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取出放入其中的菜碟的电饭煲蒸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4618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取出放入其中的菜碟的电饭煲蒸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房烹饪小家电的配套附属产品,尤其是一种便于取出放入其中的菜碟的电饭煲蒸架。



背景技术:

电饭煲是居民家中普遍使用的煮饭工具,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饭煲一般均会赠送与电饭煲内胆配套的食用级塑料材质的蒸架,在煮饭时使用蒸架可以充分利用煮饭时产生的水蒸气的热量将搭放于内胆上方开口的蒸架内的菜肴蒸熟,如此既节约了菜肴的蒸煮时间也节约了电能。但目前普通的电饭煲蒸架有一个不便于端起放入其中菜碟的缺陷,尤其是在所放入的菜碟比较大,也即菜碟的外径与蒸架深入电饭煲内胆的竖直环壁的内径相差不大的时候。而且饭刚煮好时由于蒸架内的菜碟还很烫手,就更加不易将蒸架内的菜碟端起,一不小心,就会把使用者的手指烫伤甚至导致菜碟跌落菜肴溅出以及菜碟摔破的窘况。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蒸架亦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来弥补这一缺陷,如有的在售蒸架在其侧面的环壁的一对相对位置具有一对孔洞,方便人手伸入环壁上的孔洞将蒸架内的菜碟抬起。但一个人只有两只手,即便两只手伸入孔洞将菜碟向上抬起,如果没有第二个人帮忙,也无法再用另外两只手将上抬了的菜碟端出蒸架。此外,偶尔有时需要用电饭煲蒸多一些的食物,比方说是纯粹往电饭煲内胆加水蒸放在蒸架里面的馒头、菜包、花卷等,那时就需要往蒸架中的菜碟上多放一些食物,使用者往往最希望让蒸架能稍稍更加深入电饭煲内胆一些以便在其中的菜碟上堆放更多的食物,但普通的电饭煲蒸架往往是一个无法调节其竖直环壁高度的一体式整体,因此不能满足这个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一节提出的传统电饭煲蒸架不易让人取出放入其中的大尺寸菜碟以及无法临时调节蒸架高度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分式的电饭煲蒸架,该电饭煲蒸架深入电饭煲内胆的竖直环壁和所述竖直环壁底部的蒸架底板是可以分离且调整两者的相对位置的,如此则可以通过拆分所述竖直环壁和蒸架底板的方法方便的取出放入所述电饭煲蒸架的菜碟,通过调节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就可以临时对电饭煲蒸架的高度进行适度调节。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取出放入其中的菜碟的电饭煲蒸架,与市售普通的电饭煲蒸架一样,也同样包括深入电饭煲内胆的竖直环壁以及位于所述竖直环壁底部位置的水平的蒸架底板,所述蒸架底板上亦具有与普通电饭煲蒸架一样的供水蒸气进入所述电饭煲蒸架的通孔阵列,所述竖直环壁的上端具有供所述电饭煲蒸架搁放于电饭煲内胆上部开口的外凸的法兰结构;与普通的一体式电饭煲蒸架不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饭煲蒸架的蒸架底板与所述竖直环壁是两个可拆分的零件,所述蒸架底板的外侧边缘具有与其为一体的竖直向上的直立环壁,所述直立环壁的外表面具有三道外凸的水平方向上的环形凸缘,三道所述环形凸缘上都具有围绕所述蒸架底板的轴心线均匀分布的环形缺口阵列,所有所述环形缺口阵列所包含的缺口数目一致,且三道所述环形凸缘上具有的环形缺口阵列的缺口在竖直方向上两两交错;所述竖直环壁的内壁上具有与所述环形缺口阵列相对应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数量与每一所述环形缺口阵列的缺口数量相一致且都位于同一水平面之上,所述竖直环壁可以旋转至其所有所述凸起皆可以一起穿过任一道所述环形缺口阵列的所有缺口的角度,实际上所有所述凸起是相对于所述竖直环壁的轴心线均匀对称分布的;当所有所述凸起没有位于可以一起穿过所述环形缺口阵列的所有缺口的角度时将与所述环形缺口阵列所在的环形凸缘相抵;蒸架底板上的三道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竖直环壁内壁上的凸起实际上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饭煲蒸架的高度成为可调,所述凸起在平时实际上起到了对蒸架底板的承托作用,因为只要所有所述凸起没有位于可以穿透其上方的那道环形凸缘上的环形缺口阵列时,所有所述凸起就对其上方的那道环形凸缘乃至蒸架底板起到了承托作用,实际上所有所述凸起下方的那道环形凸缘也对所述蒸架底板与所述竖直环壁的相对位置进行了限定;所述蒸架