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双进口式多级分离型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0515发布日期:2019-08-16 21:5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内双进口式多级分离型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双进口式多级分离型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器,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吸尘电机,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吸尘器的类型繁多,按结构可分为立式、卧式和便携式等,按分离方式分主要可分为旋流分离式、尘袋分离式、静电除尘式等。其中,旋流分离式吸尘器,主要利用离心分离原理,强化灰尘(尘屑)分离效果,目前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引用,不过,目前的旋流分离式吸尘器,由于气流流动过程中的衰减,往往不能充分起到离心分离的效果,易导致实际的灰尘分离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双进口式多级分离型吸尘器,能够将气流进行分散,以增加每一道分散气流的相对流速,且通过增加相对进气量,加强了离心分离效果,灰尘的最终分离效果好,吸尘能力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双进口式多级分离型吸尘器,包括

机壳、尘杯及吸尘电机;所述尘杯包括杯体、杯盖及底盖,杯盖与杯体卡接,底盖与杯体卡接;

所述尘杯上设有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杯体内设有滤筒及二级分离器,二级分离器将杯盖与杯体之间隔开,二级分离器包括多个旋风分离锥筒,旋风分离锥筒下端口径小于上端口径,旋风分离锥筒侧壁上设有两个处在杯盖内部的切向进风管,旋风分离锥筒下端与滤筒内部连通,旋风分离锥筒上端与杯盖内部连通;

所述机壳上设有主吸口及主排口,主吸口、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吸尘电机进风口、吸尘电机出风口及主排口依次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二级分离器包括下半体及上半体,旋风分离锥筒包括下半分离锥及与下半分离锥对接连通的上半分离锥,各下半分离锥均设置在下半体上,各上半分离锥均设置在上半体上,切向进风管包括下半进风管及上半进风管,各下半进风管均设置在下半体上,各上半进风管均设置在上半体上。

作为优选,在一个旋风分离锥筒上:两个切向进风管沿旋风分离锥筒轴线中心对称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底盖通过下卡接结构与杯体卡接,下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底盖上的下公扣及设置在杯体上的下母扣,下公扣与下母扣配合卡接,底盖通过下铰轴与杯体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杯盖通过上卡接结构与杯体卡接,上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杯盖上的上公扣及设置在杯体上的上母扣,上公扣与上母扣配合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上设有一个前小轮及两个同轴布置的主大轮,前小轮为万向轮。

作为优选,所述滤筒上设有穿过滤筒底部的内灰筒,旋风分离锥筒下端处在内灰筒中且与内灰筒内部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底盖上设有弹性凸起封头,弹性凸起封头封住内灰筒下端。

作为优选,还包括吸尘地拖、弹性波纹管及操作硬管,吸尘地拖内设有地拖腔,吸尘地拖上设有与地拖腔连通的底吸口及与地拖腔连通的上出风管,操作硬管下端与上出风管卡接且连通,操作硬管上端与弹性波纹管一端卡接且连通,弹性波纹管另一端与主吸口卡接且连通,吸尘地拖上设有一个地拖前轮及两个同轴布置的地拖后轮。

