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4422阅读:6538来源:国知局
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尤其是涉及配备吸管结构的。



背景技术:

杯子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到生活用品,为了方便人们吸食饮料,无需仰头,杯子可以配备吸管,使人们通过吸管来吸取杯子中饮料,为了有人设计出各种带吸管结构的杯子。

如专利号为201520806593.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无需仰头即喝完水结构的杯子,其包括用于储水的手持杯杯体、橡胶材质的防滑隔热垫、贴合嘴形的斜面吸水口、在杯底与台面接触的防滑底垫、用于吸食液体的嵌入式吸管结构、习惯下端用于过滤杂质防堵塞的滤网、利于液体汇聚到吸管下端的斜面内杯底、用于安置防滑底垫的底部凹槽、方便用户吸食的斜面杯口,它优点在于:使用方便可靠,设有嵌入杯体式吸管结构的水杯,有效的实现了不仰头就能喝水这一现有手持杯子不能实现的功能,避免了吸管的滥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节约了资源的同时又把使用手持杯子的便利舒适性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其不足之处在于杯子内设置嵌入式吸管结构不利于生产制造,特别是在结构简单、成本要求低廉的杯子上更加难于实现,成本也比较高,最后,这种嵌入式吸管结构,不利于清洗,容易被异物堵塞污染,所以需要改进设计。

类似地还有专利号为2015204219499的中国专利一种改良型茶杯、专利号为2011103438989的中国专利一种带吸管的水杯,都存在类似缺陷和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容易生产制造的杯子,杯子内设置吸管结构,避免了吸管的滥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节约了资源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杯体唇部圆周分布多个吸管管道的杯子,使消费者使用起来更加便利快捷。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拆洗吸管结构的杯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杯子,其包括有杯体及设置在杯体内的吸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包括有外杯体和内杯体,其中外杯体的内侧面或者/和内杯体的外侧面设置有至少一条以上的、用来吸液的吸液槽,当内杯体插套在外杯体内固定形成了杯体时,外杯体的内侧面吸液槽和内杯体的外侧面之间或者内杯体的外侧面吸液槽和外杯体的内侧面之间单独形成吸管结构中吸管管道,或者,外杯体的内侧面吸液槽和内杯体的外侧面吸液槽对合形成吸管结构中吸管管道,吸管管道末端和杯体内腔连通。

进一步,所述吸液槽是成型在外杯体的内侧面或者/和内杯体的外侧面上,与外杯体或者/和内杯体做成一体件。

再进一步,所述吸管管道形成有多条,在外杯体和内杯体之间的间隙呈圆周间隔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吸管管道呈圆周间隔均匀分布。

再进一步,所述内杯体的下端和外杯体底面有一段间距,从而使吸管结构中吸管管道末端和杯体内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间距控制在1至10mm范围。

进一步,所述外杯体和内杯体其口部是逐渐向外侧延伸,结合后形成杯体唇边。

再进一步,所述杯体唇边上盖设有外盖。

进一步,所述内杯体其口部根部向上延伸形成凸环部,凸环部上盖设有内盖。

最后,所述外杯体和内杯体主体是呈向上直径逐渐增大的筒体形状,依靠尺寸配合使内杯体插套在外杯体内固定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利用外杯体内侧面或者/和内杯体外侧面上吸液槽形成吸管管道,便于杯子生产加工,降低成本,特别是吸管管道呈圆周间隔分布在杯体唇部,提高了杯子使用的便利快捷性,任意角度都可以通过吸管管道吸取杯子内的饮料,依靠尺寸配合使内杯体插套在外杯体内固定在一起,方便拆洗吸管管道,整体结构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去掉外盖后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杯子,如塑料杯子、纸质杯子、陶瓷杯子、玻璃杯子或者不锈钢杯子等,其包括外杯体1、内杯体2和外盖3,其中外杯体1、内杯体2主体都呈现向上直径逐渐增大的筒体形状,到上面口部11、21逐渐向外侧延伸,其关键之处在于内杯体2的外侧面圆周方向间隔均匀地分布有多个吸液槽22,吸液槽22截面可以是半圆形或者半椭圆形或者三角形等形状,吸液槽22在内杯体2的外侧面是纵向方向延伸设置的,从口部一直到末端,通常这些吸液槽22是利用塑料成型工艺或者纸张压制工艺或者陶瓷烧结工艺或者玻璃制造工艺或者金属拉伸压制工艺和内杯体2做成一体件,当然,通常外杯体1也采用对应制造工艺做成,并且,内杯体2的高度要比外杯体1高度稍低,这样通过尺寸配合,当内杯体2插套在外杯体1内固定形成了杯体5时,内杯体2的外侧面吸液槽22和外杯体1的内侧面之间形成吸管结构中吸管管道6,本实施例子中,吸管管道6形成有24条,在外杯体1和内杯体2之间的间隙呈圆周间隔分布,同时,外杯体1和内杯体2的口部相贴形成杯体唇边4,而且这些吸管管道6在杯体唇边4是圆周均匀分布的,由于内杯体2的下端和外杯体1底面有一段间距7,通常控制在1-10mm范围之间,从而使吸管结构中吸管管道6末端和杯体内腔8连通,杯体唇边4上盖设有外盖3可以起到防止外界灰尘等异物污染影响。

其使用时候,只要打开外盖3,在杯子中装上饮料,消费者可以杯体唇边4上分布的吸管管道6吸取饮料,无需注意吸管口位置,另外,还可以盖上外盖3,起到完全保护作用,使用十分方便便捷,当要清洗时候,只要拆开外杯体1和内杯体2,就可以清洗内杯体2上的吸液槽22,然后再装配起来再进行使用,拆洗十分方便。

实施例2

如图5-7,其与实施例子1不同之处在于有多个吸液槽12分布在外杯体1的内侧面上,这些吸液槽12是利用塑料成型工艺或者纸张压制工艺或者陶瓷烧结工艺或者玻璃制造工艺或者金属拉伸压制工艺和外杯体1做成一体件,外杯体1的内侧面吸液槽12和内杯体2的外侧面之间形成吸管结构中吸管管道6,其它与实施例子1类似一致。

实施例3

如图8-9,其与实施例子1不同之处在于有多个吸液槽12分布在外杯体1的内侧面上,这些吸液槽12是利用塑料成型工艺或者纸张压制工艺或者陶瓷烧结工艺或者玻璃制造工艺或者金属拉伸压制工艺和外杯体1做成一体件,外杯体1的内侧面吸液槽12和内杯体2的外侧面之间单独形成吸管结构中吸管管道6,并且采用内盖9形式,内杯体2的口部根部向上延伸形成凸环部10,凸环部10上盖设有内盖9,内盖9的顶面不超过杯体唇边4最高高度为佳,其它与实施例子1类似一致。

实施例4

如图10,其与实施例子1不同之处在于有多个吸液槽12、22分布在外杯体1的内侧面和内杯体2的外侧面上,这些吸液槽12、22是利用塑料成型工艺或者纸张压制工艺或者陶瓷烧结工艺或者玻璃制造工艺或者金属拉伸压制工艺和外杯体1、内杯体2分别做成一体件,外杯体1的内侧面吸液槽12和内杯体2的外侧面吸液槽22对合形成吸管结构中吸管管道6,其它与实施例子1类似一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