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便器坐垫翻转驱动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154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坐便器坐垫翻转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坐便器坐垫翻转驱动控制方法,在坐便器表面安装固定座,在固定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轴套;

(2)在固定座上通过独立的转轴铰接有摆动部件,该独立的转轴与坐垫转轴平行;并且,摆动部件及独立的转轴位于坐垫转轴座前侧,并位于坐垫与坐便器之间;

(3)摆动部件设有能够驱动坐垫翻转的摆板;当摆动部件沿独立的转轴向上翻转时,能推动坐垫一起向上翻转运动;

(4)摆动部件与转轴为一体或者为分体,或者,固定座与转轴为一体或者分体,或者,固定座和摆动部分都与转轴为分体;

(5)再设置用于驱动所述摆动部件向上翻转的传动部分和驱动部分,驱动部分通过传动部分迫使摆动部件沿自由的转轴向上翻转,摆动部件向上翻转的同时推动坐垫向上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坐垫翻转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座主体的一侧或两侧向外延伸至坐便器坐垫区域之外,在一侧或两侧延伸部位的外端部设置有定支座;摆动部件或者转轴向外延伸至坐便器坐垫区域之外,在延伸部位的外端部设置有动支座;驱动部分通过传动部分迫使动支座向定支座靠近,从而带动摆动部件沿自由的转轴向上翻转,摆动部件向上翻转的同时推动坐垫向上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坐垫翻转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框架的一侧或两侧或中部设置有定支座,在摆动部件的一侧或两侧或中部设置有动支座,动支座与定支座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坐垫翻转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部分为电机通过齿轮箱变速驱动;驱动部分设置在框架上时,驱动部分的电机通过齿轮箱变速后直接驱动转轴转动,驱动部分不设置在框架上时,驱动部分的电机通过齿轮箱变速后,再通过传动部分间接驱动转轴转动;设置有供电机供电的电源及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坐垫翻转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座借助于坐垫转轴座受到约束,或借助于坐便器上表面和两侧面受到约束,或借助于水箱收到约束;或者,固定座粘贴于坐便器表面受到约束;或者,在坐便器表面粘贴约束块,固定座卡装于约束块上受到约束;或者,所述固定座:为一体式或者为组合对接式;或者,所述固定座:固定座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向前突出超过轴心的支撑延边;或者,所述固定座:与坐便器坐垫转座根部接触的内侧边设置有约束立板;或者,所述固定座:与坐便器坐垫转座根部接触的内侧边设置嵌入板;或者,所述固定座:设置有包裹在坐垫转轴座外侧的固定式约束立板和可调式约束立板,两者之间通过拉杆连接并可调;或者,位于固定座边缘的延伸部位与定支座活动组装;或者,摆动部件的拉板与动支座之间活动组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坐垫翻转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分为脚踏驱动部分或者为电机驱动部分或者为电推杆驱动部分或者为气压驱动部分;所述脚踏驱动部分包括底座和脚踏板,两者相对运动并设置复位部件,前支座和后支座随着底座和脚踏板运动能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电机驱动:在固定座上安装电机或配减速机,电机或减速机的输出轴直接或间接驱动摆动部件向上翻转,间接驱动时在固定座和摆动部件上分别设置定支座和动支座,在电机或减速机输出轴位置设置有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前、后支座;所述电动推杆驱动:固定座和摆动部件上分别设置定支座和动支座,电动推杆连接在定支座和动支座之间;所述气压驱动部分包括一个脚踏气囊,脚踏气囊设置有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前、后支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坐垫翻转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分为闸管和闸线配合传动,或者为机械连杆传动,或者为气管传动或者为电传动;所述闸管和闸线配合传动:包括套装在一起的闸管和闸线,闸线的首端挡块卡固于动支座内,闸管的首端卡阻于定支座上,闸线和闸管的末端分别卡固于驱动部分的前、后支座上;所述机械连杆传动:连杆传动的始端伸缩部分别连接于定支座和动支座上,连杆传动的末端伸缩部分别连接于驱动部分的运动部位;所述气管传动:气管一端连通于脚踏气囊,另一端连通于气缸,气缸的缸体固定于定支座上,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动支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坐垫翻转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摆板的末端设置有辅助推压部件;辅助推压部件6:一个固定在摆板末端的弹片,弹片向上翘起,弹片末端弯曲为光滑弧形或安装有光滑套;或者,一个固定在摆板末端的支撑套;或者,在摆板末端安装的滑轮;或者,在摆板末端固定弹片,在弹片末端安装滑轮,等。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坐便器坐垫翻转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驱动部分:实施例20:采用以上任意一种驱动部分和传动部分,配合附图17的脚踏驱动部分:底座501和脚踏板502铰接在一起并设置复位弹簧(如在转轴上套装扭簧),底座501和脚踏板502内侧分别通过销轴铰接前上连杆503、后上连杆505和前下连杆504、后下连杆506,并且前上连杆503与前下连杆504铰接于转轴一,后上连杆505与后下连杆506铰接于转轴二,所述转轴一和转轴二上套装有套管,一对前支座和一对后支座分别通过辅助拉杆固定在相应套管上,一对前支座和一对后支座随着底座501和脚踏板502运动能相互靠近或远离;实施例26:采用以上任意一种驱动部分和传动部分,配合附图18所示脚踏驱动部分,图18中的脚踏驱动部分:脚踏板502下表面与底座501上表面的前后分别设置有平滑道,两斜撑杆中部铰接在一起,两斜撑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平滑块并匹配套装与平滑道内,前、后支座分别设置在两斜撑杆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坐便器坐垫翻转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设置牵引部分:一个或两个缠绕在坐便器坐垫上的套环,套环与所述摆板末端连接,或者,一个或两个粘贴于坐垫底部内侧的连接片,连接片通过牵引绳与摆板末端连接,固定座与摆动部件相互不重叠或者有部分重叠。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