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960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梯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梯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梯子。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梯子作为攀高作业的辅助工具,当使用场景不同时,根据需要及梯子形态可分为一字梯和人字形梯。而如果分别配备一字梯或者人字形梯不仅浪费成本,更不便于使用时更换,所以需要一种可在人字梯和一字型梯之间变换形态的多功能梯。而无论一字梯还是人字梯携带储运都很占体积,所以需要一款既能变换形态,又可以折叠减少体积的多功能梯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多功能梯子,通过第一铰链与支架板的配合,解决了梯子的折叠问题和形态转换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梯子,包括第一梯子本体和与第一梯子本体对称设置的第二梯子本体,第一梯子本体包括若干梯段,梯段之间通过第一铰链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梯段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支架板,两个支架板相邻的一侧上连接有可转动的踏板支架,踏板支架之间一一对应的设置有用于踩踏攀爬的踏板,第一铰链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支架板的外侧,第一梯子本体和第二梯子本体之间通过第二铰链可转动连接,第二铰链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板上分别成对且对应的设置有连接耳,两个连接耳中可拆装的设置有连接轴,两个连接耳可以连接轴为中心轴线转动,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耳,第二连接耳内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连接轴处于同一平面且中心轴线重合,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可以第一转轴为中心轴线转动,第二铰链分别设置在第一梯子本体和第二梯子本体相邻的两个支架板的外侧。

为了适应不同应用环境的需要,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第一梯子本体和第二梯子本体不相邻两端的梯段上的踏板长度可伸缩。

为了方便第二铰链和支架板之间的连接,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分布有若干用于和支架板连接的安装孔。

为了更为方便的折叠梯子和将梯子的体积折叠的更小,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支架板同一侧相邻的两个第一铰链的可转动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结构合理,通过第一铰链、第二铰链和踏板支架等部件之间的互相配合,使梯子不仅可以变换成一字型或者人字形,更可以折叠成占用空间很小的形态,方便操作人员使用,更方便携带和储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铰链在梯子呈一字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铰链在梯子呈人字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梯子呈一字型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梯子呈一字型并且下端踏板伸展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梯子本体,2.第二梯子本体,3.梯段,4.第一铰链,5.支架板,6.踏板支架,7.踏板,8.第二铰链,81.第一连接板,82.第二连接板,83.连接耳,84.连接轴,85.第一转轴,86.第二转轴,87.安装孔,88.第二连接耳。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梯子,包括第一梯子本体1和与第一梯子本体1对称设置的第二梯子本体2,第一梯子本体1包括若干梯段3,梯段3之间通过第一铰链4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梯段3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支架板5,两个支架板5相邻的一侧上连接有可转动的踏板支架6,踏板支架6之间一一对应的设置有用于踩踏攀爬的踏板7,第一铰链4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支架板5的外侧,第一梯子本体1和第二梯子本体2之间通过第二铰链8可转动连接,第二铰链8包括第一连接板81和第二连接板82,第一连接板81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板82上分别成对且对应的设置有连接耳83,两个连接耳83中可拆装的设置有连接轴84,两个连接耳83可以连接轴84为中心轴线转动,第一连接板8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耳88,第二连接耳88内设置有第一转轴85,第一转轴85与连接轴84处于同一平面且中心轴线重合,第二连接板82上设置有与第一转轴85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86,第二转轴86可以第一转轴85为中心轴线转动,第二铰链8分别设置在第一梯子本体1和第二梯子本体2相邻的两个支架板5的外侧。

将梯子从如图4所示的梯子一字梯状态转换成如图1所示的人字梯状态时,拆下连接轴84,将第一梯子本体1和第二梯子本体2向相反方向转动,第一梯子本体1和第二梯子本体2带动第一连接板81和第二连接板82上的连接耳83分离,并且带动第二转轴86围绕第一转轴85转动使铰链形成如图3上所示的状态,即可完成人字梯形态变换,从人字梯形态变换成一字梯状态时,操作过程相反。

当需要将梯子折叠的时候,先将梯子按照上述步骤还原成一字梯状态,然后将支架板5转动到和踏板支架6位于相同水平面上,再将梯子根据第一铰链4可转动方向进行折叠,再利用第二铰链8进行转动折叠,即可完成梯子的折叠,减少了梯子的占用空间。再优选地,使位于支架板5同一侧相邻的两个第一铰链4的可转动方向相反,这样梯子就可以折叠的如图6所示,折叠后的体积更为小。

如图5所示,位于第一梯子本体1和第二梯子本体2不相邻两端的梯段3上的踏板7长度可伸缩,可以应用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使梯子的支撑底部更为稳固,适合承重作业或者地面条件不好的攀高作业。

第一连接板81和第二连接板82上分布有若干用于和支架板5连接的安装孔87,更为方便第二铰链与第一梯子本体1和第二梯子本体2的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