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购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836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购物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购物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含折叠椅的电子购物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从网络上采购自己喜欢的商品,大部分商品的订购是在家中电脑或手机上完成,手机购物有屏幕显示不清楚的局限性。近来在风景区、街头或者公交站台,陆续出现了大屏幕的电子购物设备,但现在的电子购物设备必须站着完成购物,身心疲惫导致购物意愿和购物满意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情况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含折叠椅的电子购物设备。

一种电子购物设备,包括箱体和椅子,箱体上部嵌入式安装有电脑,所述椅子包括椅腿、椅面,所述椅腿包括固定端椅腿和伸缩端椅腿,所述固定端椅腿固定连接于箱体内壁,所述固定端椅腿和神缩端椅腿之间通过横梁连接,所述椅面活动铰接于所述固定端椅腿之间的横梁,所述固定端椅腿通过可伸缩交叉支架连接伸缩端椅腿,所述可伸缩交叉支架之间安装有横杠,所述伸缩端椅腿分为上端腿和下端腿,所述上端腿和下端腿相互卡位套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腿下部设有若干个圆形开孔,所述圆形开孔贯穿所述上端腿面,下端腿设有与所述圆形开孔配合卡位的弹性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下端腿的底部设有支撑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内部的上端安装有升降器,升降器的升降杆上安装有滑动架,滑动架与支撑架滑动连接,滑动架上安装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电脑为平板电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折叠椅可实现坐着购物,通过设置万向轮方便移动,提高了消费者的电子购物意愿和购物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图2所示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一种电子购物设备,包括箱体1和椅子5,箱体1上部嵌入式安装有电脑3,优选为触屏式平板电脑,平板电脑可连接移动电源。电脑3内置网络连接模块。所述移动电源置于箱体1容纳空间。所述箱体1铰接有一启闭门,门上设置有机械开关把手11。

所述椅子5包括椅腿51和椅面53,所述椅腿51包括两个固定端椅腿511和两个伸缩端椅腿513,所述固定端椅腿511可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箱体1内壁,所述固定端椅腿511和神缩端椅腿513之间通过横梁连接,所述椅面53活动铰接于所述固定端椅腿511之间的横梁,所述椅面53上部可固定连接软垫坐板。所述固定端椅腿511通过可伸缩交叉支架55连接伸缩端椅腿513,所述可伸缩交叉支架55之间安装有横杠57。所述伸缩端椅腿513之间也通过横梁连接,所述横梁和所述横杆57为同一平面,使用时共同支撑所述椅面53。所述伸缩端椅腿513分为上端腿5131和下端腿5133,所述上端腿5131和下端腿5133相互卡位套接。上端腿5131为空心结构,下端腿5133为实心。所述上端腿5131下部设有若干个圆形开孔51311,所述圆形开孔51311贯穿所述上端腿5131相对两面,下端腿5133设有与所述圆形开孔51311配合卡位的弹性凸起51333。所述下端腿5133的底部设有支撑底座51331。所述椅子5还包括椅背。

请参考图2和图3,所述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架7,支撑架7的数目优选为4个。支撑架7内部的上端安装有升降器6,升降器6的升降杆上安装有滑动架8,滑动架8与支撑架7滑动连接,滑动架8上安装有万向轮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转动启闭门机械开关把手11从而打开箱体1,拉出伸缩端椅腿513,按住下端腿弹性凸起51333上下调整位置直至下端腿5133着地,翻转椅面53置于横杆57和横梁上,开启平板电脑3开始购物体验。使用完成后将椅面翻转置于固定端椅腿511之间端横梁上,再将伸缩端椅腿513推入箱体1内部,转动机械开关把手11关上启闭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可伸缩折叠椅可实现坐着购物,提高了消费者的电子购物意愿和购物满意度。通过设置万向轮9,移动该设备时可通过升降器6将万向轮9推下,方便移动,当需要放置时将万向轮9缩回支撑架7内,操作简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