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料理机,特别是针对一种可以保持料理机杯体内部压力的杯盖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具备多种功能于一身的食物料理机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但是现有的料理机在加热工作时都采用直接将蒸汽通过排气孔排出的方式,然而容器内部蒸气压力越大,水的沸点也越高,食材也越容易被煮熟。采用上述方式,容器内一旦产生蒸气便立即由排气孔排出,因而食材被加热煮熟的时间将相对延后,工作效率和能量利用率也相对较低;并且大量的蒸汽排出将导致水分的大量丧失,所以也会影响到食材的口感,严重的甚至丧失原有风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保持料理机杯体内部蒸汽压力的杯盖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 所述杯盖设置有保压阀,所述保压阀包括阀体、阀盖、阀芯,所述阀体底部设置有连通杯体内部的排气孔,所述阀芯安装在所述排气孔的上方,所述阀盖安装在所述阀体上,所述保压阀还设置有排气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杯盖与所述阀体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杯盖的中心设有安装孔,所述阀体的底部套有橡胶圈,所述阀体通过所述橡胶圈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阀体的底部开有环形槽,所述橡胶圈套在所述环形槽上。
进一步,所述排气孔的上方设置有导槽,所述阀芯安装在所述导槽内。
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为球形,所述排气孔为圆孔且直径小于所述阀芯的直径;所述导槽由2根或2根以上的立柱构成,所述立柱围绕在所述排气孔的周围并相互间隔,所述立柱的顶部设置有挡钩。
进一步,所述阀盖内部设置有竖直向下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阀芯的上方,所述限位凸台的高度能够保证限制所述阀芯从所述导槽上部脱离。
进一步,所述阀体内部底面为向中心所述排气孔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所述阀体与所述阀盖通过螺纹联接,所述阀体的螺纹末端设置有竖直凸台。
进一步,所述阀盖内部还设置有固定筋,所述固定筋与所述阀盖盖沿之间安装有橡胶垫片,盖紧所述阀盖,所述橡胶垫片与所述阀体挤压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通过在杯盖顶部安装简易保压阀的方式,可以很好的维持料理机杯体内部适当的蒸汽压力,提高了水的沸点,因而可以有效地缩短食材的加热时间,节省了能源、挺高了效率;同时也减少了蒸汽排放量,减少了水分丧失,降低了对食材口感的影响,可以保持食材原有的良好风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部件保压阀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部件保压阀与杯盖脱离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部件阀盖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部件阀盖的有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阀盖结构安装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4、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料理机杯盖结构,所述杯盖1设置有保压阀2,所述保压阀2包括阀体21、阀盖22、阀芯23,所述阀体21底部设置有连通杯体内部的排气孔211,所述阀芯23安装在所述排气孔211的上方,所述阀盖22安装在所述阀体21上,所述保压阀2还设置有排气道221;所述排气道221最好设置在所述阀盖22上,也可以设置在所述阀体21上。料理机加热工作时,杯体内部蒸汽将给所述阀芯23一个向上的推力,随着蒸汽压力的逐步加大,推力也越来越大,直至推力大于所述阀芯23自身重力时,所述阀芯23将被高压蒸汽从所述排气孔211推开,实现杯体内部蒸汽的泄压,随着内部蒸汽的排出,杯体内部压力又逐渐减小直至所述阀芯23从新下降封闭所述排气口211。当蒸汽经所述排气口211排出后进入所述阀体21内部,并通过所述排气通槽221逸散到外部大气中;因此所述排气通槽221主要用于将所述保压阀2内部的蒸汽排出,保证阀体内部气压与外部气压的平衡。由于加热的持续进行,上述过程将不停的持续,所以采用所述保压阀2可以很好的维持料理机杯体内部适当的蒸汽压力,提高水的沸点,从而可以有效地缩短食材的加热时间,节省了能源、挺高了效率,同时也减少了蒸汽排放量,减少了水分丧失,降低了对食材口感的影响,可以保持食材原有的良好风味。