底板的底部外缘具有水平外凸的底部凸缘,所述蒸架底板的底部凸缘的外表面外径尺寸与所述竖直环壁外表面的外径尺寸一致,当所述竖直环壁上的所有凸起皆位于蒸架底板的直立环壁外表面的最下方那道环形凸缘下方时,所述蒸架底板的底部凸缘的上表面将与所述竖直环壁的底部合拢,彼时所述电饭煲蒸架的高度是最小的,其外形也与普通的电饭煲蒸架一致;三道所述环形凸缘上具有的环形缺口阵列的缺口在竖直方向上两两交错的目的实际上就是防止所有所述凸起可以轻易的一次性穿透蒸架底板上所有的所述环形凸缘从而使电饭煲蒸架的竖直环壁和蒸架底板分离,从而可以令两道相邻的所述环形凸缘乃至最底部的那道环形凸缘与蒸架底板的底部凸缘可以包夹所述凸起从而可以将所述竖直环壁和蒸架底板的相对位置也即整个蒸架底板的高度固定下来;所述竖直环壁可以通过旋转至特定的角度让所有所述凸起一起通过每一层环形凸缘上的环形缺口阵列再上提的方法从下而上依次通过所有三道所述环形凸缘而与所述蒸架底板完全分离,反之,亦可以通过将所述竖直环壁旋转至特定角度令其所有凸起一起通过每一层环形凸缘上的环形缺口阵列再下压的方法从上而下将所述竖直环壁降至所述竖直环壁的底部与所述蒸架底板的底部边缘的上表面合拢的位置;实际上包夹着所有所述凸起的蒸架底板上的每两道相邻的环形凸缘或者最底部的环形凸缘和底部凸缘在平时都起到了将所述蒸架底板和竖直环壁限位连接在一起而不至于分离的作用;可以想象这样一个使用场景:一开始竖直环壁内壁上的所有凸起皆位于蒸架底板的直立环壁外表面的最下方的那道环形凸缘的下方和所述底部凸缘的上方时,所述电饭煲蒸架的高度是最小的,使用者往所述电饭煲蒸架内放入菜碟然后利用竖直环壁上方的外凸的法兰搁放在电饭煲内胆的上方开口处蒸煮菜碟内的食物,食物蒸完之后再将整个电饭煲蒸架连同其中的菜碟端出电饭煲并放置在厨房台面上,彼时使用者只需旋转电饭煲蒸架的竖直环壁并保持将其上提的趋势,也即令所有所述凸起紧贴着其上方的环形凸缘并旋转所述竖直环壁,当旋转至所有所述凸起皆与其上方的环形凸缘上的环形缺口阵列的所有缺口对齐时即可将所有所述凸起上提至与上一层环形凸缘相抵的高度,注意彼时整个电饭煲蒸架的高度也增加了,而且只需再将所述竖直环壁稍稍旋转一个角度即可令所有凸起错开与下层环形凸缘上的环形缺口阵列对应的角度从而让所述竖直环壁不至于下落即可使电饭煲蒸架的高度稳定下来,这样再重复两次上述旋转对齐凸起和缺口再上提的操作即可令所有凸起最终从最上方的那道环形凸缘的环形缺口阵列当中脱出,接下来使用者即可将所述竖直环壁彻底提离所述蒸架底板,没有了竖直环壁的妨碍,使用者即可轻松的取走所述蒸架底板上的菜碟,注意上述分段上提所述竖直环壁的过程也可以用于对电饭煲蒸架高度的调节从而应对盛放了不同数量的菜肴之后呈现不同高度的菜碟。然后使用者再将所述竖直环壁重新套放在所述蒸架底板的上方外围,逆着上述步骤将所述竖直环壁采用旋转对齐所有凸起与缺口再下压的方式依次通过三个所述环形凸缘,最后再稍稍旋转一个角度使得最下方的那道环形凸缘上的环形缺口阵列与所有所述凸起错开,即可恢复电饭煲蒸架的最小高度和与普通电饭煲蒸架一致的外形,注意上述将所述竖直环壁分段旋转对齐再压下的过程也可以用来进行电饭煲高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饭煲蒸架在所述蒸架底板上设置三道环形凸缘的好处是可以分三个层级对所述电饭煲蒸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更好的应对所述电饭煲蒸架内不同食物数量的情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化的技术措施,为了在简化生产工艺和使得所述凸起的数量能保证其可以有效的承托蒸架底板之间达到最佳的均衡,三道所述环形凸缘上具有围绕所述蒸架底板的轴心线均匀分布的环形缺口阵列所包含的缺口数量为三个,所述环壁的内壁上与所述环形缺口阵列的缺口相对应的凸起的数量亦为三个,因为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采用三个凸起即可确保稳妥的承托所述环形凸缘乃至与其连接为一体的蒸架底板;此外,所述凸起的高度设置为当所有所述凸起与最上方的一道环形凸缘的下方相抵时,至少会有一道下方的环形凸缘将位于所述竖直环壁底部和蒸架底板的底部凸缘之间的空隙部位以便于使用者观察到所述竖直环壁与蒸架底板即将分离的状态,如此当使用者观察到所述竖直环壁底部和蒸架底板的底部凸缘之间的空隙内出现一道环形凸缘之时就会小心,在电饭煲蒸架内装有食物的情况下就不会再轻易旋转所述竖直环壁,有效的防止电饭煲蒸架不必要的分拆导致蒸架内的食物掉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饭煲蒸架可以完美地将阻碍取出放入其中的菜碟的竖直环壁与放置菜碟的蒸架底板拆分,而且可以分三个层级调节电饭煲蒸架的高度以应对不同数量的待蒸食物,避免因蒸架的高度过低导致菜碟内的食物与电饭煲顶盖内壁接触,故而完美解决了前述普通电饭煲蒸架不易取出放入其中的大尺寸菜碟和不能调节电饭煲蒸架高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一种便于取出放入其中的菜碟的电饭煲蒸架的两个观察视角的外观示意图;

