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清洁机器人的无水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9621发布日期:2018-09-18 17:4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智能清洁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到智能清洁机器人的无水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是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完成对地面、窗户等清理工作,包括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等,主要为减少人为清洁工作,为家庭生活带来便捷,而扫地机器人,又称地面清洁机器人,集自动清洁技术和人性智能设计于一体,一般采用刷扫、吸尘、擦地等方式,将地面杂物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洁,它的出现改变了“扫帚+抹布+拖把”的传统地面清洁模式,现有的清洁系统一般是由扫或吸刷或拖抹构成,采用拖抹的结构需要水进行洗刷,水分不仅会造成底板湿润,并且还容易造成系统进入水分而造成故障,因此需要一个无水清洁结构来结构这个问题,而现有的扫或吸刷结构,容易造成地面灰尘遗留或者在移动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灰尘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智能清洁机器人的无水清洁装置,其结构包括活动盖、主体、显示屏、活动套筒、开关,所述主体一侧套有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旁的主体上安装有开关,所述主体上表面活动安装有活动盖,所述活动盖与活动套筒之间的主体嵌有显示屏,所述主体设有滚动清扫结构、灰尘堆积结构、驱动结构、平衡滑轮、传动结构、同步清扫结构、扫头结构、外壳体,所述灰尘堆积结构安装在活动盖正下方的外壳体上,并且灰尘堆积结构水平安装有滚动清扫结构,所述滚动清扫结构一端和驱动结构机械连接,所灰尘堆积结构还和扫头结构、同步清扫结构相配合,所述驱动结构和通过位于其正下方的传动结构与扫头结构机械连接,所述扫头结构和同步清扫结构同步传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滚动清扫结构设有中心轴体、刷头、轴固定座、衔接轴,所述中心轴体水平贯穿灰尘堆积结构正中间并且与通过轴固定座固定在外壳体内壁上,所述中心轴体位于灰尘堆积结构内部的嵌有两排刷头,其中一个中心轴体一端通过衔接轴和马达机械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灰尘堆积结构设有前仓、后仓、卡扣,所述前仓位于活动盖正下方的外壳体底面上并且二者采用卡扣进行扣合,所述前仓和后仓活动嵌合,并且二者的交接处安装有滚动清扫结构,所述后仓还和同步清扫结构、扫头结构传动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结构设有电池、电线、马达,所述电池安装在前仓的一侧,所述电池和位于其正下方的马达电连接,所述马达和滚动清扫结构、传结构机械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传动结构设有第一传动皮带、限制块、第一伞齿轮、皮带轮、横轴、支撑柱、第二传动皮带、第二皮带轮、转盘、推动杆,所述马达正下方安装有两根互相平行的支撑柱,两根所述支撑柱顶端通过横轴进行横穿固定,位于两根支撑柱的横轴上嵌套有互相平行的限制块,两个所述限制块之间的横轴与马达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皮带,所述横轴远离后仓的末端上嵌套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设有两个并且二者相啮合,另一个第一伞齿轮则和皮带轮叠加固定,所述皮带轮和位于其斜下方的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二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和转盘正中心叠加固定,所述转盘偏离圆心的位置上安装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末端固定在扫头结构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同步清扫结构设有半环形轨道、连接杆、扫尾结构,所述半环形轨道嵌在外壳体内部底面并与后仓毗邻,所述扫尾结构为半环状结构并且与半环形轨道采用滑动配合,所述扫尾结构靠近马达那端还通过连接杆与扫头结构机械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扫尾结构设有橡胶块、弹簧底板、第一弹簧、倒U型体、内腔、移动体、滑块,所述倒U型体的U型槽即为内腔,所述倒U型体的一侧和连接杆远离扫头结构一端固定,所述内腔顶面垂直焊接有弹簧底板,所述弹簧底板垂直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则固定在位于其正下方的移动体,所述移动体和内腔宽度等同并且二者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移动体末端则套有橡胶块,所述倒U型体两端端面上垂直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和半环形轨道采用滑动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扫头结构设有横板、圆形垫片、一字盘、紧固螺栓、锁定盘、圆形刷毛,所述锁定盘设有两个并且两根以上的圆形刷毛环形排列在其中而后正中心用紧固螺栓进行锁定,所述锁定盘顶端面正中心用一字盘和圆形垫片贴合,并且一字盘和圆形垫片之间夹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圆形刷毛和倒U型体活动触碰,所述锁定盘偏离原心的位置还和推动杆一端活动接触。

