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梯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0535发布日期:2019-08-16 21:5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梯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梯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于高效利用土地的考虑,势必会建造高层建筑,虽然会配上电梯,但是处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传统的人行楼梯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当前楼梯的清洁工作主要靠人工进行,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人工清洁楼梯的工作量不断加大,人工清扫楼梯需要人一级一级的攀爬楼梯,效率低下。对于楼梯的清洁问题,其解决方案必然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和机械化,注重高效率。

目前已经出现了相对成熟的针对平地路进行清洁扫地机器人,这些扫地机器人能对平整路面进行垃圾进行清扫和储存,大大减轻了人力清扫的工作量,但是类似的技术不能对楼梯这样的工作环境进行清洁,目前市场上专门针对楼梯面进行清洁的机械装置还是很不完善,因此,设计一种针对楼梯面的机械装置对楼梯面进行清洁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楼梯清洁装置,以便于对楼梯表面进行清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楼梯清洁装置,包括底座、移动单元、位姿调节单元、吸尘器和滚刷,所述的移动单元设于底座的两侧,带动整个装置移动;

所述的位姿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可伸缩;所述的第一连杆两端分别铰接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的第一调节杆还与底座铰接,所述的第二调节杆还与滚刷铰接;所述的滚刷在移动过程受到楼梯阻力使得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压缩,使得第一连杆在滚刷的一端提升;

所述的吸尘器设于滚刷的斜上方。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所述的第一调节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一杆体上开设有第一槽,所述的第一固定块设于第一槽的中间,所述的第一固定块与第一槽的两槽壁之间连接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一固定块随第一弹簧的伸缩而移动;所述的第一连杆与第一固定块铰接。

所述的第二调节杆包括第二杆体、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弹簧,所述的第二杆体上开设有第二槽,所述的第二弹簧一端固定在第二槽的槽壁上,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块,所述的第一连杆与第二固定块铰接。

所述的滚刷通过第二连杆铰接在第一连杆上,所述的第二调节杆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杆上,第二调节杆另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杆上。

所述的移动单元包括固定板、第三连杆和滚轮,所述的固定板上分别连接有三个第三连杆,所述的滚轮连接在第三连杆的末端;所述的底座两侧的固定板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的传动轴通过传动齿轮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机设于底座上。

所述的第三连杆由两段杆体插接而成,两段杆体的连接处设有弹簧;所述的固定板为三角形板,所述的第三连杆固定在固定板的三个尖角处;三个第三连杆之间互成120°对称。

所述的底座上通过第四连杆连接有手扶横杆,所述的手扶横杆为U形,所述的手扶横杆的开口端铰接在第四连杆上;所述的第四连杆上连接有弧形板,所述的弧形板上设有多个调节孔,所述的手扶横杆还通过调节孔与弧形板固定。

所述的滚刷包括刷体、连接板和转轴,所述的连接板为U型板,所述的刷体两端卡装U型板上;所述的转轴穿过连接板侧部与刷体固定,所述的转轴通过传动带与第二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机设于连接板的底部。

所述的连接板由两个板体插接而成,两个板体的插接处设有第三弹簧。

所述的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机体和吸尘斗,所述的吸尘器机体设于底座上,所述的吸尘斗通过管体连接在吸尘器机体上,所述的吸尘斗设于滚刷的斜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移动单元来带动整个装置在楼梯上爬移,并通过位姿调节单元来调节滚刷的高低,滚刷在移动过程受到楼梯阻力,使位姿调节单元中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压缩,进而使得滚刷被提升,进行上一级台阶的清扫。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灵活,操作简单,使用效率高,大量减轻人的工作量;且装置适应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第一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滚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滚刷的连接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底座,4-吸尘器,5-滚刷,6-传动轴,7-传动齿轮,8-第一电机;

11-第四连杆,12-手扶横杆,13-弧形板,131-调节孔;

21-固定板,22-第三连杆,23-滚轮;

31-第一调节杆,32-第二调节杆,33-第一连杆,34-第二连,35-弧形板;

311-第一杆体,312-第一固定块,313-第一弹簧,314-第一槽,

321-第二杆体,322-第二固定块,323-第二弹簧,324-第二槽;

41-吸尘器机体,42-吸尘斗,43-管体;

51-刷体,52-连接板,53-转轴,54-传动带,55-第二电机。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梯清洁装置,包括底座1、移动单元、位姿调节单元、吸尘器4和滚刷5,移动单元设于底座1的两侧,带动整个装置移动;位姿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调节杆31、第二调节杆32和第一连杆33,第一调节杆31和第二调节杆32可伸缩;第一连杆33两端分别铰接第一调节杆31和第二调节杆32,第一调节杆31还与底座1铰接,第二调节杆32还与滚刷5铰接;滚刷5在移动过程受到楼梯阻力使得第一调节杆31和第二调节杆32压缩,使得第一连杆33在滚刷5的一端提升;吸尘器4设于滚刷5的斜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移动单元来带动整个装置在楼梯上爬移,并通过位姿调节单元来调节滚刷的高低,滚刷在移动过程受到楼梯阻力,使位姿调节单元中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压缩,进而使得滚刷被提升,进行上一级台阶的清扫。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灵活,操作简单,使用效率高,大量减轻人的工作量;且装置适应性好。

