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983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面点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小家电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面点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厨房电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各种功能的食品加工小家电层出不穷,例如:电饭煲、电蒸锅、电烤箱、微波炉、面包机、压力锅以及馒头机等。其中,面包机和馒头机的结构和功能都比较类似,都是用于制作面点的,能够将面粉兑水进行搅拌,然后加热制作成面包或馒头。

以馒头机为例,现有的馒头机通常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相互密封的电器腔室和加热腔室,其中,加热腔室内设置有可拆卸的馒头桶;电器腔室内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搅拌轴的一端,搅拌轴的另一端穿入加热腔室,并穿入馒头桶,与位于馒头桶内的搅拌叶片相连。使用馒头机时,先向加热腔室内添加水,然后将盛有面粉和水的内桶放入加热腔室中,并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在搅拌电机的驱动下将面粉和水搅拌形成面团。电器腔室内还设置有加热盘,用于对加热腔室内的水进行加热至气化,以对面团进行加热形成馒头。

在馒头蒸制完毕后,需要将加热腔室内残留的水排出,并将加热腔室清洗干净,以避免生长细菌。但对于上述馒头机中的加热腔室而言,只能采用倾斜壳体的方式将残留的水倾倒出去,并且在清洗过程中,用户始终要提拿着馒头机,操作较繁重,费时费力,且清洗效果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点机,用于实现彻底排出残留的水,且易于清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面点机,包括:设置有加热设备的主体、盖合在所述主体上的锅盖、可拆装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内锅、以及可拆装设置在所 述内锅中的内桶。

如上所述的面点机,所述内锅的底部设置有通孔,以及所述内桶的底部设置有通孔,则所述面点机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其中,所述搅拌电机与搅拌轴的一端相连,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内锅底部的通孔和内桶底部的通孔,并与位于所述内桶中的搅拌叶片相连。

如上所述的面点机,所述加热设备为加热盘,用于支撑所述内锅并对所述内锅进行加热。

如上所述的面点机,所述主体包括壳体及卡设在所述壳体顶部的中框,所述中框上设有供所述内锅穿过的锅孔和操作面板。

如上所述的面点机,所述主体内固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挡板支架,所述挡板支架与所述底板垂直,以将所述主体划分为用于容纳所述搅拌电机的驱动腔室和用于容纳所述加热设备和内锅的加热腔室。

如上所述的面点机,所述锅盖与所述中框铰接。

如上所述的面点机,所述锅盖包括盖体和内衬组件,所述内衬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盖体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盖体通过设置在所述内衬组件的卡接件卡接。

如上所述的面点机,所述卡接件包括:推钮、推钮卡槽、推钮卡件和推钮弹簧;

其中,所述推钮卡件将所述推钮限位在所述推钮卡槽中,所述推钮可在所述推钮卡槽中滑动,将所述推钮弹簧压设在所述推钮卡槽中;所述推钮中的卡舌在所述推钮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入所述盖体中的卡紧槽中,以将所述盖体和内衬组件卡接。

如上所述的面点机,所述内锅的内壁设有用于支撑蒸格的支撑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可拆卸设置在主体中的内锅用于盛装蒸制用水,在蒸制完毕后,可以将内锅取出,倒出残余的水并进行清洗,由于内锅的体积和重量均小于整个机器本身,因此,取出内锅能够彻底排出残留的水,并且清洗更方便,更彻底,避免滋生细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点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点机的爆炸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点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点机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蒸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蒸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点机中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点机中安装有中框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点机中未安装有中框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点机中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A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主体; 2-锅盖; 3-内锅;

4-内桶; 5-中框; 11-搅拌电机;

12-加热设备; 13-搅拌轴; 14-搅拌叶片;

15-底板; 16-操作面板; 17-挡板支架;

21-盖体; 22-内衬组件; 23-卡接件;

24-衬垫; 31-内锅把手; 32-支撑筋;

33-蒸格; 331-蒸孔; 332-模具凹槽;

34-加热管; 35-弯折部; 41-内锅端耳;

51-锅孔; 52-把手槽; 211-卡紧槽;

231-推钮; 232-推钮卡槽; 233-推钮卡件;

234-推钮弹簧; 235-卡舌。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点机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点机的爆炸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面点机,包括:设置有加热设备12的主体1、盖合在主体1上的锅盖2、可拆装设置 在主体1内的内锅3、以及可拆装设置在内锅3中的内桶4。

其中,内锅3可拆装设置在主体1中,使得内锅3可以从主体1中取出。内锅3用于盛水。内桶4可拆装设置在内锅3中,使得内桶4可以从内锅3中取出。内桶4中可以盛装待加热的食材,例如面粉和水等。

