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马达驱动的振动板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1004发布日期:2019-02-01 19:0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具有马达驱动的振动板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用于湿式清洁设备的清洁装置,清洁装置具有马达驱动的振动板和与所述振动板可连接的、用于容纳清洁元件的支承板,其中,所述振动板和支承板基于相互连接的状态在彼此朝向的板件侧面上具有对应的固定件,其中,所述振动板的一个固定件和所述支承板的一个固定件构成固定件对,并且其中,此外所述固定件对一方面具有可抵抗弹簧元件的复位力移位的止动元件并且另一方面具有用于容纳止动元件的具有底切部的容纳元件。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清洁装置的湿式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前述类型的清洁装置和湿式清洁设备。

清洁装置尤其用于清洁尤其家用领域中的硬质地面覆层、例如地砖地面或地板地面。清洁装置可以例如设计为用于与基座设备可拆卸地连接的附加设备。基座设备尤其提供用于在待清洁的表面上移动清洁装置的装置、供电装置、必要时附加地提供抽吸风扇和另外的装置。清洁装置具有对待清洁的表面施加作用的例如纺织的清洁布形式的清洁元件。借助振动板使清洁元件振动地运动,其中,由清洁装置的使用者在通常的清洁运行期间实施的移动移位(前后移位)被振动板的运动并且因此也被清洁元件的运动叠加。清洁元件固定在支承板上,支承板又可以如此布置在振动板上,使得支承板与振动板固定连接并且一同进行振动。振动板例如被电动的偏心驱动装置旋转。

首先例如已知专利文献ep2578131b1。为了将支承板连同布置在支承板上的清洁元件布置在振动板上,支承板和振动板具有相对应的固定滑轨。为了连接固定滑轨,使用者需要将清洁装置从待清洁表面提起并且将支承板平行于振动板的延伸平面推装上振动板。在此,使用者需要用手导引支承板。

此外也已知一种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设有具有止动元件和容纳元件的固定件对。专利文献de102010000378a1公开了例如一种具有马达驱动的振动板和能与振动板连接的支承板的清洁装置,其中,振动板和支承板具有相对应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中的一个构成弹性的或者有弹簧的止动元件并且另一个构成用于止动元件的容纳件。所述固定件被相互锁定,方式是将振动板的局部区域基本上平行于支承板的较大的表面平面地从侧向推装上支承板,直至一侧形成前述锁定。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清洁装置缺点是,使用者必须用手抓住支承板以便将其与振动板固定或分离。在此会造成与清洁液体、污水和/或污物接触。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基于前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其中,使用者不必手动抓握在支承板和/或振动板上就可以将支承板固定在振动板上或从振动板移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建议,从上方观察彼此朝向的板件侧面,止动元件的端部区域在一个板件侧面上露出,并且将所述止动元件补充成为固定件对的容纳元件的引入斜面在另一板件侧面上露出,并且在振动板与支承板固定在彼此上的状态下,在与振动板的振动平面垂直的竖向剖面中,容纳元件从外侧包围止动元件。

为了将支承板安置在振动板上,通过本发明这时使用者不必再用手抓住支承板并且将支承板推装上振动板。而是可以借助弹性的或者装有弹簧的止动元件将支承板与振动板连接,其中,止动元件的复位力被一种力克服,使用者例如通过将振动板压紧在位于待清洁表面上的支承板上而施加该力。在此,使用者将清洁装置有利地如此放置在支承板上,使得振动板靠在待连接的支承板上并且振动板和支承板相对于其纵向延伸彼此平行地定向。必要时可以附加地设置装配件,所述装配件简化振动板与支承板相互的相对调整。使用者将振动板的固定件导引到支承板的固定件上方并且将这些固定件压紧,直至止动元件锁扣在容纳元件的底切部后方。由此,为了将止动元件移位首先克服弹簧元件的复位力,并且接着,当止动元件锁定在底切部后方时,止动元件沿复位力的方向至少部分地被重新移回,从而止动元件固定嵌合在底切部后方并且由此实现了振动板与支承板彼此间的最佳的、尤其无间隙的连接。在此无间隙的连接状态下,支承板进行与振动板相同的运动、也就是在清洁运行期间在待清洁表面上典型的振动。按照本发明,从上方观察彼此朝向的板件侧面,一方面止动元件的端部区域露出并且另一方面容纳止动元件的容纳元件的引入斜面露出。当止动元件锁定在容纳元件中时、即在振动板和支承板固定在彼此上的状态下时,在与振动板的振动平面正交的剖面中观察,容纳元件在外侧包围止动元件,也就是说,止动元件从板件中部出发从内侧嵌接到容纳元件中。在例如止动元件布置在振动板上并且容纳元件布置在支承板上的实施方式中,在连接状态下,振动板布置在内侧并且支承板的容纳元件布置在外侧。与引入斜面配合地由此产生了振动板和支承板两方面的固定元件的有利的、由使用者实施的按压止动连接,因为从上方待移动的部件、即振动板可以被简单地装入位于下方的部件、即支承板中。

