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锅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1736发布日期:2018-06-19 19:39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炒锅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锅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加热食物时,操作人员往往是根据经验进行操作,不能对炒锅进行温度测量,往往有较大的操作误差,不能准确的控制食物的成品品质。

现在有一种用于测量炊具温度的技术,在锅底有一个温度观察点,可以通过该温度观察点颜色变化测量温度。但放入原料以后就盖住了,这个时候无法观察锅底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准确、方便的监测炒锅的温度的炒锅测温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炒锅测温装置,包括设置在炒锅外的外锅;所述外锅包括底部的导热区和设置在导热区上的挡火受热区;所述导热区与所述炒锅的底部配合,所述挡火受热区与所述炒锅间隔设置;

所述挡火受热区背离热源的一侧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炒锅的手柄内设置有显示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显示控制装置通讯连接;所述显示控制装置控制一显示装置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炒锅的手柄上;

或者,

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包括一发射机构和一接收机构;所述发射机构包括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讯连接的发射控制器,与所述发射控制器受控连接的信号发射器;所述接收机构包括信号接收器和与所述信号接收器通讯连接的接收控制器;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一设置在墙壁上的显示屏,所述接收机构固定在显示屏上,所述接收控制器控制所述显示屏显示信号接收器接收的温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炒锅的底部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热区配合;所述导热区上表面的曲线与所述炒锅内壁曲线相适配;所述炒锅底部与所述导热区或挡火受热区密封连接;

或者,所述导热区上表面曲线与所述炒锅外表面底部的曲线相适配;所述导热区上表面与所述炒锅外表面底部接触或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区上设置有一导热柱,所述导热柱与所述通孔密封配合,所述导热柱的上表面曲线与所述炒锅内壁曲线相适配;

或者,

所述导热区上设置有一导热柱,所述导热柱的上表面与所述炒锅外表面底部曲线相适配,所述导热柱上表面与所述炒锅外表面底部接触或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火受热区与所述锅体之间的间隔内设置有隔热材料,所述温度检测机构与所述挡火受热区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控制器的电源线上设置有一温度开关,所述温度开关设置在测温区域内;

所述温度开关包括动触点和静触点,其中,所述动触点为双金属片制成,所述双金属片包括两叠合在一起的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接收控制器与热源的功率调节装置控制连接;

当温度传感器测得温度高于预定的温度阈值范围最大值时,信号接收控制器控制所述功率调节装置减小加热功率;

当温度传感器测得温度低于预定的温度阈值范围最小值时,信号接收控制器控制所述功率调节装置减小加热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热源为燃气灶;

所述信号接收控制器与一驱动电机控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燃气灶的火焰调节旋钮传动连接;

当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高于预定的温度阈值范围最大值时,所述信号接收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启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火焰调节旋钮向减小火焰的方向旋转预定角度;

当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低于预定的温度阈值方位最小值时,所述信号接收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启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火焰调节旋钮向增大火焰的方向旋转预定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器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或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所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电偶,温控电阻;所述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炒锅测温装置中,在炊具外表面的底部设置受热板,在受热板上设置温度监测机构,这样,避免了在锅内设置温度监测机构不能布线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在锅的外表面设置温度监测机构容易受火焰干扰且不容易布线的问题,还能够避免在锅底内部设置温度监测机构引起的锅底厚度增大,加热效率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准确方便的测量炒锅的温度。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准确、方便的监测炒锅的温度的炒锅测温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炒锅测温装置,包括设置在炒锅外的外锅;所述外锅包括底部的导热区和设置在导热区上的挡火受热区;所述导热区与所述炒锅的底部配合,所述挡火受热区与所述炒锅间隔设置;

所述炒锅手柄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挡火受热区至炒锅之间的空间连通;所述通孔上可拆卸连接有一双金属探针测温装置;所述双金属探针测温装置的探针与所述挡火受热区接触,所述双金属探针的表头设置在手柄上。

本实用新型炒锅测温装置中,在炊具外表面的底部设置受热板,在受热板上设置温度监测机构,这样,避免了在锅内设置温度监测机构不能布线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在锅的外表面设置温度监测机构容易受火焰干扰且不容易布线的问题,还能够避免在锅底内部设置温度监测机构引起的锅底厚度增大,加热效率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准确方便的测量炒锅的温度。另外,本实用新型炒锅测温装置中,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将双金属探针测温装置拆卸,直接将探针放入锅中进行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炒锅测温装置的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炒锅测温装置的另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炒锅测温装置的另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炒锅测温装置的另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炒锅测温装置的另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炒锅测温装置的另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炒锅测温装置的另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炒锅测温装置的另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炒锅测温装置的另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的挡热板和导热区都是导热速度快的材料制成,如铜、铝或者其他导热快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炒锅3包括圆底的炒锅3,也包括平底的炒锅3。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炒锅3测温装置,包括设置在炒锅3外的外锅;所述外锅包括底部的导热区2和设置在导热区2上的挡火受热区1;所述导热区2与所述炒锅3的底部配合,所述挡火受热区1与所述炒锅3间隔设置;

所述挡火受热区1背离热源的一侧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4,所述炒锅3的手柄内设置有显示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4与所述显示控制装置6通讯连接;所述显示控制装置6控制一显示装置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4输出的温度。

所述导热区2上表面曲线与所述炒锅3外表面底部的曲线相适配;所述导热区2上表面与所述炒锅3外表面底部接触或连接。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屏5,所述显示屏5设置在所述炒锅3的手柄上。

具体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器可以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或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所述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电偶,温控电阻;若所述温度传感器为温控电阻,则温控电阻与挡火受热区背离热源一侧接触,检测挡火受热区的温度;