主体1中设置的加热设备12用于对内锅3进行加热,将内锅3中的水加热至沸腾产生水蒸汽,水蒸汽经过内桶4与内锅3之间的间隙中上升,进入内桶4中,对面团进行蒸制,可制作馒头、糕点等面点。

当面点制作完毕,即可将内桶4取出进行清洗,也可以将内锅3取出,倒掉蒸制后残余的水,然后进行清洗。与整个面点机相比,内锅3的体积和重量都小很多,提拿更轻松,能够倒掉全部残留的水,清洗也更方便且更彻底,避免滋生细菌。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可拆卸设置在主体中的内锅用于盛装蒸制用水,在蒸制完毕后,可以将内锅取出,倒出残余的水并进行清洗,由于内锅的体积和重量均小于整个机器本身,因此,取出内锅能够彻底排出残留的水,并且清洗更方便,更彻底,避免滋生细菌。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面点机中还可以设置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11、搅拌轴13和搅拌叶片14。在内锅3的底部和内桶4的底部均开设有供搅拌轴13穿过的通孔。搅拌电机11与搅拌轴13的一端相连,搅拌轴1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内锅3底部的通孔和内桶4底部的通孔与位于内桶4中的搅拌叶片14相连。

主体1中设置的搅拌电机11驱动搅拌轴13转动,可以采用直驱、皮带传送或齿轮传动件驱动等方式,图1中示出的是采用皮带传送的方式。搅拌轴13依次穿过内锅3底部的通孔和内桶4底部的通孔,搅拌叶片14从内桶4的里面与搅拌轴13连接,使得搅拌轴13能够带动搅拌叶片14旋转,以对内桶4中的面粉和水进行搅拌至形成面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内锅3的底部可以设置有朝向内锅3内部弯折的弯折部35,弯折部35与内锅3侧壁之间形成的空间用于盛水,盛水量由弯折部35的高度决定。另外,弯折部35还可以用于支撑内桶4,内桶4可放置在该弯折部35上。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内锅3的底部通孔的周围设置环形的弯折部35。搅拌轴13穿过弯折部35围成的区域,在搅拌 轴13与弯折部35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内桶4也可以放置在该密封装置上,由密封装置来支撑。

上述加热设备12设置在内锅3的下面,从内锅3的下方进行加热。具体的,可在主体1内设置一个水平方向延伸的底板15,该底板15可以固定在主体1的底部或侧壁。加热设备12固定在底板15的上表面。

加热设备12可以为加热球、加热管或加热盘,本实施例采用加热盘。内锅3可放置在加热盘的上表面上,加热盘也对内锅3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为了方便将内锅3取出,可以在内锅3上设置两个内锅把手31,如图2所示。

另外,对于上述面点机,还可以将内桶4取出,替换成一个同样大小的汤锅,汤锅底部是封闭的,没有通孔,便可实现熬汤或熬粥的功能。同样的,内桶4的边缘也可以设置有内桶端耳41,便于提拿内桶4并从内锅3中取出。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点机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点机的结构示意图三。进一步的,在内锅3的内壁上凸出设置用于支撑蒸格33的支撑筋32,如图2、3、4所示,支撑筋32垂直于内锅3底面,其数量可以为三个或大于三个。图3和图4中其余的附图标记可参照上述内容。

或者,支撑筋32也可以设置为平行于内锅3底面的圆环状结构,设置在内锅3的内壁上。再或者,支撑筋32为圆弧状结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大于三个,设置在内锅3的内壁上,各支撑筋3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圆弧状支撑筋32的长度也可以由技术人员设定,以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支撑蒸格为目的。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蒸格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蒸格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蒸格33上设置有蒸孔331,用于透过蒸汽。其中,图5中示出的蒸格33上布满了蒸孔331,将该蒸格33放置在内锅3中,得到图3的结构。

图6中示出的蒸格33中心设置一个面积较大的蒸孔331,在蒸孔331的外围设置模具凹槽332,该模具凹槽332在水平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多边形、五角星形、心形等形状,其数量和排布位置均可由技术人员设定。将揉制好的面团填入模具凹槽332中进行蒸制,可以制作成具有 特色形状的点心,例如曲奇饼干。将图6中示出的蒸格33放置在内锅3中,得到图4的结构。

