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的组合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1839阅读:1310来源:国知局
可移动的组合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旋转式柜橱或架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的组合柜。



背景技术:

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对居室空间的利用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节省空间,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显然,功能单一的传统家具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尤其是对于小户型空间,因为购买大件的家具会让居室更窄。

目前市售的组合柜虽然种类繁多,款式各异,但大多数组合柜无非是在存储空间的大小、材料以及安全性能等方面做出改进,这些组合柜往往固定于一处,或靠近墙体或嵌入至墙体内,不能方便移动,且仅仅是个组合柜,使用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可移动的组合柜,以解决组合柜不能移动的技术问题。

本方案中的可移动的组合柜,包括,组合柜,所述组合柜包括若干个柜子,所述若干个柜子上端的四角边设有安装槽孔;夹轮,所述夹轮设置在所述柜子底端的四角边,所述夹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滚轮和固定件,所述滚轮上设有轮槽,所述轮槽内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可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一端设置在所述滚轮上,所述滚轮上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可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柜子在未拼接成组合柜时,其夹轮的第一支架通过固定件与第二支架连接,其形成了三角形。通过使用者的力道,让第一支架在轮槽内移动,伴随着滚轮改变方向,还可将柜子随意移动;当需要将柜子拼接成组合柜时,将第一支架从固定件取下,并安装在其余柜子的安装槽孔内,将第三支架通过固定件与第二支架相互固定,且第三支架上的安装孔通过螺栓固定在滚轮上,将滚轮固定在相邻两两柜子之间,且相邻两两柜子通过夹轮相互固定,并且还可根据使用者自身的需求,可更改组合柜的高度和长度。

在组合柜两侧最下方的柜子夹轮不需要再进行夹持固定,是用于移动组合柜的。操作方便,还可在柜子组合前移动每一个柜子,组合后还可移动整个组合柜。

进一步,所述安装槽孔长度与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长度相等。为了方便将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固定在安装槽孔内。

进一步,所述安装槽孔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的厚度。为了方便将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固定在安装槽孔内。

进一步,所述若干个柜子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相等。为了方便拼接柜子形成组合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夹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组合柜1、夹轮2、第一支架21、滚轮22、轮槽221、第二支架23、第三支架24、固定件25。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可移动的组合柜,包括组合柜1本体,该组合柜1分为11~21个柜子,每一个柜子的大小和尺寸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定制制作柜子,该柜子拼接成长为4个柜子长度,高为3个柜子的高度,还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将柜子拼接成不同的多边形,在每个柜子底端的四边角设有夹轮2,除了安装夹轮2的边角,其余柜子的边角设有安装槽孔,使用夹轮2将相邻的两两之间的柜子相互固定,如图2所示,该夹轮2包括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3、滚轮22和第三支架24,其中第二支架23固定设置在柜子的边角处,第二支架23的一侧并排设有两个安装孔,其中一安装孔通过螺栓安装在滚轮22上,另一个安装孔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件25上,固定件25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三支架24上,第三支架24上设有两个安装孔,其中一安装孔通过螺栓安装在滚轮22上,该滚轮22上设有轮槽221,该轮槽221内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架21。

具体使用如下:柜子在未拼接成组合柜1时,其夹轮2的第一支架21通过固定件25与第二支架23连接,其形成了三角形。通过使用者的力道,让第一支架21在轮槽221内移动,伴随着滚轮22改变方向,还可将柜子随意移动;当需要将柜子拼接成组合柜1时,将第一支架21从固定件25 取下,并安装在其余柜子的安装槽孔内,取出第三支架24,将第三支架24通过固定件25 与第二支架23相互固定,且第三支架24上的安装孔通过螺栓固定在滚轮22上,将滚轮22固定在相邻两两柜子之间,且相邻两两柜子通过夹轮2相互固定,并且还可根据使用者自身的需求,可更改组合柜1的高度和长度。

在组合柜1两侧最下方的柜子夹轮2不需要再进行夹持固定,是用于移动组合柜1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