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2068发布日期:2018-06-30 05:0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厨房家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健康电炒锅,特别是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



背景技术:

电炒锅就是利用电流加热的炒锅,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民俗相结合的烹饪工具,适用于在天气较为寒冷的时候。

现有的电炒锅一般包括底座,嵌装于底座中的内胆,以及一端连接于底座上,另一端与市电插座相连的电源线,使用时,通过电源线使得底座上的加热部发热,从而通过热传导,实现内胆的受热,进而实现炖煮食材。

但是,现有的电炒锅在清洗时,需要将内胆从底座中拆卸而下,才能进行清洗操作,而且,底座中设置有加热部(内置有线圈,或者导电结构),无法直接用水冲洗,只能采用抹布进行擦拭,清洗方式较为复杂,另外,当健康电炒锅在炖煮时,如果有汤汁溢出,则会污染底座,一方面影响健康电炒锅使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增加了清洗的难度。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方便清洗,且使用安全性、可靠性较高的健康电炒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方便清洗,且使用安全性、可靠性较高的健康电炒锅。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包括:锅体,和设置于锅体底部,且用以锅体加热的加热模块,以及与加热模块电连接的控制模块,其中,控制模块的一端与市电插座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中,加热模块通过电流的方式使其自身发热,实现锅体的加热。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中,加热模块为金属铜管,且金属铜管呈开放式结构设置,其中,金属铜管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一个接头,与控制模块的插接部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中,控制模块向外延伸一个温控部,且温控部与锅体的底部相贴合,用以实时检测锅体的温度。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中,温控部包括一根呈长杆状结构设置的温控杆件,且在温控杆件的端部设置有温控探头。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中,当控制模块与加热模块相连时,温控杆件位于两个接头之间,形成交叉式分布。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中,在锅体底部和温控杆件之间设置有一个弹性部,通过弹性部的弹性形变实现温控杆件与锅体底部的紧密贴合。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中,弹性部为一个呈拱形结构设置的弹性片,其中,弹性片位于金属导管的两个接头之间,且弹性片的隆起位置靠近锅体的底部。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中,插接部包括一个受电头,且该受电头设置于温控杆件处。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中,受电头与插接部呈一体式结构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中,在锅体的底部还设置有一个与温控杆件插接配合的温控探测块。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中,控制模块包括基座,其中,插接部和温控部安装于基座的一侧,基座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显示部。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中,基座内设置有一个通信部,与用户移动设备中的通信部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中,锅体包括锅盆,和与锅盆可拆卸连接的手柄,以及用以密封锅盆的锅盖,其中,锅盆与手柄相连部位上开设有一个通槽,且该通槽与控制模块上的显示部相配合使用。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中,智能健康电炒锅还包括连接于锅盆底部的壳体,其中,金属导管内置于壳体内。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中,智能健康电炒锅还包括一个底架,呈U型结构设置,其中底架的两侧分别作为锅体的支撑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直接将加热模块集成于锅体的底部,实现加热模块与锅体一体化结构设置,当智能健康电炒锅清洗时,只需将控制模块与加热模块相分离即可,即将一体式结构设置的锅体与加热模块直接用水冲刷清洗即可,而无需考虑是否会损伤健康电炒锅,也不会影响智能健康电炒锅的再次使用,使得健康电炒锅的清洗较为方便、可靠,并且清洗得较为干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00、锅体;110、锅盆;111、通槽;120、手柄;130、锅盖;200、加热模块;210、接头;300、控制模块;310、插接部;311、受电头;320、温控部;321、温控杆件;322、弹性片;323、温控探测块;330、基座;340、显示部;400、壳体;410、隔离脚垫;500、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包括:锅体100,和设置于锅体100底部,且用以锅体100加热的加热模块200,以及与加热模块200电连接的控制模块300,其中,控制模块300的一端与市电插座相连。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直接将加热模块200集成于锅体100的底部,实现加热模块200与锅体100一体化结构设置,当智能健康电炒锅清洗时,只需将控制模块300与加热模块200相分离即可,即将一体式结构设置的锅体100与加热模块200直接用水冲刷清洗即可,而无需考虑是否会损伤健康电炒锅,也不会影响智能健康电炒锅的再次使用,使得健康电炒锅的清洗较为方便、可靠,并且清洗得较为干净。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加热模块200通过电流的方式使其自身发热,实现锅体100的加热。进一步优选地,加热模块200选用金属铜管,由于金属铜管的导热性较佳,而且成本较低,另外,金属铜管上未设置线圈或者导电结构,从而实现锅体100与加热模块200能够同步清洗,而无需在清洗时进行拆卸处理,进而提高健康电炒锅清洗的速率以及清洗的方便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金属铜管呈开放式结构设置,其中,金属铜管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一个接头210,与控制模块300的插接部310相连,从而实现加热模块200与控制模块300之间的导通,进而实现锅体100的加热,另外,优选地,金属铜管平铺于锅体100的底部,使得锅体100底部各个部位受热均匀。