可以规定,所述清洁装置仅具有唯一的固定件对。在此情况下,支承板仅在支承板与振动板的确定的连接点上通过受弹簧力的止动元件可从振动板拆卸或锁定在振动板上。如果如优选建议地清洁装置具有多个固定件对,则可以实现支承板在清洁装置的多个侧部上的弹簧辅助的锁定或解锁。在此优选地,多个固定件对相对于支承板或振动板的周向相对置。多个固定件对中的任意一个具有至少一个弹性的或装配弹簧的止动元件,该止动元件用于支承板相对于振动板的连接和拆卸。止动元件的连接作用力和拆卸作用力可以通过弹簧元件的复位力和底切部的锁定曲线设置。总体上产生了振动板与支承板的牢固的、廉价的并且对公差不敏感的连接,这种连接能够实现频繁的拆卸与重新连接。

在此建议,配属于所述止动元件的弹簧元件是扭力弹簧。扭力弹簧、也称为螺旋扭力弹簧以一个端部区域嵌接在振动板或支承板的支座上并且以相对置的端部区域嵌接在振动板的止动元件上。弹簧元件的复位力以止动元件的锁定位置设置。备选地,弹簧元件可以是板簧、螺旋弹簧、螺形弹簧或类似弹簧。

尤其建议,所述止动元件和弹簧元件一体式构造。尤其地,止动元件和弹簧元件可以设计为弹簧弹性的止动元件。根据该设计方案,止动元件可以是例如板簧,该板簧在端侧作为锁定件成形。止动元件可以由弹簧弹性的材料构成并且具有成形的锁定钩、锁定凸出部或类似部件。通过这种设计使得用于锁定机构的构件的数量特别少。

此外可以建议,所述止动元件的自由端部区域具有可旋转支承的旋转元件,该旋转元件在止动元件与容纳元件连接时旋转。所述旋转元件可以是例如布置在止动元件的端部区域上的滚动元件,在容纳元件上的锁定期间该滚动元件滚动。由此使止动元件与容纳元件之间的摩擦最小化,因为止动元件不再沿容纳元件上拖擦,以便到达底切部后方。此外该实施方式的磨损特别少。旋转元件例如支承在止动元件的转轴上,该转轴优选垂直于止动方向。

根据可行的实施方式建议,所述振动板与支承板具有至少两个固定件对,其中,两个固定件对相对于振动板或支承板的纵向延伸方向布置在振动板或支承板的相对置的端部区域上。所述两个固定件对优选位于与振动板或支承板的振动平面平行的同一平面中。固定件对相对于振动板或支承板的纵向延伸方向相隔尽可能远,从而在固定件对之一解除固定的情况下,通过支承板相对振动板的单侧移位产生尽可能大的杠杆。特别有利地,当第一固定件对的止动元件脱开时,相应地第二固定件对的还处于锁定的锁定件由于配有的弹簧元件的复位力具有还剩余的预张力,从而支承板与振动板被自动分离。

