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箱,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塑料收纳箱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收纳箱,就是一个简易轻便的多功能储物盒,用来收纳家中零散物品,归类分储的小箱子。它轻便灵活,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成各种造型,有的也有圆形的、菱形的等等。在中国专利号为2010201234668、授权公告号为CN201675241U、名称为“一种贵重物品收纳箱”的专利文件中即公开了一种现有结构的收纳箱。该专利文件的收纳箱包括上端设箱口的箱体和铰轴在箱体上的用于盖箱口的箱盖。该收纳箱存在以下不足:当内部收纳的物品重时则移动费力;不能够当作密封箱用而导致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使得收纳箱移动省力且能够同箱盖实现水密封的多功能塑料收纳箱箱体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收纳箱移动不便且不能够同箱盖实现密封连接而导致的功能单一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多功能塑料收纳箱箱体结构,包括上端设箱口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塑料结构,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支撑滚球,所述箱口设有沿箱口的周向延伸的环形连接水槽,所述环形连接水槽内设有加强筋。设置支撑滚球,使得移动本实用新型时方便省力,从而起到通过收纳箱移动时的方便性的作用。设置环形连接水槽,使得能够将箱盖的边缘或连接凸环插入到环形连接水槽中进行连接,使得不但能够上下箱盖的不容易移位、而且能够在连接水槽内注水来进行水密封,起到增加功能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连接水槽的底壁突出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而形成倒置的台阶,所述台阶上设有一对提手槽。拎起箱体时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连接水槽的外侧壁设有缺口。能够通过从缺口处出拎起箱盖,从而实现取下箱盖时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滚球通过减震结构同所述箱体连接在一起,所述减震结构包括竖置的阻尼油缸和套设在阻尼油缸上的减震弹簧,所述阻尼油缸包括同所述箱体连接在一起的阻尼油缸缸体和设置于阻尼油缸缸体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通过活塞杆连接支撑滚球,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同所述活塞杆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所述阻尼油缸缸体连接在一起,所述阻尼油缸缸体内还设有第二活塞和分离板,所述分离板和第一活塞之间形成第一油腔,所述分离板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设有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产生对向移动的电磁力吸合机构,所述分离板设有连通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的窗口,所述窗口铰接有朝向第二油腔单向开启的门板和设有使门板关闭上的门板复位机构,所述门板设有若干贯穿门板的主阻尼通道,所述窗口内设有速度传感器;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油从第一油腔流向第二油腔时、所述电磁力吸合机构停止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对向移动,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油从第二油腔流向第一油腔时、所述电磁力吸合机构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对向移动。能够降低本实用新型以滚球支撑进行滚动时的振动。具体减震过程为:当受到地面冲击即受到振动而导致减震弹簧收缩时,减震弹簧驱动活塞杆驱动第一活塞移动而使得第一油腔缩小,第一油腔缩小驱动阻尼油缸内的油经窗口从第一油腔流向第二油腔,此时门板被推开使得油流经窗口时门板不对油产生阻尼作用且电磁力吸合机构失去对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固定作用使得第二活塞能够相对于第一活塞自由移动,从而实现了阻尼作用较小而不会导致减震弹簧收缩受阻、也即弹簧能够及时收缩而降低弹簧收缩行程颠簸,弹簧收缩行程结束后在门板复位机构的作用下,门板重新阻拦在窗口内。然后弹簧伸长复位而释放能量,伸长的结果导致阻尼油缸缸体和第一活塞产生分离运动使得第二油腔缩小而第一油腔变大,使得阻尼油缸内的油经窗口从第二油腔流向第一油腔,此时电磁力吸合机构将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固定住保持相对位置不变且门板不能够被推开、使得油能够在整个弹簧收缩行程中从主阻尼通道通过而产生摩擦阻尼消能,从而降低弹簧伸长行程颠簸。
作为优选,所述主阻尼通道内穿设有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球面配合卡接在所述主阻尼通道内,所述阻尼杆设有支阻尼通道。油流过主阻尼通道、支阻尼通道时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的同时会产生阻尼杆的晃动,阻尼杆晃动也会起到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的作用。如果振动较小而而只有油的晃动,油晃动时阻尼杆产生晃动也能吸能,设置阻尼杆能够提高对低幅振动的吸收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阻尼杆的两端都伸出所述门板,所述阻尼杆的两个端面都为球面。能够使得油接受到非阻尼油缸缸体轴向的振动时也能够驱动阻尼杆运行而吸能。吸能效果好。作为优选,所述阻尼杆为圆柱形,所述阻尼杆的两个端面上都设有若干沿阻尼杆周向分布的增阻槽。能够提高阻尼杆同油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吸能效果和感应灵敏度。
