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移动储物课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5025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分时移动储物课桌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教学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可课桌多为一个桌斗设计,有的是一个大桌斗加上一个小的,现代教育环境下,学生需要用到的课本越来越多,特别是初三、高三这种需要进行总复习的时候,课桌的储物空间明显不够用。现在初三或者高三的学生们大多数是将常用的课本放到桌面上,不常用的放到地面上,这样不仅找课本的时候麻烦,而且桌面上的空间也受到影响,做卷子的时候常常因为桌面上课本太多而没办法将卷子爱展平,影响答题速度。同时若采取分类装箱,然后手动搬运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搬运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散落的情况,导致课本混乱,需要重新整理。然而想要有大的桌面空间就需要将课本放到地面上,有的甚至放到了过道里,影响课间的活动,因此想要大的桌面空间又不想占用过道影响课间活动成了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分时移动储物课桌。使用时,不压缩原有课桌空间的前提下增加课桌附近空间的利用率,增加储存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上课时增加桌面空间,课间又可以不影响正常活动;增设辅助装置,休息时更佳舒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时移动储物课桌,包括课桌本体和移动储物装置;所述课桌本体前侧两个桌腿之间安装有挡板,挡板上端与桌斗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移动储物装置包括桌面书架,支撑骨架,储物箱和驱动电机;桌面书架和桌面滑动摩擦配合,桌面书架前端左右两侧固定有垂直方向的连接板,后端左右方向的水平横杆上转动连接有端板;端板朝向储物箱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左右方向平行的分隔片,另一端固定有午睡枕;连接板底端通过A滑轨与桌斗前端连接;支撑骨架位于桌斗下方右侧,前后两端均通过B滑轨与桌腿连接,顶部前端左右方向水平横杆上安装有齿条;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驱动电机安装在挡板上;储物箱内部中间转动连接有垂直方向的压紧板;压紧板为内外圈转动连接结构,内圈和外圈之间的转轴上安装有扭簧;储物箱底部通过C滑轨与支撑骨架连接;支撑骨架左端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与连接板底端的A滑轨连接;支撑骨架底端左右方向的水平横杆上转动连接有滚轮。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分时移动储物课桌的课桌本体的桌斗下方左侧固定有储物柜;储物柜内部通过隔板分为垂直分布的隔间,储物柜分别与桌斗底面和左侧两个桌腿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分时移动储物课桌的课桌本体的桌面前侧转动连接有转板。

本发明与传统课桌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使用时,分时段进行移动储物装置的推进推出,不压缩课桌原有空间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课桌附近空间,增加空间利用率,改善学习环境,同时不影响正常正常教学秩序;增加的储物空间可以存放更多课本等学习用具,有效解决个人空间紧张问题,特别是高三有大量复习课本时;设置简单的午睡工具,中午休息时能更舒适,有助于缓解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2、储物柜能够存放更多的学习工具,进一步增加空间利用率;

3、趴在桌面上休息时,转板能减轻桌面棱角硌得慌的感觉,增加休息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储物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桌面书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压紧板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支撑骨架底端左右方向水平横杆截面图;

图8为本发明电路图;

