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可纠正坐姿的手用托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青少年的学业负担依然很严重,每天最少6小时以上需要写字或者阅读。大多数青少年在书桌前坐一会儿后,经常不由自主的低下头,弯着腰,眼睛距离桌面很近,久而久之,养成不良的坐姿习惯,容易造成近视,而且容易驼背。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产品通过摆正学生的背部以纠正其在书桌前的写字姿势,但是除了背部姿势会影响学生写字时的坐姿外,在写字时手部的摆放位置不正确也会形成不良坐姿,引起近视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纠正坐姿的手用托架结构,通过该手用托架结构可将人们的手部固定在一定范围内,进而纠正人们写字时的坐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纠正坐姿的手用托架结构,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手架、旋转座、行程限位座和固定座,所述旋转座上端连接手架,下端连接行程限位座,而行程限位座连接固定座;所述旋转座旋转连接行程限位座。
进一步地,所述行程限位座上端面设有一旋转行程槽,所述旋转座下端面设有一可伸入旋转行程槽内的旋转档块。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座下端面设有限位柱,所述行程限位座上端面设有配合限位柱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限位座上设有两个旋转行程槽,所述旋转座下端面设有一可伸入旋转行程槽内的旋转挡块;在行程限位座与固定座之间设有开关、弹簧和下底座,开关设置在行程限位座下端并与限位柱连接,弹簧连接开关和下底座,而下底座连接于固定座。
进一步地,两个旋转行程槽的角度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上设有一卡槽,所述开关上设有两调节孔,常态下,开关的一个调节孔卡在限位柱的卡槽内,该调节孔直径在限位柱卡槽的直径和限位柱的外径之间;换挡时,开关的另一个调节孔对应限位柱,该调节孔直径大于限位柱的外径。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旋转行程槽的角度为170度,另一个旋转行程槽的角度为30度。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座下端面设有一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设置在挡块与限位柱之间;所述行程限位座上端面设有与环形凸起对应的凹槽,该凹槽设置在旋转行程槽和固定孔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包括本体和调节螺栓,本体呈匚字形结构,而调节螺栓上端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设置在本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手架上设有一U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座和手架将人们的手部在书桌的某一位置处,然后通过旋转座和行程限位座使手架可以旋转,使人们在一定范围内旋转手部进行书写,实现了通过固定手部位置纠正书写时的坐姿。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行程限位座上设置一个旋转行程槽,并在旋转座上设置旋转挡块,对手架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值,使得该手用托架结构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旋转,以方便手用支架结构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行程限位座上设置一个以上旋转行程槽,在旋转座上设置旋转挡块,并配合开关、弹簧和底座行程的档位调节机构,使得该手用托架结构可以进行多个档位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旋转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行程限位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开关与限位柱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尽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结构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将例举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纠正坐姿的手用托架结构,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手架1、旋转座2、行程限位座3以及固定座4,其中旋转座2可相对于行程限位座3旋转。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上述手架1上形成一U形凹槽11,该U形凹槽11可放置和固定人们的手部。
上述旋转座2连接在手架1的下底面,在旋转座2的下底面设有一向外凸出的限位柱23,该限位柱23与行程限位座3连接,从而将旋转座2连接于行程限位座3。
上述行程限位座3上端连接旋转座2,下端连接固定座4。在行程限位座3上端面设有与限位柱23形成配合关系的固定孔35,限位柱23可在该固定孔35内转动,使得旋转座2相对于行程限位座3进行转动。
