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传动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5290阅读:8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传动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传动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炸锅通常包括两种,一种是抽屉式空气炸锅,一种是翻盖式空气炸锅,翻盖式空气炸锅的烹饪腔体内设有搅拌桨,在烹饪过程中,所述搅拌桨对食物进行搅拌,为了实现搅拌浆的转动,烹饪腔的底部设有供电机轴穿过的通孔,所述搅拌桨与电机轴连接,电机轴带动搅拌桨转动实现搅拌。

在烹饪过程中,油脂、食物可能从通孔进入电机轴,引起电机组件的腐蚀、老化,从而影响空气炸锅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该空气炸锅通过磁传动的方式实现搅拌桨的搅拌,不需要设置通孔,从而有效防止油脂、食物进入电机组件。

一种磁传动空气炸锅,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内锅和用于产生热气流的热风装置,所述内锅底部设有定位部,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设有搅拌桨和通过磁场驱动所述搅拌桨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搅拌桨与所述定位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为设置在锅底中部凹槽,所述搅拌桨包括设置在凹槽内的凸起;或者所述定位部为设置在锅底中部凸起,所述搅拌桨设有环绕所述凸起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还包括防止所述搅拌桨与所述内锅脱离的轴向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限位部为设置在锅底凸起或凹槽边缘的卡扣或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为设置在锅底的T字形凸部,所述凸部包括头部和颈部,所述搅拌浆上设置通孔,所述搅拌桨的通孔穿过头部安装于颈部,并在驱动组件带动下围绕颈部旋转;或者,所述定位部为设置在内锅底部向上凸起的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端的螺母,所述搅拌桨上设有通孔,所述搅拌桨通过通孔套设在转轴上并通过设置在转轴上端的螺母限位,从而围绕转轴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包括可弹性形变的头部和收缩的颈部,所述定位部包括容纳所述头部的凹腔,所述凹腔的开口处设有防止所述头部脱离的收口,所述颈部设置在收口内并可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与电机相连的主动联轴器,所述搅拌桨设有与主动联轴器对应的从动联轴器,所述主动联轴器通过磁场带动从动联轴器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联轴器为永磁体,从动联轴器为含铁材质制成;或者所述主动联轴器为含铁材质制成,从动联轴器为永磁体。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联轴器与所述从动联轴器平行设置,所述主动联轴器与所述从动联轴器间隙为0.5mm~5mm。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转动速度为3-15圈/分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空气炸锅还包括设有搅拌桨和通过磁场驱动所述搅拌桨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搅拌桨与所述定位部可拆卸连接。通过磁场驱动搅拌桨转动,从而搅拌桨与驱动组件不直接接触,内锅底部不需要设置通孔,有效防止油脂、食物从内锅底部的通孔进入电机组件中,由于搅拌桨通过磁场驱动,因此,不需要设置刚性连接的转动轴,防止长期使用过程中造成的转动轴磨损。由于搅拌桨可以从锅体内拆卸,因此清洗更彻底,保证了烹饪器具的卫生。

2.所述定位部为设置在锅底中部凹槽,所述搅拌桨包括设置在凹槽内的凸起;或者所述定位部为设置在锅底中部凸起,所述搅拌桨设有环绕所述凸起的凹槽。通过凹槽与凸起的匹配,从而有效实现搅拌桨的定位,当搅拌桨转动搅拌食物时,可以将搅拌机定位在预定的范围内,防止搅拌桨发生位移。

3. 所述定位部还包括防止所述搅拌桨与所述内锅脱离的轴向限位部。通过设置轴向限位部,防止搅拌桨转动受到食物的阻挡、旋转时离心力从定位部脱离。

4. 所述定位部为设置在锅底的T字形凸部,所述凸部包括头部和颈部,当搅拌桨在内锅中沿着颈部转动时,头部有效实现对搅拌桨的轴向限位。由于头部和颈部是一体的,不需要单独设置轴向限位件,因此结构更加简单,并且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受到头部的干涉,因此转动更加顺畅。

由于搅拌桨在使用、清洗过程中需要经常拆卸,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通孔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拆卸之后,可能导致通孔变形或扩张,导致通孔的尺寸大于头部的尺寸。因此,通过可拆卸的螺母代替头部,可以使得轴向固定更加可靠。

5. 所述搅拌桨包括可弹性形变的头部和收缩的颈部,所述定位部包括容纳所述头部的凹腔,所述凹腔的开口处设有防止所述头部脱离的收口,所述颈部设置在收口内并可转动。通过收缩的颈部与收口配合,则可实现搅拌桨转动时的有效限位,不需要单独设置限位件,因此,结构简单。凹腔的深度不需要设置很深,可以容纳头部即可,搅拌桨不需要设置较长的通孔,因此,更加容易清洗。

