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夹和坚果夹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231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坚果夹和坚果夹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紧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坚果夹和坚果夹组件。



背景技术:

坚果是指多种富含油脂的种子类食物,一般分为两类:一是树坚果,包括杏仁、腰果、核桃、榛子、松子、板栗、白果、开心果、夏威夷果等;二是种子,包括花生、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等。这些坚果都是植物的精华部分,都含有丰富的营养,坚果内含有的蛋白质、油脂、矿物质、维生素都比较高,对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都有很好的功效,多食用坚果类食物非常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坚果类食物深得人们的喜爱。坚果类的食物一般都有坚硬的外壳,人们食用坚果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才能将坚果的外壳剥离掉,然后才能食用果仁,所以,食用坚果离不开坚果夹。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坚果夹的结构示意图,现在的坚果夹主要包括第一夹件11和第二夹件12,第一夹件11和第二夹件12结构相同,第一夹件11和第二夹件12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使第一夹件11和第二夹件12的一端形成夹持腔,另一端为夹持手柄,将坚果放置在夹持腔内,手握两个夹持手柄,按压夹持手柄时,两个手柄向相对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夹持腔挤压坚果,使坚果在夹持腔内被挤碎,坚果挤碎后,从夹持腔内取出被挤碎的坚果,即可进行食用。

但是,现有的坚果夹在使用时,往往需要手掌的上部按压第一夹持部,手掌的下部按压第二夹持部,按压手柄挤压坚果时,对于手掌比较大,力气比较大的人来说,很容易按压夹持手柄,进而将坚果挤碎,而对于一些手掌比较小和力气比较小的人来说,按压夹持手柄,挤压坚果就会比较费劲,按压夹持手柄时,往往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按压夹持手柄,将夹持腔内的坚果夹碎,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另外,坚果的大小不一,而坚果夹的尺寸都是相同的,使用坚果夹夹持较小的坚果时,夹持不牢固,容易使较小坚果从坚果夹的夹持室滑落,造成夹持失败,坚果夹持失败后,夹持手柄容易夹伤手部,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坚果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们使用坚果夹时,按压手柄挤压坚果,需要耗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夹碎坚果,操作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对人们的手部造成挤压伤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坚果夹组件,解决现有的坚果夹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坚果夹,包括第一夹件、第二夹件、按压件和连接件;

所述第一夹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件的一端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夹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件的另一端形成夹持坚果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内侧的一端;所述按压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按压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件具有一定的距离;

按压所述按压件的另一端,所述按压件的一端做远离所述第一夹件一端的运动,所述第一夹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件的另一端靠近,挤压所述第一夹持部内的坚果;释放所述按压件的另一端,所述按压件的一端做靠近所述第一夹件一端的运动,所述第一夹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件的另一端相远离,释放所述第一夹持部内的坚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夹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外侧一端具有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件的另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夹件的另一侧的端面相配合形成第二夹持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件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夹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凹槽相配合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配合形成第三夹持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件上朝向所述按压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部,所述按压件上朝向所述第一夹件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部相配合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和所述第二齿部配合形成第四夹持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一侧;

