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1755发布日期:2018-06-19 19:4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指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火锅通常都为底面加热,发热元件通常采用电磁加热线圈或为电阻丝式加热盘,置于锅体底部。其加热面积小,锅体内食物汤料不能快速对流,致使锅体内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差异,投放入锅体内的处于不同区域的食物的煮熟时间不一致,会影响食物在食用时的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在烹饪时锅体内的食物汤料可快速对流,使得锅体内不同区域的温度一致,确保投放入锅体内的处于不同区域的食材在同一时间煮熟,提升食物在食用时的口感。

为了达到本申请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锅底加热单元,所述锅底加热单元位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在烹饪时对安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锅体的底壁进行加热,其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锅壁加热单元,所述锅壁加热单元位于所述壳体的顶壁的中部处、且高于所述锅底加热单元,用于在烹饪时对安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锅体的侧壁进行加热,所述锅壁加热单元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磁条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条的外侧面的第一线圈。本方案加热为立体加热,使得锅体内的食物汤料快速对流,确保锅体内不同区域的温度一致,投放入锅体内的处于不同区域的食材可在同一时间煮熟,能够提升食物在食用时的口感;且锅壁加热单元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一磁条及设置在第一磁条外侧面的第一线圈,使磁场加热方向朝向锅体内侧壁,锅体内食物汤料的对流效果更好、锅体内不同区域的温度一致性也更好。

可选的,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具有锅体外侧壁、环形的锅体底壁和锅体内侧壁的锅体,所述锅壁加热单元在所述锅体安置在所述壳体上时处于所述锅体内侧壁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磁条的竖向延伸方向与所述锅体内侧壁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磁条的竖向延伸方向与述锅体内侧壁的延伸方向一致,使得产生的磁力线与锅体内侧壁垂直,增大锅体内侧壁切割的磁力线的数量,提升加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顶壁包括环形顶壁和下部开口的罩桶,所述罩桶的下边缘与所述环形顶壁的内边缘相连接,所述锅体安置在所述壳体上时所述罩桶伸入所述锅体内侧壁围成的空间内,所述锅壁加热单元安装在所述罩桶内,所述锅底加热单元安装在所述环形顶壁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锅体内侧壁与所述锅壁加热单元的之间的间距为6mm~12mm。

可选的,所述第一磁条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条围成圆柱筒状或围成上小下大的圆台筒状。

可选的,所述锅底加热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磁条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磁条上方的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磁条的最低点不高于所述第二磁条的最高点。第一磁条和第二磁条在竖直方向上重叠,可避免漏磁。

可选的,所述锅壁加热单元还包括盘架,所述盘架上设有多个上下排布的挡片,所述多个挡片间形成容纳所述第一线圈的多个绕线槽,所述挡片水平延伸设置。挡片水平延伸方便线圈的绕制。

可选的,所述锅底加热单元的上表面与所述锅壁加热单元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为90度~160度。呈该夹角方便锅体的放置。

可选的,所述锅壁加热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且所述锅底加热单元与所述锅壁加热单元串联或并联。采用串联可采用一个控制单元进行共同控制,控制过程简单;采用并联可由控制单元独立控制,加热方式多样。

可选的,所述锅壁加热单元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壳体的顶壁的中部处;或者所述锅壁加热单元与所述锅体组装在一起。锅壁加热单元可拆卸设置,使得烹饪器具适应的锅体种类更多,方便烹饪器具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实现立体加热的锅底加热单元和锅壁加热单元,锅底加热单元在烹饪时对安置在壳体上的锅体的底壁进行加热,锅壁加热单元在烹饪时对安置在壳体上的锅体的侧壁进行加热,使得锅体内的食物汤料快速对流,确保锅体内不同区域的温度一致,投放入锅体内的处于不同区域的食材可在同一时间煮熟,能够提升食物在食用时的口感;且锅壁加热单元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一磁条及设置在第一磁条外侧面的第一线圈,使磁场加热方向朝向锅体内侧壁,锅体内食物汤料的对流效果更好、锅体内不同区域的温度一致性也更好。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壳体,11环形顶壁,12罩桶,13底座,14上盖,15面板,2控制单元,3锅底加热单元,4锅壁加热单元,5锅体,51锅体外侧壁,52锅体内侧壁,53锅体底壁,6第一磁条,61第一线圈,62盘架,621挡片,7温度传感器,8第二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

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的控制单元2,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2电连接的锅底加热单元3,位于所述壳体1内,用于在烹饪时对安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锅体5的底壁进行加热;和锅壁加热单元4,位于所述壳体1的顶壁的中部处、且高于所述锅底加热单元3,用于在烹饪时对安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锅体5的侧壁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实现立体加热的锅底加热单元3和锅壁加热单元4,锅底加热单元3在烹饪时对安置在壳体1上的锅体5的底壁进行加热,锅壁加热单元4在烹饪时对安置在壳体1上的锅体5的侧壁进行加热,使得锅体5内的食物汤料快速对流,确保锅体5内不同区域的温度一致,投放入锅体5内的处于不同区域的食材可在同一时间煮熟,能够提升食物在食用时的口感。