上述固定座4可以将手用托架结构整体固定在书桌上,该固定座4包括本体41,本体41呈匚字形结构,本体41上端连接行程限位座3,下端设有一调节螺栓42,调节螺栓42上端连接一调节板43,该调节板43设置在本体41内。该固定座4固定在书桌的边缘,根据书桌的厚度对调节螺栓42进行上下调节,使得书桌夹置在调节板43和本体41上端之间。
行程限位座3与固定座4连接固定,手架1与旋转座2连接固定,固定座4固定在书桌上,旋转座2相对于行程限位座3旋转,也就相当于手架1相对于书桌进行左右旋转。在书桌前写字时可采用该手用托架结构,通过固定座4和手架1将人们的手部固定在书桌的某一位置处,进而纠正人们书写时的坐姿。该手用托架结构通过旋转座2和行程限位座3使得人们的手部以手用托架结构为支点进行旋转,在矫正坐姿的基础上实现一定范围内的书写工作。
参照图3和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限定手架1的旋转角度,以方便手用托架结构的使用,在行程限位座3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旋转行程槽31,该第一旋转行程槽31是以固定孔35为圆心的圆弧形凹槽。相应地,在旋转座2的下端面连接有一下部伸入第一旋转行程槽31的第一旋转挡块21。第一旋转挡块21在第一旋转行程槽31内转动,使得手架1在第一旋转行程槽31的角度范围内相对于书桌旋转。
第一旋转行程槽31的角度设置在0-360度之间,较佳的方式是设置在0-180度之间。
参照图5并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为了使手架11相对于桌面能有多个旋转档位,在行程限位座3的上端面还可以设置第二旋转行程槽32,第二旋转行程槽32的角度不同于第一旋转行程槽31的角度。在行程限位座3于固定座4之间设置了开关5、弹簧6以及底座7,以实现手用托架结构的旋转档位选择。
上述开关5设置在行程限位座3下端并连接旋转座2的限位柱23,在开关5上设有两个调节孔以及调节开关的手柄53。两个调节孔分别为第一调节孔51和第二调节孔52,第一调节孔51和第二调节孔52相互连通。上述底座7连接于固定座4,而弹簧6连接底座7和开关5。限位柱23上设有卡槽231,第一调节孔51的直径在该卡槽231和限位柱23的外径之间,而第二调节孔52的直径大于限位柱23的外径。开关在常态下,其第一调节孔51与限位柱23的卡槽231卡合,而弹簧6对开关5存在牵制作用,实现了第一调节孔51与限位柱23的锁紧效果。开关5在外力作用下,即外力大于弹簧6弹力时,开关5的第二调节孔52移动到限位柱23的位置处,此时调整第一旋转挡块21使其离开第一旋转行程槽31,然后将旋转座2旋转180度,使第一旋转挡块21进入第二旋转行程槽32,实现手用托架结构的档位切换。
为了提高旋转座2与行程限位座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在旋转座2的下端面设置环形凸起24,该环形凸起24设置在第一旋转挡块21和限位柱23之间,相应地,在行程限位座3的上端面设有与环形凸起24的圆形凹槽34,该圆形凹槽34设置在固定孔35和旋转限位槽之间。旋转座2的环形凸起24与行程限位座3的圆形凹槽34配合,增大了旋转座2与行程限位座3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旋转座2与行程限位座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行程限位座3上端面还可以增设第三旋转行程槽33,该第三旋转行程槽33与第一旋转行程槽31对称,第二旋转行程槽32设置在第三旋转行程槽33内,第三旋转行程槽33、第一旋转行程槽1和第二旋转行程槽32的深度依次递增。在旋转座2下端面还设有第二旋转挡块22,第二旋转挡块22与第一旋转挡块21关于限位柱23对称,第二旋转挡块22的长度小于第一旋转挡块21的长度。第二旋转行程槽32和第一旋转行程槽31的深度差与第二旋转挡块22与第一旋转挡块21的长度差相等。
当第一旋转挡块21置于第一旋转行程槽31时,第二旋转挡块22处于第三旋转行程槽33内,因第一旋转挡块21长度小于第二旋转挡块22,所以第二旋转挡块22不会落入第二旋转行程槽32内。此时,手用托架机构处于第一档位,手架1相对于桌面的旋转角度为第一旋转行程槽31的角度。
扳动开关5的手柄53向开关5施加外力,使开关5的第二调节孔52对应到限位柱23位置处,然后将旋转座2旋转180度,使第一旋转挡块21落入第二旋转限位槽32内,而第二旋转挡块22落入第一旋转行程槽31内,此时,手用托架结构处于第二档位,手架1相对于桌面的旋转角度为第二旋转行程槽32的角度。通过设置第二旋转挡块22和第三旋转行程槽33以增加旋转座2与行程限位座3之间的接触点,提高旋转座2与行程限位座3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增加旋转行程槽实现更多档位的设置。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旋转行程槽31角度设置为170度,第二旋转行程槽32角度设置为30度,由此,该手用托架结构通过开关5可以实现170度档位和30度档位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座4和手架1将人们的手部在书桌的某一位置处,然后通过旋转座2和行程限位座3使手架1可以旋转,使人们在一定范围内旋转手部进行书写,实现通过固定手部位置纠正书写时的坐姿。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行程限位座3上设置一个旋转行程槽,并在旋转座2上设置旋转挡块,使得该手用托架结构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旋转,对手架1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以方便手用托架结构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行程限位座3上设置一个以上旋转行程槽,在旋转座2上设置旋转挡块,并配合开关5、弹簧3和底座7形成的档位调节机构,使得该手用托架结构可以进行多个档位的选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