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4499发布日期:2019-01-15 22:4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座椅。



背景技术:

国内外已有的座椅功能比较单一,仅可为用户提供乘坐的功能,为了单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以用户的健康为重,在座椅上设置坐姿矫正装置,但目前现有设置有坐姿矫正装置的座椅,其坐姿矫正装置结构复杂,并且无法满足对于不同身高的用户的矫正功能,如:对于成人用户适用的矫正装置,可能就难以满足儿童或青少年的使用,因其身高的不同就无法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有效的矫正功能。因此,针对上述不足,如何提供一种坐姿矫正装置结构简单且可为满足为不同身高的用户提供坐姿矫正功能的座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坐姿矫正装置结构简单且可为满足为不同身高的用户提供坐姿矫正功能的座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座椅,包括座垫、靠背、扶手、转轴、支腿、滚轮和矫正带,所述靠背与所述座垫相连接,设置在所述座垫底部的所述转轴与所述座垫旋转相连,以使所述座垫可绕所述转轴旋转,多个所述支腿沿圆周方向设置在所述转轴的端部,所述支腿的端部与所述滚轮铰接相连,所述扶手设置在所述座垫的两侧,所述矫正带包括固定带和调整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靠背固定相连,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调整带一端相连接,且在所述固定带与所述调整带的连接处设置有插舌,所述插舌可卡接于设置在所述座垫上插扣内,所述调整带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扣,所述滑扣可沿设置在所述靠背上的滑道所移动,所述滑道沿所述靠背的高度方向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矫正带为尼龙带或涤纶带。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支腿沿所述转轴的端部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座椅,包括座垫、靠背、套筒、扶手、转轴、支腿、滚轮和矫正带,所述矫正带包括固定带和调整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靠背固定相连,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调整带一端相连接,且在所述固定带与所述调整带的连接处设置有插舌,所述插舌可卡接于设置在所述座垫上插扣内,所述调整带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扣,所述滑扣可沿设置在所述靠背上的滑道所移动,所述滑道沿所述靠背的高度方向所设置,用户可通过在滑道上移动的滑扣,以在高度方向上调整滑扣的设置位置,进而根据自身身高调节调整带的矫正位置,以满足不同身高的用户对矫正功能的多样化需求,且矫正带结构简单,便于使用,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座椅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座椅的另一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座椅,包括座垫1、靠背2、扶手3、转轴4、支腿5、滚轮6和矫正带7。

扶手3设置在所述座垫1的两侧,所述靠背2与所述座垫1相连接,设置在所述座垫1底部的所述转轴4与所述座垫1旋转相连,以使所述座垫1可绕所述转轴4相对旋转,转轴4内设置有缓冲弹簧,以缓冲用户坐下时所产生的冲击。

多个所述支腿5沿圆周方向设置在所述转轴4的端部,具体的,多个所述支腿5沿所述转轴4的端部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示例的,支腿5为四个。支腿5的端部与滚轮6铰接相连,以方便多功能座椅的移动。

矫正带7包括固定带71和调整带72,所述固定带71的一端与所述靠背2固定相连,以固定固定带71。所述固定带71的另一端与所述调整带72一端相连接,在所述固定带71与所述调整带的连接处设置有插舌73,所述插舌73可卡接于设置在所述座垫1上的插扣11内,以便固定固定带71和调整带72的连接处,所述调整带72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扣74,所述滑扣74可沿设置在所述靠背2上的滑道21所移动,以在高度方向上调整滑扣74的设置位置,进而根据用户自身身高调节调整带的矫正位置。所述滑道21沿所述靠背2的高度方向所设置,也就是图1中所示的A向。其中,矫正带7为尼龙带或涤纶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座椅,包括座垫、靠背、套筒、扶手、转轴、支腿、滚轮和矫正带,所述矫正带包括固定带和调整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靠背固定相连,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调整带一端相连接,且在所述固定带与所述调整带的连接处设置有插舌,所述插舌可卡接于设置在所述座垫上插扣内,所述调整带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扣,所述滑扣可沿设置在所述靠背上的滑道所移动,所述滑道沿所述靠背的高度方向所设置,用户可通过在滑道上移动的滑扣,以在高度方向上调整滑扣的设置位置,进而根据自身身高调节调整带的矫正位置,以满足不同身高的用户对矫正功能的多样化需求,且矫正带结构简单,便于使用,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