作为优选,所述吸尘地拖前端下部设有前吸孔,前吸孔上设有与前吸孔滑动密封配合的横柱,横柱包括依次连接的内导向半球头、柱身及外导向半球头,地拖腔中设有用于封住底吸口的封板,封板邻近前吸孔的一侧与吸尘地拖内底面铰接,内导向半球头上设有用于下压封板的压板,压板与封板之间具有余量间隙,地拖内腔中设有连接绳、拉绳弹簧、与压板连接的滑块及与吸尘地拖固定的限位块,连接绳一端连接封板顶面,连接绳另一端连接拉绳弹簧一端,拉绳弹簧另一端连接吸尘地拖,滑块与吸尘地拖滑动连接,限位块与滑块之间设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一端连接限位块,限位弹簧另一端连接滑块,横柱上设有保护杆,保护杆上设有用于接触墙面的保护弹性体,保护杆直径小于前吸孔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将气流进行分散,以增加每一道分散气流的相对流速,且通过增加相对进气量,加强了离心分离效果,灰尘的最终分离效果好,吸尘能力强;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主吸口可以对接任意常规的吸尘结构(如吸尘地拖、吸尘刷、吸尘硬管、吸尘吸嘴等),然后利用吸尘结构进行吸尘,灰尘随着气流依次通过吸尘结构、主吸口、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吸尘电机进风口、吸尘电机出风口并最终从主排口排出。其中,气流在经过滤筒时,粗灰会被阻隔下来,落在滤筒中,气流进入滤筒后,很大一部分会继续进入各切向进风管、然后进入旋风分离锥筒,实现旋流离心分离。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旋风分离锥筒不同于常规的旋风分离锥筒,其具备双进口,从而在不增加吸尘动力的前提下,相对进风量更大,旋流气流的流速更高,分离效果更强,最终的吸尘、分离、清洁效果更好;两个切向进风管中心对称布置,对于每一个旋风分离锥筒来说,两道进气气流相对冲突小,进气均衡性更佳,有助于强化气流,保障灰尘的离心分离效果;底盖可以相对杯体打开或扣合,且打开时,底盖不会完全脱离杯体,利于进行灰尘倾倒操作;杯盖可以相对杯体打开或扣合;主大轮、前小轮有助于机壳及整体在地面上移动,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粗灰不能通过滤筒,所以可以留在来滤筒内、内灰筒外,细灰经各旋风分离锥筒分离后,会落在内灰筒内。可以从而可实现灰尘的粗细分离,可保障分离效果,也利于后续进行清理;延长风道可以对内部气流进行降噪,降噪棉层可以对最终排出的气流进行降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下半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上半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9是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10是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图中;机壳1、主吸口1a、延长风道1b、主大轮11、降噪棉层12、尘杯2、杯体21、杯盖22、上公扣221、底盖23、下公扣231、弹性凸起封头232、吸尘电机3、滤筒4、内灰筒41、旋风分离锥筒51、下半分离锥511、上半分离锥512、下半进风管521、上半进风管522、下半体53、上半体54、吸尘地拖6、地拖腔6a、底吸口6b、前吸孔6c、上出风管61、地拖后轮62、横柱63、内导向半球头631、柱身632、外导向半球头633、封板64、压板65、连接绳66、拉绳弹簧67、滑块681、限位块682、限位弹簧683、保护杆69、前滑槽69a、保护弹性体691、槽弹簧692、操作硬管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中所示,

一种内双进口式多级分离型吸尘器,包括

机壳1、尘杯2及吸尘电机3;所述尘杯包括杯体21、杯盖22及底盖23,杯盖与杯体卡接,底盖与杯体卡接;

所述尘杯上设有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杯体内设有滤筒4及二级分离器,二级分离器将杯盖与杯体之间隔开,二级分离器包括多个旋风分离锥筒51,旋风分离锥筒下端口径小于上端口径,旋风分离锥筒侧壁上设有两个处在杯盖内部的切向进风管,旋风分离锥筒下端与滤筒内部连通,旋风分离锥筒上端与杯盖内部连通;

所述机壳上设有主吸口1a及主排口,主吸口、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吸尘电机进风口、吸尘电机出风口及主排口依次连通。

所述二级分离器包括下半体53及上半体54,旋风分离锥筒包括下半分离锥511及与下半分离锥对接连通的上半分离锥512,各下半分离锥均设置在下半体上,各上半分离锥均设置在上半体上,切向进风管包括下半进风管521及上半进风管522,各下半进风管均设置在下半体上,各上半进风管均设置在上半体上。

旋流离心分离原理:旋风分离锥筒属于吸尘器领域的现有技术,其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切向进气,气流贴壁旋流、下行,该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灰尘被甩到旋风分离锥筒内壁上,并最终贴壁落下、被收集。而气流接近至旋风分离锥筒下端时,气流开始汇聚,从旋风分离锥筒中心轴线处上升,随后离开旋风分离锥筒。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主吸口可以对接任意常规的吸尘结构(如吸尘地拖、吸尘刷、吸尘硬管、吸尘吸嘴等),然后利用吸尘结构进行吸尘,灰尘随着气流依次通过吸尘结构、主吸口、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吸尘电机进风口、吸尘电机出风口并最终从主排口排出。其中,气流在经过滤筒时,粗灰会被阻隔下来,落在滤筒中,气流进入滤筒后,很大一部分会继续进入各切向进风管、然后进入旋风分离锥筒,实现旋流离心分离。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旋风分离锥筒不同于常规的旋风分离锥筒,其具备双进口,从而在不增加吸尘动力的前提下,相对进风量更大,旋流气流的流速更高,分离效果更强,最终的吸尘、分离、清洁效果更好。

在一个旋风分离锥筒上:两个切向进风管沿旋风分离锥筒轴线中心对称布置。两个切向进风管中心对称布置,对于每一个旋风分离锥筒来说,两道进气气流相对冲突小,进气均衡性更佳,有助于强化气流,保障灰尘的离心分离效果。

