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壶保温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5300阅读:8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壶保温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保温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水壶保温袋。



背景技术:

对于非保温水壶而言,内藏于该水壶内部的液体容易变凉,如果人喝了这些液体,会对口腔、肠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亟需采取措施对内藏的液体进行临时保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水壶保温袋,本实用新型用于对非保温水壶的侧壁面施加热源,对内藏于该水壶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性保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壶保温袋,包括:

柔性的袋体,所述袋体上端具有开口,该袋体用于套设在水壶的外侧;

顶盖,用于可拆卸地遮盖开口,该开口与顶盖之间设置有拉链组件;

包裹带,所述包裹带一端为固定于袋体外侧面的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位于袋体外侧面的第一位置,当该包裹带呈包裹于袋体的状态时,该自由端所达到的位置为第二位置;

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可拆卸地设置于包裹带内侧面与袋体外侧面之间,用于向水壶内部释放热量;

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结合件和第二结合件,第一结合件设置于自由端上,第二结合件设置于第二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件为毛面魔术贴,所述第二结合件为勾面魔术贴。

优选地,该袋体的上端具有提带,所述提带用于方便人员提拿水壶。

优选地,所述拉链组件包括沿开口边缘设置的拉链以及用于开闭拉链的拉头。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袋体、包裹带、发热体,将发热体包裹于水壶的侧壁面上,向水壶内部释放热量。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壶体外围设置外部热源的方式避免壶中液体变凉。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打开包裹带,然后触发发热体,让其对水壶供热,最后裹紧包裹带。使用完的发热体可以被弃置或再吸热重复使用。整个过程无需电源及火源,因此无安全隐患,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实施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A处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其中,1、袋体;2、顶盖;21、拉链;22、拉头;3、包裹带;4、提带;5、勾面魔术贴;51、毛面魔术贴;6、发热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3所示,

一种水壶保温袋,包括:袋体1、顶盖2、包裹带3、发热体6、连接组件。

所述袋体1是柔性的,所述袋体1上端具有开口,该袋体1用于套设在水壶的外侧;所述顶盖2用于可拆卸地遮盖开口,该开口与顶盖2之间设置有拉链组件。所述包裹带3一端为固定于袋体1外侧面的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位于袋体1外侧面的第一位置,当该包裹带3呈包裹于袋体1的状态时,该自由端所达到的位置为第二位置。所述发热体6可拆卸地设置于包裹带3内侧面与袋体1外侧面之间,该发热体6用于向水壶内部释放热量。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结合件和第二结合件,第一结合件设置于自由端上,第二结合件设置于第二位置。特别地,该发热体6内充填有现有的待触发发热化学物质,可以是暖包。在人为的触发操作下,该物质才会对外释放热量。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结合件为毛面魔术贴51,所述第二结合件为勾面魔术贴5。

作为优选的方案,该袋体1的上端具有提带4,所述提带4用于方便人员提拿水壶。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拉链组件包括沿开口边缘设置的拉链21以及用于开闭拉链21的拉头22。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