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4412阅读:9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枕。



背景技术: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三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睡觉时须采用枕头。枕头一般由枕芯、枕套两部分构成。

在睡眠过程中,有人容易流口水,口水顺延到枕头上,并透过枕套渗入枕芯。一般来说,枕芯不容易清洗,并且为了保持枕芯的弹性以及舒适度等,也不会经常清洗。因此,时间久了,残留在枕芯内的口水容易引起细菌滋生。尽管更换了枕套,产生的有害细菌也容易直接与脸部或头部接触,或者通过人们的口、鼻进入身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枕,其解决了现有枕头的枕芯容易被口水污染从而引起细菌滋生的问题,具有减少细菌滋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抗菌枕,包括枕套和枕芯,枕套上靠近枕芯的一面连接有隔层布,隔层布和枕套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设有吸水片;吸水片包括包裹层和设于包裹层内的水凝胶粉末颗粒;包裹层包括设于靠近枕套一侧的透水层和设于靠近枕芯一侧的隔水层;空腔上设有相对的两个开口,开口处的隔层布与枕套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当口水顺延到枕头上,并透过枕套后,继续向下渗透,直至经过透水层并被包裹层内的水凝胶粉末颗粒吸收,水凝胶粉末颗粒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因此能够减少口水向下渗透的可能。同时隔水层的设置进一步将口水与枕芯隔开,从而减少枕芯被口水污染从而滋生细菌的可能。开口用于安装吸水片,使吸水片与枕套可拆卸连接。在洗枕套之前,可以将吸水片从空腔中取出,方便对枕套的清洗。

进一步优选为:隔层布和枕套之间设有若干缝合线,缝合线之间形成若干空腔,每个空腔内均设有吸水片。

采用上述结构,将吸水片的面积变小,并且每个吸水片对应一个空腔,使得吸水片被整齐放置于枕套和隔层布之间的空腔内,从而使吸水片更加整齐,不易堆积、不易褶皱,从而不易损坏。

进一步优选为:连接部为暗扣、盘扣或魔术贴,设于每个空腔的开口的中心处。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暗扣、盘扣或魔术贴将空腔的开口的中心处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防止吸水片从开口处掉出。

进一步优选为:吸水片的两端设有拉绳,同一拉绳的两端固定于吸水片的同一端,形成环形圈。

采用上述结构,环形圈的设置给手提供受力点,有利于更快速方便地将吸水片从空腔中抽出,方便更换。

进一步优选为:连接部设于环形圈内。

采用上述结构,连接部与环形圈互相交叉设置,这样的设置进一步防止吸水片从空腔中脱出。

进一步优选为:吸水片的两端设有球状的导向件,导向件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吸水片的厚度。

采用上述结构,导向件的作用是在安装吸水片时提供导向作用,由于吸水片质软,而空腔又属于扁平结构,导向件的引导作用能够将软性的吸水片方便地安装到空腔内。

进一步优选为:导向件悬挂于拉绳上远离吸水片的一端,导向件外包覆有与拉绳同一材质的包覆层。

采用上述结构,需要安装吸水片时,首先将导向件装入空腔内,并将导向件在空腔内向另一个开口的方向移动,移动导向件比较容易,当导向件从另一个开口中移出后,再将枕套和吸水片拉伸平整即可,方便安装。同时,导向件外的包覆层增加了美观性。

进一步优选为:吸水片内还设有活性炭、竹炭、薰衣草干花、茶叶、荞麦皮、决明子中的至少一种。

采用上述结构,口水的量不大,所以所需的水凝胶粉末颗粒所需的用量也不大,增加其他的填充物有利于减少成本,同时还增加了枕头的保健功能。

进一步优选为:枕芯内填充有抗菌防螨功能纤维棉。

采用上述结构,抗菌防螨功能纤维棉具有抗菌防螨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减少细菌的滋生,使得用户拥有健康睡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当口水顺延到枕头上,并透过枕套后,继续向下渗透,直至经过透水层并被包裹层内的水凝胶粉末颗粒吸收,水凝胶粉末颗粒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因此能够减少口水向下渗透的可能。同时隔水层的设置进一步将口水与枕芯隔开,从而减少枕芯被口水污染从而滋生细菌的可能。2、开口用于安装吸水片,使吸水片与枕套可拆卸连接。在洗枕套之前,可以将吸水片从空腔中取出,方便对枕套的清洗。3、吸水片干燥后可以重复利用;4、吸水片上的拉绳和导向件的结构设计有利于拆卸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吸水片在空腔内的安装结构;

图3是实施例的图2中A部局部放大图,示出了吸水片的结构;

图4是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的图4中B部局部放大图,示出了连接部的结构。

图中,1、枕套;2、枕芯;3、隔层布;4、开口;5、缝合线;6、空腔;7、连接部;8、吸水片;81、包裹层;811、透水层;812、隔水层;91、拉绳;92、环形圈;10、导向件;101、包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抗菌枕,如图1所示,包括枕套1和枕芯2,枕套1和枕芯2大体上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枕芯2内填充有抗菌防螨功能纤维棉。

如图2和图3所示,枕套1上靠近枕芯2的一面连接有隔层布3,隔层布3与枕套1上相对的两边缝合,隔层布3与枕套1的另外两边之间设置开口4(参见图5)。隔层布3与枕套1之间设置有若干缝合线5,缝合线5垂直于开口4所在的枕套1边缘设置,隔层布3、枕套1和缝合线5之间形成空腔6。

如图2和图3所示,空腔6内设有吸水片8,吸水片8包括包裹层81和设于包裹层81内的水凝胶粉末颗粒。吸水片8内还设有活性炭、竹炭、薰衣草干花、茶叶、荞麦皮、决明子中的至少一种。包裹层81包括设于靠近枕套1一侧的透水层811和设于靠近枕芯2一侧的隔水层812,透水层811采用透水的棉或化纤材料制成,隔水层812采用柔软的高分子材料制成。

如图4和图5所示,吸水片8的两端设有拉绳91,同一拉绳91的两端固定于吸水片8的同一端,形成环形圈92。将吸水片8装入空腔6后,连接部7设于环形圈92内。吸水片8的两端设有球状的导向件10,导向件10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吸水片8的厚度,有利于吸水片8的安装。导向件10悬挂于拉绳91上远离吸水片8的一端,导向件10外包覆有与拉绳91同一材质的包覆层101,包覆层101可以采用编织或粘贴等工艺包覆在导向件10外,用于提高美观度。

如图4和图5所示,开口4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隔层布3和枕套1的连接部7,连接部7可以是暗扣、盘扣或魔术贴等结构(图中示出暗扣结构,其余结构不再另画附图说明),设置在每个空腔6的开口4的中心处。

使用方法:1、安装:首先打开连接部7,将导向件10放入开口4并穿过空腔6,从另一开口4中穿出;拉伸枕套1使吸水片8平整地设于空腔6内;将连接部7在拉绳91中间的环形圈92内连接好,最后再装入枕芯2;

2、拆卸:首先打开连接部7,手提拉绳91直接将吸水片8向一个方向抽出即可。

3、清洗:抽出吸水片8后将枕套1和枕芯2分离,枕套1进行清洗,枕芯2和吸水片8进行晾晒,吸水片8晾晒后可以重复使用,时间久了以后也可以进行更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