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563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炖锅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壳1、保温罩2以及内锅3,保温罩2和内锅3之间设置有加热部4,保温罩2上设置有开口5,加热部4的一部分从开口处伸出,伸出部分的底端设置有接线端子6。在实际用户使用时容易有溢水的状况发生,在溢水时,锅体内的食物容易进入保温罩2和内锅3之间并与接线端子6接触,从而造成安全隐患。为了用户使用安全,认证机构会检测产品相关的安全隐患。检测的其中一项是溢水测试。图1示出了溢水测试的电炖锅的纵剖结构示意图,进行溢水测试时需要将产品倾斜5°。然后将容器容量15%的水在1分钟内持续倒入产品,检测接线端子6是否无水滴。为了能达到溢水测试的要求,通常会保温罩2的开口5处设置向上设置的翻边到一定的高度,使得进入内锅3和保温罩2之间的水被挡在翻边之外,从而减小水接触接线端子6的几率。但是上述结构还是会有部分水越过翻边进入开口,当水越过翻边时容易溅到或流到接线端子6上,造成电器强度不通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防溢水的能力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壳;内锅,设置在外壳内用以盛放食物;保温罩,设置在外壳与内锅之间,保温罩包括侧壁以及与侧壁连接的底壁,底壁上设置有开口,保温罩上还设置有过流结构,过流结构设置在开口远离保温罩的轴线的一侧;加热部,设置在内锅与保温罩之间,加热部包括加热盘、连接部以及接线端子,连接部的一端与加热盘连接,接线端子连接在连接部的第二端,连接部的第二端位于开口处或者穿过开口向外壳的底部延伸。

进一步地,保温罩的侧壁靠近底壁的部分与底壁垂直。

进一步地,保温罩的侧壁靠近底壁的部分相对于底壁倾斜设置,并且保温罩的侧壁靠近底壁的部分由下至上内径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过流结构设置在底壁和/或保温罩的侧壁靠近底壁的部分上。

