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组合式餐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4401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婴幼儿组合式餐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幼儿组合式餐具,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婴幼儿餐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场上销售一种供婴幼儿使用的不锈钢材质汤匙与叉子,所述汤匙与叉子的手柄端通过通孔与凸起卡扣配合卡接,得到具有夹子功效的餐具,同时在使用及收纳时减小了占据的面积,进而在增加功能的同时提高收纳功能,而这种供拥有而使用的餐具采用不锈钢材质,极易伤到因幼儿口腔,同时采用凸起卡扣与通孔配合的结构不易操作,同时凸起部分极易剐蹭,又因是不锈钢材质,导致剐蹭受伤或损坏。

而在其他领域中有采用磁铁令汤匙与叉子相互吸附的结构,中国公开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号CN201888623U中公开于一种磁铁沙拉叉匙,其包括沙拉匙及沙拉叉,令沙拉匙及沙拉叉的握柄内面各设南、北极的磁铁,于该南、北极的磁铁下各设有凸轴心及凹轴心,藉该南、北极的磁铁相吸,并藉凸轴心与凹轴心相卡合,使沙拉叉及沙拉匙结合为夹子状,则使用时,可将沙拉叉与沙拉匙分开为两支沙拉棒进行沙拉的搅拌,再令沙拉叉与沙拉匙结合为夹子状,夹取沙拉进行装盘,达到使用更方便的目的;上述结构在磁铁相互吸附的同时还依然采用凸起卡钩与卡槽配合。

因此在现有婴幼儿餐具上,如何进一步完善使用效果,同时达到操作便捷,易收纳凳是目前婴幼儿餐具结构中研发人员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幼儿组合式餐具,其解决现有技术中汤匙与叉子结合不便、不易操作等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婴幼儿组合式餐具,其包括汤匙及叉子,所述汤匙的手柄端与叉子的手柄端之间通过旋转卡接结构相连,并且汤匙的勺端与叉子的齿状端相对设置,形成具有夹取功能的组合式餐具结构;其中旋转卡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凸块及与凸块相适配的弧形卡槽,所述凸块旋转卡入卡槽内。

进一步,所述叉子的握柄端侧面适处设置有环形凸轴,而所述汤匙的握柄端设置有与环形凸轴配合连接的凹槽;所述凸块位于凹槽内侧壁上,而弧形卡槽设置在环形凸轴的径向外侧面并与凸块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弧形卡槽包括凸块导向槽及凸块卡合槽,其中凸块导向槽与凸块卡合槽相通并沿旋转卡入方向依次设置,而凸块卡合槽与凸块配合卡接并使得汤匙的勺端与叉子的齿状端相对设置。

进一步,所述凸块导向槽沿环形凸轴轴向开设至环形凸轴边沿,用以凸块伸入凸块导向槽内。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将汤匙与叉子原有的不锈钢材质改进为塑胶材料,用以保护儿童脆弱的口腔;

2、本实用新型还采用能埋设于手柄内的卡接结构相连,同时为了方便年龄较大幼儿使用,在卡接结构上增加了旋转卡入或脱离的结构,达到方便操作等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汤匙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叉子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汤匙中心轴线剖视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汤匙握柄端中心轴径向剖视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汤匙与叉子配合连接的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橡胶杆的卡接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一种婴幼儿组合式餐具,其包括由汤匙1及叉子2,所述汤匙1的手柄端与叉子2的手柄端之间通过旋转卡接结构相连,并且汤匙1的勺端与叉子2的齿状端相对设置,形成具有夹取功能的组合式餐具结构。

结合图1至图6所示,前述旋转卡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凸块3及与凸块3相适配的弧形卡槽4,所述凸块3旋转卡入卡槽4内;如图4所示,所述叉子2的握柄端侧面适处设置有环形凸轴21,如图3所示,所述汤匙1的握柄端设置有与环形凸轴21配合连接的凹槽11;结合图5及图6所示,前述凸块3位于凹槽11内侧壁上,而弧形卡槽4设置在环形凸轴21的径向外侧面并与凸块3相适配。所述弧形卡槽4包括凸块导向槽41及凸块卡合槽42,其中凸块导向槽41与凸块卡合槽42相通并沿旋转卡入方向依次设置,而凸块卡合槽42与凸块3配合卡接并使得汤匙1的勺端与叉子2的齿状端相对设置,所述凸块导向槽41沿环形凸轴21轴向开设至环形凸轴21边沿,用以凸块3伸入凸块导向槽41内。具体的说,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块3及与凸块3相适配的弧形卡槽4分别设置有两个,其中两个凸块3沿汤匙1中心轴线对称固定在凹槽11内壁上,而两弧形卡槽4分别于两凸块1相适配。

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如图3所示,所述各凸块3的凸出端均设置有弧形导向壁,提高凸块3与对应弧形卡槽4的配合形,使得凸块3通过旋转滑入弧形导槽41内更加省力、便捷,降低了操作难度。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如图1及图8所示,所述汤匙内侧壁及叉子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能限制汤匙1、叉子2之间距离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一橡胶杆5,该橡胶杆5的长度小于汤匙与叉子通过旋转卡接结构连接后的间距,所述橡胶杆5两端分别设置有能与汤匙手柄及叉子手柄配合卡接的卡接环51,该卡接环侧壁上设置有开口,从而能放汤匙手柄及叉子手柄置于卡接环内。具体的说,所述汤匙1手柄端通过旋转卡接结构与叉子2手柄端相连,橡胶杆5限制汤匙1与叉子2的位置,从而减小整体体积,达到方便携带的目的,其中橡胶杆5还能成为平面与汤匙1或/和叉子2之间的支撑件,避免餐具与餐桌接触,从而提高饮食安全问题;所述卡接环51内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系数的硅胶垫52(见图8所示),所属硅胶垫52数量一般为2-3条,且各硅胶垫52嵌入橡胶卡接环内壁的凹槽内,所述各硅胶垫52与叉子2或汤匙1接触的侧面设置有球状凸起(未示出)。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步骤如下:

结合图7所示,将汤匙1与叉子2配合相连,将汤匙握柄端凹槽11内的各凸块3与叉子环形凸轴21径向外侧面上的弧形卡槽4中凸块导向槽41相对应,随环形凸轴21置于凹槽11内,是的各凸块3置于对应凸块导向槽41内,同时沿凸块导向槽41开设方向旋转,进而是的各凸块3卡入弧形卡槽4中凸块卡合槽42内,此时汤匙1与叉子2的握柄端相连,是的汤匙1的勺端2与叉子的齿状端相对,构成了能得到夹子功能的餐具,同时还便于收纳;

结合如图7所示,将汤匙1与叉子2分离,将上述位置的汤匙1与叉子2逆旋转卡入方向旋转,使得前述各凸块3从凸块卡合槽42内移动至凸块导向槽41,再将汤匙1与叉子2分离,从而所述各凸块3脱离凸块导向槽41,同时汤匙1握柄端凹槽11与叉子2环形凸轴21分离,是的汤匙1与叉子2分离,实现分离使用。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