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缓压枕,属于一种床上用品。
背景技术: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三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睡觉时须采用枕头。
现有的记忆海绵枕头,在使用时,头部贴合在枕头表面,记忆海绵枕头压缩变形,目前的记忆海绵枕通常为实心结构,随着压缩变形的增大,再压缩变形的助力就会增大,相应的其回弹作用于人体头部的回弹力也在增加,因此使用长久后其舒适性和柔性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柔性舒适的柔性缓压枕。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缓压枕,包括枕体、弹性填充体,所述枕体上设有对应弹性填充体填充装配的空腔部,所述弹性填充体可活动拆装地填充在空腔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填充体包括底面层、若干数量的弹性柱、承压面,所述若干数量的弹性柱相互独立设置在底面层和承压面之间,弹性柱两端分别与底面层、承压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说,使用时,底面层是接触床面的底面,承压面接触枕体空腔部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底面层为整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承压面包括若干独立的承压单体,单个承压单体对应一个弹性柱,若干数量的承压单体拼合成承压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柱包括凸起部和相对凸起部内凹的凹槽部,凸起部和凹槽部交替分布。
进一步说,当无外力施加时,由若干数量的承压单体拼合成的承压面是平面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凸起部的外壁为弧形,凹槽部的底部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空腔部为四方形凹槽,底面层是长宽尺寸与空腔部相当的六面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四方形凹槽两端通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采用可拆卸装配设计,弹性填充体采用类似弹簧结构,其具有使用舒适,弹性回弹效果出众,且具有透气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柔性缓压枕,柔性缓压枕采用记忆海绵制作而成,其包括枕体1和弹性填充体2,所述枕体1上设有对应弹性填充体2填充装配的空腔部10,所述弹性填充体2可活动拆装地填充在空腔部10。枕体1和弹性填充体2可拆分组合。
本实施例所述弹性填充体2包括底面层21、若干数量的弹性柱22、承压面23,所述若干数量的弹性柱22相互独立设置且均匀分布在底面层21和承压面23之间,弹性柱22两端分别与底面层21、承压面23固定连接。弹性填充体2与枕体1组合使用时,底面层21是接触床面的底面,承压面23接触枕体空腔部10的顶面101。
本实施例底面层21为整体结构。整体结构的底面层21支撑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所述承压面23包括若干独立的承压单体231,单个承压单体231对应一个弹性柱22,若干数量的承压单体231拼合成承压面23。承压面23接触枕体空腔部10的顶面101,头部施压时,各独立的承压单体231受力变形也就独立,因此舒适型更强。
本实施例所述弹性柱22包括凸起部221和相对凸起部内凹的凹槽部220,凸起部221和凹槽部220交替分布。采用凹凸连续结构,弹性柱22变形回弹效果更出众。
进一步说,当无外力施加时,由若干数量的承压单体231拼合成的承压面23是平面体。
本实施例所述凸起部221的外壁为弧形,凹槽部220的底部为弧形。该结构凹凸有致,外形美观。
本实施例所述空腔部10为四方形凹槽,底面层21是长宽尺寸与空腔部10相当的六面体。该结构装配简单。
本实施例四方形凹槽两端通透。两端通透,利于透气。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