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桌支撑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358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办公用品,尤其是一种升降桌支撑脚。



背景技术:

经过研究学者对世界家具的发展史的考察发现:人类直立行走后在日常活动中发现坐下有利于减轻疲劳,从而发明了坐具。这种坐着工作的方式随之传承下来,但随着人们坐着办公的时间越来越长,人们逐渐意识到久坐反而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人们开始尝试做站交替式办公,渐渐的升降桌也就出现了,使用升降桌站式办公成为一种流行的健康办公方式。

自动升降桌一般是以电为动力来源,通过电动机控制机械装置来调节升降桌的高低,也可以通过压缩机控制气压棒或液压棒来调节升降桌的高度。优点:用电量很小、样式稳固美观、可升降范围大。此类桌有单柱及双柱形式,升降方式有遥控及手控两种。缺点:成本较高。其主要升降依赖电动升降系统,升降系统的好坏决定其使用寿命。

非自动升降桌是在自动升降桌的简化,它省去了电动机或压缩机,通过人力来调节机械装置、液压棒、气压棒。优点:成本较低。缺点:要升降时稍微花点小力气,需要用手来提拉某些按钮以达到升高的目的,而且,所升高度有限,做工普通、形单影只,很容易碰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复杂,活动范围不稳定,容易侧翻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活动范围较稳定,不易侧翻的升降桌支撑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桌支撑脚包括角钢的底面和侧面,角钢的侧面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连接有滑动器,滑动器沿滑动槽滑动,角钢的侧面外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头部直径大于滑动槽的宽度,螺栓的头部留在角钢的侧面外,螺栓的螺杆部穿过滑动槽与滑动器固定连接。

滑动槽起导向作用,限制滑动器的移动范围,滑动槽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长短。螺栓提供预紧力,螺栓的头部留在角钢的侧面外侧,通过螺栓部将滑动器预紧,通过预紧力对滑动器施加移动时的摩擦力,防止滑动器移动过快脱离滑动槽,增加滑动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滑动器上设置有弹性部件连接部,弹性部件连接部上连接有弹簧。

滑动器通过弹簧连接在角钢上,增加滑动器的自动回收功能,可使滑动器做往复滑动。

作为优选,角钢的底面设置有钩部,钩部连接弹簧。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活动范围较稳定,不易侧翻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角钢的底面,2-角钢的侧面,3-滑动器,4-滑动槽,5-弹性部件连接部,6-弹簧,7-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桌支撑脚,如附图1所示,包括角钢的底面1和侧面2,角钢的侧面2设置有滑动槽4,滑动槽4内连接有滑动器3,滑动器3沿滑动槽4滑动,角钢的侧面2外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头部直径大于滑动槽4的宽度,螺栓的头部留在角钢的侧面2外,螺栓的螺杆部穿过滑动槽4与滑动器3固定连接。

滑动槽4内镶有导槽,滑动器3可卡在导槽上滑动,当需要增加滑动摩擦力时,可拧紧螺栓,增加预紧力以挤压滑动器3和滑动槽4之间的摩擦。

滑动器3上设置有弹性部件连接部5,弹性部件连接部5上连接有弹簧6。弹簧的最大弹性长度为滑动器3的最大行程。

角钢的底面1设置有钩部7,钩部7连接弹簧6。通过弹簧6将滑动器3与角钢连接在一起,增加整个支撑脚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