有益效果

本发明智能清洁机器人的无水清洁装置,电池为马达供电,马达通电后输出轴大带动中心轴体旋转,使得中心轴体上的两排刷头在前仓、后仓之间交替,把后仓里面的灰尘扫进前仓,等前仓空间被堆积满了后,打开活动盖,取下前仓,进行清仓,同时马达输出轴的转动也会通过第一传动皮带促进横轴旋转,横轴进而经过通过第一伞齿轮的转向让皮带轮逐渐旋转,支撑柱的设置是为保证横轴旋转过程中的平衡系数,限制块限制第一传动皮带移动范围,也是为了方便其运转,再次通过第二传动皮带的传动让转盘推动推动杆进行圆周运动,相反在推动杆的作用下,锁定盘带动圆形刷毛进行半圆周反复运动,将地面上的物体扫进后仓中,在扫取得过程中,连接杆会同不带动扫尾结构从半环形轨道滑出,滑出的同时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移动体带着橡胶块从内腔中自动弹出,边旋转边摩擦地面,去除地面的顽固污渍,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提高清除效果,无需用水清洗。

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采用滚动清扫结构、灰尘堆积结构、同步清扫结构、扫头结构,不仅提高清扫的效果,还无需用水清洗,造成二次污染,设有前后仓,既避免堵塞又便于更换。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智能清洁机器人的无水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主体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扫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活动盖-1、主体-2、显示屏-3、活动套筒-4、开关-5、滚动清扫结构-21、灰尘堆积结构-22、驱动结构-23、平衡滑轮-24、传动结构-25、同步清扫结构-26、扫头结构-27、外壳体-28、中心轴体-211、刷头-212、轴固定座-213、衔接轴-214、前仓-221、后仓-222、卡扣-223、电池-231、电线-232、马达-233、第一传动皮带-251、限制块-252、第一伞齿轮-253、皮带轮-254、横轴-255、支撑柱-256、第二传动皮带-257、第二皮带轮-258、转盘-259、推动杆-2510、半环形轨道-261、连接杆-262、扫尾结构-263、橡胶块-2631、弹簧底板-2632、第一弹簧-2633、倒U型体-2634、内腔-2635、移动体-2636、滑块-2637、横板-271、圆形垫片-272、一字盘-273、紧固螺栓-274、锁定盘-275、圆形刷毛-27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智能清洁机器人的无水清洁装置,其结构包括活动盖1、主体2、显示屏3、活动套筒4、开关5,所述主体2一侧套有活动套筒4,所述活动套筒4旁的主体2上安装有开关5,所述主体2上表面活动安装有活动盖1,所述活动盖1与活动套筒4之间的主体2嵌有显示屏3,所述主体2设有滚动清扫结构21、灰尘堆积结构22、驱动结构23、平衡滑轮24、传动结构25、同步清扫结构26、扫头结构27、外壳体28,所述灰尘堆积结构22安装在活动盖1正下方的外壳体28上,并且灰尘堆积结构22水平安装有滚动清扫结构21,所述滚动清扫结构21一端和驱动结构23机械连接,所灰尘堆积结构22还和扫头结构27、同步清扫结构26相配合,所述驱动结构23和通过位于其正下方的传动结构25与扫头结构27机械连接,所述扫头结构27和同步清扫结构26同步传动。

所述滚动清扫结构21设有中心轴体211、刷头212、轴固定座213、衔接轴214,所述中心轴体211水平贯穿灰尘堆积结构22正中间并且与通过轴固定座213固定在外壳体28内壁上,所述中心轴体211位于灰尘堆积结构22内部的嵌有两排刷头212,其中一个中心轴体211一端通过衔接轴214和马达233机械连接。

所述灰尘堆积结构22设有前仓221、后仓222、卡扣223,所述前仓221位于活动盖1正下方的外壳体28底面上并且二者采用卡扣223进行扣合,所述前仓221和后仓222活动嵌合,并且二者的交接处安装有滚动清扫结构21,所述后仓222还和同步清扫结构26、扫头结构27传动配合。