进一步地,过流结构为过流孔。

进一步地,开口处设置有挡流结构。

进一步地,挡流结构为向上延伸的翻边。

进一步地,连接部设置在开口远离过流结构的一侧。

进一步地,外壳上设置有排水口,过流结构与排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排水口为排水孔。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炖锅、电砂锅或者电饭煲。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烹饪器具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壳、保温罩以及内锅。保温罩的底壁上设置有开口和过流结构,过流结构设置在开口远离保温罩的轴线的一侧。当进行溢水测试时,烹饪器具被放置在倾斜的测试台上,然后向内锅内倒入预定容积的水。当发生溢水现象时,一部分水会沿着保温罩与内锅之间的间隙进入保温罩内,当水流到保温罩的底部时会先经过过流结构,将大部分的水排出,而没有从过流结构中排出的水将会从开口处的较低的部位排出,避开接线端子。上述结构使得大部分的流入保温罩与内锅之间的水从过流结构中排出,少部分的水从开口排出,从而降低了接线端子接触到水的几率,从而提高了防溢水的能力,解决了技术中的烹饪器具防溢水的能力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烹饪器具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的烹饪器具的保温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保温罩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5的保温罩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外壳;20、内锅;30、保温罩;31、侧壁;32、底壁;321、开口;322、过流孔;323、翻边;40、加热部;41、加热盘;42、接线端子;43、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外壳10、内锅20、保温罩30以及加热部40。其中,内锅20设置在外壳10内用以盛放食物。保温罩30设置在外壳10与内锅20之间,保温罩30包括侧壁31以及与侧壁31连接的底壁32,底壁32上设置有开口321,保温罩30上还设置有过流结构,过流结构设置在开口321远离保温罩30的轴线的一侧。加热部40设置在所述内锅20与所述保温罩30之间,所述加热部40包括加热盘41、连接部43以及接线端子42,所述连接部43的一端与加热盘41连接,所述接线端子42连接在所述连接部43的第二端,所述连接部43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开口321处或者穿过所述开口321向所述外壳10的底部延伸。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烹饪器具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壳10、保温罩30以及内锅20。保温罩30的底壁32上设置有开口321和过流结构,过流结构设置在开口321远离保温罩30的轴线的一侧。当进行溢水测试时,烹饪器具被放置在倾斜的测试台上,然后向内锅内倒入预定容积的水。当发生溢水现象时,一部分水会沿着保温罩30与内锅20之间的间隙进入保温罩30内,当水流到保温罩30的底部时会先经过过流结构,将大部分的水排出,而没有从过流结构中排出的水将会从开口321处的较低的部位排出,避开接线端子42。上述结构使得大部分的流入保温罩30与内锅20之间的水从过流结构中排出,少部分的水从开口321排出,从而降低了接线端子接触到水的几率,提高了防溢水的能力,解决了技术中的烹饪器具防溢水的能力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烹饪器具上具有控制面板,接线端子42优选位于保温罩30靠近控制面板的部位,因此,图2中示出的位置是最容易溢水的位置。图2的箭头示出了从内锅20内流出的水的流路,当整个烹饪器具倾斜并向内锅内加入水时,大部分的水会直接流到外壳外,少部分水进入保温罩30与内锅20之间。进入保温罩30与内锅20之间的水沿着保温罩的侧壁向下流,然后将分为两路,一路从过流结构流出,另一路从开口321处排出。上述结构使得大部分的流入保温罩30与内锅20之间的水从过流结构中排出,少部分的水从开口321排出,从而降低了接线端子接触到水的几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接线端子42可以设置在保温罩30与外壳10之间也可以设置在开口321处。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保温罩30的侧壁31靠近底壁32的部分与底壁32垂直。上述结构简单、便于成型。另外,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保温罩30的侧壁31靠近底壁32的部分相对于底壁32倾斜设置,并且保温罩30的侧壁31靠近底壁32的部分由下至上内径逐渐增大。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过流结构设置在底壁32上。上述结构使得进入保温罩30与内锅20之间的水能够能多的从过流结构中排出,减少水进入开口321的几率,从而降低了接线端子接触到水的几率。

另外,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过流结构设置在保温罩30的侧壁31靠近所述底壁32的部分上。

如图2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过流结构为过流孔322。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当然,上述过流结构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设置在保温罩30上的排水管,水流至排水管的进口后会沿着排水管的管壁流动,以将这部分水引出保温罩30。

为了进一步降低接线端子接触到水的几率,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开口321处设置有挡流结构。当整个烹饪器具倾斜并向内锅内加入水时,大部分的水会直接流到外壳外,少部分水进入保温罩30与内锅20之间。进入保温罩30与内锅20之间的水沿着保温罩的侧壁向下流,然后将分为两路,一路从过流结构流出,另一路继续向上流动,然后从被开口321处的挡流结构止挡,使得水被止挡在挡流结构外,从而大大降低了水进入开口321的几率,进而降低了接线端子接触到水的几率。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挡流结构为向上延伸的翻边323。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翻边323的高度,通过设置合理的高度使得水能够被尽量地止挡在挡流结构外,从而降低了接线端子接触到水的几率。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设置在开口321远离过流结构的一侧。由于水会从开口321靠近过流结构的一侧流出,因此,上述结构降低了接线端子与溢出的水的接触的几率。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上设置有排水口(图中未示出),过流结构与排水口连通。当溢出的水从开口321以及过流结构中排出后,会从外壳10上的排水口流出至外壳10外,从而保证溢出的水能够及时地从外壳10中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排水口为排水孔。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电炖锅。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也可以为电砂锅或者电饭煲。

下面具体说明一下在溢水测试时水流的流向:

电炖锅在溢水测试时,进入保温罩30与内锅20之间的水会沿着保温罩30的侧壁31流动,然后首先到达保温罩的过流孔322,大部分的水从过流孔322中流走,这部分的水流到外壳10内并从外壳10上的排水口排出。而只有少部分的水继续向着开口321流动,当水流动至开口321处时,这部分水中的大部分或者全部会被翻边323挡在开口321外侧,极少部分水会进入到开口321内,从而减少了接线端子与水接触的风险,保证了电气强度,达到了理想的防溢水要求,使得防溢水测试能够顺利通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