此外建议,所述止动元件沿着并且相对于振动板或支承板的直线或弧形的导引装置能移位。止动元件在移位运动期间沿着导引装置运动,由此根据导引装置的形状经过或者直线或者弧形的移位轨迹。特别优选地,导引装置可以是例如导引滑槽,止动元件的至少一个局部区域在所述导引滑槽内运动。所述导引装置笔直或弯曲地构造并且规定止动元件的运动方向。该运动方向影响连接或分离固定件对需要的连接作用力或拆卸作用力。这一方面取决于止动元件相对于重力方向的移位方向并且另一方面取决于止动元件与相对应的容纳元件之间的摩擦面。此外,导引装置的移位轨迹也可以由弹簧元件的类型、尤其由弹簧元件的作用方向确定。

此外可以规定,在止动元件与容纳元件锁定的状态下所述弹簧元件至少部分地张紧。通过这种设计,在止动元件的锁定状态下所述弹簧元件具有预张力,在从振动板拆卸支承板时该预张力有助于支承板被抛出。由此支承板的拆卸特别简单并且可以尤其在使用者不手动抓握支承板或振动板的情况下实现。当脱开第一固定件对的止动元件时,第二固定件对的还被锁定的止动元件具有弹簧元件剩余的预张力,该预张力使得支承板被自动抛出。如果清洁装置具有弹性的固定件对和刚性的固定件对,则使支承板或振动板绕刚性的固定件对的转动中心偏转,从而另外的固定件对的弹簧元件的预张力使得弹性的止动元件从相对应的容纳元件中受辅助地松脱。

此外建议,所述止动元件布置在振动板上,并且所述容纳元件布置在支承板上。根据该设计方案,可移动的止动元件布置在振动板上,该振动板通常留在清洁装置上。设计用于容纳清洁元件的支承板与此相反特别简单地并且不具有可移动的元件地设计。然而原则上,止动元件也可以布置在支承板上并且容纳元件也可以构造在振动板上。

最后建议,固定件对配有操作元件,所述操作元件由于操作可相对于支承板移位,以便将支承板从振动板拆卸。所述操作元件可以是例如可绕轴线转动的操作元件,使用者可以通过踩踏在清洁装置的壳体上侧上的操作区域使所述操作元件偏转。所述操作优选地仅可以在清洁装置的双轮手推车位置(sackkarrenstellung)、也就是在清洁装置的和因此振动板的以及支承板的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偏转的位置中进行。仅在清洁装置关闭时、也就是当马达关闭时的双轮运袋手推车位置时可以从振动板拆卸支承板。双轮运袋手推车位置对应于清洁装置朝布置在设备后缘上的滚轮上倾斜的运送位置。在该位置中,具有必要时布置在其上的清洁元件的支承板已被从待清洁表面提起得足以能够将支承板从振动板拆下。固定件对的固定件的分离随后通过反作用于支承板、优选支承板的边缘的力进行。在此,为了导入作用力,操作元件支撑在清洁装置的壳体、即优选前述的操作区域上。所述操作元件优选是跷板机构的部件,在操作操作区域并且操作元件因此偏转时,所述跷板机构对支承板施加作用。备选地,当然也可以使用电气操作的或另外的机械操作的执行器。

除了前述清洁装置以外,本发明还建议一种具有这种清洁装置的湿式清洁设备。湿式清洁设备原则上可以是仅可以或不仅可以实施湿式清洁的任意清洁设备。所述湿式清洁设备一方面包括手持的湿式清洁设备、但也包括可自主行进的湿式清洁设备、尤其清洁机器人。此外也包括组合的干式和湿式清洁设备。此外,除了用于清洁地面的通常的地面清洁设备以外,例如也包括用于清洁高于地面的表面、例如窗户玻璃、书架、踢脚板、台阶或类似表面的湿式清洁设备。

此外,所有在清洁装置方面提到的特征类似地也适用于建议的湿式清洁设备方面。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具有清洁装置的湿式清洁设备,

