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壶的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4547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壶的保温结构,特别适用于对饮用水进行长时间保温的情况。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保温壶的保温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保温壶的保温目的一般是由带有密封圈的盖子通过与保温壶体严密盖合在一起,并且结合保温壶体中的真空结构而达到的,但这种结构的保温壶的保温效果差,保温时间短,常常只能够保温半天的时间,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保温时间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壶的保温结构,能够实现良好的保温效果,并且保温时间长,从而能够满足人们对保温时间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温壶的保温结构,包括内胆、外胆、保温壶底盖和用于与外胆连接于一起形成密封结构的底盖板,内胆套接于外胆之内并于壶口位置与外胆通过氩弧焊接的方式连接于一起,内胆、外胆和底盖板之间形成用于保温作用的真空层,内胆于真空层之中设置有用于防止热量散失的隔热层,底盖板于真空层之中设置有用于吸附空气的吸气剂,底盖板设置于保温壶底盖之上。

进一步,外胆与底盖板通过氩弧焊接的方式连接于一起。

进一步,底盖板与保温壶底盖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固密封效果的封固层,底盖板中设置有贯穿底盖板并延伸至真空层和封固层之中的吸气管,吸气管于封固层中的一端为密封结构。

进一步,隔热层为覆盖于内胆外壁的锡箔。

进一步,吸气管为铜管。

进一步,封固层为玻璃凝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保温壶的保温结构,由于隔热层能够阻隔热量的传导,并能够把热量反射回内胆中,因此能够起到良好保温的作用;并且由于真空层没有能够使热量散失的传导介质,即空气,而吸气剂能够进一步把真空层中残留的空气吸附并锁住,因此能够防止装在内胆中的热水的热量出现散失,达到了长时间良好保温的目的,从而能够满足人们对保温时间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保温壶的保温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壶的保温结构,包括内胆1、外胆2、保温壶底盖4和用于与外胆2连接于一起形成密封结构的底盖板3,内胆1套接于外胆2之内并于壶口位置与外胆2通过氩弧焊接的方式连接于一起,内胆1、外胆2和底盖板3之间形成用于保温作用的真空层12,内胆1于真空层12之中设置有用于防止热量散失的隔热层11,底盖板3于真空层12之中设置有用于吸附空气的吸气剂31,底盖板3设置于保温壶底盖4之上,外胆2与底盖板3通过氩弧焊接的方式连接于一起,隔热层11为覆盖于内胆1外壁的锡箔。内胆1和外胆2,以及外胆2和底盖板3,均以氩弧焊接的方式连接于一起,使得三者牢牢连接于一起并且不存在空隙,从而保证了真空层12的真空度,确保了真空层12的良好的保温作用。而作为隔热层11的锡箔牢牢紧贴在内胆1的外壁上,当内胆1中的热量传导到锡箔上时,锡箔把热量反射回内胆1中,使得内胆1中时刻保存着足够的热量,从而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并且大大延长保温时间。吸气剂31能够把真空层12中残留的少量空气吸附,使得真空层12的真空度进一步提高,保证了真空层12中没有一丝空气,从而隔绝了热量的传导路径,保证了良好的保温效果和长久的保温时间。

其中,参照图1,底盖板3与保温壶底盖4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固密封效果的封固层32,底盖板3中设置有贯穿底盖板3并延伸至真空层12和封固层32之中的吸气管33,吸气管33于封固层32中的一端为密封结构,吸气管33为铜管,封固层32为玻璃凝胶。作为吸气管33的铜管能够更有效地把真空层12中的空气吸取出来,从而保证真空层12的真空度,当真空层12中的空气被完全吸取出来后,需要把吸气管33于封固层32中的一端制作成密封结构,并于其上添加用作封固层32的玻璃凝胶,避免了因为吸气管33出现空隙而导致空气进入真空层12的情况,为真空层12的良好保温作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