图中,1、课桌本体;2、挡板;3、桌面书架;4、支撑骨架;5、储物箱;6、驱动电机;7、连接板;8、端板;9、分隔片;10、午睡枕;11、A滑轨;12、B滑轨;13、齿条;14、齿轮;15、压紧板;16、扭簧;17、C滑轨;18、连接杆;19、滚轮;20、储物柜;21、隔板;22、转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7所示,分时移动储物课桌,包括课桌本体1和移动储物装置;所述课桌本体1前侧两个桌腿之间安装有挡板2,挡板2上端与桌斗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移动储物装置包括桌面书架3,支撑骨架4,储物箱5和驱动电机6;桌面书架3和桌面滑动摩擦配合,桌面书架3前端左右两侧固定有垂直方向的连接板7,后端左右方向的水平横杆上转动连接有端板8;端板8朝向储物箱5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左右方向平行的分隔片9,另一端固定有午睡枕10;连接板7底端通过A滑轨11与桌斗前端连接;支撑骨架4位于桌斗下方右侧,前后两端均通过B滑轨12与桌腿连接,顶部前端左右方向水平横杆上安装有齿条13;驱动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齿轮14;齿轮14与齿条13啮合;驱动电机6安装在挡板2上;储物箱5内部中间转动连接有垂直方向的压紧板15;压紧板15为内外圈转动连接结构,内圈和外圈之间的转轴上安装有扭簧16;储物箱5底部通过C滑轨17与支撑骨架4连接;支撑骨架4左端固定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另一端与连接板7底端的A滑轨11连接;支撑骨架4底端左右方向的水平横杆上转动连接有滚轮19;课桌本体1的桌斗下方左侧固定有储物柜20;储物柜20内部通过隔板21分为垂直分布的隔间,储物柜20分别与桌斗底面和左侧两个桌腿固定连接;课桌本体1的桌面前侧转动连接有转板22。

本发明可设置为对称的两种形式,这样就可以满足两人一桌的布局形式,连个人分别使用不同形式的本发明,互不影响使用。

本发明的移动储物装置为电动驱动,控制开关可设置在讲台上,由老师统一进行控制,控制方式可以设置为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二者均可实现控制驱动电机6的效果。

本发明的储物箱5和支撑骨架4通过滑轨连接,滑轨有自限位作用,作用力在一定范围内时并不会移动,因此储物箱5可随支撑骨架4一起运动,也可以单独进行运动。

使用时,可分为上课和下课两种情况。准备上课时,所有人回到自己座位后,老师统一控制驱动电机6转动,通过齿轮14齿条13的啮合带动支撑骨架4向右运动,进一步通过滑轨和连接杆18带动支撑骨架4上的储物箱5和桌面上的桌面书架3运动。支撑骨架4与桌腿之间的滑轨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支撑骨架4跑偏,同时防止与桌腿碰撞。支撑骨架4底端通过转轮与地面形成滚动摩擦,减轻摩擦阻力,同时起到支撑作用。滑轨自带限位作用,因此储物箱5可以跟随支撑骨架4一起运动。结束后,桌面书架3、支撑骨架4和储物箱5将移动到课桌右侧的过道里,将课桌桌斗下方空间和桌面留出空间,同学可以将腿放到课桌下面进行正常进行上课,同时桌面上将没有其它大件物品。由于上课时很少有走动的情况,因此占用过道空间并不会影响正常的上课。

课前可以将需要用的课本提前从储物箱5内整理出来,放到桌面书架3内,上课时就不用再花时间去找。

下课时,同学将不用的课本放回储物箱5内,储物箱5内的压紧板15能够自动进行夹紧,防止课本倒下,增加空间利用率,老师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桌面书架3、支撑骨架4和储物箱5回到桌面和桌斗下方,将过道空间留出,不影响同学们课间的正常通过。如果需要从储物箱5内整理物品,将储物箱5拽出来即可。

进行休息特别是午休时,可以将桌面上的转板22转起来,转板22与桌面之间的转轴位于桌面后端,当转板22转起一定角度时,人趴在桌面上休息时将减轻桌面棱角硌得慌的感觉,增加休息时的舒适性。同时,桌面书架3后端的端板8上固定有午休枕,端板8围绕桌面书架3的后端的水平横杆转动,将端板8旋转一定角度,依靠端板8与水平横杆之间的摩擦力和分隔片9与桌面书架3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将端板8的角度固定,就可以将头放在午休枕上进行休息,避免将手臂枕麻了的情况。不使用端板8时,端板8上的分隔片9还能防止桌面书架3内的课本倒下。

本发明桌面书架3的后端还可以设置为多个凹槽,每两个凹槽为一组,下方凹槽比上方凹槽垂直方向上靠后,端板8上下两端设置为可以插接进凹槽中的支撑杆,这样将端板8放进一组凹槽内时,端板8就会呈倾斜状态,午睡枕一端向上。将每两组凹槽之间设置为不同角度,就可以实现端板8的不同角度和不同高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