图2:电饭煲蒸架两个观察视角的拆分示意图;

图3:电饭煲蒸架的透视示意图;从本图可以形象的看出当所述竖直环壁2内壁上的凸起203没有与蒸架底板1外周的环形凸缘103上的所述环形缺口阵列104的所有缺口一次性同时对齐时,由于所述凸起203被包夹在两道相邻的环形凸缘103中间,所以所述蒸架底板1事实上就被连接于所述竖直环壁2且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也被限定下来,即整个蒸架的高度就被限定下来了;所述凸起203位于不同的两道相邻的环形凸缘103当中或者最底部的那道环形凸缘103和蒸架底板1的底部凸缘105当中时就可以改变整个蒸架的高度;

图4:旋转电饭煲蒸架的竖直环壁次第将所述竖直环壁向上提起脱离蒸架底板的效果示意图;图中最上方的电饭煲蒸架处于所有凸起与最下方的一道环形凸缘相抵的状态,中间的电饭煲蒸架则处于所有凸起与紧邻最下方那道环形凸缘的中层环形凸缘相抵的状态,图中最下方的电饭煲蒸架处于所有凸起与最上方的一道环形凸缘处于相抵的状态;实际上把处于图中最下方状态的电饭煲蒸架的竖直环壁再次进行旋转对齐凸起与缺口然后再上提的操作后所述电饭煲蒸架即进入如图2所示的竖直环壁与蒸架底板彻底分离的状态;图中采用了双向箭头的用意在于说明无论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的过程都是可逆的;

注意所有说明书附图出于简化的目的省略了搁放在蒸架底板上的盛放食物的菜碟;

[附图标记]

