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空气流通器的衣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1279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空气流通功能的衣柜,以保证衣柜内的衣物干燥整洁。



背景技术:

衣柜是常见的家用器具,其外形各异,内部设计有抽屉、挂架以及储物盒等,用于存放各类衣物或家用物品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具。

现有的衣柜整体结构比较简单,其注重的是靓丽的外形、材质以及空间大小等,而鲜有对衣柜内部环境调节的设计。衣柜内部通常条件下相对密闭,与外界不通气,容易使衣服变得潮湿、发霉,这种情况在气候相对潮湿的南方尤为显著。在潮湿的环境以及空气温度过高的条件下,衣柜内部容易滋生细菌,使得衣服的清洁度降低。

对于上述问题,传统的应对方法是在衣柜内部放置除湿剂或其他吸湿类的材料,除湿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衣柜内部的潮湿问题,但需要定期更换,非常麻烦,并且整体除湿效果不甚理想。因此,设计一种能够自动调节温度与湿度的衣柜是当前本领域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空气流通功能的衣柜,可调节衣柜内部的温度、湿度,避免衣柜内的衣物出现潮湿、发霉等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空气流通器的衣柜,包括空心的柜体,在柜体内部沿平行于柜体长度方向设置有隔架,隔架将柜体内部分隔成储物区和除湿区,其中储物区靠近柜门,在储物区中设置有挂杆;在除湿区中设置有空气流通器,空气流通器包括活动式安装的出风口,出风口通过输风管与安装在柜体外壁上的风机连接;所述的除湿区中靠近隔架的位置活动式安装有紫外线灯;在柜体的底板上分布有通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除湿区中沿垂直于柜体的底板方向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套装有滑套,所述的紫外线灯固定在滑套上;在第一滑轨上铺设有齿条,所述的滑套上安装有带有齿轮的驱动器,通过驱动器改变紫外线灯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除湿区所在的柜体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装配有滑箱,所述的出风口安装在滑箱上;滑箱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固定销,滑轨上分布有多个与固定销配合的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柜体的内壁上分布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均连接至一个设置在柜体外壁上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所述的风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风口为喇叭形结构,出风口倾斜于水平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挂杆包括底杆以及并排设置在底杆上的固定杆和活动杆,在固定杆和活动杆上横向分布有多个同时穿过固定杆、活动杆的卡槽,所述的活动杆能相对于固定杆的轴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活动杆的一端与柜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通过电机驱动的凸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本实用新型在衣柜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空气流通器等,可以根据衣柜内部当前的温度、湿度来控制是否开启空气流通器,从而可以以自动的模式来保持衣柜内部空气干燥;

2.本实用新型的衣柜还可以对衣物进行全面的紫外线消毒,使得衣物上不会滋生细菌,保持衣物的洁净程度;

3.本方案中可以设置多种模式来进行自动控制:定时模式,可以定时打开空气流通器对衣柜内部进行通气;潮湿模式,可以根据当前的湿度值选择是否开启空气流通功能,或者进行衣物的烘干;温度模式,预先设置最高温度限制,超过最高温度时对衣柜内部进行冷处理,从而使得整个衣柜的智能化程度高,更加符合人们的实际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挂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A—储物区,B—除湿区,1—柜体,2—柜门,3—支架,4—紫外线灯,5—温度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7—控制面板,8—隔板,9—挂杆,91—底杆,92—固定杆,93—活动杆,94—卡槽,95—凸轮,10—风机,11—底板,12—通风孔,13—固定销,14—滑箱,15—出风口,16—驱动器,17—第一滑轨,18—输风管,19—第二滑轨,20—隔架。具体实施方式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带有空气流通器的衣柜,包括空心的柜体1,在柜体1内部沿平行于柜体1长度方向设置有隔架20,隔架20将柜体1内部分隔成储物区A和除湿区B,其中储物区A靠近柜门2,在储物区A中设置有挂杆9;在除湿区B中设置有空气流通器,空气流通器包括活动式安装的出风口15,出风口15通过输风管18与安装在柜体1外壁上的风机10连接;所述的除湿区B中靠近隔架20的位置活动式安装有紫外线灯4;在柜体1的底板11上分布有通风孔12。

本实用新型主要考虑到衣柜中容易由于潮气的影响而造成衣物潮湿、发霉的问题,而设置了带有空气流通器的衣柜。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衣柜,柜门2采用滑动式安装,图1展示的是一半柜门2打开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本方案的衣柜,内部由隔板8分隔成为上下两部分,是两个独立的空间,可以分别放置衣物。

