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及应用其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302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锅盖及应用其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锅盖及应用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用于厨房的压力烹饪器具比如压力煲,有煲体组件和煲盖组件部分,煲体内放置有内锅,煲盖组件内装有锅牙圈。当煲盖合盖在煲体上时,锅牙圈扣在内锅口部,内锅不动,锅牙圈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约30度,使锅牙圈与内锅锁合固定,此时煲盖的锅牙圈与煲体的内锅处于关闭状态。当要再打开煲盖时,需先将锅牙圈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约30度,使锅牙圈与内锅解锁。煲盖和煲体以铰链轴连接,当锅牙圈与内锅解锁时,铰链弹簧会将煲盖弹开约小于90度。其中,上述的压力煲存在如下问题:煲盖相对煲体打开后,由于锅牙圈在煲盖组件内没有限位,锅牙圈容易发生转动,使锅牙圈上的挂台位置与内锅缺口处不对位,如此当再次合盖时,锅牙圈上的挂台与内锅口部会出现碰撞,从而导致锅牙圈或内锅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盖及应用其的烹饪器具,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的锅盖开盖后其上的锅牙圈容易发生转动,导致再次合盖时扣坏锅牙圈或内锅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锅盖,包括盖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锅牙圈、以及止转件,所述锅牙圈上设有限位部;

其中,所述止转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用于在所述锅盖开盖时运动至第一位置,以与所述限位部配合,对所述锅牙圈相对所述盖体的转动形成阻碍;和在所述锅盖合盖时运动至第二位置,以退出与所述限位部的配合,使所述阻碍被消除。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前述的锅盖中,可选的,锅盖还包括:

弹性件,用于在所述锅盖开盖时对所述止转件施加力,使所述止转件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在前述的锅盖中,可选的,所述止转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其中,所述第一端用于在所述锅盖合盖时被推动,以带动所述止转件运动至所述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端用于与所述限位部配合,以对所述锅牙圈的转动形成阻碍。

在前述的锅盖中,可选的,所述止转件包括基体、以及凸设于所述基体同一侧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

其中,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臂的自由端作为所述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支臂的自由端作为所述的第二端。

在前述的锅盖中,可选的,所述盖体包括内盖和盖合在所述内盖上的外盖,所述内盖与外盖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锅牙圈设置在所述内盖的背离所述外盖的一侧;

所述内盖上设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

所述基体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支臂的自由端从所述容纳空间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支臂的自由端从所述容纳空间穿过所述第二过孔。

在前述的锅盖中,可选的,当包括弹性件时,所述第一支臂的侧壁上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内盖的背离所述外盖的一侧;

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支臂上、且位于所述止挡部与第一过孔之间。

在前述的锅盖中,可选的,所述止挡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臂侧壁上的环形凸台。

在前述的锅盖中,可选的,所述第一支臂呈柱状,且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基体连接;

和/或,所述第二支臂呈柱状,所述第二支臂与所述基体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在前述的锅盖中,可选的,所述限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牙圈上的限位孔,以通过所述限位孔与所述止转件配合,对所述锅牙圈相对所述盖体的转动形成阻碍。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上述任一种所述的锅盖。

在前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所述锅体上设有干涉部,所述干涉部用于在所述锅盖合盖时推动所述止转件运动至所述的第二位置。

在前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所述干涉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锅体上的凸台,以通过所述凸台推动所述止转件运动至所述的第二位置。

在前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所述锅体包括外锅和内锅,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外锅上。

在前述的烹饪器具中,可选的,所述烹饪器具为压力煲或压力锅。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锅盖及应用其的烹饪器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止转件与锅牙圈上的限位部可以形成止转结构,当锅盖开盖时,止转件运动至第一位置,以与锅牙圈上的限位部配合,对锅牙圈的转动形成阻碍,从而在开盖时锅牙圈无法转动,如此保证了锅牙圈上的挂台能一直与内锅上的缺口保持对应,进而当再次合盖时,锅牙圈上的挂台不会碰撞到内锅。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器具的锅盖开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器具的锅盖合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器具的锅盖隐藏外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牙圈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牙圈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锅盖100,包括盖体2、锅牙圈3、以及止转件4。锅牙圈3可转动地设置在盖体2上。锅牙圈3上设有限位部31。其中,止转件4可活动地设置在盖体2上,用于在锅盖100开盖时运动至第一位置,以与限位部31配合,对锅牙圈3相对盖体2的转动形成阻碍(如图1和图2所示);和在锅盖100合盖时运动至第二位置,以退出与限位部31的配合,使阻碍被消除(如图3和图4所示)。

在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止转件4与锅牙圈3上的限位部31可以形成止转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当锅盖100开盖时,止转件4运动至第一位置,以与锅牙圈3上的限位部31配合,对锅牙圈3的转动形成阻碍,从而在开盖时锅牙圈3无法转动,如此保证了锅牙圈3上的挂台32能一直与锅体1上的缺口保持对应,进而当再次合盖时,锅牙圈3上的挂台32不会碰撞到锅体1。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当锅盖100合盖时,止转件4运动至第二位置,此时止转件4退出与限位部31的配合,使前述的阻碍被消除,从而锅牙圈3又能重新转动,以与锅体1锁合固定。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锅盖100还包括弹性件5。弹性件5用于在锅盖100开盖时对止转件4施加力,使止转件4运动至前述的第一位置。其中,在锅盖100开盖时,弹性件5可以自动推动止转件4运动至前述的第一位置,从而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节省了人力。

