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734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包括固定在门扇或窗扇的上滑的轨道处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高度可上下调整的顶轮。本实用新型的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使得门扇、窗扇不容易被拆卸,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门扇、窗扇很容易拆卸下来,拆卸时需要将门扇、窗扇的下端抬起,则门扇、窗扇的上端会伸入门扇、窗扇的上边框的滑槽内,贝1J可以将门扇、窗扇的下端完全拿出下边框的滑槽。正是因为目前的门扇、窗扇容易拆卸,因此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比如一些比较顽劣的小孩,由于危险意识薄弱,将窗扇拆卸下来后爬上窗台玩耍,则有从高处摔落的风险;将门扇拆卸下来后,由于门扇较重,容易砸到弄伤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使得门扇、窗扇不容易被拆卸,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包括固定在门扇或窗扇的上滑的轨道处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高度可上下调整的顶轮。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轮的高度上下调整范围是17_28mm。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顶轮是上下弹性伸缩的顶轮。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铰接连接有一个支架,所述支架平行固定板设置并可上下摆动,所述支架的自由端安装有所述顶轮,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另一侧还设有经操作使支架摆动的第一操作件,所述第一操作件的末端顶压所述支架的接近铰接位置的端面。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端面是倾斜的端面。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是上下弹性摆动的支架。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安装座和支架上分别设有通过一个第一插销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一插销上套装有使支架上下弹性摆动的扭簧。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呈长条形状,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可沿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铰接连接有可在水平面上摆动的摆板,所述摆板上安装有两个调节轮,所述固定板上还安装有经操作使第二安装座移动的第二操作件,所述第二操作件通过第二安装座联动摆板,所述的第一操作件、顶轮、两个调节轮和第二操作件依序沿固定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固定板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滑槽倾斜设置,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伸入滑槽内的第二插销,所述摆板上固定有伸入第二滑槽内的第三插销。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操作件和第二操作件均是调节螺丝。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0015](I)采用高度可上下调整的顶轮,在门扇、窗扇下端被抬起时,顶轮可以限制门扇、窗扇的上滑向上移动的高度,从而使得门扇、窗扇不容易被拆卸,提高使用的安全性,防止小孩从房屋高出摔落以及防止门扇弄伤人;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16](2)采用第一安装座、支架、第一操作件实现顶轮的高度的上下调整,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容易实现。
[0017](3)采用第二安装座、摆板、两个调节轮和第二操作件实现两个调节轮在水平面上的摆动,从而可以使得两条调节轮可以摆动到与门扇、窗扇上边框的滑槽的两侧壁相接触,从而使得上滑不易晃动,使得门扇、窗扇不容易前后晃动,而且调节轮还能够保证门扇、窗扇推拉顺畅;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实现。
[0018]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的主视图。
[0020]图2为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的俯视图。
[0021]图3为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所述的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包括固定在门扇或窗扇的上滑100的轨道处的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I呈长条形状,所述固定板I上安装有第一安装座11,所述第一安装座I的一个顶部和前端开口的座体,内部有一个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座11前端是一个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后端伸入安装腔内并且与第一安装座11铰接连接,具体是在第一安装座11和支架12上分别设有连接孔,将第一安装座11和支架12的连接孔通过一个第一插销13连接,则可以使得支架12相对第一安装座11枢转,这样便可使得支架12可实现上下摆动。所述第一插销13上还套装有一个扭簧14,所述扭簧14的设置可使得支架12形成弹性的上下摆动并且使得支架12的自由端的高度可以实现调节。所述支架12在未向上摆动时的位置是平行固定板I设置的。所述支架12的自由端安装有顶轮15,在支架12向上摆动时所述顶轮15距离固定板I的高度在拉高,而顶轮15距离门扇或窗扇的上边框200的高度在缩短,所述顶轮15的高度H的可调整范围是17-28_,从而可以使用在不同尺寸的门扇或窗扇的上滑100上。所述第一安装座11的后端设有经操作使支架12摆动的第一操作件16,所述第一操作件16是调节螺丝,调节非常方便。所述第一操作件16的末端顶压所述支架12的接近铰接位置的端面,该端面是一个倾斜的端面,从而在拧动第一操作件16时,第一操作件16的末端可沿倾斜的端面移动,并且通过第一操作件16的顶压作用可使得支架12缓慢向上运动,从而可以改变顶轮15的高度,使得顶轮15与门扇、窗扇的上边框200的距离缩短,从而使得门扇或窗扇不会被抬出门扇或窗扇的上边框200和下边框300。