1:蒸架底板;102:直立环壁;103:环形凸缘;104:环形缺口阵列;105:底部凸缘;2:竖直环壁;202:法兰;20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取出放入其中的菜碟的电饭煲蒸架的一个典型实施例,与市售普通的电饭煲蒸架一样,也同样包括深入电饭煲内胆的竖直环壁2以及位于所述竖直环壁2底部位置的水平的蒸架底板1,所述蒸架底板1上亦具有与普通电饭煲蒸架一样的供水蒸气进入所述电饭煲蒸架的通孔阵列,所述竖直环壁2的上端具有供所述电饭煲蒸架搁放于电饭煲内胆上部开口的外凸的法兰202结构;如图2所示,并参考图1、图3和图4,与普通的一体式电饭煲蒸架不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饭煲蒸架的蒸架底板1与所述竖直环壁2是两个可拆分的零件,不失一般性,所述蒸架底板1和竖直环壁2皆由食品级塑料材质或者食品级不锈钢材质以注塑、冲压、车铣钻等工艺制成。所述蒸架底板1的外侧边缘具有与其自身为一体的竖直向上的直立环壁102,所述直立环壁102的外表面具有三道外凸的水平方向上的环形凸缘103,三道所述环形凸缘103上都具有围绕所述蒸架底板1的轴心线均匀分布的环形缺口阵列104,所有所述环形缺口阵列104所包含的缺口数目一致,且三道所述环形凸缘103上具有的环形缺口阵列104的缺口在竖直方向上两两交错;所述竖直环壁2的内壁上具有与所述环形缺口阵列104相对应的凸起203,所述凸起203的数量与每一所述环形缺口阵列104的缺口数量相一致且都位于同一水平面之上,所述竖直环壁2可以旋转至其所有所述凸起203皆可以一起穿过任一道所述环形缺口阵列104的所有缺口的角度,实际上所有所述凸起203是相对于所述竖直环壁2的轴心线均匀对称分布的;当所有所述凸起203没有位于可以一起穿过所述环形缺口阵列104的所有缺口的角度时将与所述环形缺口阵列104所在的环形凸缘103相抵;蒸架底板1上的三道所述环形凸缘103与所述竖直环壁内壁上的凸起203实际上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饭煲蒸架的高度成为可调,所述凸起203在平时实际上起到了对蒸架底板1的承托作用,因为只要所有所述凸起203没有位于可以穿透其上方的那道环形凸缘103上的所述环形缺口阵列104时,所有所述凸起203就对其上方的那道环形凸缘103乃至蒸架底板1起到了承托作用,实际上所有所述凸起203下方的那道所述环形凸缘103也对所述蒸架底板1与所述竖直环壁2的相对位置进行了限定;如图3所示,三道所述环形凸缘103上具有的环形缺口阵列104的缺口在竖直方向上两两交错的目的实际上就是防止所有所述凸起203可以轻易的一次性穿透蒸架底板1上所有的所述环形凸缘103从而使电饭煲蒸架的竖直环壁1和蒸架底板2分离;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蒸架底板1的底部外缘具有水平外凸的底部凸缘105,所述蒸架底板1的底部凸缘105的外表面外径尺寸与所述竖直环壁2外表面的外径尺寸一致,当所述竖直环壁2上的所有凸起203皆位于蒸架底板1的直立环壁2外表面的最下方那道环形凸缘103下方时,所述蒸架底板1的底部凸缘105的上表面将与所述竖直环壁2的底部合拢,彼时所述电饭煲蒸架的高度是最小的,其外形也与普通的电饭煲蒸架一致;如图4所示并参考图2,所述竖直环壁2可以通过旋转至特定的角度让所有所述凸起203一起通过每一层环形凸缘103上的环形缺口阵列104再上提的方法从下而上依次通过所有三道所述环形凸缘103而与所述蒸架底板1完全分离,反之,亦可以通过将所述竖直环壁2旋转至特定角度令其所有凸起203一起通过每一层环形凸缘103上的环形缺口阵列104再下压的方法从上而下将所述竖直环壁2降至所述竖直环壁2的底部与所述蒸架底板1的底部边缘105的上表面合拢的位置;参考图3和图2,实际上包夹着所有所述凸起203的蒸架底板1上的每两道相邻的环形凸缘103或者最底部的环形凸缘103和底部凸缘105在平时都起到了将所述蒸架底板1和竖直环壁2限位连接在一起而不至于分离的作用;如图4所示并参考所有其他说明书附图,可以想象这样一个使用场景:一开始竖直环壁2内壁上的所有凸起203皆位于蒸架底板1的直立环壁2外表面的最下方的那道环形凸缘103的下方和所述底部凸缘103的上方时,所述电饭煲蒸架的高度是最小的,其外形也与普通的电饭煲一般无二,使用者往所述电饭煲蒸架内放入菜碟然后利用竖直环壁2上方的外凸的法兰202搁放在电饭煲内胆的上方开口处蒸煮菜碟内的食物,食物蒸完之后再将整个电饭煲蒸架连同其中的菜碟端出电饭煲并放置在厨房台面上,彼时使用者只需旋转电饭煲蒸架的竖直环壁2并保持将其上提的趋势,也即令所有所述凸起203紧贴着其上方的环形凸缘103并旋转所述竖直环壁2,当旋转至所有所述凸起203皆与其上方的环形凸缘103上的环形缺口阵列104