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柳编置衣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7828发布日期:2018-09-21 20:0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置衣箱,具体的涉及一种柳编置衣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家居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洁净、舒服,减缓生活工作压力,大多家庭通常会于家里设有浴室,方便沐浴,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在浴室洗澡过程中,需要换洗的衣物的放置成为首要问题。通常人们会随意的放置一个框体或箱体,各类外套、内衣和袜子等均放于一起;然而对于内衣的混合随意放置,存在相互污染、不卫生,对于女性,甚至成为妇科病的元凶。

实际生活中,为了避免不同类别的衣服相互之间的污染,人们也会通过摆放若干框体或箱体对不同衣服分类放置,继而避免不同衣服之间的相互污染。然此类方法,需要若干框体或箱体,使浴室整体凌乱且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柳编置衣箱,其有效解决了浴室现有采用单一置衣箱的整体归类,容易造成相互交叉污染、不卫生的情况;置衣箱采用数量较多,使浴室整体凌乱且占用空间大等上述存在问题。

本发明专利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柳编置衣箱,包括矩形箱体;所述矩形箱体两端均设有箱格,所述矩形箱体顶部设有箱盖,所述矩形箱体两端的箱格顶部均对应设有箱格盖;所述矩形箱体、箱盖、箱格和箱格盖均为柳编。

本发明专利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箱格为长方体,且所述箱格的顶面与矩形箱体顶面水平,所述箱格底面高于矩形箱体的底面。

本发明专利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箱格底面高于矩形箱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本发明专利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矩形箱体底部设有若干等高的支撑腿。

本发明专利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箱盖与矩形箱体采用柳编实现铰接,所述箱格盖与箱格采用柳编实现铰接。

本发明专利有益效果:该柳编置衣箱,于矩形箱体两端均设有箱格,可于矩形箱体内放置外套等大件衣物,可于矩形箱体两端的箱格分类放置贴身内衣或袜子;从而实现单一置衣箱的分别归类,避免了不同衣物之间的相互感染、不卫生的情况;且使浴室整洁、占用空间小。其中,箱格底面高于矩形箱体高度的二分之一,该置衣箱在移动时,矩形箱体两端的箱格底部可充当双手的握持部,便于对该置衣箱进行搬移操作。

该置衣箱采用柳编制作,可保证该置衣箱的透气性,避免密闭空间细菌的迅速滋长,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外形美观,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利结构示意图。

其中:1-矩形箱体,2-箱格,3-箱盖,4-箱格盖,5-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专利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专利。

如图1所示,一种柳编置衣箱,包括矩形箱体1;所述矩形箱体1两端均设有箱格2,所述矩形箱体1顶部设有箱盖3,所述矩形箱体1两端的箱格2顶部均对应设有箱格盖4;所述矩形箱体1、箱盖3、箱格2和箱格盖4均为柳编。

所述箱格2为长方体,且所述箱格2的顶面与矩形箱体1顶面水平,所述箱格2底面高于矩形箱体1的底面。所述箱格2底面高于矩形箱体1高度的二分之一。一方面,提升了该置衣箱的美观度,且保留了贴身内衣或袜子的各自独立占用空间;另一方面,该置衣箱在移动时,矩形箱体1两端的箱格2底部可充当双手的握持部,便于对该置衣箱进行搬移操作,不需要另外进行握持部的设置。

所述矩形箱体1底部设有若干等高的支撑腿5。避免浴室内地板上的积水对该置衣箱的侵蚀,提高该置衣箱的使用寿命。

所述箱盖3与矩形箱体1采用柳编实现铰接,所述箱格盖4与箱格2采用柳编实现铰接。

该柳编置衣箱在使用时,可于矩形箱体1内放置外套等大件衣物,于矩形箱体1两端的箱格2分类放置贴身内衣或袜子;从而实现单一置衣箱的分别归类,避免了不同衣物之间的相互感染、不卫生的情况;且使浴室整洁、占用空间小。其中,当移动该置衣箱时,矩形箱体1两端的箱格2底部可充当双手的握持部,便于对该置衣箱进行搬移操作,不需要另外进行握持部的设置。在沐浴过程中,可将箱盖3和箱格盖4盖合上,避免衣物潮湿,更加适宜细菌的生长、滋生;或该置衣箱内的衣物暂时不进行清洗时,可将箱盖3盖合上,避免衣物的再次污染。

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柳编置衣箱,其可于矩形箱体内放置外套等大件衣物,可于矩形箱体两端的箱格分类放置贴身内衣或袜子;从而实现单一置衣箱的分别归类,避免了不同衣物之间的相互感染、不卫生的情况;且使浴室整洁、占用空间小。该柳编置衣箱,可保证该置衣箱的透气性,避免密闭空间细菌的迅速滋长,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外形美观,便于推广应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专利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专利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专利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专利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专利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专利范围内。本发明专利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