进一步优选地,金属导管与控制模块300之间选用插接的方式连接,方便、可靠。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控制模块300向外延伸一个温控部320,且温控部320与锅体100的底部相贴合,用以实时检测锅体100的温度,当温控部320检测到锅体100的温度较高时,通过控制模块300降低电流的输出,从而降低加热模块200的温度,进而实现锅体100的降温;当温控部320检测到锅体100的温度较低时,通过控制模块300升高电流的输出,从而升高加热模块200的温度,进而实现锅体100的升温,本实施例中通过温控部320实现智能健康电炒锅的自动调温功能,较为方便、可靠。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当控制模块300与加热模块200相连时,温控部320位于金属导管的两个接头210之间,实现温控部320更为有效的实时检测锅体100的温度。进一步优选地,温控部320包括一根呈长杆状结构设置的温控杆件321,且在温控杆件321的端部设置有温控探头,实时检测锅体100底部的温度。另外,当控制模块300与加热模块200相连时,温控杆件321恰好位于两个接头210之间,形成交叉式分布,相互独立且相互影响,通过温控探头同时可以检测两个接头210之间的温度,提高智能健康电炒锅使用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锅体100底部和温控杆件321之间设置有一个弹性部,当控制模块300与加热模块200相连时,温控杆件321的一侧与锅体100底部相抵,温控杆件321的另一侧与弹性部相抵,通过弹性部其自身的弹性形变实现对于温控杆件321的支撑,使得温控杆件321始终与锅体100底部相抵靠,提高温控部320对于锅体100温度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另外,通过弹性部的弹性形变,使得金属导管的两个接头210与控制模块300的插接部310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当控制模块300未与加热模块200相连时,即控制模块300上的插接部310未与金属导管中的两个接头210相连时,控制模块300上插接部310所在的位置与温控杆件321所在的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当控制模块300与加热模块200相连时,由于温控杆件321受弹性部的弹性形变的支撑,略微向上翘起,使得控制模块300插接部310所在的位置略微向下,从而使得控制模块300与加热模块200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弹性部为一个呈拱形结构设置的弹性片322,其中,弹性片322位于金属导管的两个接头210之间,且弹性片322的隆起位置(拱形位置)靠近锅体100的底部,当控制模块300与加热模块200相连时,控制模块300中的插接部310与金属导管中的接头210相连,控制模块300中的温控杆件321插入弹性片322与锅体100底部之间的缝隙中,且温控杆件321的两侧分别与弹性片322的隆起位置和锅体100底部相碰触,从而实现温控杆件321的精确测量,此时弹性片322受到温控杆件321的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当控制模块300与加热模块200相分离时,弹性片322则可自动恢复至初始状态。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插接部310包括一个受电头311,且该受电头311设置于温控杆件321处,其中,该受电头311一方面作为控制模块300插接部310以及温控杆件321的保护套,另一方面作为与金属导管的两个接头210的连接部位,第三方面,通过受电头311恒定金属导管中两个接头210之间的相对距离,实现控制模块300与加热模块200之间的可靠连接,进一步优选地,受电头311与插接部310呈一体式结构设置。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锅体100的底部还设置有一个温控探测块323,与温控杆件321插接配合,实现温控杆件321的精确测量,另一方面温控探测块323作为受电头311与金属导管的两个接头210相连时的导向部位,提高控制模块300与加热模块2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控制模块300包括基座330,其中,插接部310和温控部320安装于基座330的一侧,基座330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显示部340,将温控部320检测到的锅体100温度反馈至显示部340,并在显示部340上显示,并与显示部340中原先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当温控部320检测到的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则减弱电流的输出,从而降低加热模块200的加热功率,进而降低锅体100温度;当温控部320检测到的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则增强电流的输出,从而增大加热模块200的加热功率,进而升高锅体100温度,实现自动调整锅体100温度。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基座330内设置有一个通信部,与用户移动设备中的通信部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连接,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将选定的烹饪方式(用户的移动设备中设置有智能菜谱)和加热温度曲线数据传输至显示部340,通过显示部340与温控部320之间的配合,实现锅体100的温度始终按照该种烹饪方式中的加热温度曲线进行,另外,在基座330上设置有一个语音提示部,由于烹饪方式中含有烹饪步骤,告知用户何时放置配菜,何时放置调料,所以通过温控部320、显示部340以及语音提示部,使得用户能够轻松驾驭任何一种食材的烹饪。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锅体100包括锅盆110,和与锅盆110可拆卸连接的手柄120,以及用以密封锅盆110的锅盖130,其中,锅盆110与手柄120相连部位上开设有一个通槽111,且该通槽111与控制模块300上的显示部340相配合使用,当控制模块300与加热模块200相连时,控制模块300上的显示部340的位置与通槽111的位置相对应,使得用户能够实时观测显示部340上的数据。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智能健康电炒锅还包括连接于锅盆110底部的壳体400,其中,金属导管内置于壳体400内,使得智能健康电炒锅的发热部位隔离于健康电炒锅的放置位置,提高健康电炒锅使用时的安全性。进一步优选地,在壳体400上设置有若干个隔离脚垫410,优选地,隔离脚垫410采用橡胶材质制成,进一步增加智能健康电炒锅的发热部位与其安放位置的距离,提高智能健康电炒锅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减弱健康电炒锅使用的产生的振动。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智能健康电炒锅还包括一个底架500,大致呈U型结构设置,其中底架500的两侧分别作为锅体100的支撑位置,使得锅体100在烹饪时处于悬空状态,一般底架500作为健康电炒锅在炖菜时的支架,较为方便、可靠。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