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洗碗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台嵌式洗碗机的水路系统。
背景技术:
洗碗机是自动清洗碗、筷、盘、碟、刀、叉等餐具的设备,按结构可分为箱式和传送式两大类。洗碗机为餐厅、宾馆、机关单位食堂的炊事人员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增进清洁卫生。然而现有的洗碗机在进水加热的过程中往往加热不够充分,导致了清洗时热水不够,降低了清洗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台嵌式洗碗机的水路系统,其结构简单合理,水路加热性能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台嵌式洗碗机的水路系统,包括清洗腔、进水管、排水管和循环水管,清洗腔分别与循环水管和排水管连接,清洗腔与水管连接处设有过滤网,循环水管一端通过喷淋臂与清洗腔连接,循环水管另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循环水管上设有洗涤泵,排水管上设有排水泵,循环水管和进水管连接处设有蓄水腔,蓄水腔内设有加热部件。
进一步地,进水管上设有控制水流的进水阀。
进一步地,进水管上还设有测量水流量的流量计。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可拆卸地设置于清洗腔内底部较低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开启洗碗机后,清水从进水管流入蓄水腔中,再通过加热部件,然后从循环水管流入清洗腔中,通过喷淋臂对餐具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水流从排水管排出,通过油污测量装置可直观的观测水流中的油污从而得知清洗腔内餐具的清洗状态,过滤网可有效地防止餐具上的残渣物进入排水管,导致排水管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清洗腔、2进水管、3排水管、4循环水管、5过滤网、6喷淋臂、7蓄水腔、8加热原件、31排水泵、21进水阀、22流量计、41洗涤泵。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释。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台嵌式洗碗机的水路系统,包括清洗腔1、进水管2、排水管3和循环水管4,清洗腔1分别与循环水管4和排水管3连接,清洗腔1与水管连接处设有过滤网5,循环水管4一端通过喷淋臂6与清洗腔1连接,循环水管4另一端与进水管2连通,循环水管4上设有洗涤泵41,排水管3上设有排水泵31,循环水管4和进水管2连接处设有蓄水腔7,蓄水腔7内设有加热原件8。
在开启洗碗机后,清水从进水管2流入蓄水腔7中,在通过加热原件8加热,在打开进洗涤泵41后,清水从循环水管4流入清洗腔1中,通过喷淋臂6对餐具进行清洗,在打开排水泵31后,清洗后的水流从排水管3排出,过滤网5可有效地防止餐具上的残渣物进入排水管3,导致排水管3堵塞。
进水管2上设有控制水流的进水阀21,进水管2上还设有测量水流量的流量计22。进水阀21和流量计22通过电脑板控制,可实先控制进水量的多少。
所述过滤网5可拆卸地设置于清洗腔1内底部较低处,方便对残渣物的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