若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红外温度传感器,则红外温度传感器与挡火受热区间隔预定的距离设置,测挡火受热区的温度。

本实施例炒锅3测温装置中,在炊具外表面的底部设置受热板,在受热板上设置温度监测机构,这样,避免了在锅内设置温度监测机构不能布线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在锅的外表面设置温度监测机构容易受火焰干扰且不容易布线的问题,还能够避免在锅底内部设置温度监测机构引起的锅底厚度增大,加热效率降低的问题。本实施例能够准确方便的测量炒锅3的温度。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炒锅3测温装置,包括设置在炒锅3外的外锅;所述外锅包括底部的导热区2和设置在导热区2上的挡火受热区1;所述导热区 2与所述炒锅3的底部配合,所述挡火受热区1与所述炒锅3间隔设置;

所述挡火受热区1背离热源的一侧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4,所述炒锅3的手柄内设置有显示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4与所述显示控制装置6通讯连接;所述显示控制装置6控制一显示装置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4输出的温度。

所述炒锅3的底部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导热区2向上突起,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热区2配合;所述导热区2上表面的曲线与所述炒锅3内壁曲线相适配;所述通孔的侧壁与所述导热区2外边缘密封连接。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屏5,所述显示屏5设置在所述炒锅3的手柄上。

本实施例中,由于导热板直接通过设置在炒锅3内,这样,在加热时消除了接触热阻,能够提高升温速度,能够节省能源。

当然,还可以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炒锅3下边缘与挡火受热区1进行密封连接。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炒锅3测温装置,包括设置在炒锅3外的外锅;所述外锅包括底部的导热区2和设置在导热区2上的挡火受热区1;所述导热区2与所述炒锅3的底部配合,所述挡火受热区1与所述炒锅3间隔设置;

所述挡火受热区1背离热源的一侧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4,所述炒锅3的手柄内设置有显示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4与所述显示控制装置6通讯连接;所述显示控制装置6控制一显示装置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4输出的温度。

所述导热区2上设置有一导热柱,所述导热柱与所述通孔密封配合,所述导热柱的上表面曲线与所述炒锅3内壁曲线相适配。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屏5,所述显示屏5设置在所述炒锅3的手柄上。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炒锅3测温装置,包括设置在炒锅3外的外锅;所述外锅包括底部的导热区2和设置在导热区2上的挡火受热区1;所述导热区2与所述炒锅3的底部配合,所述挡火受热区1与所述炒锅3间隔设置;

所述挡火受热区1背离热源的一侧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4,所述炒锅3的手柄内设置有显示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4与所述显示控制装置6通讯连接;所述显示控制装置6控制一显示装置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4输出的温度。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屏5,所述显示屏5设置在所述炒锅3的手柄上。

所述导热区2上设置有一导热柱,所述导热柱的上表面与所述炒锅3外表面底部曲线相适配,所述导热柱上表面与所述炒锅3外表面底部接触或连接。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包括一发射机构和一接收机构;所述发射机构包括与所述温度传感器4通讯连接的发射控制器,与所述发射控制器受控连接的信号发射器;所述接收机构包括信号接收器和与所述信号接收器通讯连接的接收控制器;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一设置在墙壁上的显示屏,所述接收机构固定在显示屏上,所述接收控制器控制所述显示屏显示信号接收器接收的温度信息。

本实施例中将显示屏设置在便于观察的墙壁上,温度传感器4测得的温度信息通过信号发射装置进行发射,如蓝牙、红外线或无线电等方式进行发射,墙壁上的信号接收器对信息进行接收,由接收控制器控制显示屏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的显示屏可以根据个人习惯进行放置,非常方便。

实施例6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行,所述显示控制器的电源线上设置有一温度开关,所述温度开关设置在测温区域内。

所述温度开关包括动触点和静触点,其中,所述动触点为双金属片制成,所述双金属片包括两叠合在一起的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

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省电能,将回路中设置了一个温度开关,当温度到达一定温度时:如70℃,温控开关闭合,温度监测机构开始工作,当温度低于70℃时,温控开关断开,温度监测机构停止工作。

实施例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信号接收控制器与热源的功率调节装置控制连接;所述热源为燃气灶;

所述信号接收控制器与一驱动电机控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燃气灶的火焰调节旋钮传动连接;

当温度传感器4测得的温度高于预定的温度阈值范围最大值时,所述信号接收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启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火焰调节旋钮向减小火焰的方向旋转预定角度;

当温度传感器4测得的温度低于预定的温度阈值方位最小值时,所述信号接收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启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火焰调节旋钮向增大火焰的方向旋转预定角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装置调节燃气灶的火焰旋钮来调节温度,能够实现自动调节,使用方便快捷。

当然,热源还可以是电磁炉等电热源,可以通过功率调节装置调节其功率。

实施例8

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的炒锅测温装置,包括设置在炒锅外的外锅;所述外锅包括底部的导热区和设置在导热区上的挡火受热区;所述导热区与所述炒锅的底部配合,所述挡火受热区与所述炒锅间隔设置;

所述炒锅手柄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挡火受热区至炒锅之间的空间连通;所述通孔上可拆卸连接有一双金属探针71测温装置;所述双金属探针71 测温装置的探针71与所述挡火受热区接触,所述双金属探针71的表头72设置在手柄上。

与上述各实施例相比,由于双金属测温仪不需要电源,也就不需要担心电源耗尽的问题,使用更加方便。本实施例炒锅测温装置中,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将双金属探针71测温装置拆卸,直接将探针71放入锅中进行测量。

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的测温装置采用双金属探针测温装置7的测温结构还适用于与上述炒锅相同结构的平底煎锅的测温。

当然,上述各实施例的测温装置也同样适用于相同结构的平底煎锅的测温。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