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汤油分离保温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4513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汤油分离保温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型发明属于厨房餐具领域用品,具体来说是一种汤油分离保温碗。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煲各种各样的汤,为身体补充营养,但每次汤表面都会有一层油,不仅油腻影响食欲,经常食用还不利于身体健康。为了喝到健康不油腻的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汤油分离保温碗,能比较彻底的去除浮油,分离过程保留汤的营养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发明的目的

设计了一种汤油分离保温碗,较为彻底的去除汤表面的浮油。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汤油分离保温碗,主要包括:碗、碗盖、滤网、活动碗底、圆柱形橡皮塞、两个齿轮,弹簧钢,转动把手等。转动把手,通过齿轮带动橡皮塞运功,控制汤液流动,将汤和油分离开。

优选的是:碗壁为透明保温材料,减少汤油分离过程中温度降低,使得分离之后的汤不需要再次加热就可以食用;通过透明的碗壁观察碗内的分离情况来控制橡皮塞紧贴管壁内侧运动。

优选的是:碗有三层,第一层有活动的底部,可以手动抽出来和按进去。

优选的是:第二层底部的滤网孔径只允许液体流过,汤渣会留在第一层,汤液和油会透过滤网进入第二层。

优选的是:分液装置下方与第三层连接处为螺纹口,可以手动拧开。

优选的是:分液装置类似于分液漏斗的颈部结构,特别的是,将分液漏斗的旋塞换成了紧贴管壁内侧的圆柱形橡皮塞,橡皮塞另一端通过弹簧钢连接到第二齿轮的主轴上。

优选的是:第二齿轮主轴的一端连接弹簧钢,主轴的另一端通过球铰固定在分液装置管壁上;第一齿轮主轴的一端延伸出管外,呈把手形状,主轴的另一端通过球铰固定在分液装置管壁上。

优选的是:人力摇动把手,转动齿轮,改变弹簧钢状态,进而控制橡皮塞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汤油分离保温碗整体图

图2为分液装置细节图

图3为第二齿轮结构图

图4为第一齿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汤煲好后,连同汤渣汤液一并导入汤油分离保温碗上层(2),盖上碗盖(1),防止灰尘掉入碗内。接着手动拔出上层的固定碗底(12),汤液和油通过滤网(3)进入中层(4),汤渣留在上层(2),汤液和油滤干后,将上层的碗底(12)按进去。静置几分钟,让汤和油在中层(4)分层(上油下汤),透过透明碗壁观察碗内的情况,分层结束后,逆时针转动把手(10),第一齿轮(9)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8)顺时针转动,弹簧钢(11)受力弯曲,沿着第二齿轮(8)主轴绕圈收起,橡皮塞(7)开始向右运动,颈部打开,中层(4)和下层(6)连通,下方的汤通过分液装置(5)开始往下层(6)流动。透过透明碗壁观察液面变化,观察到油液面快到达分液装置时,将把手(10)顺时针转动,第一齿轮(9)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8)逆时针转动,弹簧钢回弹拉直,推动橡皮塞(7)向左运功,颈部关闭,浮油全部留在了中层(4),汤全部留到下层(6)。从分液装置底部螺纹口拧下下层(6),将下层(6)中的清汤和上层 (2)中的汤渣倒在普通的碗里便可以食用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