所述驱动结构23设有电池231、电线232、马达233,所述电池231安装在前仓221的一侧,所述电池231和位于其正下方的马达233电连接,所述马达233和滚动清扫结构21、传结构25机械连接。

所述传动结构25设有第一传动皮带251、限制块252、第一伞齿轮253、皮带轮254、横轴255、支撑柱256、第二传动皮带257、第二皮带轮258、转盘259、推动杆2510,所述马达233正下方安装有两根互相平行的支撑柱256,两根所述支撑柱256顶端通过横轴255进行横穿固定,位于两根支撑柱256的横轴255上嵌套有互相平行的限制块252,两个所述限制块252之间的横轴255与马达233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皮带251,所述横轴255远离后仓222的末端上嵌套有第一伞齿轮253,所述第一伞齿轮253设有两个并且二者相啮合,另一个第一伞齿轮253则和皮带轮254叠加固定,所述皮带轮254和位于其斜下方的第二皮带轮258通过第二传动皮带257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258和转盘259正中心叠加固定,所述转盘259偏离圆心的位置上安装有推动杆2510,所述推动杆2510末端固定在扫头结构27上。

所述同步清扫结构26设有半环形轨道261、连接杆262、扫尾结构263,所述半环形轨道261嵌在外壳体28内部底面并与后仓222毗邻,所述扫尾结构263为半环状结构并且与半环形轨道261采用滑动配合,所述扫尾结构263靠近马达233那端还通过连接杆262与扫头结构27机械连接。

所述扫尾结构263设有橡胶块2631、弹簧底板2632、第一弹簧2633、倒U型体2634、内腔2635、移动体2636、滑块2637,所述倒U型体2634的U型槽即为内腔2635,所述倒U型体2634的一侧和连接杆262远离扫头结构27一端固定,所述内腔2635顶面垂直焊接有弹簧底板2632,所述弹簧底板2632垂直固定有第一弹簧2633,所述第一弹簧2633另一端则固定在位于其正下方的移动体2636,所述移动体2636和内腔2635宽度等同并且二者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移动体2636末端则套有橡胶块2631,所述倒U型体2634两端端面上垂直焊接有滑块2637,所述滑块2637和半环形轨道261采用滑动配合。

所述扫头结构27设有横板271、圆形垫片272、一字盘273、紧固螺栓274、锁定盘275、圆形刷毛276,所述锁定盘275设有两个并且两根以上的圆形刷毛276环形排列在其中而后正中心用紧固螺栓274进行锁定,所述锁定盘275顶端面正中心用一字盘273和圆形垫片272贴合,并且一字盘273和圆形垫片272之间夹有连接杆262的一端,所述圆形刷毛276和倒U型体2634活动触碰,所述锁定盘275偏离原心的位置还和推动杆2510一端活动接触。

电池231为马达233供电,马达233通电后输出轴大带动中心轴体211旋转,使得中心轴体211上的两排刷头212在前仓221、后仓222之间交替,把后仓222里面的灰尘扫进前仓221,等前仓221空间被堆积满了后,打开活动盖1,取下前仓221,进行清仓,同时马达233输出轴的转动也会通过第一传动皮带251促进横轴255旋转,横轴255进而经过通过第一伞齿轮253的转向让皮带轮254逐渐旋转,支撑柱256的设置是为保证横轴255旋转过程中的平衡系数,限制块252限制第一传动皮带251移动范围,也是为了方便其运转,再次通过第二传动皮带257的传动让转盘259推动推动杆2510进行圆周运动,相反在推动杆2510的作用下,锁定盘275带动圆形刷毛276进行半圆周反复运动,将地面上的物体扫进后仓222中,在扫取得过程中,连接杆262会同不带动扫尾结构263从半环形轨道261滑出,滑出的同时在第一弹簧2633的弹力作用下,移动体2636带着橡胶块2631从内腔2635中自动弹出,边旋转边摩擦地面,去除地面的顽固污渍,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提高清除效果,无需用水清洗。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扫或吸刷结构,容易造成地面灰尘遗留或者在移动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灰尘污染,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采用滚动清扫结构21、灰尘堆积结构22、同步清扫结构26、扫头结构27,不仅提高清扫的效果,还无需用水清洗,造成二次污染,设有前后仓,既避免堵塞又便于更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