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扇中扇多功能组合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0721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扇中扇多功能组合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专利属于建筑门窗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扇中扇多功能组合窗。
背景技术
:现在建筑用的内平开门窗,具有开启面积大,构造简单,制作、安装较方便、开启状态不占据室内空间的优点。但存在安全防护性差,节能效果差、隔声保温性差,结构不合理,材料单一、外型单一、不美观、不豪华、开启方式单一等缺点。尤其是内开窗户开启方式单一与安全防护无法完美结合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市场急需一款集隔热环保、节能降噪、安全防护和开启方式多样化的多功能组合窗。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在总结了建筑用内平开门窗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作出改进,提出一种构造简洁、稳定性、密封性、抗风性、隔音(降低噪声50分贝以上)、节能(隔热节能75%以上)、遮阳、防盗、安全、造型更美观、制作、安装、使用更方便、相对满足功能造价更省、实现内开方式独特与安全防护为一体的扇中扇多功能组合窗。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扇中扇多功能组合窗,它包括窗框、两个窗扇和中梃,所述两个窗扇,一个为玻璃扇,一个为金刚网纱扇,两个窗扇中间通过五金件连接;其要点是所述玻璃扇上设有注胶槽口,注胶槽口内加注双组份聚氨酯填充物,所述玻璃扇上设有中空钢化双层玻璃,并再扣压线固定,玻璃扇的两侧塞有密封胶条,玻璃扇上设有内开启五金件;所述金刚网纱扇的边框是由复合铝型材经14.8mm隔热条滚压成型,金刚网纱扇上的纱网为不锈钢304纱网,经折边由螺丝固定在纱扇上并扣上纱扇压线固定。所述金刚网纱扇通过五金件和玻璃扇及窗框连接成构成整体窗扇,所述金刚网纱扇和玻璃扇通过合页与窗框活动连接,实现内开启。所述金刚网纱扇和玻璃扇上设有锁具,所述金刚网纱扇和玻璃扇上分别设有执手,分别控制玻璃扇和金刚网纱扇的启闭状态。所述两个窗扇与窗框搭接处,分别塞入三元乙丙胶条密封固定。鉴于双组份聚氨酯填充物对组合窗的保温性、稳定性、密封性以及隔音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点是对双组份聚氨酯填充物的改进,其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组分;具体地,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步骤1)将异氰酸酯、二甲基硅油、三乙醇胺、环戊烷以及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按照30:7:7:3:2的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保温10min,得到有机主料;步骤2)将水玻璃、纳米碳化硅以及纳米硅藻土按照2:1: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无机辅料;步骤3)将步骤1)的有机主料和步骤2)的无机辅料按照10:1的质量比混匀,然后投入到开炼机中,在90℃的温度下开炼5min,得到预发泡混合料;步骤4)预发泡混合料浇注入模具内发泡成型,并在65℃的温度下熟化,冷却后脱模,即得。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但是并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本发明采用扇中扇的独特的开启方式,具有安装简单、维护方便、安全防盗等优点;窗的外观呈流线型,美观、豪华、档次高。本发明着重对聚氨酯填充物进行了改进,以用于提高窗户的保温性、稳定性、密封性以及隔音性,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品质的目的;本发明对聚氨酯填充物材料的改进中,纳米碳化硅和纳米硅藻土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吸附力强、分散性能好、热阻等特异的性能,以其优越的稳定性、补强性、增稠性和触变性;本发明通过添加适量的纳米材料,与发泡原料混合后,纳米材料会分布在泡孔壁、泡沫材料的骨架中,起到增强孔壁和泡沫刚度的作用,且不会影响泡孔结构,同时掺杂纳米材料还会提高聚氨酯隔热保温材料的强度,使泡沫形成球状或椭圆球状且分布均匀细密的泡孔,并增加泡孔壁的强度,减少泡沫成型后的收缩率;同时,添加适量水玻璃可以提高填充物的粘结力、密实度和抗压强度。本发明的扇中扇多功能组合窗具备稳定性、密封性、抗风性、隔音(降低噪声50分贝以上)、节能(隔热节能75%以上)、遮阳、防盗、安全、造型更美观、制作、安装、使用更方便、相对满足功能造价更省、实现了内开方式独特与安全防护为一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放大图;图3是图1中b-b剖视放大图。图中:1、窗框2、金刚网纱扇3、玻璃扇、4、中梃5、纱扇压线6、玻璃扇压线7、压线扣座8、压线9、注胶槽口10、隔热条11、三元乙丙胶条12、玻璃13、不锈钢304纱网14、防盗螺丝15、合页16、五金件17、金刚网纱扇执手18、玻璃扇执手19、框压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技术领域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根据图1、图2和图3,本发明一种扇中扇多功能组合窗,它包括窗框1、两个窗扇和中梃4,所述两个窗扇,一个为玻璃扇3,一个为金刚网纱扇2,两个窗扇中间通过五金件15连接;所述玻璃扇3上设有注胶槽口9,注胶槽口9内加注双组份聚氨酯填充物,所述玻璃扇3上设有中空钢化双层玻璃12,并再扣压线8固定,玻璃扇3的两侧塞有密封胶条,玻璃扇3上设有内开启五金件16;所述金刚网纱扇2的边框是由复合铝型材经14.8mm隔热条10滚压成型,金刚网纱扇上的纱网为不锈钢304纱网13,经折边由螺丝固定在纱扇上并扣上纱扇压线5固定。