图2示出包括振动板、支承板和清洁元件在内的分解图,

图3示出支承板的仰视图,

图4示出振动板的放大的局部区域,

图5示出振动板连同在布置在其上的支承板的剖视图和

图6示出沿图5中的线vi剖切得到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湿式清洁设备2,湿式清洁设备2此处作为手持式湿式清洁设备2配备有基座设备17和设计为附加设备的清洁装置1。清洁装置1可取下地保持在基座设备17上。基座设备17具有柄杆18,柄杆18此处例如设计为可伸缩的,从而湿式清洁设备2的使用者可以使柄杆18的长度适合于他的身高。在柄杆18上还布置有把手19,在通常的擦拭运行期间,使用者可以在把手19上导引、也就是说在待清洁的表面上移动湿式清洁设备2。在擦拭运行期间,使用者通常沿彼此相反的运动方向在待清洁的表面上导引湿式清洁设备2。在此,使用者交替地将湿式清洁设备2推拉移动。在把手19上布置有开关20,开关20可以例如用于开启和关闭湿式清洁设备2的马达。所述马达通过湿式清洁设备2的电缆16被供能。在清洁装置1的壳体上侧构造有操作区域15、此处即踏板面,清洁装置1的使用者可以通过该踏板面将具有清洁元件5的支承板4从清洁装置1的振动板3拆下。

清洁装置1具有在图2中示出的由振动板3、支承板4和清洁元件5构成的组合。振动板3在其被示出的上侧上居中具有用于马达的驱动轴的转轴容纳部22。所述驱动轴与偏心驱动装置结合一方面用于将振动板3固定在清洁装置1上并且另一方面用于引起振动板3的振荡的振动。此外,关于振动板3的偏心驱动装置的驱动参阅公开文献ep2578131a1。

振动板3优选以例如1000转/分钟至2000转/分钟的振荡频率被驱动。振动板3相对于清洁装置1的壳体的振动在擦试运行期间与湿式清洁设备2的由使用者在待清洁的表面上实施的移位相叠加。两种运动、也就是手动的移位运动和振动板3的振动在同一平面、即振动板3的振动平面中进行。

清洁元件5例如是部分弹性构造的清洁布、尤其微纤维布。清洁元件5可以借助清洁元件的固定件21、此处为搭扣件被固定在支承板4的相应的清洁元件的固定件(未示出)上。

为了将支承板4固定在振动板3上,支承板4和振动板3具有对应的固定件6、7,其中,振动板3的固定件6与支承板4的固定件7分别可连接成固定件对8、9。振动板3的固定件6是具有自由端部区域27的可相对于振动板3移动的止动元件11。止动元件11被引入导引装置14内并且被施加以弹簧元件10的复位力。导引装置14此处按照导引滑槽的样式设计,止动元件11可线性移动地保持在导引装置14内。支承板4对应于振动板3的固定件6地具有容纳元件13,容纳元件13具有引入斜面28和底切部12。振动板3和支承板4的固定件6、7在以下范围内相对彼此对应地构造,即,当振动板3与支承板4连接时,振动板3的止动元件11沿容纳元件13的引入斜面28滑动,并且最终顺着容纳元件13的轮廓锁定在底切部12后方。在此,弹簧元件10的复位力反作用于容纳元件13。止动元件11在导引装置14内进行线性运动。当打开锁定连接时,止动元件11按照趋势朝板件中部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远离容纳元件13地移动。在闭合锁定连接时,止动元件11在越过引入斜面28后在导引装置14内沿相反的运动方向、即向外运动。备选地,止动元件11也可以在导引滑槽的弧形的轨道上运动。在用两个这样的固定件对8、9连接时,至少一个止动元件11具有持久的预张力。当将止动元件11从相对应的容纳元件13脱开时,另外的还被锁定的止动元件11具有剩余的预张力,该预张力使得支承板4与振动板3自动分离。多个止动元件11执行相互反向的运动。当打开锁定连接时,止动元件11朝向彼此运动,而当闭合锁定连接时,止动元件11远离彼此运动、即分别沿相反的运动方向运动。

为了将支承板4正确地定位在振动板3上,振动板3和支承板4此外还具有相对应的定心件23、24和定心容纳件25(参见图3)。定心件23、24是构造在支承板4上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可以嵌接到振动板3的定心容纳件25中。为了易于将支承板4相对于振动板3连接和拆卸、尤其防止卷边或者跑偏,定心容纳件25之一如此设计,使得产生用于位于其中的定心件23、24的沿至少一个运动方向的运动间隙。

