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659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枕头,包括上表面、侧壁与底面,其特征在于,上表面内部设置有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由相邻设置的独立的支撑柱组成,所述独立的支撑柱独立的进行受力压缩、支撑与回弹。

2.一种枕头,包括上表面、侧壁与底面,其特征在于,该枕头包括以下设置方式:其中一侧上表面与侧壁相连接过渡的部位设置有底部内陷的凹陷面;与该底部内陷的凹陷面相邻或相对的另一侧上表面与侧壁相连接过渡的部位设置有底部外凸的凹陷面;所述底部内陷的凹陷面与底部外凸的凹陷面之间设置有供人体头部接触的凹面;所述底部内陷的凹陷面、底部外凸的凹陷面和/或供人体头部接触的凹面相应位置的上表面内部设置有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由相邻设置的独立的支撑柱组成,所述独立的支撑柱独立的进行受力压缩、支撑与回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独立的支撑柱的横截面为六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支撑柱的材质为记忆棉或乳胶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底部内陷的凹陷面与底部外凸的凹陷面的高度相同或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支撑结构排列形成“V”字形支撑面,“V”字形支撑面的“V”字上端面积大的部分设置于底部内陷的凹陷面上,“V”字下端面积小的部分设置于底部外凸的凹陷面上。

7.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接触层与下层支撑层,上层接触层与下层支撑层中间设置有气囊高度可调节缓压层,其中所述上层接触层包括上表面与侧壁并具有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方式;所述气囊高度可调节缓压层包括充气端、放气端与气囊;其中充气端、放气端与气囊之间通过集成方式或通过管道连接方式设置;所述上层接触层与下层支撑层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放气端具有分别向上层接触层与向下层支撑层方向突出的结构,在与放气端对应位置的上层接触层与下层支撑层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突出的结构相互契合的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与气囊高度可调节缓压层所接触的上层接触层与向下层支撑层内部设置有便于气囊高度可调节缓压层放置的空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上层接触层的材质为记忆棉。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下层支撑层的材质为海绵。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安装孔在下层支撑层上为通孔,通过该通孔控制放气端的放气。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上层接触层与下层支撑层以相互贴合匹配的凹陷与凸起紧密契合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充气端与放气端的数量均大于一个,且二者数量相同或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充气端包括手压式充气球和充气阀,放气端为手动按压式放气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上层接触层与下层支撑层连接的部位设置有与充气阀连通的充气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手压式充气球和充气阀的数量各为两个,分设于气囊两边并分别通过导气管与气囊连接;手动按压式放气阀的数量为两个,分设于气囊两边的导气管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下层支撑层以内嵌的方式嵌入上层接触层内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与充气阀对应的下层支撑层底部设置有连通充气阀的通气孔。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