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连折叠双纸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296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相连折叠双纸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杯领域,尤其涉及相连折叠双纸杯。



背景技术:

纸杯在日常生活中为常用品,使用虽然方便,但有很多不足之处,携带不方便,饮用起来也不方便,由于纸杯较软,饮用时间长了,与嘴巴相接触的地方容易软点最后烂掉,加上现有的纸杯没有杯盖导致杯口长时间裸露在外易脏不卫生,所以需要一种新产品代替,为此特设计相连折叠双纸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相连折叠双纸杯,包括双纸杯本体、杯底折痕线、第一折痕线、第二折痕线、第三折痕线、杯盖、吸管、吸管孔、杯袋、杯把、杯把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纸杯本体的底部横向设有杯底折痕线,双纸杯本体的杯身上从下往上依次设有第一折痕线、第二折痕线;所述的杯盖设于双纸杯本体的杯身上,且一端与双纸杯本体杯口边缘相连接;所述的第三折痕线横向设于杯盖上;所述的吸管设于双纸杯本体内侧壁上,且吸管底部和侧边均设有吸水口;所述的双纸杯本体设于杯袋中;所述的吸管孔设于杯盖上,且吸管孔底下正对着吸管;所述的杯把设有两个,分别设于双纸杯本体的左右两边,且二者之间通过杯把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的杯把连接板设有两片,分别设于双纸杯本体的前面和背面,且杯把连接板为“W”形,其与双纸杯本体的杯身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杯盖大于双纸杯本体中单个纸杯的杯口,杯口边缘上设有弧形裙边,杯盖上设有与杯口边缘上弧形裙边相匹配的凹槽。

所述的第一折痕线和第二折痕线把双纸杯本体的杯身分成三部分,这三部分的高度相同。

所述的吸管设有两根,均为可伸缩的万向吸管,同时吸管的直径小于杯盖上吸管孔的直径。

所述的双纸杯本体上的单个纸杯正面上的第一折痕线到杯底之间所形成的形状为等腰梯形。

所述的杯底折痕线将双纸杯本体的底部平分。

所述的杯盖设有两个,杯盖上的第三折痕线将杯盖平分,同时杯盖可以以双纸杯本体的杯口边缘与杯盖相连接的地方为中心做270度转动。

所述的双纸杯本体包括两个相同的纸杯,且两个纸杯并排设置,两个纸杯杯身相对的地方连接在一起。

所述双纸杯本体上设有容量标示。

本实用新型杯体和杯底的折痕线打开时杯底恢复圆形,同时杯体成圆柱形可直接立在平面上,加上杯中的吸管便于饮用,为了提高饮用水的干净和方便,加上了杯盖和杯把,杯盖上设有便于饮用的吸管孔,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个纸杯及杯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个纸杯及杯底示意图。

1.双纸杯本体;2.杯底折痕线;3.第一折痕线;4.第二折痕线;5.第三折痕线;6.杯盖;7.吸管;8.吸管孔;9.杯袋;10.杯把;11.杯把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相连折叠双纸杯,包括双纸杯本体1、杯底折痕线2、第一折痕线3、第二折痕线4、第三折痕线5、杯盖6、吸管7、吸管孔8、杯袋9、杯把10、杯把连接板11,双纸杯本体1的底部横向设有杯底折痕线2,且杯底折痕线2将双纸杯本体1的底部平分,双纸杯本体1的杯身上从下往上依次设有第一折痕线3、第二折痕线4;第一折痕线3和第二折痕线4把双纸杯本体1的杯身分成三部分,这三部分的高度相同;双纸杯本体1上的单个纸杯正面上的第一折痕线3到杯底之间所形成的形状为等腰梯形;杯盖6设于双纸杯本体1的杯身上,且一端与双纸杯本体1杯口边缘相连接;杯盖6大于双纸杯本体1中单个纸杯的杯口,杯口边缘上设有弧形裙边,杯盖6上设有与杯口边缘上弧形裙边相匹配的凹槽;第三折痕线5横向设于杯盖6上;杯盖6设有两个,杯盖6上的第三折痕线5将杯盖6平分,同时杯盖6可以以双纸杯本体1的杯口边缘与杯盖6相连接的地方为中心做270度转动;吸管7设于双纸杯本体1内侧壁上,且吸管7底部和侧边均设有吸水口;双纸杯本体1设于杯袋9中;吸管孔8设于杯盖6上,且吸管孔8底下正对着吸管7,吸管7设有两根,均为可伸缩的万向吸管7,同时吸管7的直径小于杯盖6上吸管孔8的直径;杯把10设有两个,分别设于双纸杯本体1的左右两边,且二者之间通过杯把连接板11相连接;杯把连接板11设有两片,分别设于双纸杯本体1的前面和背面,且杯把连接板11为“W”形,其与双纸杯本体1的杯身固定连接在一起;双纸杯本体1包括两个相同的纸杯,且两个纸杯并排设置,两个纸杯杯身相对的地方连接在一起;双纸杯本体1还上设有容量标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