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1760发布日期:2018-07-18 00:52阅读:32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门窗转角处所用角码,尤其是涉及一种角码。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门窗转角处的角码,为了加强受力以及型材连接的紧固性,很多角码采用金属角码,角码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两个型材进行固定,固定时采用螺栓固定,安装不便。也有采用塑料件角码,很多角码直接将两端与型材通过卡扣固定,但角码容易出现倾斜,使得受力不均匀的现象,门窗型材出现变形,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码,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角码,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倾斜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倾斜部垂直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设有安装槽,第二连接件的两侧分别插入相应安装槽内,安装槽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方便与两侧不同型材进行配合,起到连接效果,安装方便;第二连接件的两侧插入安装槽内,且安装槽倾斜设置,因此,当该角码在安装时,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型材连接完成后,第二连接件可以通过安装槽向外伸出,在角码收紧时,达到受力均匀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倾斜部设有第一倾斜边和第二倾斜边,第一倾斜边位于第一连接部所在侧,第二倾斜边位于第二连接部所在侧,第一倾斜边与第一连接部的夹角为135°,第二倾斜边与第二连接部的夹角为135°。由此,方便倾斜部在45°角方向插入固定,方便安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侧安装槽与第一倾斜边平行,另一侧安装槽与第二倾斜边平行。由此,便于安装槽沿着受力方向设置,保证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在安装时,第二连接件可以拉动,保证角码与型材配合的紧固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的两侧设有安装部,安装部插入安装槽内,安装槽的长度大于相应安装部的长度。由此,可以使得第二连接件在安装时,可以先将第二连接件插入到安装槽内,便于角码与型材的安装;第一连接件插入型材后,可以拉动第二连接件,使得角码与型材达到平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的两侧设有凸台,凸台位于安装部上方,凸台的倾斜角度与相应的第一倾斜边或第二倾斜边的角度一致,凸台的端面超出相应侧第一连接部或第二连接部的端面,凸台的端面超出相应侧第一倾斜边或第二倾斜边的端面。由此,设有凸台,可以方便角码安装后,通过凸台倾斜45°实现受力平衡,保证角码受力的均匀性,避免出现倾斜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角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角码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角码中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角码中第一连接件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角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5:角码,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第一连接件1包括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和倾斜部13,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通过倾斜部13垂直设置,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均设有安装槽3,第二连接件2的两侧分别插入相应安装槽3内,安装槽3倾斜设置。其中,第一连接件2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第二连接件2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方便生产加工,且便于力的传导。

该角码在使用时,将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分别插入到两个相互垂直的门窗型材中;通过倾斜部13将两者固定,同时可以提高角码的承重能力,提高使用寿命。

倾斜部13设有第一倾斜边131和第二倾斜边132,第一倾斜边131位于第一连接部11所在侧,第二倾斜边132位于第二连接部12所在侧,第一倾斜边131与第一连接部11的夹角为135°,第二倾斜边132与第二连接部12的夹角为135°。由此,可以方便倾斜部13的导向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其中一侧安装槽3与第一倾斜边131平行,另一侧安装槽3与第二倾斜边132平行。

第二连接件2的两侧设有安装部21,安装部21插入安装槽3内,安装槽3的长度大于相应安装部21的长度。

第二连接件2的两侧设有凸台22,凸台22位于安装部21上方,凸台22的倾斜角度与相应的第一倾斜边131或第二倾斜边132的角度一致,凸台22的端面超出相应侧第一连接部11或第二连接部12的端面,凸台22的端面超出相应侧第一倾斜边131或第二倾斜边132的端面。

综上可知,当第二连接件2与第一连接件1连接时,安装部21插入到安装槽3内;当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插入到型材后,根据角码与型材之间的间隙,将第二连接件2沿着安装槽3的方向逐渐拉出,使得角码与型材配合紧密,使得角码两侧受力均匀,避免了第二连接件2发生倾斜,使得整个角码受力均匀。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