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1208发布日期:2019-03-02 04:0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洗碗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提高,洗碗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其中分区式洗碗机逐渐兴起,相关技术中,分区式洗碗机的回水系统大多彼此独立,少部分共用一套回水系统的洗碗机又存在回水效率不高,回水较慢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碗机。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洗碗机,包括:壳体,壳体为一端设置有开口的腔体结构,腔体结构分为上腔体及下腔体,上腔体底壁的中部高于两端,下腔体底壁的中部低于两端;第一洗碗组件,设置于上腔体内,用于对位于上腔体内的餐具进行清洗;第二洗碗组件,设置于下腔体内,用于对位于下腔体内的餐具进行清洗;回水通道,设置于壳体上,与上腔体相连通;其中,上腔体内的水通过回水通道流至洗碗机的水杯内,下腔体内的水通过下腔体底壁的落水口流至水杯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洗碗机将壳体设置为上腔体及下腔体,且上腔体及下腔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洗碗组件及第二洗碗组件,从而实现对洗碗机的分区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具体要清洗餐具的数量或类型选择使用上腔体和/或下腔体对餐具进行清洗;进一步地,上腔体底壁的中部高于其两端,形成上“人”字型流道,且在壳体的两侧设置有与上腔体及水杯相连通的回水通道,当用户使用上腔体对餐具进行清洗时,清洗过餐具的水落至上腔体底壁后便可迅速流至回水通道中,保证其流经最短的路径,确保对上腔体内水的充分快速收集;进一步地,下腔体的底壁中部低于两端,形成反向的下“人”字型流道,并在较低处设置有落水口,下腔体内的水对餐具进行清洗后便可通过中部低于两端的下腔体底壁迅速流至落水口处,同样保证其最短路径,通过洗碗机上腔体底壁及下腔体底壁“人”字型流道的设置,确保水回收的最短路径,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省用户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洗碗机,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腔体的底壁由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斜面组成,第一斜面与水平面形成有第一夹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上腔体的底壁为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斜面组成,进而形成上“人”字型流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其中,两个第一斜面呈对称分布,与水平面形成第一夹角,进而保证流向两个方向的水大致相等,提高其工作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斜面及第三斜面与水平面分别形成第二夹角及第三夹角;其中,第二夹角大于第三夹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下腔体的底壁由第二斜面及第三斜面组成,进而形成下“人”字型流道,考虑到下腔体底部的结构及空间限制,第二斜面与第三斜面可以不对称布置,进而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其中,第二斜面及第三斜面分别与水平面形成有第二夹角和第三夹角,且第二夹角大于等于第三夹角,方便加工制造。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至10°;第二夹角及第三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到10°。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第一夹角的取值范围设置为3°至10°,一方面,上述倾斜角度下的第一斜面便于加工制造,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该取值范围内的第一斜面均可形成上“人”字节结构,可以保证水流经过的距离较短,进而保证对水的充分收集,节省用户的时间,第二夹角的取值范围同理设置,不再重复陈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夹角为5°;第二夹角为8.1°;第三夹角为5.2°。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夹角设置为5°,第二夹角与第三夹角分别设置为8.1°及5.2°,上述倾斜角度满足对空间结构的要求,且可以保证水流的最短距离,能够实现最佳的效果,在此以第一夹角设置为5°,第二夹角与第三夹角分别设置为8.1°及5.2°进行举例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第一夹角、第二夹角及第三夹角的取值不仅仅局限于,也可以为其他角度的组合,只要是能够实现形成“人”字型流道,且满足空间结构的限定,都是可以实现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回水通道包括:多个进水口,设置于上腔体侧壁的下方;出水口,设置于下腔体的底部,与水杯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回水通道包括进水口及出水口,其中,进水口设置于上腔体的两侧,进水口为尺寸与上腔体相适配的矩形形状,分布于上腔体的两侧,进而保证从任意位置流下的水都可进入回水通道内;进一步地,在回水通道的中部设置有汇集区域,保证水流汇集后通过出水口流至水杯内,实现对上腔体内的水的回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洗碗机还包括:喷水管道,设置于壳体上,喷水管道的一端与水杯相连接;至少两个喷臂,分别设置于上腔体及下腔体内,与喷水管道的另一端相连接;水泵,设置于下腔体的底部,与水杯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壳体上设置有喷水管道,且在上腔体及下腔体内分别设置有上喷臂及下喷臂,当上腔体及下腔体内的水收集至水杯后,位于水杯的水在水泵的作用下可通过喷水管道流至上喷臂和/或下喷臂内,再次对位于上腔体和/或下腔体内的餐具进行清洗,进而实现水的内循环,节约用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洗碗机还包括:分水器,设置于下腔体的底部,与水泵及水杯相连接;其中,水杯内的水在水泵的作用下通过分水器及喷水管道流至上腔体和/或下腔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分水器设置于下腔体的底部,与水泵及水杯相连接,当水杯内的水在水泵作用下重新流至喷水通道内循环利用时,通过分水器控制水的具体流向,具体地,当单独使用上腔体清洗餐具时,分水器控制水流向上喷臂;当单独使用下腔体清洗餐具时,分水器控制水流向下喷臂;当同时使用上腔体和下腔体清洗餐具时,分水器控制水同时流至上喷臂及下喷臂,进而保证对餐具的清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洗碗机还包括:碗篮组件,可运动地设置于上腔体及下腔体内,用于放置待清洗的餐具。