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调节杆31包括第一杆体311、第一固定块 312和第一弹簧313,第一杆体311上开设有第一槽314,第一固定块312 设于第一槽314的中间,第一固定块312与第一槽314的两槽壁之间连接第一弹簧313,第一固定块312随第一弹簧313的伸缩而移动;第一连杆33 与第一固定块312铰接。将第一连杆33的端部固定在两个弹簧之间,可根据装置前端滚刷移动需要而使得弹簧在两个方向均可被拉伸或者压缩。

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二调节杆32包括第二杆体321、第二固定块 322和第二弹簧323,第二杆体321上开设有第二槽324,第二弹簧323一端固定在第二槽324的槽壁上,第二弹簧32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块322,第一连杆33与第二固定块322铰接。在上楼过程中,滚刷5与楼梯的垂直面接触,由于整体一直向前运动,滚刷与楼梯间作用力,使得第二弹簧323 被压缩,同时,第一调节杆下端的第一弹簧313被压缩,上端的第一弹簧被拉伸,使得该端的第一连杆33被拉低,以便靠近滚刷处的第一连杆的端部被抬升,使滚刷进入上一层台阶。

进一步,如图1所示,滚刷5通过第二连杆34铰接在第一连杆33上,第二调节杆32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杆33上,第二调节杆另一端铰接在第二连杆34上。通过设置多个铰接端,使得调整过程更加灵活。

具体的,如图1所示,移动单元包括固定板21、第三连杆22和滚轮23,固定板21上分别连接有三个第三连杆22,滚轮23连接在第三连杆22的末端;底座1两侧的固定板21固定在传动轴6上,传动轴6通过传动齿轮7 与第一电机8连接,通过上述的三角叶轮形式的结构实现爬楼动作,使得爬楼过程稳定。具体的,第一电机8设于底座1上,平衡装置的重心。底座上还设有电池,为驱动电机供电。

进一步的,第三连杆22由两段杆体插接而成,两段杆体的连接处设有弹簧;弹簧会起到减震的作用,使人在手扶的过程中不会感到较大的冲击。具体的,固定板21为三角形板,第三连杆22固定在固定板21的三个尖角处;三个第三连杆22之间互成120°对称,这种结构设计均匀性好,进一步提升了爬楼和清洁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底座1上通过第四连杆11连接有手扶横杆12,手扶横杆12为U形,手扶横杆12的开口端铰接在第四连杆11上,方便使用过程中人握持。进一步的,第四连杆11上连接有弧形板13,弧形板13 上设有多个调节孔131,手扶横杆12还通过调节孔131与弧形板13固定。这样使得手扶横杆的角度可以调节,以便于不同的人使用。

具体的,如图5所示,滚刷5包括刷体51、连接板52和转轴53,刷体为圆柱形,连接板52为U型板,刷体51两端卡装U型板上;转轴53穿过连接板侧部与刷体51固定,转轴53通过传动带54与第二电机55的转轴连接,第二电机55设于连接板52的底部。通过第二电机55的转动带动带轮实现滚刷自身转动,进而对地面进行清洁。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连接板52由两个板体插接而成,两个板体的插接处设有第三弹簧。使得该U型连接板的开口度可调,进而拆卸和安装滚刷。

具体的,如图1所示,吸尘器4包括吸尘器机体41和吸尘斗42,吸尘器机体41设于底座1上,吸尘斗42通过管体43连接在吸尘器机体41上,吸尘斗采用两个倒漏斗状的开口设计,增大与楼梯面的接触面积。吸尘斗 42设于滚刷5的斜上方,在清扫前进行吸取垃圾和灰尘的工作。

进一步的,在第二连杆34上固定有弧形板35,该弧形板向外凸起,通过高弧形板与楼梯直角处进行接触,防止滚刷5与楼梯垂直面接触而卡死。

作为优选的,底座为框架结构,减轻整体装置的重量,减少前进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在工作时,首先根据楼梯宽度更换滚刷刷体51,换好滚刷之后,进行手扶装置的调节,操作人员根据适合自己的位置手扶横杆12对准弧形板13 的调节空131插入销子进行固定,完成调节扶手工作。

接下来,启动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55以及吸尘器机体41。吸尘斗42 进行吸取垃圾和灰尘的工作,第二电机55驱动刷体51进行旋转从而完成对楼面的滚拖。第一电机8驱动底座1上的传动齿轮7转动,带动传动轴6 和转动轴两端的固定板21转动,第三连杆22和滚轮绕传动轴6转动,带动整体攀爬楼梯。

在上楼过程中,滚刷与楼梯的竖直面接触,由于整体一直向前运动,滚刷在移动过程受到楼梯阻力,使得第二弹簧323被压缩,同时,带动第一调节杆下端的第一弹簧313被压缩,上端的第一弹簧被拉伸,使得第一连杆 33靠近底座端被拉低,第一连杆靠近滚刷端被抬升,使滚刷进入上一层台阶面。在此过程中,固定在第二连杆34上弧形板35会一直与楼梯进行接触,使滚刷21不至与楼梯竖直面接触以防卡死。在上完一级台阶后,之前被拉伸的弹簧在回弹力下回恢复自然状态,进行滚刷清洁工作,重复上述操作。在整个过程中,吸尘器不会有楼梯面有接触,会一直进行吸取动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