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制紧配合门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9487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制紧配合门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竹子加工成的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制紧配合门套。



背景技术:

由于竹子广泛生长在我国温暖潮湿的南方各地,竹子生长快,成材早,一次栽植成功就永续利用,而且成熟的竹子必需砍伐收获,否则会自然死亡及腐烂,定期砍伐成竹不会破坏环境及影响生态,还会促进细竹的生长,另外,竹子枝叶茂盛,根系发达,竹鞭纵横交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土防冲,防风减灾等良好功能,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竹子是环保先锋,由于质地坚硬,在许多方面可以取代木材制成木板拼块,以竹代木,可少伐森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得不断提高,门从起初的防盗作用,转变为装潢、美观的作用。目前,竹拼块门框与竹拼块门框线配合安装通常采用方法是:一、竹拼块门框线钉合或粘合在竹拼块门框或墙面上,这种钉合或粘合固定方式,使其稳定不易脱落,但竹子容易劈开,使门板出现裂缝。二、竹拼块门框设有“U”型直角凹槽,这种嵌合固定方式,在长久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松动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易松动、易损坏墙面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能避免竹拼块裂缝又能稳固竹拼块门框线的竹制紧配合门套。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竹制紧配合门套,包括竹拼块门框和竹拼块门框线,所述竹拼块门框包括上竹拼块门框、左竹拼块门框和右竹拼块门框,所述上竹拼块门框、左竹拼块门框和右竹拼块门框分别设有底部带斜边的矩形凹槽,所述凹槽横向贯穿上竹拼块门框,纵向贯穿左竹拼块门框和右竹拼块门框,凹槽开口方向为安装墙面所在平面方向,所述竹拼块门框线上设有与底部带斜槽的矩形凹槽配合的竹拼块门框线下斜角边,所述的竹拼块门框线下部在竖直方向上还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角度与所述下斜角边与竹拼块门框线的角度相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发明,凹槽开口方向与安装墙面的所在平面平行,而竹拼块门框内侧所在平面,以保证竹拼块门框线与竹拼块门框的配合;在安装时候,首先将竹拼块门框线的开口向内变形压缩,竹拼块门框线上的竹拼块门框线下斜角边契合在竹拼块门框的凹槽内,在竹拼块门框线下斜角的作用下,竹拼块门框的带斜边的矩形凹槽与竹拼块门框线下斜角边形成契合,增强安装的稳定性。无需将竹拼块门框线进行粘合或钉合,安装方便、快捷。

进一步限定,所述竹拼块门框线下斜角边设置在凹槽外侧,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竹拼块门框线与竹拼块门框之间的紧固配合,增强受力,保证了配合的内侧缝隙不会因为斜角而增大,美观实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凹槽深度为1.7cm-2.2cm,所述凹槽宽度为0.5cm-1.0cm。

进一步限定,所述所述开口的角度为0-10°。

本发明有益之处在于,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稳固性强,同时增强门在使用时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4为竹拼块门框与竹拼块门框线组合开始组合的剖视图;

图5为竹拼块门框与竹拼块门框线组合完成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竹制紧配合门套,包括竹拼块门框2和竹拼块门框线3,所述竹拼块门框2包括上竹拼块门框、左竹拼块门框和右竹拼块门框,所述上竹拼块门框、左竹拼块门框和右竹拼块门框分别设有底部带斜边11的矩形凹槽1,所述凹槽1横向贯穿上竹拼块门框,纵向贯穿左竹拼块门框和右竹拼块门框,凹槽1开口方向为安装墙面所在平面方向,所述竹拼块门框线3上设有与底部带斜边11的矩形凹槽1配合的竹拼块门框线下斜角边31,所述的竹拼块门框线下部在竖直方向上还设置有开口32,所述开口32的角度与所述下斜角边31与竹拼块门框线的角度相等;竹拼块门框线下斜角31边设置在凹槽1外侧,凹槽深度为1.7cm-2.2cm,所述凹槽宽度为0.5cm-1.0cm,开口的角度为0-10°。

使用时,首先将竹拼块门框线的开口32向内变形压缩,竹拼块门框线上的竹拼块门框线下斜角边31契合在竹拼块门框的凹槽1内,在竹拼块门框线下斜边11的作用下,竹拼块门框的带斜边的矩形凹槽1与竹拼块门框线下斜边31边形成契合整体,增强安装的稳定性。无需将竹拼块门框线进行粘合或钉合,安装方便、快捷。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竹制紧配合门套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