6.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与电机相连的主动联轴器,所述搅拌桨设有与主动联轴器对应的从动联轴器,所述主动联轴器通过磁场带动从动联轴器转动。通过主动联轴器带动从动联轴器转动,由于搅拌桨与电机不直接相连,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对电机轴的磨损较小,有效延长了电机的工作寿命。

7. 所述主动联轴器与所述从动联轴器平行设置,所述主动联轴器与所述从动联轴器间隙为0.1mm~10mm。如果设置间隙过大,则磁传动效果较差,不能有效实现对食物的搅动。同样,间隙也不能设置过小,通常来说主动联轴器与从动联轴器的间隙应当大于内锅底壁的厚度。

8.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转动速度为3-15圈/分钟。如果搅拌桨转速过小,则食物搅拌速度很慢,受热不够均匀。如果搅拌桨转速过快,则可能破坏食物的完整性,造成食物残渣较多,烹饪出的食物不够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可拆卸搅拌桨与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可拆卸搅拌桨与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可拆卸搅拌桨与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可拆卸搅拌桨与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盖体1、锅体2、内锅21、凹槽211、卡槽2111、凸出部214、热风装置3、加热装置31、风扇32、搅拌桨4、叶片41、卡扣4211、连接部42、凸起421、从动联轴器43、按钮44、驱动组件5、电机51、主动联轴器52。

凹腔210、收口219、头部427、颈部428。

T字形凸部217、头部2171、颈部2172、通孔417。

凸起215、卡扣2151、凹陷部216、凹槽425、卡槽42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磁传动空气炸锅,包括锅体2、盖体1,所述盖体1相对于锅体2铰接,从而使得盖体1相对锅体可转动,从而打开关闭锅体,所述锅体2内设有内锅21,所述盖体1内设有热风装置3,当盖体1与锅体2闭合时,盖体与内锅21形成烹饪腔,所述热风装置3包括加热装置31和风扇32,所述风扇将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吹向烹饪腔,加热烹饪腔内的食物。

所述内锅21底部设有定位部,定位部包括设置在锅底中部的凹槽211,所述搅拌桨4包括叶片41和连接部42,所述连接部42向下延伸形成凸起421,所述凸起421可拆卸地设置在凹槽211内。内锅21下方设有驱动组件5,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51、与电机相连的主动联轴器52,主动联轴器52采用永磁体材料制成,搅拌桨的轴42下方还设有从动联轴器43,所述从动联轴器43采用含铁材质制成,主动联轴器与从动联轴器的间隙为2mm。

在烹饪过程中,先将食物放置在烹饪腔内,主动联轴器52随着电机51的转动而转动,由于主动联轴器52在转动时,通过磁场带动从动联轴器43转动,搅拌桨的叶片41搅拌烹饪腔内的食物,使得烹饪腔内的食物混合,受热更加均匀。在搅拌桨转动过程中,由于凸起421设置在内锅的凹槽内,因此,搅拌桨沿着凹槽做圆周转动时,有效防止搅拌桨产生水平位移。搅拌桨转动的转速为7圈/分钟。

所述凹槽的边缘的向内侧设有卡槽2111,所述凸起421的外周侧设有卡扣4211,所述搅拌桨上还设有按钮44,所述按钮44通过传动机构与卡扣4211连接,按压按钮44时,所述卡扣4211可收缩至凸起421内部,从而使得凸起421可放入凹槽内,当松开按钮44时,所述卡扣4211伸出凸起421,所述卡扣4211卡设在卡槽2111内,在搅拌桨4转动过程中,由于凸起421设置在凹槽内,卡槽2111与卡扣4211配合,有效防止食物对搅拌桨产生阻力引起搅拌桨在转动过程中发生位移。

可以理解,主动联轴器与所述从动联轴器间隙可以适当调整,例如为0.5mm、0.8mm、1mm 、3mm、4mm、5mm。所述间隙是指主动联轴器的上表面与与从动联轴器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如果设置间隙过大,则磁传动效果较差,不能有效实现对食物的搅动。同样,间隙也不能设置过小,通常来说主动联轴器与从动联轴器的间隙应当大于内锅底壁的厚度。

可以理解,搅拌桨的转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例如3圈/分钟、4圈/分钟、5圈/分钟、6圈/分钟、8圈/分钟、9圈/分钟、10圈/分钟、11圈/分钟、12圈/分钟、13圈/分钟、14圈/分钟、15圈/分钟。如果搅拌桨转速过快,则可能破坏食物的完整性,造成食物残渣较多,烹饪出的食物不够美观。

可以理解,从动联轴器43与搅拌桨可以一体成型,从而使得加工更简单。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设置方式不同。

如图3所示,所述从动联轴器沿着所述凸起421的外周设置,所述凸起421和从动联轴器可拆卸连接在凹槽内,在内锅21的外表面对应凹槽处设有对应的凸出部214,所述主动联轴器环绕凸出部214设置。主动联轴器的内表面与从动联轴器的外表面距离为2mm。该设置方式,有效增加了主动联轴器与从动联轴器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磁传动的驱动力。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搅拌桨与内锅的连接结构不同。