在该技术方案中,分别在上腔体及下腔体内设置有可运动的碗篮组件,通过碗篮组件放置待清洗的餐具,当用户要放置或取出餐具时,可将碗篮组件拉出上腔体和/或下腔体,方便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洗碗机还包括:控制装置,设置于壳体内,与水泵及分水器相连接,用于控制洗碗机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壳体上设置有与水泵及分水器相连接的控制装置,便于用户对洗碗机工作的智能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洗碗机将壳体设置为上腔体及下腔体,且上腔体及下腔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洗碗组件及第二洗碗组件,从而实现对洗碗机的分区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具体要清洗餐具的数量或类型选择使用上腔体和/或下腔体对餐具进行清洗;进一步地,上腔体的底壁由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斜面组成,其中部高于两端,形成上“人”字型流道,当用户使用上腔体对餐具进行清洗时,清洗过餐具的水落至上腔体底壁后便可迅速流至回水通道中,保证其流经最短的路径,确保对上腔体内水的充分快速收集,下腔体的底壁由第二斜面及第三斜面组成,形成下“人”字型流道,并在较低处设置有落水口,下腔体内的水对餐具进行清洗后便可通过中部低于两端的下腔体底壁迅速流至落水口处,同样保证其最短路径,考虑到下腔体底部的结构及空间限制,第二斜面与第三斜面可以不对称布置,进而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其中,“人”字型流道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从中部至两端延伸的流道,当水掉落至“人”字型流道上时,线汇集于多个流道后流至回水通道内;进一步地,在壳体上设置有喷水管道,且在上腔体及下腔体内分别设置有上喷臂及下喷臂,当上腔体及下腔体内的水收集至水杯后,位于水杯的水在水泵及分水器的作用下可通过喷水管道流至上喷臂和/或下喷臂内,再次对位于上腔体和/或下腔体内的餐具进行清洗,进而实现水的内循环,节约用水;更进一步地,分别在上腔体及下腔体内设置有可运动的碗篮组件,通过碗篮组件放置待清洗的餐具,当用户要放置或取出餐具时,可将碗篮组件拉出上腔体和/或下腔体,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洗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洗碗机的右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洗碗机的主视图;

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洗碗机沿A-A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洗碗机沿B-B的剖视图;

