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梯子用铰链。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梯子作为攀高作业的辅助工具,当使用场景不同时,根据需要及梯子形态可分为一字梯和人字形梯。而如果分别配备一字梯或者人字形梯不仅浪费成本,更不便于使用时更换,所以需要一种可在人字梯和一字型梯之间变换形态的多功能梯。而无论一字梯还是人字梯携带储运都很占体积,所以需要一款既能变换形态,又可以折叠减少体积的多功能梯子。而达到这个功能,需要一款新型的梯子用铰链的配合才能完成梯子形态转变及折叠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梯子上的铰链功能单一问题,提供一种可辅助梯子进行形态转变的多功能梯子用铰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梯子用铰链,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一端和第二连接板上分别对应的设置有连接耳,两个连接耳中可拆装的设置有连接轴,两个连接耳可以连接轴为中心轴线转动,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耳,第二连接耳内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连接轴处于同一平面且中心轴线重合,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可以第一转轴为中心轴线转动,且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与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之间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考虑到方便铰链与梯子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分布有若干用于和梯子连接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产品应用在梯子上,可以使梯子在一字梯和人字梯之间互相转换形态,节约分别配备人字梯和一字梯的成本,方便操作人员根据工作需求转换梯子状态进行使用,并且可以方便的配合梯子进行折叠,方便了梯子的储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梯子呈一字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梯子呈折叠成人字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梯子上且梯子呈人字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梯子上且梯子呈一字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梯子上且梯子呈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连接耳,4.连接轴,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安装孔,8.第一铰链,9.支架板,10.踏板支架,11.第二连接耳。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梯子用铰链,包括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1一端和第二连接板2上分别对应的设置有连接耳3,两个连接耳3中可拆装的设置有连接轴4,两个连接耳3可以连接轴4为中心轴线转动,第一连接板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耳11,所述的第二连接耳11内设置有第一转轴5,所述的第一转轴5与连接轴4处于同一平面且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的第二连接板2上设置有与第一转轴5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6,所述的第二转轴6可以第一转轴5为中心轴线转动,且所述第一转轴5的中心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与第二转轴6的中心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之间相互垂直。
为了方便铰链与梯子进行连接,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上分布有若干用于和梯子连接的安装孔7。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铰链成对的安装在分离的两个梯子部件的两侧将梯子连接起来,当需要将多功能梯子转换成一字梯状态时,将铰链平展开,将连接轴4插入连接耳3中,如图2所示,即可将梯子形成如图5所示的一字梯状态。
当需要将多功能梯子从一字梯转换成人字梯状态时,拆下连接轴4,将梯子折叠,梯子带动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2上的连接耳3分离,并且带动第二转轴6围绕第一转轴5转动使铰链形成如图3所示的状态,即可完成人字梯形态变换,最终效果如图4所示。
当需要对梯子进行折叠的时候,先将梯子按照上述步骤还原成一字梯状态,支架板9与踏板支架10可转动连接,将梯子上的支架板9转动到和踏板支架10位于相同水平面上。第一铰链8和支架板9可转动的连接,再将梯子根据第一铰链8可转动方向进行折叠,再利用本实用新型转动折叠,即可完成梯子的折叠,减少了梯子的占用空间,最终折叠效果如图6所示。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