如图2所示,为柜体1的侧面结构部分剖视图。从这个图中展示出了柜体1内部的储物区A和除湿区B,其中储物区A即上述的两个独立的空间,而除湿区B是为了安装空气流通器和紫外线灯4。相比于储物区A,除湿区B的空间更小一些。储物区A中的挂杆9,是用来挂衣物的。衣物搭在衣架上以后,再将衣架挂在挂杆9上。

本方案的空气流通器,如图2所示,包括一个喇叭形的出风口15,出风口15倾斜于水平面设置,安装在靠近柜体1顶面的位置,这样从其中吹出的干燥空气可以依次向下透过衣柜内部;干燥的空气可以带走衣柜内部的湿气,由于湿气较沉,容易积聚在衣柜的底部,因此在衣柜的底板11上分布有通风孔12,干燥的空气带着湿气最终从通风孔12被排除,有效地保证了衣柜内部的干燥。底板11底部通过支架3支撑,可以保证空气能有效排除。干燥空气来自于安装在柜体1外壁上的风机10,风机10内部有除湿系统以及电热丝,除湿系统可以除去周围空气里的湿气,而电热丝可以视情况为空气增温。

本方案考虑到衣柜内衣物的洁净卫生,设置了紫外线灯4。紫外线灯4固定安装时,不能全面消毒,效果不好,因此紫外线灯4是活动式安装的。具体的,如图2所示,除湿区B中沿垂直于柜体1的底板11方向设置有第一滑轨17,第一滑轨17上套装有滑套,所述的紫外线灯4固定在滑套上;在第一滑轨17上铺设有齿条,所述的滑套上安装有带有齿轮的驱动器16,通过驱动器16改变紫外线灯4的位置。驱动器16可以采用电机,电机带动齿轮旋转,齿轮与齿条配合,带动滑套移动,也就改变了紫外线灯4的位置。可以设置自动巡航模式,使驱动器16带着紫外线灯4缓缓上下移动,则紫外线会透过隔架20将储物区A内存放的衣物进行彻底的消毒。

紫外线等移动的同时,如果能使挂着的衣物缓缓摆动,则能更充分地对衣物的表面进行消毒。本方案设计了一种挂杆9结构,如图4、图5所示,挂杆9包括底杆91以及并排设置在底杆91上的固定杆92和活动杆93,在固定杆92和活动杆93上横向分布有多个同时穿过固定杆92、活动杆93的卡槽94,所述的活动杆93能相对于固定杆92的轴向滑动,当活动杆93相对于固定杆92滑动时,固定杆92上的卡槽94将与活动杆93上的卡槽94相互错开;具体地,活动杆93的一端与柜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活动杆93的另一端设置有通过电机驱动的凸轮95。衣物通过衣架挂在固定杆92的卡槽94上,那么当电机驱动凸轮95旋转时,凸轮95凸起的部分将周期性地推动活动杆93的端部,使活动杆93与固定杆92上的卡槽94周期性地错开,错开时由于衣架挂在卡槽94中,那么在卡槽94的相对作用下,将使卡槽94中的衣架挂钩部分旋转,由此衣架可以带动衣物缓缓旋转,配合紫外线灯4,起到充分消毒的作用。复位弹簧则是在凸轮95不与活动杆93接触时对活动杆93进行复位。

如图2所示,除湿区B所在的柜体1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滑轨19,第二滑轨19上装配有滑箱14,所述的出风口15安装在滑箱14上;滑箱14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固定销13,滑轨上分布有多个与固定销13配合的插孔;即出风口15的位置也是可以调整的,可根据衣物挂放的区域来调整出风口15的位置及朝向,调整前先拔出固定销13,推动滑箱14在第二滑轨19上移动,待到达合适位置以后,再插入固定销13,使固定销13卡在插孔中,以固定出风口15的位置。

为了能够实现柜内温湿度的自动控制,本方案中柜体1的内壁上分布有温度传感器5和湿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5、湿度传感器6、紫外线灯4均连接至一个设置在柜体1外壁上的控制面板7,控制面板7与所述的风机10连接。控制面板7内部有控制器,控制器起到综合调控的作用,并可将当前温度、当前湿度在控制面板7的显示屏上显示出来。配合不同的策略,控制器可以决定柜内的模式,例如可以设置柜内最高温度阈值,超过时,则控制器开启风机10,采用不加热的形式对内部进行冷处理;而柜内空气湿度过大时,则需要进行干燥处理,此时控制器打开除湿系统、电热丝和风机10,利用温度较高的干燥空气对内部进行除湿;还可以设置定时模式,即在不同的时间段打开风机10对柜内进行通气;同时控制面板7上也可设置紫外线灯4的开启时间,以时刻保持柜内的干燥与洁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