,将该第二片体2固定在门体(未图示)上;该内管3为两端均为开放状的中空管体,且设有两个成相对而分别有ー最顶端311与最底端312的上直槽孔31和两个成相対的下直槽孔32 ;该内管3插置于第一片体I的枢接管10与第二片体2的枢接管20内,使该内管3的两个上直槽孔31的最顶端311与最底端312分别与第二片体2的两个槽孔201的最顶端202与最底端203相对,和该两个下直槽孔32分别与第一片体I的两个直槽孔101相对;该移动棒4设有ー上贯穿孔41和ー下贯穿孔42 ;该移动棒4置于内管3内,使该移动棒4的上贯穿孔41与内管3的两个上直槽孔31和第二片体2的两个槽孔201相対,供一第一销43穿置,并使该移动棒4的下贯穿孔42与内管3的两个下直槽孔32和第一片体I的两个直槽孔101相对,供一第二销44穿置;[0020]该弹簧5为ー两端闭ロ型的压缩式弹簧,置于内管3内,其下端顶抵于移动棒4的上端面,而其上端顶抵于调整螺栓6的下端面,使弹簧5被压缩时,可以蓄积一伸张カ推动移动棒4回到原位;该调整螺栓6螺接于枢接管10的内螺纹部102,可以转动调整螺栓6使调整螺栓6位于枢接管10的内螺纹部102的较高位置或较低位置,用以使弹簧5成不同程度压迫移动棒4。较好的,为避免第一片体I的枢接管10与第二片体2的枢接管20于转动时摩擦产生噪音,于枢接管10与枢接管20间夹有一耐磨材质制成的垫片7。较好的,为了美观的需求,该调整螺栓6上套接有ー帽件8。使用吋,将本实用新型组装于门框及门体间,开门的动作会使固定在门体上的第ニ片体2转动,第二片体2的枢接管20因转动而使原本位于槽孔201最底端203的第一销 43沿着槽孔201经过最顶端202再移动至反折部204而停止,如图3所示,使开门后的门体因此定位;与此同吋,原本位于第一片体I的两个直槽孔101和两个下直槽孔32最底端的第二销44也于第一片体I的两个直槽孔101和两个下直槽孔32向上移动,并带动移动棒4朝上位移而挤压弹簧5,由于弹簧5的上端顶抵于调整螺栓6的下端面,故弹簧5被压缩而可以蓄积一伸张力,如图4所示。当关门的动作,固定在门体上的第二片体2反向转动,第二片体2的枢接管20因反向转动而使原本卡止于槽孔201反折部204的第一销43经过最顶端202,且移动棒4因有弹簧5的伸张カ的推动,第一销43沿着槽孔201再移动至最底端203而停止,如图5所示,与此同时,原本位于第一片体I的两个直槽孔101和两个下直槽孔32最顶端的第二销44也移动至第一片体I的两个直槽孔101和两个下直槽孔32的最底端,使开门后的门体因此关闭定位,如图2所示。兹将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再详细叙述如后由于本实用新型槽孔201有一自最顶端202向下反折一适段的反折部204供第一销43卡止,使开门后的门体因此定位;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移动棒4因有弹簧5的伸张カ的推动,第一销43沿着槽孔201再移动至最底端203而停止,使开门后的门体因此关闭定位,因此之故,门体不会被风吹而与门框或墙碰撞,造成扰人安宁的噪音,有效解决现有铰链不能定位的缺失,非常理想。本实用新型可在不偏离主要的精神及特征下以其他不同的形式实施。因此,上述的较佳实施例只是以举例的方式被举出,且不应将其视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而非由说明书的内容所定义。甚者,属于申请专利范围的等效的变化或修改都是落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是由一第一片体、一第二片体、一内管、一置于内管内的移动棒、一置于内管内的弹簧以及一调整螺栓所构成;其中该第一片体一侧间隔延设有数个两端均为开放状的枢接管,且至少于一枢接管上设有两个成相对的直槽孔并至少于一枢接管上设有一内螺纹部供调整螺栓螺接;该第二片体一侧间隔延设有数个两端均为开放状的枢接管,且该第二片体的至少于一枢接管上设有两个成相对的Z字型槽孔,每一个槽孔有一最顶端、一最底端和一自最顶端向下反折的反折部;该内管为两端均为开放状的中空管体,且设有两个成相对而分别有一最顶端与最底端的上直槽孔和两个成相对的下直槽孔;该内管插置于第一片体的枢接管与第二片体的枢接管内,内管的两个上直槽孔的最顶端与最底端分别与第二片体的两个槽孔的最顶端与最底端相对,该两个下直槽孔分别与第一片体的两个直槽孔相对;该移动棒设有一上贯穿孔和一下贯穿孔,移动棒的上贯穿孔与内管的两个上直槽孔和第二片体的两个槽孔相对,供一第一销穿置,移动棒的下贯穿孔与内管的两个下直槽孔和第一片体的两个直槽孔相对,供一第二销穿置;该弹簧下端顶抵于移动棒的上端面,而该弹簧上端顶抵于调整螺栓的下端面。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良的铰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上设有数固定孑U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改良的铰链,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片体的枢接管和第二片体的枢接管间夹有一耐磨材质制成的垫片。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铰链,是由一第一片体、一第二片体、一内管、一置于内管内的移动棒、一置于内管内的弹簧及一调整螺栓所构成;该第一片体设有数个枢接管,一枢接管上设有两个直槽孔;该第二片体设有数个枢接管,一枢接管上设有两个有一反折部的槽孔;该内管置于第一片体的枢接管与第二片体的枢接管内并设有两个上直槽孔和两个下直槽孔;该移动棒设有一供一第一销穿置的上贯穿孔和一供一第二销穿置的下贯穿孔;该弹簧下端顶抵于移动棒的上端面,上端顶抵于调整螺栓的下端面;凭借上述构造而提供一种可定位的铰链。
文档编号E05D11/10GK202645216SQ20122021012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
发明者锺惠芬 申请人:锺惠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