所述调节件包括软性带和固定件,所述软性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夹件和所述第二夹件;所述第一夹件与所述软性带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夹件与所述软性带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件与所述第二夹件连接有第一连接扣,所述第一连接扣使所述第一夹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件的另一端扣合夹紧。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件与所述第一夹件连接有第二连接扣,所述第二连接扣使所述按压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件的一端扣合夹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帽,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二夹件与所述连接帽连接,所述第一夹件和所述按压件与所述弧形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坚果夹组件,包括底座和坚果夹;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坚果夹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坚果夹,所述第一夹件的第一端和第二夹件的第一端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夹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件的第二端形成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用于夹持坚果类食物;所述按压件的第一端和相对设置的第一夹件、第二夹件的中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左侧,连接所述第一夹件、第二夹件和按压件;所述按压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夹件的第一端具有一定的距离,方便按压件沿着竖直方向做上下按压运动。使用坚果夹时,手部按压所述按压件的第二端,所述按压件的第一端远离所述第一夹件的第一端,使所述第一夹件和第二夹件相对靠近,对位于所述第一夹件内侧和第二夹件内侧之间的第一夹持部的坚果进行夹紧,实现坚果的夹碎,为人们食用坚果提供方便;释放所述按压件的第二端,所述按压件的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一夹件的第一端,使所述第一夹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夹件的第二端相对远离,释放所述第一夹持部内的坚果,实现对坚果的夹碎及释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坚果夹组件,所述坚果夹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内可放置其他的物件,实现坚果夹的多功能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坚果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坚果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坚果夹的连接件与调节件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坚果夹的第一夹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坚果夹的第一夹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坚果夹的第二夹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第一夹件;12-第二夹件;13-按压件;14-连接件;15-调节件;111-第一凹槽;112-第三凹槽;113-第一齿部;114-第五凹槽;121-第二凹槽;122-第四凹槽;131-第二齿部;151-软性带;152-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坚果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坚果夹的连接件与调节件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坚果夹的第一夹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坚果夹的第一夹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坚果夹的第二夹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坚果夹,包括第一夹件11、第二夹件12、按压件13和连接件14;所述第一夹件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件12的一端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夹件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件12的另一端形成夹持坚果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件11和第二夹件12通过连接件14连接,所述连接件14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内侧的一端;所述按压件1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14连接,所述按压件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件11具有一定的距离;按压所述按压件13的另一端,所述按压件13的一端做远离所述第一夹件11一端的运动,所述第一夹件1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件12的另一端靠近,挤压所述第一夹持部内的坚果;释放所述按压件13的另一端,所述按压件13的一端做靠近所述第一夹件11一端的运动,所述第一夹件1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件12的另一端相远离,释放所述第一夹持部内的坚果。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夹件11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夹件12的左端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夹件11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夹件12的右端形成夹持坚果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用于夹持坚果,所述第一夹件11和第二夹件12通过连接件14连接,所述连接件14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左侧,所述按压件13的右端与所述连接件14的上端连接,所述按压件13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夹件11的左端具有一定的距离,方便人们按压所述按压件13的左端;使用坚果夹时,按压所述按压件13的左端,使按压件13的左端沿竖直方向向下按压,此时,所述按压件13的右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做远离所述第一夹件11运动,所述第一夹件11的右端与第二夹件12的右端相互靠近,从而夹紧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坚果,夹碎坚果后,释放所述按压件13的左端,使按压件13的左端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所述按压件13的右端做沿竖直方向向下的运动,进而靠近所述第一夹件11,而所述第一夹件11远离所述第二夹件12,释放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内的坚果,方便人们食用夹碎的坚果。

弹性件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夹件11和第二夹件12夹持坚果完毕后,能恢复到不工作的状态,保证坚果夹的正常工作。

具体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保证坚果夹使用完毕后,能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保证坚果夹的正常工作。所述弹性件还可以为其他的零件,能起到回弹的作用,使得坚果夹正常工作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件1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二夹件1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11相配合的第二凹槽121,所述第一凹槽111和所述第二凹槽121形成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外侧一端具有开口。

如图2、图4、图5所示,所述第一夹件11的右端设置有向上凹陷的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位于所述连接件14的右侧,所述第二夹件12的右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11配合的向下凹陷的第二凹槽121,所述第一凹槽111与所述第二凹槽121配合形成第一夹持部,方便坚果类食物的夹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111沿所述第一夹件11的右端均匀分布,多个所述第二凹槽121沿所述第二夹件12的右端均匀分布,方便多个第一夹持部同时夹持多个坚果,方便人们的食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件11的另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夹件12的另一侧的端面相配合形成第二夹持部。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夹件11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夹件12的右侧端面相配合形成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可用于夹持瓜子、松子等体型较小的坚果类食物,方便多种类型的坚果的夹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件11上设置有第三凹槽112,所述第二夹件1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凹槽112相配合的第四凹槽122,所述第三凹槽112和所述第四凹槽122配合形成第三夹持部。

如图2、图4、图5所示,所述第一夹件11的内侧设置有向上凹陷的第三凹槽112,所述第二夹件12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凹槽112相配合的向下凹陷的第四凹槽122,所述第三凹槽112和所述第四凹槽122配合形成第三夹持部。所述第三夹持部位于所述连接件14与所述弹性件之间,且所述第三夹持部的数量为多个,方便多种坚果类食物的同时夹碎,且可实现多个一类坚果食物的同时夹碎,满足人们的食用坚果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件11上朝向所述按压件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部113,所述按压件13上朝向所述第一夹件1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部113相配合的第二齿部131,所述第一齿部113和所述第二齿部131配合形成第四夹持部。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夹件1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齿部113,所述第一齿部113为多个均布的齿牙,所述按压件13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部113相配合的第二齿部131,所述第二齿部131为多个均布的齿牙,所述第一齿部113与所述第二齿部131配合形成第四夹持部,由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内具有多个齿牙的结构,比较锋利,适合夹持果壳比较坚硬的坚果,满足人们食用不同类型坚果的需求。

