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摔玻璃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8723发布日期:2019-05-11 00:31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耐摔玻璃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摔玻璃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玻璃杯因其污染少,易清洁,一直是人们用于饮水的首选用具。但玻璃杯在盛装热水时,其表面非常烫手。且玻璃杯容易摔碎,给日常使用中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具有耐摔和防烫效果的耐摔玻璃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摔玻璃杯,包括杯体和套设于杯体外的杯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套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肋条,所述肋条围合成与杯体相配合的内腔,所述杯体与肋条过盈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肋条竖向分布在杯套的内侧壁上,肋条的下端从杯套的内侧壁延伸至杯套的内底面。

优选的是,所述肋条横向分布在杯套的内侧壁上。

优选的是,所述肋条斜向分布在杯套的内侧壁上。

优选的是,所述杯套底部设有便于拆卸杯套的通孔。

优选的是,所述肋条与杯套侧壁连接处所在切线的夹角小于90度。

优选的是,所述杯套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查看杯内液体的窗口。

优选的是,所述杯套外侧设有手柄。

优选的是,所述杯套采用软胶制成,杯套和肋条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具有耐摔和防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耐摔玻璃杯的杯体和杯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耐摔玻璃杯的杯体和杯套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耐摔玻璃杯的杯体和杯套的截面示意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摔玻璃杯包括玻璃杯体1和套设于杯体1外的杯套2,杯套2包括侧壁和底面,所述杯套2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肋条21,所述肋条21围合成与杯体1相配合的内腔,所述杯体与肋条过盈配合。所述肋条21竖向分布在杯套2的内侧壁上,肋条21的下端从杯套2的内侧壁延伸到杯套的内底面。所述肋条21也可以横向或斜向分布(图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杯套内侧壁设置的肋条使玻璃杯在受到碰撞时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使玻璃杯具有耐摔的效果;同时肋条的设置使玻璃杯的杯体和杯套之间具有空隙,使玻璃杯具有隔热的效果,在使用玻璃杯时不会烫手;由于杯体与肋条接触面积小,使得玻璃杯的杯体与杯套的配合不会太紧密,易于拆卸和清洗。

所述杯套2采用软胶制成,所述软胶可以是TPU、TPE、TPR、TPV、TPES、CPE、EVA、POE、软质PVC、软质硅胶中的任何一种。

优选地,所述杯套2和肋条21一体成型。

所述杯套2底部设有便于拆卸杯套的通孔23,当需要拆卸杯套时,握住杯套2外部,从杯套底部的通孔23处将杯体往外推出。该通孔23的内侧边缘向内凸出形成凸缘,凸缘起到缓冲杯体底部的作用。

如图3所示,所述肋条21与杯套2侧壁连接处所在切线的夹角小于90度。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肋条与杯体过盈配合时,肋条向一侧倾斜,杯体更容易塞入及取出。

所述杯套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查看杯内液体的窗口22,所述窗口22可以是蛋形、狭长水滴形、椭圆形、长方形等具有美观效果的任何形状。该窗口22的内侧边缘向内凸出形成凸缘,该凸缘与肋条一起围合成与杯体1相配合的内腔,凸缘也起到缓冲的作用。

所述杯套的外侧对称设有便于抓握的手柄。在给宝宝喝水或喂奶时更方便。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