图3示出振动板3的底侧。在此,振动板3的被示出的一侧是在支承板4与振动板3连接的状态下朝向支承板4的那一侧。与支承板4的两个定心件23、24相对应地,振动板3具有定心容纳件,定心件23、24中的一个分别可以被插入定心容纳件25中。在此,定心容纳件25中的一个具有内轮廓,该内轮廓具有与定心件23、24的外轮廓相同的直径,从而定心件23、24可以无间隙地被固持在该定心容纳件25内。第二个定心容纳件25相对于一个空间方向具有比定心件23、24的直径更大的长度,从而原则上为容纳在该定心容纳件25中的定心件23、24产生运动间隙。通过所述运动间隙防止了在振动板3与支承板4的连接或拆卸期间发生卷边或者跑偏。支承板4的定心件23、24和振动板3的定心容纳件25相对于转轴容纳部22点对称地布置,从而支承板4能够以两个不同的定向、即以两个绕转轴容纳部22旋转180°的定向被固定在振动板3上。在图3中画出不带有布置在其上的支承板4的振动板3。在该情况中,止动元件11已按照弹簧元件10的复位力从导引装置14中移出。弹簧元件10此处是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以一边脚固定在振动板3的壳体上并且以另一边脚固定在止动元件11上。图4示出具有布置在其上的止动元件11的振动板3的放大的局部区域。

图5示出剖切处于与支承板4连接的状态下的振动板3得到的剖面图。支承板4的定心件23、24已被插入振动板3的定心容纳件25中以便定向。为了将振动板3和支承板4固定在彼此上,止动元件11锁扣在容纳元件13的对应的底切部12的后方,其中,弹簧元件10在止动元件11的锁定位置中具有预张力。

图6以沿图5中示出的线vi剖切得到的纵剖面图示出止动元件11之一和容纳元件13之一。在所示状态中,止动元件11完全锁定在容纳元件13的底切部12后方。为了到达该位置,在振动板3相对于支承板4移位期间,止动元件11以其自由的端部区域沿着容纳元件13的锁定曲线滑动。在此,止动元件11在锁定曲线的顶点26的区域中被最大程度地移入导引装置14中,其中,该移位抵抗弹簧元件10的复位力进行。一旦振动板3越过顶点26被移入支承板4中,则止动元件11由于弹簧元件10的复位力又被从导引装置14中移出、即被移到由容纳元件13提供的底切部12后方。在此,弹簧元件10保留有预张力。

在此,支承板4与清洁装置1、即振动板3这样地连接,即,使用者将支承板4放置在待清洁表面上,并且将具有振动板3的清洁装置1导引至支承板4上方直至支承板4的定心件23、24可以嵌接到振动板3的定心容纳件25中。由此支承板4相对于振动板3的被调整好,从而随后可以进行锁定。接着,使用者在清洁装置1的重力的帮助下将清洁装置1按压到支承板4上,直至支承板4和振动板3的相对应的固定件6、7锁定。该锁定随后具体地如前所述进行,即在止动元件11抵抗弹簧元件10的复位力移位直至止动元件11锁定在支承板4的容纳元件13中的情况下。

在此,为了可以基于锁定的状态从振动板3拆卸支承板4,使用者翻倾清洁装置1至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倾斜的位置、所谓的双轮运袋手推车位置。在此,具有布置在其上的清洁元件5的支承板4被从待清洁表面提起并且操作区域15位于清洁装置1的轮子上方。由此,通过踩踏操作区域15可以使操作元件在清洁装置1的壳体内部偏转,由此所述操作元件紧压支承板4并且使得支承板4相对于振动板3移位。通过支承板4的移位将固定件对8、9之一脱开,方式是使相应的锁定件11从容纳元件13中转出。在此,弹簧元件10的预张力有助于相应固定件对8、9的脱开,从而振动板3随后也可以在相应另外的固定件对8、9的区域中被从支承板4移除。

附图标记列表

1清洁装置

2湿式清洁设备

3振动板

4支承板

5清洁元件

6固定件

7固定件

8固定件对

9固定件对

10弹簧元件

11止动元件

12底切部

13容纳元件

14导引装置

15操作区域

16电缆

17基座设备

18柄杆

19把手

20开关

21清洁元件的固定件

22转轴容纳部

23定心件

24定心件

25定心容纳件

26顶点

27端部区域

28引入斜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