所述杯盖1与所述阀体2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杯盖1和所述阀体21做成一体可以减少零件数量,减少生产成本。
参照图2、图5,所述杯盖1的中心设有安装孔11,所述阀体21的底部套有橡胶圈24,所述阀体21通过所述橡胶圈24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安装孔11中。由于所述保压阀2主要依靠所述橡胶圈24与所述安装孔11孔壁之间的摩擦力安装在所述杯盖1上的,所以当杯体内部压力过大或是所述阀芯23出现故障不能正常浮起导致压力过大时,所述保压阀2受到的高压蒸汽的推力将大于上述摩擦力,因此所述保压阀2会被高压蒸汽从所述安装孔11内整体顶起(如图3所示)脱离所述杯盖1实现卸压,从而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
所述阀体21的底部开有环形槽212,所述橡胶圈24套在所述环形槽212上。上述结构可以方便所述阀体21在所述安装孔11内的安装,保证安装时所述橡胶圈24不会在所述阀体21的底部滑动。
参照图2、图4、图5,所述排气孔211的上方设置有导槽213,所述阀芯23安装在所述导槽213内。上述结构可以保证所述阀芯23在高压蒸汽作用下仅在所述导槽内部运动,并始终处于排气孔的正上方,保证当蒸汽压力降低时,被推开的阀芯23正确回复至所述排气口211的正上方。
所述阀芯23为球形,所述排气孔211为圆孔且直径小于所述阀芯23的直径;所述导槽213由2根或2根以上的立柱213a构成,所述立柱213a围绕在所述排气孔211的周围并相互间隔,所述立柱213a的顶部设置有挡钩213b。所述排气孔211的孔径小于所述阀芯23的孔径可以保证所述阀芯23不从下部脱离所述导槽213;所述立柱213a顶部的挡钩213b可以保证所述阀芯23不从所述立柱213a顶部脱离所述导槽213;这样可以使所述阀芯23始终处于所述导槽213内部,保证保压阀能够持续正常工作。同时在清洗时由于所述阀芯23被上述结构限制在所述导槽213内部,因此不会因意外而导致所述阀芯23丢失,影响正常使用。采用相互间隔的立柱结构而非整体圆管试的结构,是因为该立柱结构可以弯曲变形,方便所述阀芯23的安装,同时所述立柱213a间的间隔还可以方便蒸汽的排出。
参考图7、图8,作为所述阀芯23在所述导槽上部限位的有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阀盖22内部设置竖直向下的限位凸台224,所述限位凸台224位于所述阀芯23的上方,所述限位凸台224的高度能够限制所述阀芯23从所述导槽213上部脱离;与上一实施例相比,该结构通过将所述阀芯23的上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阀盖22上的方式,简化了所述导槽213的结构,降低了所述阀芯23的安装难度。
参考图5,所述阀体21内部底面为向中心所述排气孔211倾斜的斜面214。加热时产生的蒸汽因遇冷将会在所述保压阀2内部液化成水滴,而且蒸汽在高压下将以极快的速度从所述排气孔211冲出,因此很可能将内部液体带出,所以所述阀体21内部会积蓄有液化的蒸汽和外溢的液体,而设置向中心所述排气孔211倾斜的所述斜面214,可以将积蓄的液体回流至杯体内部,减少水分的流失和食材的浪费。
参考图4,所述阀体21与所述阀盖22通过螺纹联接,所述阀体21的螺纹末端设置有竖直凸台215。采用螺纹联接的方式具有结构简答且便于安装和拆卸优点。而设置所述竖直凸台215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当所述阀盖螺纹旋合至所述竖直凸台215位置将无法继续旋转,保证螺纹不因强力旋转所述阀盖22而导致破坏。
参考图5、图6,所述阀盖22内部还设置有固定筋223,所述固定筋223与所述阀盖22盖沿之间安装有橡胶垫片25,盖紧所述阀盖22,所述橡胶垫片25与所述阀体21挤压接触。所述橡胶垫片25可以很好的阻挡所述阀体21内部的液体通过所述阀体21与阀盖23之间的缝隙流出,保证了所述阀体21与阀盖23连接部位的清洁,极大地降低了清洗难度。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