作为优选,所述门板复位机构为设置于门板的转轴上的扭簧。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力吸合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活塞的电磁铁和设置于第二活塞的同电磁铁配合的铁磁性材料片。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油腔的内径大于第二油缸的内径。在弹簧伸长的过程中,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位移相同,此时第一油腔增大的容积大于第二油腔缩小的容积,从而使得第一油腔相对于第二油腔产生负压,产生负压的结果为油更为可靠地经门板流向第一油腔,从而更为可靠地降低弹簧伸长行程颠簸。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能够使得收纳箱移动方便省力;为实现箱盖和箱体之间的不容易移位奠定了基础;能够实现箱盖对箱体的水密封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支撑滚球同箱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箱体1、箱口11、环形连接水槽12、台阶13、提手槽131、缺口14、加强筋15、支撑滚球3、减震结构9、阻尼油缸91、阻尼油缸缸体911、第一活塞912、活塞杆913、第二活塞914、第一油腔915、第二油腔916、减震弹簧92、支撑座93、分离板94、窗口941、门板942、门轴9421、主阻尼通道9422、阻尼杆9423、支阻尼通道9424、增阻槽9425、挡块943、电磁力吸合机构95、电磁铁951、铁磁性材料片952、速度传感器9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多功能塑料收纳箱箱体结构,包括箱体1。箱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滚球3。箱体1的上端设箱口11。箱口11设有沿箱口的周向延伸的环形连接水槽12。环形连接水槽12内设有若干加强筋15。加强筋15沿环形连接水槽12的深度方向即上下方向延伸。加强筋15沿环形连接水槽12的周向分布。设置加强筋15能够使得同箱盖连接时通过加强筋15进行卡紧,这样不但同箱盖的连接牢而且装配取下时省力。形连接水槽12的底壁突出于箱体1的外表面而形成环形的倒置的台阶13。台阶13上设有一对提手槽131。一对提手槽131的两个提手槽131分布在箱体1的左右两端。环形连接水槽12的外侧壁设有缺口14。
使用时,通过使箱盖的周缘下湾形成环形凸环或者直接在箱盖的下表面设置环形凸起,将换向凸环插接并卡接在环形连接水槽12内来将箱盖和箱体1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2,支撑滚球3通过减震结构9同箱体1连接在一起。具体为:减震结构9包括竖置的阻尼油缸91和套设在阻尼油缸上的减震弹簧92。阻尼油缸91包括阻尼油缸缸体911。阻尼油缸缸体911同箱体1连接在一起。阻尼油缸缸体911内设有第一活塞912。第一活塞912通过活塞杆913连接有支撑座93。支撑滚球3球面配合连接在支撑座93的下侧上。减震弹簧92的一端同活塞杆913固接在一起、另一端同阻尼油缸缸体911固接在一起。阻尼油缸缸体911内还设有第二活塞914和分离板94。分离板94和阻尼油缸缸体911固接在一起。阻尼油缸缸体911和第一活塞912之间形成第一油腔915。分离板94和第二活塞914之间形成第二油腔916。第一油腔915的内径大于第二油腔916的内径。第一油腔915和第二油腔916沿上下方向分布。分离板94设有窗口941。窗口941连通第一油腔915和第二油腔916。
第一活塞912和第二活塞914之间设有电磁力吸合机构95。电磁力吸合机构95包括电磁铁951和铁磁性材料片952。电磁铁951设置于第一活塞912上。铁磁性材料片952设置于第二活塞914上。
窗口941设有门板942。
参见图3,门板942通过门轴9421铰接在窗口941内。分离板94设有门板复位机构。门板复位机构为设置于门板的转轴上的扭簧。门板942仅能朝向第二油腔916单向开启。窗口941内设有速度传感器96。门板942设有若干贯穿门板的主阻尼通道9422。主阻尼通道9422内穿设有阻尼杆9423。阻尼杆9423球面配合卡接在主阻尼通道9422内。阻尼杆9423设有支阻尼通道9424。阻尼杆9423的两端都伸出门板942。阻尼杆9423的两个端面都为球面。阻尼杆9423为圆柱形。
参见图4,阻尼杆9423的两个端面上都设有若干沿阻尼杆周向分布的增阻槽9425。
参见图2、图3和图4,使用时,第一油腔915和第二油腔916内填充油等液体。当受到路面冲击而导致减震弹簧92收缩时,减震弹簧92驱动活塞杆913驱动第一活塞912移动而使得第一油腔第一油腔915缩小,第一油腔915缩小驱动油经窗口941从第一油腔915流向第二油腔916、油的该流向被速度传感器96检测到,速度传感器96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铁951失电、从而使得电磁力吸合机构95失去对第一活塞912和第二活塞914的固定作用(即第一活塞912和第二活塞914能够产生相对移动),油流过窗口941时将门板942推开使得油流经窗口941直通而进入第二油腔916(即门板942不对油产生阻尼作用),从而实现了阻尼作用较小而不会导致减震弹簧收缩受阻、也即弹簧能够及时收缩而降低弹簧收缩行程颠簸,弹簧收缩行程结束后在门板复位机构的作用下而自动转动而关,门板942重新阻拦在窗口941内。然后减震弹簧92伸长复位而释放能量,伸长的结果导致阻尼油缸缸体911和第一活塞912产生分离运动使得第二油腔916缩小而第一油腔915变大,使得油经窗口941从第二油腔916流向第一油腔915、油的该流向被速度传感器96检测到,速度传感器96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铁951得电、电磁铁951产生磁力从而使得电磁力吸合机构95将第一活塞912和第二活塞914固定住且压紧在油上,油该方向流道时门板942不能够被推开、使得油能够在整个弹簧收缩行程中门板942产生摩擦阻尼现象而吸能、从而降低弹簧伸长行程颠簸。
门板的阻尼吸能减震过程为:油流经主阻尼通道、支阻尼通道和阻尼杆晃动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如果振动较小而不足以促使盲孔变形时,此时只有油的晃动,油晃动时阻尼杆产生晃动而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