上述的弹性件5可以为弹簧或弹性橡胶等。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4所示,前述的止转件4具有第一端401和第二端402。其中,第一端401为受力端,第一端401用于在锅盖100合盖时被推动,以带动止转件4运动至前述的第二位置。第二端402用于与限位部31配合,以对锅牙圈3的转动形成阻碍。其中,优选的,第一端401和第二端402两者可以同步运动,以提高控制效率。

进一步的,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前述的止转件4包括基体41、以及凸设于基体41同一侧的第一支臂42和第二支臂43。其中,第一支臂42和第二支臂43间隔设置。第一支臂42的自由端作为前述的第一端401,第二支臂43的自由端作为前述的第二端402。在本示例中,止转件4可以大致呈U形的形状,其结构相对较简单,并且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传递动力,如此使得其安装更加灵活。

进一步的,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前述的盖体2包括内盖21和盖合在内盖21上的外盖22。内盖21与外盖2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201。锅牙圈3设置在内盖21的背离外盖22的一侧。内盖21上设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前述的基体41位于容纳空间201内,且第一支臂42的自由端从容纳空间201穿过第一过孔,第二支臂43的自由端从容纳空间201穿过第二过孔。其中,锅盖100在组装完成后,止转件4的大部分结构均位于前述的容纳空间201内,只有第一支臂42的自由端和第二支臂43的自由端从两个过孔内穿出,如此可以简化锅盖100的外观结构,使锅盖100的外形看起来更加美观。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4所示,当包括弹性件5时,前述第一支臂42的侧壁上可以设有止挡部411,该止挡部411位于内盖21的背离外盖22的一侧。前述的弹性件5套设在第一支臂42上、且位于止挡部411与第一过孔之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支臂42的侧壁是指第一支臂42的顶端与底端之间中间部分的外壁,即止挡部411设置在第一支臂42的顶端与底端之间中间部分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4所示,前述的止挡部411可以为设置在第一支臂42侧壁上的环形凸台。

如图2和图4所示,前述的第一支臂42可以呈柱状,且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基体41连接,比如可以螺钉与基体41连接,如此具有方便加工和组装止转件4的技术效果。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前述的第二支臂43也可以呈柱状,第二支臂43与基体41为一体成型式结构,以增强第二支臂43与基体4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6所示,前述的限位部31可以包括设置在锅牙圈3上的限位孔,以通过该限位孔与止转件4配合,对锅牙圈3相对盖体2的转动形成阻碍。其中,止转件4的一端插入限位孔内即可对锅牙圈3的转动形成阻碍,限位孔的结构相对较简单,加工起来较方便。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前述的限位孔设置在锅牙圈3的上表面上、且在锅牙圈3的径向上具有开口,以使整个限位孔在锅牙圈3上形成一个缺口,如此方便止转件4的一端插入限位孔内。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200,其包括锅体1和上述任一种锅盖100。其中,锅盖100通过盖体2相对锅体1开合。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锅体1上可以设有干涉部101,干涉部101用于在锅盖100合盖时推动止转件4运动至前述的第二位置。优选的,该干涉部101可以包括设置在锅体1上的凸台,以通过该凸台推动止转件4运动至前述的第二位置。其中,凸台的结构相对较简单,加工起来也较方便。

其中,如图4所示,当锅盖100合盖时,锅体1上的干涉部101推动第一支臂42的自由端,使整个止转件4运动至前述的第二位置,此时弹性件5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并且止转件4的第二支臂43的自由端退出与锅牙圈3上限位部31的配合,如此使得锅牙圈3被解锁,可以拧动锅牙圈3,使锅牙圈3与锅体1锁合固定。如图2所示,当锅盖100开盖时,弹性件5回复至初始位置,弹性件5推动止转件4运动至前述的第一位置,使止转件4的第二支臂43的自由端与锅牙圈3上的限位部31配合,以阻止锅牙圈3转动,达到对锅牙圈3限位的技术效果。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前述的锅体1可以包括外锅12和内锅11,上述的凸台优选的设置在外锅12上,以减小对内锅11结构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200可以为压力煲或压力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压力煲或压力锅仅为示例,并不用于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限制,其他类型的烹饪器具200也都适用。

下面介绍一下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优选实施例。

下面以上述的烹饪器具200为电压力煲具体举例说明。电压力煲包括锅体1和锅盖100,锅盖100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盖体2上的锅牙圈3,锅体1包括外锅12和内锅11。

其中,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锅盖100合盖时,锅牙圈3上的挂台32(如图7所示)与内锅11发生干涉碰撞,其解决了电压力煲合盖不顺畅问题,提升用户对产品的体验。

如图7所示,锅牙圈3上的6个挂台32用于与内锅11连接。锅牙圈3的顶部铆接有销钉,销钉用于连接锅盖100内的转动机构。锅牙圈3的侧边有一限位孔,用于止转限位。如附图2和图4所示,止转件4的第一支臂42的环形凸台的上方套有弹簧,止转件4的第一支臂42穿过内盖21、并用一个螺钉与基体41连接。整个止转件4大致呈U形形状。如图3和图4所示,锅盖100与锅体1合盖以后,锅体1上的凸台通过推动第一支臂42使止转件4被顶起,此时止转件4的第二支臂43的自由端退出锅牙圈3上的限位孔,锅牙圈3处于可操作状态。连接销钉的锅牙盖顺时针转动到“关”处时,锅牙圈3的挂台32将内锅11口部翻边挂住。如附图1和图2所示,锅牙圈3转动至“开”处时。锅牙圈3上的限位孔对准止转件4的第二支臂43的自由端,锅盖100开盖以后锅体1上的凸台松开止转件4,此时,弹簧推动止转件4运动使第二支臂43的自由端插入锅牙圈3上的限位孔内,锅牙圈3处于止转状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各示例中相关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对于各种组合情况在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