图6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洗碗机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洗碗机的D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洗碗机,12上腔体,122第一斜面,14下腔体,142第二斜面,144第三斜面,16回水通道,162进水口,18a上喷臂,18b下喷臂,20水杯,22分水器,24碗篮组件,2餐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洗碗机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洗碗机1,包括:壳体,壳体为一端设置有开口的腔体结构,腔体结构分为上腔体12及下腔体14,上腔体12底壁的中部高于两端,下腔体14底壁的中部低于两端;第一洗碗组件,设置于上腔体12内,用于对位于上腔体12内的餐具2进行清洗;第二洗碗组件,设置于下腔体14内,用于对位于下腔体14内的餐具2进行清洗;回水通道16,设置于壳体上,与上腔体12相连通;其中,上腔体12内的水通过回水通道16流至洗碗机1的水杯20内,下腔体14内的水通过下腔体14底壁的落水口流至水杯20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将壳体设置为上腔体12及下腔体14,且上腔体12及下腔体14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洗碗组件及第二洗碗组件,从而实现对洗碗机1的分区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具体要清洗餐具2的数量或类型选择使用上腔体12和/或下腔体14对餐具2进行清洗;进一步地,上腔体12底壁的中部高于其两端,形成上“人”字型流道,且在壳体的两侧设置有与上腔体12及水杯20相连通的回水通道16,当用户使用上腔体12对餐具2进行清洗时,清洗过餐具2的水落至上腔体12底壁后便可迅速流至回水通道16中,保证其流经最短的路径,确保对上腔体12内水的充分快速收集;进一步地,下腔体14的底壁设置为中部低于两端,形成反向的下“人”字型流道,并在较低处设置有落水口,下腔体14内的水对餐具2进行清洗后便可通过中部低于两端的下腔体14底壁迅速流至落水口处,同样保证其最短路径,通过洗碗机1上腔体12底壁及下腔体14底壁的设置,确保水回收的最短路径,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省用户时间,具体地,将回水通道16设置于壳体的两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上腔体12的底壁由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斜面122组成,第一斜面122与水平面形成有第一夹角α。

在该实施例中,将上腔体12的底壁为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斜面122组成,进而形成上“人”字型流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其中,两个第一斜面122呈对称分布,与水平面形成第一夹角α,进而保证流向两个方向的水大致相等,提高其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7所示,第二斜面142及第三斜面144与水平面分别形成第二夹角β及第三夹角γ;其中,第二夹角β大于第三夹角γ。

在该实施例中,下腔体14的底壁由第二斜面142及第三斜面144组成,进而形成下“人”字型流道,考虑到下腔体14底部的结构及空间限制,第二斜面142与第三斜面144可以不对称布置,进而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其中,第二斜面142及第三斜面144分别与水平面形成有第二夹角β和第三夹角γ,且第二夹角β大于等于第三夹角γ,方便加工制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3°至10°;第二夹角β及第三夹角γ的取值范围为3°到10°。

在该实施例中,将第一夹角α设置为3°或10°,一方面,上述倾斜角度下的第一斜面122便于加工制造,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该取值范围内的第一斜面122均可形成上“人”字节结构,可以保证水流经过的距离较短,进而保证对水的充分收集,节省用户的时间,其中,当第一夹角α设置为3°时,可以确保上腔体12底壁相对平整,不会出现较大的起伏,避免由于“人”字节结构的设置而造成清洗餐具2数量较小;当第一夹角α设置为10°时,可以确保水流的快速收集,在实际加工生产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第二夹角β的取值范围同理设置,不再重复陈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夹角α为5°;第二夹角β为8.1°;第三夹角γ为5.2°。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夹角α设置为5°,第二夹角β与第三夹角γ分别设置为8.1°及5.2°,上述倾斜角度满足对空间结构的要求,且可以保证水流的最短距离,能够实现最佳的效果,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第一夹角α、第二夹角β及第三夹角γ的取值不仅仅局限于,也可以为其他角度的组合,只要是能够实现形成“人”字型流道,且满足空间结构的限定,都是可以实现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回水通道16包括:多个进水口162,设置于上腔体12侧壁的侧壁;出水口,设置于下腔体14的底部,与水杯20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回水通道16包括进水口162及出水口,其中,进水口162设置于上腔体12的两侧,进水口162为尺寸与上腔体12相适配的矩形形状,分布于上腔体12的两侧,进而保证从任意位置流下的水都可进入回水通道16内;进一步地,在回水通道16的中部设置有汇集区域,保证水流汇集后通过出水口流至水杯20内,实现对上腔体12内的水的回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洗碗机1还包括:喷水管道,设置于壳体上,喷水管道的一端与水杯20相连接;至少两个喷臂,分别设置于上腔体12及下腔体14内,与喷水管道的另一端相连接;水泵,设置于下腔体14的底部,与水杯2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在壳体上设置有喷水管道,且在上腔体12及下腔体14内分别设置有上喷臂18a及下喷臂18b,当上腔体12及下腔体14内的水收集至水杯20后,位于水杯20的水在水泵的作用下可通过喷水管道流至上喷臂18a和/或下喷臂18b内,再次对位于上腔体12和/或下腔体14内的餐具2进行清洗,进而实现水的内循环,节约用水,具体地,将喷水管路设置于洗碗机1的后侧,避让回水通道16,具体地,将喷水管道设置于洗碗机1的后侧,避让回水通道1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洗碗机1还包括:分水器22,设置于下腔体14的底部,与水泵及水杯20相连接;其中,水杯20内的水在水泵的作用下通过分水器22及喷水管道流至上腔体12和/或下腔体14内。