所述金刚网纱扇2通过五金件16和玻璃扇3及窗框1连接成构成整体窗扇,所述金刚网纱扇2和玻璃扇3通过合页15与窗框1活动连接,实现内开启。所述金刚网纱扇2和玻璃扇3上设有锁具,所述金刚网纱扇2和玻璃扇3上分别设有金刚网纱扇执手17、玻璃扇执手18,分别控制玻璃扇3和金刚网纱扇2的启闭状态。所述两个窗扇与窗框搭接处,分别塞入三元乙丙胶条密封固定。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及重要构成部分的作用: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扇中扇多功能组合窗:窗框1、金刚网纱扇2、玻璃扇3和中梃4等部件构成整个窗的窗框,金刚网纱扇2和玻璃扇3通过五金件连接构成整个窗扇,再通过合页固定在窗框上,通过执手操作控制其启闭,安装、拆卸简单快捷;最后将整个窗户安装在建筑窗洞上即可。本发明扇中扇多功能组合窗,它的玻璃扇3、金刚网纱扇2,所述两扇中间通过五金件16连接;玻璃扇3上设有注胶槽口9,里面加注双组份聚氨酯聚合物,待其固化后,再将顶部的桥切掉;注胶窗扇的防水性能要优于穿条型材;窗扇采用中空钢化双层玻璃12,室外侧扣玻璃扇压线6,固定玻璃,然后两侧塞密封胶条,有效的固定玻璃,同时提高了窗扇的密封性和防水性能;玻璃扇通过五金件实现内开启,当其独自内开启的时候,金刚网纱扇2充当了边框的作用;金刚网纱扇2是复合型材,室内外两侧铝型材经14.8mm隔热条滚压而连接成整体,牢固且隔热保温性好;纱网选用优质的不锈钢304纱网,经折边处理后用螺丝固定在金刚网纱扇2上,再扣上纱扇压线5,美观而牢固,整个金刚网纱扇可以通过五金件和玻璃扇连接成一个整体窗扇,同时这整个窗扇通过合页15实现内开启,此开启方式就是“扇中扇”模式,此种开启方式不占用室内空间,开启方便,操作简单,因均为内开,安全性能高,双重窗扇,使得整窗的隔热保温、节能降噪性能更高,在整个窗扇关闭的时候,可以将其锁上,安全性能高,当室内玻璃窗扇开启时,关闭并锁上金刚网纱扇,有利于室内空气流通,还能起到防蚊防盗防护作用;执手17、18分别控制内开玻璃扇和内开金刚网纱扇的启闭状态,为保证窗框的圆弧压线连接牢固,采用不同的横竖压线,横向压线在压线槽内先扣一个压线扣座7再扣压线8,这样处理,不仅牢固,而且在压线45°拼接处更加整齐而美观;所有框扇搭接处,均塞入三元乙丙胶条,起到密封和防水的作用;在做窗户时,可以选择将两个执手放在同侧一上一下,或者将两个执手分别安装在窗扇的左右两侧,此种处理方案更加大气和操作简单;整窗独特的开启方式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和新颖的视觉效果,同时又将金刚网内开节能防护完美结合在一起,达到了预期效果。本发明专利理想地解决了金刚网内开窗开启方式单一与安全防护相结合的技术问题,解决了隔热保温、节能降噪、防盗、防暴等问题。内开玻璃窗扇可以安装中空钢化双层玻璃,外侧金刚网纱窗安装优质不锈钢304纱网,防蚊、防盗透气性好。该窗具有稳定性、密封性、抗压性好,隔热保温节能降噪,防盗、防暴,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理想地解决了建筑内开金刚网防护窗开启方式单一与安全防盗相结合的问题,完成了本发明专利要解决的技术任务,适应了市场的需要。外框1和金刚网纱扇2是组合件,分别用二种铝合金型材和隔热条滚压而成,金刚网纱扇2可以与玻璃扇3通过五金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整个窗扇的内开启,而玻璃扇3也可以作为内开扇单独进行开启,如此“扇中扇”的开启方式不仅新颖,而且操作简单不占空间;金刚网纱扇选用优质不锈钢304纱网,坚固耐用抗腐蚀且防蚊防盗效果显著。本发明定名为:x58扇中扇多功能组合窗。实施例2用于x58扇中扇多功能组合窗的双组份聚氨酯填充物,其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组分;具体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步骤1)将异氰酸酯、二甲基硅油、三乙醇胺、环戊烷以及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按照30:7:7:3:2的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保温10min,得到有机主料;步骤2)将水玻璃、纳米碳化硅以及纳米硅藻土按照2:1: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无机辅料;步骤3)将步骤1)的有机主料和步骤2)的无机辅料按照10:1的质量比混匀,然后投入到开炼机中,在90℃的温度下开炼5min,得到预发泡混合料;步骤4)预发泡混合料浇注入模具内发泡成型,并在65℃的温度下熟化,冷却后脱模,即得。所述聚氨酯填充物的使用前需要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条件为:60-70℃,50-10min。性能测试:设定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不添加纳米碳化硅,其余同实施例2;对照组2,不添加纳米硅藻土,其余同实施例2;对照组3:不添加纳米碳化硅和纳米硅藻土,其余同实施例3。上述聚氨酯填充物的性能测试见表1:表1组别测试标准实施例2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导热系数w/m/k(25℃)gb/t33990.0180.0270.0240.32尺寸稳定性%(40℃48小时)gb/t88110.210.430.541.89闭孔率%gb/t1079996.792.988.674.3抗压强度kpagb/t881317114615487由表1可见,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聚氨酯填充物的保温性能、尺寸稳定性能、闭孔率以及抗压强度等指标较好,明显优于对照组,能够显著提高窗户的保温、隔音以及密封等性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