的所有缺口对齐时即可将所有所述凸起203上提至与上一层环形凸缘103相抵的高度,注意彼时整个电饭煲蒸架的高度也增加了,而且只需再将所述竖直环壁2稍稍旋转一个角度即可令所有凸起203错开与下层环形凸缘103上的环形缺口阵列104对齐的角度从而让所述竖直环壁2不至于下落即可使电饭煲蒸架的高度稳定下来,这样再重复两次上述旋转对齐所有凸起203和缺口然后再上提的操作即可令所有凸起203最终从最上方的那道环形凸缘103的环形缺口阵列104当中脱出,接下来使用者即可将所述竖直环壁2彻底提离所述蒸架底板1,没有了竖直环壁2的妨碍,使用者即可轻松的取走所述蒸架底板1上的菜碟,注意上述分段旋转对齐所有凸起203与环形缺口阵列的缺口然后再上提所述竖直环壁2的过程也可以用于对电饭煲蒸架高度的调节。然后使用者再将所述竖直环壁2重新套放在所述蒸架底板1的上方外围,逆着上述步骤将所述竖直环壁2采用旋转对齐所有凸起203与环形缺口阵列的所有缺口然后再下压的操作方式依次通过三个所述环形凸缘103,最后再稍稍旋转一个角度使得最下方的那道环形凸缘103上的环形缺口阵列与所有所述凸起203错开,即可恢复电饭煲蒸架的最小高度和与普通电饭煲蒸架一致的外形,注意上述将所述竖直环壁2分段旋转对齐所有所述凸起203与缺口再压下的过程也可以用来进行电饭煲高度的调节。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饭煲蒸架在所述蒸架底板1上设置三道环形凸缘103的好处是可以分三个层级对所述电饭煲蒸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更好的应对所述电饭煲蒸架内不同食物数量的情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化的技术措施,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在简化生产工艺和使得所述凸起203的数量能保证其可以有效的承托蒸架底板1之间达到最佳的均衡,三道所述环形凸缘103上具有围绕所述蒸架底板1的轴心线均匀分布的环形缺口阵列104所包含的缺口数量为三个,所述环壁2的内壁上与所述环形缺口阵列104的缺口相对应的凸起203的数量亦为三个,因为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采用三个凸起203即可确保稳妥的承托所述环形凸缘103乃至与其连接为一体的蒸架底板1;此外,参考图4和图3以及前述附图说明,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措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203的高度设置为当所有所述凸起203与最上方的一道环形凸缘203的下方相抵时,至少会有一道下方的环形凸缘103将位于所述竖直环壁2底部和蒸架底板1的底部凸缘105之间的空隙部位以便于使用者观察到所述竖直环壁2与蒸架底板1即将分离的状态,如此当使用者观察到所述竖直环壁2底部和蒸架底板1的底部凸缘105之间的空隙内出现一道环形凸缘103之时就会小心,在电饭煲蒸架内装有食物的情况下就不会再轻易旋转所述竖直环壁2,有效的防止电饭煲蒸架不必要的分拆导致蒸架内的食物掉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饭煲蒸架可以完美地将阻碍取出放入其中的菜碟的竖直环壁2与放置菜碟的蒸架底板1拆分,而且可以分三个层级调节电饭煲蒸架的高度以应对不同数量的待蒸食物,完美解决的前述普通电饭煲蒸架不易取出放入其中的大尺寸菜碟和不能调节电饭煲蒸架高度的问题。参考所有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实际上是通过所述蒸架底板1外围竖直方向上的三道环形凸缘103及其底部凸缘105与所述竖直环壁2的内壁上的凸起203相穿插来实现所述电饭煲高度的调节和限定的,而每道环形凸缘103上的环形缺口阵列104则提供了令所有所述凸起203可以在特定的角度穿越任一道所述环形凸缘103从而实现电饭煲高度的调节乃至所述蒸架底板1和竖直环壁2的彻底分离以便于取出放在蒸架底板1上的菜碟。

注意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是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凡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常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声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