在该实施例中,将分水器22设置于下腔体14的底部,与水泵及水杯20相连接,当水杯20内的水在水泵作用下重新流至喷水通道内循环利用时,通过分水器22控制水的具体流向,具体地,当单独使用上腔体12清洗餐具2时,分水器22控制水流向上喷臂18a;当单独使用下腔体14清洗餐具2时,分水器22控制水流向下喷臂18b;当同时使用上腔体12和下腔体14清洗餐具2时,分水器22控制水同时流至上喷臂18a及下喷臂18b,进而保证对餐具2的清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及图3所示,洗碗机1还包括:碗篮组件24,可运动地设置于上腔体12及下腔体14内,用于放置待清洗的餐具2。

在该实施例中,分别在上腔体12及下腔体14内设置有可运动的碗篮组件24,通过碗篮组件24放置待清洗的餐具2,当用户要放置或取出餐具2时,可将碗篮组件24拉出上腔体12和/或下腔体14,方便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洗碗机1还包括:控制装置,设置于壳体内,与水泵及分水器22相连接,用于控制洗碗机1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在壳体上设置有与水泵及分水器22相连接的控制装置,便于用户对洗碗机1工作的智能控制。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洗碗机1将壳体设置为上腔体12及下腔体14,且上腔体12及下腔体14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洗碗组件及第二洗碗组件,从而实现对洗碗机1的分区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具体要清洗餐具2的数量或类型选择使用上腔体12和/或下腔体14对餐具2进行清洗;进一步地,上腔体12的底壁由两个对称分布的与水平面夹角为5°的第一斜面122组成,其中部高于两端,形成上“人”字型流道,如图4所示,其中箭头表示上腔体12内水的流向,当用户使用上腔体12对餐具2进行清洗时,清洗过餐具2的水便落至上腔体12底壁后便可迅速流至回水通道16中,保证其流经最短的路径,确保对上腔体12内水的充分快速收集,下腔体14的底壁由第二斜面142及第三斜面144组成,且第二斜面14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8.1°,第三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5.2°,形成反向的下“人”字型流道,并在较低处设置有落水口,下腔体14内的水对餐具2进行清洗后便可通过中部低于两端的下腔体14底壁迅速流至落水口处,同样保证其最短路径,考虑到下腔体14底部的结构及空间限制,第二斜面142与第三斜面144可以不对称布置,进而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其中,“人”字型流道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从中部至两端延伸的流道,当水掉落至“人”字型流道上时,线汇集于多个流道后流至回水通道16内;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水的流向,在壳体上设置有喷水管道,且在上腔体12及下腔体14内分别设置有上喷臂18a及下喷臂18b,当上腔体12及下腔体14内的水收集至水杯20后,位于水杯20的水在水泵及分水器22的作用下可通过喷水管道流至上喷臂18a和/或下喷臂18b内,再次对位于上腔体12和/或下腔体14内的餐具2进行清洗,进而实现水的内循环,节约用水,且只需使用一个水杯20、一个水泵就可以为上腔体12和/或下腔体14供水,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更进一步地,分别在上腔体12及下腔体14内设置有可运动的碗篮组件24,通过碗篮组件24放置待清洗的餐具2,当用户要放置或取出餐具2时,可将碗篮组件24拉出上腔体12和/或下腔体14,方便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