[0025]所述固定板I上安装有可沿固定板I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安装座17,具体是在固定板I上固定一个第二插销la,在第二安装座17上设置第一滑槽171,第一滑槽171与固定板长度方向一致,第二插销Ia伸入第一滑槽171内,通过外力则可以实现第二安装座17的移动。所述第二安装座17上铰接连接有可在水平面上摆动的摆板18,具体是在第二安装座17上设置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在水平面上倾斜设置,在摆板18上固定第三插销,第三插销伸入第二滑槽内,在第二安装座17通过外力实现移动时,第二滑槽的倾斜内壁可推动第三插销,以达到使摆板18活动的目的。所述摆板18上安装有两个调节轮19,两个调节轮19随摆板18的运动而运动。所述固定板I上还安装有经操作使第二安装座17移动的第二操作件20,第二操作件20是调节螺丝,调节非常方便。所述第二操作件20通过第二安装座17联动摆板18,拧动第二操作件20时,可使得第二安装座17移动,第二安装座17的移动又带动摆板18的运动,从而达到调节两个调节轮19在水平面上的位置的目的,使得两个调节轮19与固定板I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距离发生变化,所述调节轮19与固定板I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距离D的变化范围是6.8-11.8mm,从而可以应用在不同尺寸的门扇、窗扇上。所述的第一操作件16、顶轮15、两个调节轮19和第二操作件20依序沿固定板I的长度方向设置。
[0026]使用时,先将固定板I固定在门扇或窗扇的上滑100的轨道处,再将门扇、窗扇的上滑100和下滑400安装在出门扇、窗扇的上边框200和下边框300上,再用螺丝刀拧第二操作件20,使摆板18在水平面上朝图2所示箭头方向摆动一定角度,使得两个调节轮19调节到适当的位置以与门扇、窗扇的上边框200的滑槽的两侧壁相抵接,从而可使门扇、窗扇不会前后晃动,而且还能够保证门扇、窗扇推拉顺畅;然后用螺丝刀拧第一操作件16,使得第一操作件16的末端沿倾斜的端面移动同时顶压该倾斜的端面,使得支架12缓慢向上运动,从而改变顶轮15的高度,使得顶轮15与门扇、窗扇的上边框200的距离缩短到0.5-1.5mm,从而使得门扇、窗扇不会被抬出门扇、窗扇的上边框200和下边框300,从而增加了安全性能。
[0027]实施例二
[0028]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扭簧14可以用拉簧代替,拉簧不在套装在第一插销13上,而是一端固定在支架12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板I上,还是用第一操作件16操作使得支架12可以上下活动,也能够达到调整顶轮15的高度的目的,使得顶轮15与门扇、窗扇的上边框200的距离缩短,从而使得门扇、窗扇不会被抬出门扇、窗扇的上边框200和下边框300。所述第一操作件16仍旧可以是调节螺钉,也可以是一个可操作的顶块。
[0029]实施例三
[0030]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支架12是非弹性摆动的支架,即仅不设置扭簧,而其余结构均相同,也可以达到调整顶轮15的高度的目的,使得顶轮15与门扇、窗扇的上边框200的距离缩短,从而使得门扇、窗扇不会被抬出门扇、窗扇的上边框200和下边框300。
[0031]实施例四
[0032]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顶轮15的下方设置一个弹性伸缩体,如弹簧等,使得顶轮15可以上下活动改变高度,代替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安装座11、支架12、第一插销13、扭簧14、第一操作件16这些结构,也能够达到使得门扇、窗扇不会被抬出门扇、窗扇的上边框200和下边框300。
[0033]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门扇或窗扇的上滑的轨道处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高度可上下调整的顶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轮的高度上下调整范围是17_28_。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轮是上下弹性伸缩的顶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铰接连接有一个支架,所述支架平行固定板设置并可上下摆动,所述支架的自由端安装有所述顶轮,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另一侧还设有经操作使支架摆动的第一操作件,所述第一操作件的末端顶压所述支架的接近铰接位置的端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是倾斜的端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是上下弹性摆动的支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安装座和支架上分别设有通过一个第一插销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一插销上套装有使支架上下弹性摆动的扭簧。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呈长条形状,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可沿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铰接连接有可在水平面上摆动的摆板,所述摆板上安装有两个调节轮,所述固定板上还安装有经操作使第二安装座移动的第二操作件,所述第二操作件通过第二安装座联动摆板,所述的第一操作件、顶轮、两个调节轮和第二操作件依序沿固定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固定板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滑槽倾斜设置,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伸入滑槽内的第二插销,所述摆板上固定有伸入第二滑槽内的第三插销。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门窗扇防脱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件和第二操作件均是调节螺丝。
【文档编号】E05D13/00GK204139818SQ201420597363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5日
【发明者】吴国洪 申请人:广东圣堡罗门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