所述搅拌桨包括叶片41和连接部42,连接部42包括可弹性形变的头部427和收缩的颈部428,所述锅底中部的凹槽包括凹腔210和开口,开口处设有防止头部脱离凹腔的收口219,头部427的直径略大于收口219的直径,以使得头部经过弹性形变后可穿过收口219,颈部428的直径略小于收口219的直径,使得颈部428设置在收口219内时,颈部428可以转动。当需要安装搅拌桨42时,只需要用力将头部从凹腔的收口219向下按压,头部427受到挤压发生形变后穿过收口219进入凹腔210,烹饪过程中,轴42在收口219内转动,叶片41随着轴42转动并搅拌烹饪腔内的食物。搅拌桨4的转速为8转/分钟,由于搅拌桨4的转速并并不快,因此,搅拌轴受到轴向的力也相对较小,头部427不会从收口219内脱出。当需要取出搅拌桨4时,只需要将搅拌桨4沿着轴向拔出即可。该方案通过搅拌桨与凹槽形状的配合实现定位,其结构简单,不需要额外的定位部件,即实现了搅拌桨的定位。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定位部的结构不同。

如图4-5所示,所述内锅21锅底中部内表面设有凸起215,所述搅拌桨设有环绕凸起215对应的凹槽425,所述凸起215的边缘设有卡扣部2151,所述凹槽425内侧设有与卡扣2151对应的卡槽4251,凹槽425的下端设有从动联轴器,内锅21下方设有与从动联轴器43对应的主动联轴器52,所述主动联轴器为含铁材质制成,从动联轴器为永磁体制成。当驱动组件5的主动联轴器52转动时,驱动从动联轴器43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桨4转动,当搅拌桨4转动时,所述凹槽425相对凸起215转动,由于凸起215的作用,有效防止搅拌桨4在水平方向发生位移。并且凸起215的卡扣部2151与卡槽425配合,因此,在搅拌过程中,即使受到食物向上方向的作用力,搅拌桨也不会向上运动脱离凸起215。

可以理解,主动联轴器52和从动联轴器43也可以都采用永磁体制成。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驱动组件的设置方式不同。

如图6所示,所述从动联轴器52所述凹槽425的内周设置,所述凹槽425和从动联轴器环绕设置在凸起215的外周,在内锅21的外表面对应凸起215处设有对应的凹陷部216,所述主动联轴器设置在凹陷部216的内侧。主动联轴器的外表面与从动联轴器的内表面距离为2mm。该设置方式,有效增加了主动联轴器与从动联轴器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磁传动的驱动力。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搅拌桨与定位部的连接方式不同。

如图7所示,所述内锅21包括锅底,在锅底中部设有向上延伸的T字形凸部217,所述凸部217包括头部2171和颈部2172,所述搅拌浆设有通孔417,所述头部截面为圆形,头部的直径略大于通孔417的直径,所述通孔417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从而通孔417穿过头部2171时具有一定的阻力,颈部2172的直径小于通孔417的直径,通孔417穿过头部2171套设在颈部2172上,从而将搅拌桨安装在颈部2172上并可沿着颈部2172转动。所述搅拌桨采用含铁材料制成,驱动组件包括包括电机51、与电机相连的主动联轴器52,当电机驱动主动联轴器52转动时,在磁场的作用下,带动搅拌桨4围绕颈部2172转动,从而搅拌腔体内的食物。由于头部2171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因此,当搅拌桨4转动时,可以有效防止搅拌桨4脱出,有效对搅拌桨4进行限位。由于颈部2172的直径略小于通孔的直径,因此,在搅拌过程中,阻力较小。

由于通孔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当需要拆卸搅拌桨时,只需要将搅拌桨4向上用力拔下即可。该方案结构简单,不需要设置单独的限位结构。

可以理解,所述头部也可以采用正方形、多边形等,只要保证在通孔穿过头部时具有一定的阻力即可。

实施例七:

实施例七与实施例六的区别在于:定位部的结构不同。

本实施例中,定位部包括具有螺纹的转轴和与螺纹配合的螺母,转轴与螺母配合形成T字形,搅拌桨包括设有通孔,通孔套设在转轴上,转轴的端部伸出通孔,螺母与螺纹配合,将搅拌桨限定在转轴上,搅拌桨可沿着转轴转动,螺母的直径大于通孔,螺母对连接部实现轴向限位,在转动过程中,连接部不会沿着轴向运动脱离转轴。

当需要拆卸搅拌桨时,只需要先将螺母从转轴的端部取下,向上提取搅拌桨,即可实现搅拌桨与转轴的分离。采用这种连接方式,不但拆卸方便,而且在转动过程中连接部不会收到轴向定位部的干涉,因此搅拌桨旋转的阻力较小,转动更加顺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