所述底盖通过下卡接结构与杯体卡接,下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底盖上的下公扣231及设置在杯体上的下母扣,下公扣与下母扣配合卡接,底盖通过下铰轴与杯体铰接。底盖可以相对杯体打开或扣合,且打开时,底盖不会完全脱离杯体,利于进行灰尘倾倒操作。

所述杯盖通过上卡接结构与杯体卡接,上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杯盖上的上公扣221及设置在杯体上的上母扣,上公扣与上母扣配合卡接。杯盖可以相对杯体打开或扣合。

所述机壳上设有一个前小轮及两个同轴布置的主大轮11,前小轮为万向轮。主大轮、前小轮有助于机壳及整体在地面上移动,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

所述滤筒上设有穿过滤筒底部的内灰筒41,旋风分离锥筒下端处在内灰筒中且与内灰筒内部连通。所述底盖上设有弹性凸起封头232,弹性凸起封头封住内灰筒下端。弹性凸起封头,粗灰不能通过滤筒,所以可以留在来滤筒内、内灰筒外,细灰经各旋风分离锥筒分离后,会落在内灰筒内。可以从而可实现灰尘的粗细分离,可保障分离效果,也利于后续进行清理。

所述机壳内设有延长风道1b,吸尘电机出风口通过延长风道与主排口连通,主排口上设有降噪棉层12。延长风道可以对内部气流进行降噪,降噪棉层可以对最终排出的气流进行降噪。

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如图6所示,

还包括吸尘地拖6、弹性波纹管及操作硬管7,吸尘地拖内设有地拖腔6a,吸尘地拖上设有与地拖腔连通的底吸口6b及与地拖腔连通的上出风管61,操作硬管下端与上出风管卡接且连通,操作硬管上端与弹性波纹管一端卡接且连通,弹性波纹管另一端与主吸口卡接且连通,吸尘地拖上设有一个地拖前轮及两个同轴布置的地拖后轮62。使用吸尘地拖时,可以握持操作硬管带动吸尘地拖在地面上移动,从而对各处进行吸尘。

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2,如图7、图8、图9、图10所示,

所述吸尘地拖前端下部设有前吸孔6c,前吸孔上设有与前吸孔滑动密封配合的横柱63,横柱包括依次连接的内导向半球头631、柱身632及外导向半球头633,地拖腔中设有用于封住底吸口的封板64,封板邻近前吸孔的一侧与吸尘地拖内底面铰接,内导向半球头上设有用于下压封板的压板65,压板与封板之间具有余量间隙,地拖内腔中设有连接绳66、拉绳弹簧67、与压板连接的滑块681及与吸尘地拖固定的限位块682,连接绳一端连接封板顶面,连接绳另一端连接拉绳弹簧一端,拉绳弹簧另一端连接吸尘地拖,滑块与吸尘地拖滑动连接,限位块与滑块之间设有限位弹簧683,限位弹簧一端连接限位块,限位弹簧另一端连接滑块,横柱上设有保护杆69,保护杆上设有用于接触墙面的保护弹性体691,保护杆直径小于前吸孔孔径。

柱身向吸尘地拖内滑动五分之四个柱身长度后,保护杆进入前吸孔。

吸尘地拖在对地面进行吸尘时,较难对墙角处进行有效清理,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墙脚进行吸尘清理时,使用者可以使吸尘地拖靠近墙面、保护弹性体压紧墙面,横柱向内移动、压板移向封板,直至保护杆进入前吸孔后,前吸孔与外界连通,压板将封板压至封住底吸口,此时,前吸孔处开始吸气,可以有效对墙脚处进行清理。而使用者释放吸尘地拖后,在各弹簧作用下,各结构复位。本实施例不仅能实现对墙脚的强化清理,还能进行防撞保护:普通吸尘地拖撞击墙面时,容易对墙面上的墙纸、墙板或是吸尘地拖自身造成损坏,本实施例中,吸尘地拖靠近墙面后,由于保护杆、保护弹性体的存在,不会出现撞击破损的问题。此外,由于横柱需要移动一端距离才能使前吸孔与外界连通,因此,普通撞击下,前吸孔是不会与外界连通的,只有使用者刻意去“靠墙”,才会实现前吸孔的连通,才会进行墙脚吸尘,如此可避免吸尘地拖误撞墙而导致的前吸孔通断切换、可避免吸尘地拖误撞墙而导致的底吸口通断切换。

所述保护杆上设有前滑槽69a,保护杆与前滑槽滑动配合,前滑槽内设有槽弹簧692,槽弹簧一端连接保护滑板,槽弹簧另一端连接横柱。吸尘地拖快速靠墙时,保护滑板、槽弹簧可以起到预缓冲的作用,进一步避免对墙面上的墙纸、墙板或是吸尘地拖自身造成损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