请参阅图2,所述锅壁加热单元4为电磁线盘加热,其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磁条6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磁条6的外侧面的第一线圈61。锅壁加热单元4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一磁条6及设置在第一磁条6外侧面的第一线圈61,使磁场加热方向朝向锅体内侧壁,锅体内食物汤料的对流效果更好、锅体内不同区域的温度一致性也更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条6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条6围成圆柱筒状或围成上小下大的圆台筒状。所述第一磁条6优选为U型磁条,即第一磁条6包括一竖向设置的磁条本体以及自所述磁条本体两端朝向锅体侧壁延伸的弯脚,弯脚的设置一方面使得第一磁条的外侧面形成一容纳槽以方便第一线圈61的绕制,另一方面可限制第一线圈61产生的磁力线,避免漏磁。所述锅壁加热单元4还包括盘架62,所述盘架62为塑料件,所述盘架62上设有多个上下排布的挡片621,所述多个挡片621间形成容纳所述第一线圈61的多个绕线槽,所述挡片621水平延伸设置。挡片621水平延伸方便线圈的绕制。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锅底加热单元3也为电磁线盘加热,所述锅底加热单元3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磁条8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磁条8上方的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磁条6的最低点不高于所述第二磁条8的最高点。即第二磁条8和第一磁条6在竖直方向上不存在间隙,换言之,第一磁条6和第二磁条8在竖直方向上接续或是有部分重叠。如此设置可避免漏磁,提升加热效率,减少漏磁对控制单元2和人体的不良影响。进一步的,第一线圈61的最低点不高于第二线圈的最高点,同理的,如此设置可避免在第一线圈61和第二线圈的交接处形成加热空白区,保证加热均匀。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锅底加热单元3也可为电阻丝式加热盘,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锅壁加热单元4采用具有第一磁条6的电磁加热线圈,且使磁场加热方向朝向锅体内侧壁52,锅体5内食物汤料的对流效果更好、锅体5内不同区域的温度一致性也更好。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具有锅体外侧壁51、环形的锅体底壁53和锅体内侧壁52的锅体5,所述锅壁加热单元4在所述锅体5安置在所述壳体1上时处于所述锅体内侧壁52围成的空间内、用于在烹饪时对所述锅体内侧壁52进行加热。

其中,锅壁加热单元4可以是与锅体5组装而设置为一体,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设置在壳体1内。还可以是独立于锅体5和壳体1而单独设置,使用时与壳体1的顶壁的中部处可拆卸安装。锅壁加热单元4可拆卸设置,安装在壳体1上时,可与本申请上文所述的锅体5配合使用,即可作为老北京火锅使用;当拆除后,烹饪器具作为普通电磁炉,可适用普通平底汤锅,使得烹饪器具适应的锅体种类多样,方便烹饪器具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壳体1的顶壁包括环形顶壁11和下部开口的罩桶12,所述罩桶12的下边缘与所述环形顶壁11的内边缘相连接,所述锅体5安置在所述壳体1上时所述罩桶12伸入所述锅体内侧壁52围成的空间内,所述锅壁加热单元4安装在所述罩桶12内,所述锅底加热单元3安装在所述环形顶壁11的下方,实现立体加热。

其中,罩桶12可以是与环形顶壁11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与环形顶壁11密封连接在一起,均可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在此不再赘述,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较好地,罩桶12的内径设置为自上至下逐渐增大,锅壁加热单元4的外侧面与罩桶12的内侧面优选设置为相互平行,更有利于锅壁加热单元4对锅体内侧壁52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锅底加热单元3的上表面与所述锅壁加热单元4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0度~160度。所述锅体内侧壁52的内侧面与所述锅壁加热单元4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不大于30度。所述锅体内侧壁52与所述锅壁加热单元4之间的间距设置为6mm~12mm。即,所述锅体内侧壁52与所述锅壁加热单元4的相对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6mm~12mm。锅体5内的食物汤料对流效果更好,锅体5内不同区域温度的一致也更好,投放入锅体5内的处于不同区域的食材实现了在同一时间煮熟,食物在食用时的口感更鲜美。

较好地,如图2所示,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2电连接的测温单元,如温度传感器7,安装在所述环形顶壁11上,用于在烹饪时对安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所述锅体5的环形底壁进行测温,以向控制单元2反馈锅体5的温度,更有利于控制单元2对锅底加热单元3和锅壁加热单元4的加热输出功率的控制。所述锅壁加热单元4也与所述控制单元2电连接,且所述锅底加热单元3与所述锅壁加热单元4串联连接或者是并联连接。

其中,壳体1包括底座13、上盖14和面板15,面板15的材质优选用微晶面板或陶瓷面板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实现立体加热的锅底加热单元和锅壁加热单元,锅底加热单元在烹饪时对安置在壳体上的锅体的底壁进行加热,锅壁加热单元在烹饪时对安置在壳体上的锅体的侧壁进行加热,使得锅体内的食物汤料快速对流,确保锅体内不同区域的温度一致,投放入锅体内的处于不同区域的食材可在同一时间煮熟,能够提升食物在食用时的口感。

进一步地,锅壁加热单元为具有导磁条的电磁加热线圈,使磁场加热方向朝向锅体内侧壁,锅体内食物汤料的对流效果更好、锅体内不同区域的温度一致性也更好。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虽然本申请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申请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申请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