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隧道竖向逃生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5568阅读:8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盾构隧道竖向逃生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盾构隧道竖向逃生门。



背景技术:

目前,盾构隧道防灾疏散可以通过横向联络通道逃生和纵向通道逃生。采用纵向通道逃生时,需每隔一定的间距设置紧急出口,也就是逃生门。现有的逃生门基本采用翻折方式打开,开启度有限,遇到紧急火灾情况时,不能快速、有效的实现人员疏散,且密封性不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隧道竖向逃生门,主要解决现有的逃生门存在不能快速、有效实现人员疏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盾构隧道竖向逃生门,包括与隧道逃生通道连通的门体,还包括设置在门体一侧边缘的滑槽,设置在隧道逃生通道上并且与滑槽相匹配、以使滑槽顺着其移动打开或关闭门体的滑轨,设置在门体上的自动弹簧插销机构,以及与自动弹簧插销机构配合、用于锁住门体的插销孔。

进一步地,所述门体上还设有至少为一个的推拉把手。

再进一步地,所述门体上还设有用于盖住自动弹簧插销机构的盖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门体上还设有导流标志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滑动方式竖向打开和关闭,并依靠自动弹簧插销机构锁住,操作方便、密封性好,与火灾紧急情况时,能快速打开,并且开启度可以大幅调节,因而实现了人员的有效疏散,确保人员顺利进入到逃生通道内,保证人员的安全。

(2)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开启稳定,因此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部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门体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门体,2-推拉把手,3-自动弹簧插销机构,4-滑槽,5-滑轨,6-盖板,7-插销孔,8-隧道逃生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用于盾构隧道的逃生门,其包括门体1、自动弹簧插销机构3、滑槽4以及滑轨5。所述的门体1与隧道逃生通道连通。所述的滑槽4设置在门体1一侧边缘,所述的滑轨5设置在隧道逃生通道上并且与滑槽4匹配连接,使滑槽顺着其移动打开或关闭门体。所述的自动弹簧插销机构3则设置在门体1上,用于与设置在隧道逃生通道上的插销孔7配合锁住门体1,并且门体1上还设有用于盖住自动弹簧插销机构的盖板6。

本实用新型应用到盾构隧道中时,可在门体上设置导流标志贴,然后在隧道逃生通道内设置多排扶手,方便人员走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打开盖板6,使自动弹簧插销机构3露出,然后将自动弹簧插销机构3波动,使其脱离插销孔7,令门体1解锁。而后,推动门体1,使其上的滑槽4顺着滑轨5移动,实现逃生门的开启,然后人员便可手抓扶手由隧道逃生通道8逃生,从而实现人员的快速疏散。在疏散完毕后,快速拉回门体,并依靠自动插销机构3将门体锁上,本实用新型打开后的状态如图3所示。而为了方便推动门体1,本实用新型在门体1上还设置了至少一个推拉把手2,遇到紧急情况时,可多人合力推开逃生门。

本实用新型采用滑动方式打开和关闭,可快速实现人员疏散,确保人员的安全,与现有的逃生门相比,本实用新型操作上非常简单、有效,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进步。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