对于上述设置有支撑筋32的面点机而言,在使用过程中,不放置内桶4,而是将蒸格33放置在支撑筋32上,通过加热设备12对蒸格33上放置的待加热或蒸制食材进行加热,则该面点机又能够实现现有技术中电蒸锅或普通蒸锅的作用,例如蒸制包子、蒸饺、发糕等。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还可以在内锅3的内壁上设置加热管34,加热管34平行于内锅3的底面布置,其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加热管34可以单独使用,对内桶3中的食材进行烤制;或者加热管34与加热设备12配合,一起对内桶3中的食材进行加热。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设计螺旋状的加热管34,排布在内锅3的内壁上;再或者,技术人员也可以设计其它形状的加热部件均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相应地在主体1内设置控制器和相应的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并在主体1的表面设置操作面板16,操作面板16可以为实体按键,也可以为触摸屏,在操作面板16上设置功能选择按键和显示器件,以供用户对工作模式进行选择,且能直观看到目前的工作状态。控制器用于根据用户通过操作面板16输入的指令,控制搅拌电机和加热设备工作,并将内部的温度、压力或其它数据显示在操作面板16上。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面点机,具有多种功能:其一,具有自动制作面点的功能,其实现过程为:将装有水的内锅3和装有面粉等食材的内桶4安装在主体1内,通过搅拌电机11对内桶4中的材料进行搅拌生成面团,经过发酵之后,再启动加热设备12进行蒸制,例如蒸制馒头。还可以启动加热管34对内桶4中的面团进行烤制,例如烤制面包。

其二,具有半自动制作面点的功能,其实现过程为:将装有水的内锅3和装有面粉等食材的内桶4安装在主体1内,通过搅拌电机11对内桶4中的材料进行搅拌生成面团,经过发酵之后,人工将面团取出,制成特定的形状,再放入内桶5中;或者将内桶5取出,将蒸格33放置在支撑筋32上,再将面团放在蒸格33上,启动面点机进行加热或烘烤,可以制作各种形状的馒头、面包等。

其三,具有煮粥或煲汤的功能,其实现过程为:将内锅3安装在主体1 内,然后将盛有食材的汤锅放入内锅3中,通过操作面板16启动加热,可以实现煲汤或熬粥。

其四,具有普通蒸制和加热食材的功能,其实现过程为:将装有水的内锅3安装在主体1内,然后将蒸格33放置在内锅3内壁的支撑筋32上,将待加热食材直接放在蒸格33上,或者将盛有待加热食材的容器放在蒸格33上,对待加热食材进行加热或者蒸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主体1可以采用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点机中中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点机中安装有中框的俯视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点机中未安装有中框的俯视图。如图1、2、7、8、9所示,主体1包括壳体及卡设在壳体顶部的中框5,其中,壳体为图1所示中框5下方的部分,壳体内设有驱动腔室和加热腔室,其中,驱动腔室用于容纳搅拌电机11,加热腔室用于容纳加热设备12和内锅3。具体可以在上述底板15上垂直设置挡板支架17,挡板支架17将主体1划分为驱动腔室和加热腔室。

中框5上设有供内锅3穿过的锅孔51,锅孔51的旁边还设有用于容纳内锅把手31的把手槽52,在使用过程中,将内锅3穿过锅孔51进入加热腔室中,内锅把手31搁置在把手槽52中。图8示出的是安装中框的俯视图,图8中没有内锅3。图9示出的是是未安装中框的俯视图,图9中有内锅3和内桶4。

上述操作面板16也可以设置在中框5上,且操作面板16上的按键、显示器件均与设置在驱动腔室中的控制电路相连。

另外,面点机中的锅盖2可以铰接在主体1上,具体可以与中框5铰接。锅盖2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点机中锅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0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A区域的放大图。如图10至图13所示,锅盖2具体可以包括盖体21和内衬组件22,内衬组件22的一端与盖体21铰接,另一端与盖体21通过设置在内衬组件22的卡接件23卡接,使得盖体21能够相对于内衬组件22转动。内衬组件22上设有衬垫24,该衬垫24可以采用橡胶或硅胶制成,用于对内 锅3进行密封。

上述卡接件23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图11和图13,卡接件23包括:推钮231、推钮卡槽232、推钮卡件233和推钮弹簧234,其中,推钮卡件233将推钮221限位在推钮卡槽232中。推钮231可在推钮卡槽232中滑动,并将推钮弹簧234压设在推钮卡槽232中。推钮231中的卡舌235在推钮弹簧234的弹力作用下插入盖体21的卡紧槽211中,以将盖体21和内衬组件22卡接。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将盖体21和内衬组件22拆卸,便于分别对内衬组件22和盖体21进行清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