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件15,所述调节件15连接所述第一夹件11和第二夹件12,并设置在所述连接件14的一侧;所述调节件15包括软性带151和固定件152,所述软性带15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夹件11和所述第二夹件12;所述第一夹件11与所述软性带151通过所述固定件152连接,所述第二夹件12与所述软性带151通过所述固定件152连接。

如图2、图3所示,所述调节件15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左侧,位于所述连接件14的右侧,调节件15包括软性带151和固定件152,所述软性带151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夹件11,所述软性带151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夹件12,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夹件11和第二夹件12之间形成的第一夹持部的开口的大小;所述第一夹件11和所述软性带151通过固定件152连接,所述第二夹件12和所述软性带151之间也通过固定件152连接,当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开口调整到合适的大小时,通过使用固定件152将所述第一夹件11和软性带151及第一夹件11和软性带151固定住,使得坚果夹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调节件15的设置,方便所述坚果夹的第一夹持部的开口大小的调节,便于夹持不同大小的坚果,方便人们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软性带151为弹性带,所述固定件152为销钉或者螺钉等可起到固定作用的零件。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夹件11的上侧与所述按压件13的接触处可设置有第五凹槽114,所述第五凹槽114与所述按压件13相配合,将所述按压件13的左端设置在所述第五凹槽114内部,所述第五凹槽114的前后两侧与所述按压件13的前后两侧相贴合,防止所述按压件13沿所述连接件14的中心轴线前后晃动,保证夹持坚果时的力度足够大,避免因调节件15的调节缩小所述第一夹件11和所述第二夹件12的相对开口的大小,而造成所述按压件13按压时,出现晃动的情况,保证坚果夹的正常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件11与所述第二夹件12连接有第一连接扣,所述第一连接扣使所述第一夹件1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件12的另一端扣合夹紧。

所述第一夹件11和所述第二夹件12的右端形成第一夹持部,当不使用所述坚果夹时,将坚果夹的第一夹件11和第二夹件12右侧用所述第一连接扣连接起来,防止坚果夹的端部锋利而不小心划伤手部,第一连接扣的设置也使得坚果夹的存放更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扣可为弹性带,将所述第一夹件11的右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夹件12的右侧的端面绑紧,防止划伤。所述第一连接扣也可为其他的结构,只要能保证第一夹件11的右侧端面和第二夹件12的右侧端面扣合绑紧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件13与所述第一夹件11连接有第二连接扣,所述第二连接扣使所述按压件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件11的一端扣合夹紧。

所述按压件13的左端和所述第一夹件11的左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扣,按压件13的内侧与所述第一夹件11的外侧设置有第四夹持部,第二连接扣的设置,不使用坚果夹时,通过第二连接扣将按压件13的尖端与第一夹件11的尖端密闭起来,避免不必要的划伤,同时方便坚果夹的存放。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1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帽,所述连接件14的另一端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一夹件11与所述连接帽连接,所述第一夹件11和所述按压件13与所述弧形槽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件14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帽,所述第二夹件12与所述连接帽连接,防止所述第一夹件11、第二夹件12脱离所述坚果夹,所述连接件14的上端设置有弧形槽,所述按压件13的右端连接在所述弧形槽内与所述第一夹件11的右端连接,所述连接件14连接所述第一夹件11、第二夹件12和按压件13,按压所述按压件13,所述按压件13与所述第一夹件11远离,所述第一夹件11和第二夹件12沿所述连接件14运动,以至相互靠近,完成坚果类食物的夹碎。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坚果夹的左端到所述连接件14的距离大于所述坚果夹的右端面到所述连接件14的距离,根据杠杆原理,手部按压所述按压件13,夹碎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坚果更加省力,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坚果夹的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三夹持部和第四夹持部的前后两侧可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或第三夹持部或第四夹持部的一侧连接。例如:所述坚果夹的第一夹持部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侧板,所述第一夹件11的前端和所述第一夹件11的后端或所述第二夹件12的前端和所述第二夹件12的后端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和所述第一夹件11及第二夹件12形成一个容纳仓,使得夹碎的坚果类的果壳放置在容纳仓内,防止果壳乱飞,污染周围的环境。

所述第一夹件11的底端设置有可开闭的密封盖板,当需要夹持坚果时,关闭密封盖板,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在密闭的空间内实现坚果的夹碎,夹碎坚果后,打开密封盖板,将坚果夹内部的果壳及坚果仁取出,之后将果壳与坚果仁分离,将果壳倒入垃圾桶,食用坚果仁,防止果壳乱溅造成的周围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坚果夹组件,包括底座和坚果夹;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坚果夹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容纳腔内。

所述容纳腔内可放置有螺丝刀、削皮刀、开瓶器、小锤子、起子和锉刀等小配件,实现所述坚果夹的多功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