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4475阅读:913来源:国知局
挂勾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挂勾结构,尤指一种可快速拆卸又兼具稳定牢固效果的挂勾结构。



背景技术:

习用挂勾系透过旋转方式压紧吸盘,或透过直接透过扣压件将吸盘往下抵押,再使用插梢固定扣压件进而将吸盘固定;然,使用旋转方式固定吸盘不但费时,且旋转的零件若因为没有旋紧或不小心掉落,都有可能造成遗失,需要再次购买零件;若是直接透过插梢固定的吸盘,拆卸需要重新把插梢取出,费工且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勾结构,其结构简单,可快速拆卸,还具有更佳的稳定牢固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勾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至少具弹塑性的二吸盘,各吸盘底面形成一吸面,各吸盘中央设置一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包含一底座中央向上延伸的一柱体,该柱体近顶缘设置一第一孔洞,该柱体的两侧底缘分别设有一肋翼,且该底座由该吸盘所包覆;

至少二迫紧盖体,各迫紧盖体呈内凹盘状且周缘环设多个止压环,各迫紧盖体的内顶面设置多个止压部,并于中心穿设一第二孔洞,该第二孔洞与各柱体端部形状相互匹配;

至少一挂架,该挂架包含一杆体,所述杆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固定臂,该固定臂于末端分出二夹臂,各夹臂于一侧边呈弧形,且各夹臂之间呈镂空并于相对应位置分别设置一第三孔洞;

各柱体穿过各第二孔洞并设置于各夹臂之间,且该第一孔洞位置对应各第三孔洞,并由一固定件穿设固定。

其中,该底座等距环设多个圆形透孔。

其中,该迫紧盖体内顶面邻近该第二孔洞另穿设一圆孔。

其中,该止压环数量为四个且对称设置于该迫紧盖体内顶面。

其中,该杆体顶部侧边等距设置多个槽孔,中央横向设置多个剖槽。

其中,各槽孔上挂设一挂置件,该挂置件为发夹状,其一端设一固定卡件,另一端设一弯勾,该挂置件的中央内端部设置二抵顶件。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首先,定位柱底边设置的各肋翼,配合底座及其设置于其上的多个圆形透孔被射包于吸盘,使定位柱更加牢固地固定于吸盘上,当各夹臂抵压吸盘向下时,可以避免定位柱旋转;其二,迫紧盖体周围环设的多个止压环及多个止压部,能提供更佳的抵压效果,使吸盘更紧密与壁面结合;第三,固定臂搭配各夹臂及固定件形成快拆结构,由于各夹臂系一侧面提供弧面设计,当使用者要将吸盘换位置时,仅需顺着弧面方向推动杆体,即可使迫紧盖体放松对吸盘的抵压,即可轻易地取下本实用新型的挂勾;最后,搭配具有固定卡件的多个挂置件,能简便固定于杆体上,且能弹性调整各挂置件位于杆体上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柱体组设于夹臂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柱设置于吸盘示意图。

图5:图4的剖面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7:图6的A-A剖面示意图。

图8:图6的B-B剖面动作示意图(一)。

图9:图6的B-B剖面动作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9,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挂勾结构,至少包括:至少二吸盘10,各该吸盘10具弹塑性且底面形成一吸面101,各该吸盘10中央设置一定位柱12,所述定位柱12包含由一底座121中央向上延伸的一柱体122,该柱体122近顶缘(顶端纵向)设置一第一孔洞16,且两侧底缘分别设有一肋翼123,且该底座121由该吸盘10所包覆;至少二迫紧盖体24,呈内凹盘状且周缘环设多个止压环241,各该迫紧盖体24内顶面设置多个止压部242,并于中心穿设一第二孔洞18,该第二孔洞18与各该柱体122的端部形状相互匹配;至少一挂架26,该挂架26为一杆体28,所述杆体28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固定臂30,该固定臂30于末端分出二夹臂301,各该夹臂301于一侧边呈弧形,且各该夹臂301之间系呈镂空并于相对应位置分别设置一第三孔洞20;各该柱体122穿过各该第二孔洞18并设置于各该夹臂301之间,且该第一孔洞16位置对应各该第三孔洞20,并由一固定件32件穿设固定。

其中,该迫紧盖体24内顶面邻近该第二孔洞18另穿设一圆孔22。

其中,该止压环241数量为四个且对称设置于该迫紧盖体24内顶面,四个的该止压环241为能达到最大稳固效果的最小数目。

其中,该杆体28顶部侧边等距设置多个槽孔281,中央横向设置多个剖槽282。

其中,各该槽孔281上挂设一挂置件34,该挂置件34为发夹状,其一端设一固定卡件341,另一端设一弯勾342,中央内端部设置二抵顶件343。

参阅图4、5,图中揭露该定位柱12的该底座121上设有多个等距环设的多个圆形透孔14及多个肋翼123,该底座121被射包于该吸盘10,使该定位柱12更加牢固地固定于该吸盘10上。

参阅图6、7,该挂置件34上设置的该固定卡件341具有一定弹性,不但能轻易取出,且当扣合于该杆体28时能符合该杆体28的厚度;而该抵顶件343设置于该槽孔281时能避免卡设太紧,并提供一支撑力避免该挂置件34因挂设重物而变形。

参阅图8,系揭露该吸盘10松开的示意图,该固定件32向上扳起,各该夹臂301的弧面接触该迫紧盖体24,此时表示该固定件32松开,同时该迫紧该体24亦放松对于该吸盘10的压力,该吸面101可轻易与壁面分离。

参阅图9,当该固定件32向下推压时,该柱体122及该吸盘10朝向与壁面相反的方向移动,各该夹臂301牢固地抵住该迫紧盖体24,同时,该迫紧盖体24的各该止压环241及各该止压部242抵顶该吸盘10,该吸盘10与壁面之间呈现一真空带,使本实用新型能稳固地设置于壁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